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1:01:48
文档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考

作为新的信息产业,“大数据”应用工业、交通和金融等方面,且有领跑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其进行数据预测和风险防范,使企业的业绩和价值得到明确的增长和提高。因此,在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有必要提升学员的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前进的脚步和企业发展的要求。1 大数据的特征和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1.1 大数据的提出及其特征十年前,美国McKinsey&Company公司提出了 “大数据”概念;随后,微软公司用“3V”模型来表述了大数据的特征。次年,美国启动了“
推荐度:
导读作为新的信息产业,“大数据”应用工业、交通和金融等方面,且有领跑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其进行数据预测和风险防范,使企业的业绩和价值得到明确的增长和提高。因此,在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有必要提升学员的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前进的脚步和企业发展的要求。1 大数据的特征和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1.1 大数据的提出及其特征十年前,美国McKinsey&Company公司提出了 “大数据”概念;随后,微软公司用“3V”模型来表述了大数据的特征。次年,美国启动了“
作为新的信息产业,“大数据”应用工业、交通和金融等方面,且有领跑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其进行数据预测和风险防范,使企业的业绩和价值得到明确的增长和提高。因此,在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有必要提升学员的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前进的脚步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1 大数据的特征和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1.1 大数据的提出及其特征

十年前,美国McKinsey&Company公司提出了 “大数据”概念;随后,微软公司用“3V”模型来表述了大数据的特征。次年,美国启动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预示着“大数据”时代的真正到来。在大数据背景下,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与日俱增。大数据背景下,关于金融未来可能担任的角色极具挑战性,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健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公司的历史数据做未来预测和分析。

大数据的特征应该总结为:体量浩大、模态繁多、快速生成和价值巨大但密度很低;用英文表述就是:“4V”,即“Volume、Variety、Velocity和 Value”。英文总结的“4V”是“大数据”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特征,阐明了“大数据”的核心问题,被业界广泛认可和认同。

1.2 “大数据”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用中的作用

会计专业人才通过大数据从庞大的、杂乱无章的原始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财务信息,通过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提萃,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实时、动态的财务信息,便于其随时了解和具体掌握公司运营的财务状况。这就是“大数据”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用中的第一个作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进行实时提取信息的技巧和能力。

就传统作业角度而言,会计工作是秋后算账。他们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传统的作业流程无法为企业领导和相关决策者提供企业经济业务的非数字信息,这时,会计系统就会出现“信息死角”。利用“大数据”在企业实行财务共享,一旦产生经济业务,会计数据就能第一时间在云端进行处理。如是,高职院校在“大数据”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专业会计人员就可以学以致用,使用适合本次作业的,如:分类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获得和挖掘到财务数据以及隐藏其后的潜在信息,如供应商如何付款、怎样筹资、债务人的信用等级,等等。通过对会计数据之间联系的有效揭示,

最终实现包括数字信息和非数字信息等会计信息的结合。这就是“大数据”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用中的第二个作用:提升会计人员寻找经济业务之间相关性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会计数据研析主要是研析企业的资产营运能力、资产盈利能力、资产偿债能力和财务综合能力。通过研析结果预测企业的财务发展状况。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能够通过对会计数据进行定向分析和解读,甚至将员工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归属到会计数据层面,使会计数据具有更加全面地预测未来的能力。“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员更能够快捷、客观、全面地统筹分析会计数据信息,为企业领导决策者提供可靠、重要的财务分析依据和决策信息。以此来促进企业生产运营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大数据”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用中的第三个作用:帮助会计人员预测企业财务信息的发展趋势。

2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病2.1 缺少高端定位及明确的培养方向

就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高端定位和明确的培养方向。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对高职院校自身的不自信,缺乏人才定位的科学评估性和预见前瞻性。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育上只是着重突出会计专业的理论指导性,将专业人才都教导成了“读死书”的“书呆子”;严重缺少实践教学环节,这就导致会计专业人才理论脱离实际现象普遍存在。各高职院校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无特色办学可言,根本没有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在大数据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和培育缺少目标明确性和方向高端性。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应该遵循培养“应用型人才”原则。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知会计操作理论、熟练掌握会计实践技能的会计人才是市场和社会供不应求的。

2.2 教学模式囿于传统、缺乏创新

为了使会计专业人才能够一专多能,学以致用,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和鞭策下也试图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创新模式单一,他们认为只增加实践环节就能够为会计专业人才奠定培养、就业、上岗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学资源却如同鸡肋一般,让会计专业人才“品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些形同虚设、只走过场的实践教学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加之,增设的实践教学环节因循守旧,理论教学痕迹严重,无法激发会计专业人才的爱好和兴趣,无法发挥实(下转282页)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考

蒋淑玲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湖南 衡阳 421002)[摘 要]日前,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停留于产品、品牌、技术等竞争的表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做好对人才的培养和培育,向社会输送“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才是高职院校直面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今,在大数据背景下,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跟进社会前行的步伐,有必要革除积弊,与时俱进。期待文章可以给高职院校决策者提供可借鉴的思考。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F250-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3

[作者简介]蒋淑玲(1972-),女,湖南省衡阳人,硕士,副教授,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手段,信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传统教学的变革,因其本身具有的丰富多样的功能,让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一些天热的优势。但是传统教学手段之所以你能够延续至今,也是由于它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因此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可用信息技术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注重吸收传统教学方式中合理的东西,能做到两者之间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他们的教育教学功能。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就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应考虑创造形象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最尽可能地了解信息技术,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地探索求知识而不只是简单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说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的助推器而不只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

(2)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主导作用是数学教学,而不是信息技术,不能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应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基本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选择合理的方式方法,切勿在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生硬地去套用现代信息技术。

(3)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时,要注意避免学生目标偏移的情况。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求知的工具,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同时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监管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关注于解决数学学习问题。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而不是任由学生去探索,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做好前期的相关工作,要对学生探索的数学内容以及探索过程进行及时监控和指导,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对自己从网上获得的东西有正确的认识,能够批判地吸收。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结合,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数学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数学教学中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还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并且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进而促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习惯。因此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将是信息时代一种主要的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方式,也会成为新时代学校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当前在我国积极推崇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形势下,探索和利用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整合,将抽象复杂的一些数学概念具体化、简单化,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相关信息素养,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数学课堂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的优缺点,要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所在学校的现有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摸索出符合实际的整合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学启.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提高数学学习有

效性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

[2] 张维忠.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教育革新,2010(03).

[3] 梁瑾.巧用信息技术引领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7).

(上接272页)践教学的魅力和优势,会计专业人才只能画饼充饥。

2.3 教师素质有待提升,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素质亟待提升的表现不仅在于数量的短缺,质量也有待加强。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下,教师只是做到了“授业”和“解惑”,并没有与时俱进地做到“传道”。这些老师理论储备量非常丰富,但是岗位实践能力不敢恭维,尤其是“大数据”背景下。有些自身刚刚走出校园的会计专业学员就马上转型做教师,缺少基本的行业经验。再有,由于名利诱惑,很多教师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于撰写和发表论文,对实践教学的研习少之又少,就更别谈什么创新与改革了。这些都直接影响“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育。

3 “大数据” 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方法

3.1 拟定人才培养策略,明确培养方向

“与时俱进”不仅要表现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上,更主要是表现在思想观念上。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方向和目标必须明确化,高端化。让会计专业人才在“大数据”背景下,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优良的职业道德操守、良好的文化素养水平。在熟悉就职企业生产流程和环节的基础上练就过硬的岗位综合能力。使这些专业人才在面对市场和中小型企业的时候能够信心百倍,在具体岗位作业中拥有财务核算工作的能力和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翔实的数据参考。

3.2 创新培养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大数据” 背景下,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化教学已经应用到高职院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会计专业应该推陈出新,适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会计专业人才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为就业奠定岗位操作基础。

3.3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下,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素质建设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迫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不仅要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熟练的岗位驾驭技巧。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辅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持续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才能够在市场和社会上供不应求,为社会建设输送高质量、高素质人才,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夯实品牌基础。

[参考文献]

[1] 肖宏启,唐成永.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及发

展策略研究——以贵州省高职院校为样本[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

[2] 夏菁,周婉怡.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思考[J].

财会月刊,2018(02).

文档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思考

作为新的信息产业,“大数据”应用工业、交通和金融等方面,且有领跑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其进行数据预测和风险防范,使企业的业绩和价值得到明确的增长和提高。因此,在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时有必要提升学员的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前进的脚步和企业发展的要求。1 大数据的特征和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1.1 大数据的提出及其特征十年前,美国McKinsey&Company公司提出了 “大数据”概念;随后,微软公司用“3V”模型来表述了大数据的特征。次年,美国启动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