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烈士诗抄》(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1:03:36
文档

《烈士诗抄》(选)

《烈士诗抄》(选)《烈士诗抄》(选)时间:2014-04-0423:07《参阅文章》作者:西山【东方红社科网编者按】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论联合》1945年4月24日)诗一首李大钊丙辰春,再至江户。幼蘅将返国,同人招至神田酒家小饮,风雨一楼,互有酬答。辞间均见风雨楼三字,相约再造神州后,筑高楼以作纪念,应名为神州风雨楼,遂本此意,口占一绝,并送幼蘅云。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
推荐度:
导读《烈士诗抄》(选)《烈士诗抄》(选)时间:2014-04-0423:07《参阅文章》作者:西山【东方红社科网编者按】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论联合》1945年4月24日)诗一首李大钊丙辰春,再至江户。幼蘅将返国,同人招至神田酒家小饮,风雨一楼,互有酬答。辞间均见风雨楼三字,相约再造神州后,筑高楼以作纪念,应名为神州风雨楼,遂本此意,口占一绝,并送幼蘅云。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
《烈士诗抄》(选)

    《烈士诗抄》(选)

时间:2014-04-04 23:07《参阅文章》 作者:西山 

 【东方红社科网编者按】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论联合》1945年4月24日)

诗 一 首

李大钊

丙辰春,再至江户。幼蘅将返国,同人招至神田酒家小饮,风雨一楼,互有酬答。辞间均见风雨楼三字,相约再造神州后,筑高楼以作纪念,应名为神州风雨楼,遂本此意,口占一绝,并送幼蘅云。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李大钊(18-1927):河北乐亭人,中国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

 

就 义 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00-1928):湖南衡阳人。“五四”运动时,是衡阳学生联合会的领导者。1928年2月8日被捕,次日即遭反动派杀害。

 

就 义 诗

杨 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杨超(1904-1927):江西德安人,党员。1927年12月27日在南昌市德胜门外下沙窝牺牲。

 

浪 淘 沙

贺锦斋

我由广东回到上海,见反在各地工农群众,令人不胜悲愤;而美丽的上海,当时亦呈现了一片恐怖和凄凉的景象,因感而作此词,时1927年 9月。

 

仰望蔚蓝天,与水相连,两岸花柳更鲜妍。

可惜一片好风景,被匪摧残。

蒋匪太凶顽,作恶多端,工农血不干。

我辈应伸医国手,重整河山。

 

贺锦斋(16-1928):湖南桑植人,党员。锦斋同志曾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1928年9月在湖南石门泥沙战斗中牺牲。

绝 笔 诗

周文雍

 

头可断,肢可折,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1927年12月广州时,曾任广州苏维埃劳动委员和工人赤卫队总指挥。1928年春,他和爱人陈铁军同志不幸被捕牺牲。这首诗是文雍同志写在监狱的墙壁上的。

 

观   涛

熊亨瀚

 

大江东去,浩荡谁能拒!

吾道终当行九域,慷慨以身相许。

大孤山下停桡,小孤山上观涛,

热血也如潮涌,时时滚滚滔滔。

 

熊亨瀚(14-1928):湖南桃江人,党员。1928年 11月,在武汉鹦鹉洲不幸被捕,旋即被害。

 

起 义 歌

彭 湃

我们大家来,消灭恶势力!

如今大,反封建,分田地,

坚决来斗争,建设苏维埃!

工农来专政,实行制,

人类庆大同,无产阶级世界,

最后成功!

 

彭湃(16-1929):广东海丰人,中国早期农动的领导人之一。1929年 8月在上海被捕,不久在龙华被害。

自  勉

罗学瓒

书此以为异日遇艰难时之反省也

 

不患不能柔,惟患不能刚;惟刚斯不惧,惟刚斯有为。

将肩挑日月,天地等尘埃。何言乎富贵,赤胆为将来。

 

罗学瓒(13-1930):湖南湘潭人,党员。1930年在杭州被反动派杀害。

 

诗一首

殷 夫

 

让死的死去吧!让死的死去吧!

他们的血并不白流,他们含笑的躺在路上,

仿佛还诚恳地向我们点头。

他们的血画成地图,染红了多少农村,城头。

他们光荣地死去了,我们不能向他们把泪流。

敌人在瞄准了,不要举起我们的手!

 

让死的死去吧!他们的血并不白流,

我们不要悲哀或叹息,漫漫的长途横在前头。

走去吧,斗争中消息不要走漏,

他们尽了责任,我们还要抖擞。

 

(1909-1931):原名徐白,浙江象山人,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在龙华被害。

 

狱中诗

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15-1931):原籍江苏武进,1923年被选为中国主义青年团委员,曾任团宣传兼《中国青年》主编, 1931年4月在南京被反动派杀害。

 

就义诗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15-1934):河南扶沟人,党员。1933年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1934年 11月在天津被捕,英勇就义。

 

少 年 行

——北上过洞庭有感

蔡和森

龙蛇起,乾坤一少年。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

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从师万里外,访友人文渊。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

潭州蔚人望,洞庭证源泉。

蔡和森(15-1931):湖南双峰县人。1931年任两广赴指导两广党的工作,为英帝国主义者所逮捕,引渡到广州。反刽子手把他的四肢摊开,钉在壁上活活打死。

 

诗一首

何叔衡

身上征衣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

 

何叔衡(1875-1935):湖南宁乡人。1921-1923年,党在长沙先后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和“湘江学校”。叔衡同志是主持人之一。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水口附近突围时牺牲。

 

带 镣 行

刘伯坚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

(1935年3月11日由大庾县狱中带脚镣经大街移囚绥署候审室)

 

刘伯坚(15-1935年),四川省平昌人。1920年赴欧,在比利时、巴黎勤工俭学,接受了主义思想。1922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共同组建了旅欧共青团,随即转为党员。1923年,刘伯坚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被推为旅莫支部。1926年他在苏联接待冯玉祥,并受其邀,回国参加了西北军。1927年,冯玉祥与党分手,刘伯坚也被“礼送”到武汉。随后,再度赴苏,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与刘伯承等一同学习。1931年,刘伯坚入江西苏区,先后任秘书长、红军党校政治部主任。其间成功策反被蒋介石收编调到江西“剿共”的西北军主力第二十六路军,使该部17万人在宁都,并编为红五军团,刘伯坚任政治部主任的该成为红军的主力之一。红军主力长征,刘伯坚留下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初,在与的战斗中受伤被俘。3月21日被敌人杀害。

 

诗一首

方志敏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方志敏(1900-1935):江西弋阳人。1931年,在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工农民主执行委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被反动派杀害。

 

东北抗日联合军第一路军歌

杨靖宇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

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信条应遵守,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

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铁军。

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从敌人精锐的刀下,

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亡国奴的牛马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

这一次的民族战争,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运动。

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党员。1936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在蒙江与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

 

和毛长征诗

袁国平

万里长征有何难?中原百战也等闲。

驰骋潇湘翻浊浪,纵横云贵等弹丸。

金沙大渡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

最喜腊子口外月,夜辞茫荒笑开颜。

袁国平(1904-1941):湖南邵东人,党员。1941年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袁国平同志在战斗中牺牲。

 

囚 歌

叶 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

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水生!

叶挺(1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人,党员。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和广州。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6年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征  途

关向应

月色在征尘中暗淡,马蹄下迸裂着火星。

越河溪水,被踏碎的月影闪着银光,

电火送着马蹄,消失在希微的灯光中。

关向应(1902-1946):满族人。曾任中国主义青年团委员会、红军第二方面军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二○师政治委员。1946年7月21日因病逝世于延安。

 

过 洞 庭

邓中夏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禽狝歼除之,我行适我素。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

问将为何世?均。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

邓中夏(14—1933)湖南宜章人。1933年10月在南京被杀害。

 

吊许建业烈士

许晓轩

噩耗传来入禁宫,悲伤切齿众心同。

文山大节垂青史,叶挺孤忠有古风。

十次苦刑犹骂贼,从容就义气如虹。

临危慷慨高歌日,争睹英雄万巷空。

许晓轩:江苏无锡人,党员。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

 

南京书所见

李少石

 

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

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

李少石(1906-1945):广东新会人。党员。1945年10月8日不幸遇难逝世。

                    七  歌

                    王达强

有客有客居汉江,自伤身世如癫狂。

抱负不凡期救世,赢得狂名满故乡。

一心只爱党,哪管他人道短长!

我一歌兮歌声扬,碧血千秋吐芬芳。

有家有家在鄂东,万山深处白云中。

老父哭儿伤无椁,老母倚闾泪眼空。

故乡山水今永诀,天地为我起悲风。

我二歌兮歌声雄,迟早要成功。

有友有友意相投,千里相逢楚水头。

起舞同闻鸡鸣夜,击楫共济风雨舟。

万方多难黎民苦,相期不负壮志酬。

我三歌兮歌声吼,怒掷头颅报国仇。

有弟有弟在故乡,今日意断有我长。

昨夜梦中忽来信,道是思兄忆断肠。

可怜不见已三载,焉能继我起乡邦?

我四歌兮歌声强,义旗闻起鄂赣湘。

我五歌兮歌声止,慷慨悲歌今日死。

我六歌兮歌声乱,地下应多烈士伴。

我七歌兮歌声终,大地行见血花红。

 

   作者简介:王达强(1901-1928年),名镜清,号士豪,湖北省黄梅人。1925年春加入中国党。1926年10月,担任汉口硚口地区团委,创办青年政治学习训练班。1927年“四·一二”反政变后,王达强任湖北省团委,兼京汉铁路总指挥。1928年2月被捕,受尽各种酷刑,坚贞不屈,说:“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2月18日英勇就义。

 

绝 命 词

                    王孝锡

 

  纵有垂天翼,难脱今夜险。

  问苍天:何不行方便?

  驭飞云,驾慧船,搬我直到日月边。

  取来烈火千万炬,这黑暗世界,化作尘烟。

  出铁笼,看满腔热血,洒遍地北天南。

  一夕风波路三千,把家园骨肉,齐抛闪。

  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

  望爹娘,休把儿挂念,

  养玉体,度残年,

  尚有一兄三弟,足供欢颜;

  儿去也,莫牵连!

     (1928年12月)

 

  作者简介:王孝锡(1903-1928年),字遂五,出生于甘肃省宁县一个农民家庭。是陇东地区最早的创始人。1926年加入中国党。1927年3月,他被刘伯坚推荐以特派员的身份到兰州开展工作,同时从事恢复甘肃特别支部的工作。大失败后,他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回到家乡宁县坚持斗争。先后领导成立了彬宁支部,太昌区委。同时以行医为掩护,深入陕甘交界农村进行调查,秘密筹划、组织农民进行,建立政权的斗争。1928年11月26日,他被陕甘青“剿匪”总司令部逮捕。12月30日,慷慨就义。

 

           战

          柔 石

  尘沙驱散了天上的风云,

  尘沙埋没了人间的花草;

  太阳呀,呜咽在灰黯的山头,

  孩子呀,向着古洞森林中奔跑!

  陌巷与街衢,

  遍是高冠大面者的蹄迹,

  肃杀严刻的兵威,

  利于三冬刺骨的飞雪!

  真的男儿呀,醒来罢,

  !手!

  匕首!毒箭!

  古今武器,罗列在面前,

  天上的恶魔与神兵,

  也齐来助人类战,

 

  战!

  火花如流电,

  血泛如洪泉,

  骨堆成了山,

  肉腐成肥田。

  未来子孙们的福荫之宅,

  就筑在明月所清照的湖边。

 

  呵!战!

  剜心也不变!

  砍首也不变!

  只愿锦绣的山河,

  还我锦绣的面!

 

  呵!战!

  努力冲锋,

  战!

  (1925年7月8日夜)

 

  作者简介:柔石(1901-1931),原名赵平复,化名少雄,作家,浙江省宁海县人。北伐时曾任宁海县教育局,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1928年到上海从事文动,曾任《语丝》编辑,并与鲁迅先生同办“朝花社”。1930年初,自由运动大同盟筹建,柔石为发起人之一,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常务委员兼编辑部主任。1930年加入中国党,同年5月以左联代表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同年2月7日与殷夫、欧阳立安等23位同志被反动派秘密杀害。鲁迅先生曾写《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文,追悼他和其他死难同志。遗著有《柔石选集》、《柔石小说集》、《为奴隶的母亲》等。

  

                       滨江抒怀

                         赵一曼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1936年)

 

  作者简介:赵一曼(1905-1936年),女,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字淑宁。四川省宜宾县人。著名的民族抗日英雄。1926年进入宜宾市女子中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党。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后任东北人民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有“红马白女政委”之美誉。1935年11月,在珠河作战时受伤被俘,受尽酷刑,1936年8月2日壮烈牺牲于珠河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黑牢诗篇

(第一章)

蔡梦慰

 

  禁锢的世界,手掌般大的一块地坝,

  箩筛般大的一块天;

  二百多个不屈服的人,

  锢禁在这高墙的小圈里面,

  一把将军锁把世界分隔为两边。

  空气呵,日光呵,水呵……

  成为有限度的给予。

  人,被当作牲畜,长年的关在阴湿的小屋里。

  长着脚呀,眼前却没有路。

  在风门边,送走了迷惘的黄昏,

  又守候着金色的黎明。

  墙外的山顶黄了,又绿了,多少岁月呵!

  在盼望中一刻一刻地挨过。

  墙,这么样高!和刺刀构成密密的网。

  可以把天上的飞鸟捉光么?

  即使剪了翅膀,鹰,

  曾在哪一瞬忘记过飞翔?

  连一只麻雀的影子从牛肋巴窗前掠过,

  都禁不住要激起一阵心的

  跳跃。

  生活被嵌在框子里,

  今天便是无数个昨天的翻版。

  灾难的预感呀,

  像一朵乌云时刻的罩在头顶。

  夜深了,人已打着鼾声,

  神经的末梢却在尖着耳朵放哨;

  被呓语惊醒的眼前,

  还留着一连串恶梦的幻影。

  从什么年代起,监牢呵,

  便成了反抗者的栈房!

  在风雨的黑夜里,

  旅客被逼宿在这一家黑店。

  当昏黄的灯光从帘子门缝中投射进来,

  映成光和影相间的图案;

  英雄的故事呵,人与兽争的故事呵……

  便在脸的圆圈里传叙。

  每一个人,每一段事迹,

  都如神话里的一般美丽,

  都是大时代乐章中的一个音节。

  ——自由呵,苦难呵……

  是谁在用生命的指尖弹奏着

  这两组颤音的琴弦?

  鸡鸣早看天呀!一曲终了,

  该是天晓的时光。

  作者简介:蔡梦慰(1924-1949年),四川省遂宁人。新闻记者,诗人。他出身贫苦,酷爱文学。1945年参加了民盟。1947年5月,他到重庆主持“现代书局”,同年冬,“现代书局”被查封,他转到西南土产公司,不久,办起了“重庆文城出版社”,并结识了重庆工运负责人许建业,和地下党同志们一道,进行《挺进报》的秘密散发工作,文城出版社也很快成为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1948年5月被捕,关押于渣滓洞,是狱中“铁窗诗社”发起人之一。他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黑牢诗篇》。1949年11月27日牺牲,时年25岁。

 

                    烈士赵一曼                           (责任编辑:葵花)

文档

《烈士诗抄》(选)

《烈士诗抄》(选)《烈士诗抄》(选)时间:2014-04-0423:07《参阅文章》作者:西山【东方红社科网编者按】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论联合》1945年4月24日)诗一首李大钊丙辰春,再至江户。幼蘅将返国,同人招至神田酒家小饮,风雨一楼,互有酬答。辞间均见风雨楼三字,相约再造神州后,筑高楼以作纪念,应名为神州风雨楼,遂本此意,口占一绝,并送幼蘅云。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