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
1.机体进行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最终不转化为体热的是
(分数:2.00)
A.血液流动
B.胃液分泌
C.神经传导
D.激素分泌
E.肌肉作功 √
解析:
2.特殊动力作用效应最大的食物是
(分数:2.00)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
D.维生素
E.混合食物
解析:
3.一般情况下我国人体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分数:2.00)
A.糖 √
B.脂肪
C.蛋白质
D.脂肪
E.脂肪和蛋白质
解析:
4.在下列哪种疾病情况下基础代谢率降低
(分数:2.00)
A.发热
B.糖尿病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红细胞增多症
E.甲状腺功能低下 √
解析:
5.肾脏不能分泌下列哪种激素
(分数:2.00)
A.醛固酮 √
B.促红细胞生成素
C.肾素
D.1,25-二羟维生素D3
E.前列腺素
解析:
6.关于行为性体温调节,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有意识地进行
B.以生理性调节为基础
C.是对生理性体温调节的补充
D.创设人工气候环境不属于此概念的范畴 √
E.跑步御寒是此种调节的典型例子
解析:
7.影响能量代谢最为显著的因素是
(分数:2.00)
A.肌肉运动 √
B.睡眠
C.环境温度
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E.内分泌疾病
解析:
8.球-管平衡是指近球小管对滤液的重吸收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的
(分数:2.00)
A.55%~60%
B.65%~70% √
C.60%~65%
D.70%~75%
E.75%~80%
解析:
9.寒冷环境中增加产热的主要方式是
(分数:2.00)
A.温度刺激性肌紧张
B.寒战性产热 √
C.非寒战性产热
D.全部内脏代谢增加
E.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增加
解析:
10.临床上测定能量代谢的间接测热法必须取得的数据是
(分数:2.00)
A.食物热价
B.氧热价
C.呼吸商
D.非蛋白呼吸熵
E.单位时间耗氧量 √
解析:
11.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主要靠
(分数:2.00)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肾血管自身调节 √
E.正反馈性调节
解析:
12.呼吸商是指同一时间内
(分数:2.00)
A.耗O 2 量/混合食物
B.混合食物/耗O 2 量
C.耗O 2 量/CO 2 产生量
D.CO 2 产生量/耗O 2 量 √
E.CO 2 产生量/非蛋白食物
解析:
13.关于体温的正常波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通常体温在清晨2~6时最低,下午1~6时最高
B.女子体温略高于男子,排卵日最高 √
C.新生儿体温易波动
D.老年人体温往往低于成年人
E.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可使体温升高
解析:
14.胆盐和维生素B12的吸收部位是在
(分数:2.00)
A.胃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
D.十二指肠
E.结肠上段
解析:
15.促进胰酶分泌的主要激素是
(分数:2.00)
A.胆囊收缩素 √
B.胰泌素
C.胰岛素
D.生长抑素
E.胃泌素
解析:
16.对于C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CO 2 以溶解的形式运输为主 √
B.在血浆中溶解的CO 2 绝大部分扩散人红细胞内
C.在碳酸酐酶催化下,CO 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D.碳酸可解离为碳酸氢根和氢离子
E.氨基甲酸血红蛋白是CO 2 的结合运输形式
解析:
17.吸入气CO 2 浓度达7%时机体会出现
(分数:2.00)
A.呼吸浅快
B.呼吸深快
C.呼吸困难伴有头痛头晕直至昏迷 √
D.呼吸浅慢
E.呼吸无变化
解析:
18.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和饱和度主要决定于
(分数:2.00)
A.血液中的pH
B.二磷酸甘油酸的浓度
C.PCO 2
D.PO 2 √
E.血液温度
解析:
19.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分数:2.00)
A.肺通气量增加
B.肺泡通气量不变
C.肺通气量不变而肺泡通气量增加
D.肺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减少 √
解析:
20.对胃肠道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由消化道平滑肌舒缩活动完成
B.是机械消化的动力
C.蠕动是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
D.可抑制化学消化 √
E.紧张性收缩是胃肠其他运动的基础
解析:
21.关于胰液中碳酸氢盐的错误叙述是
(分数:2.00)
A.由胰腺内小导管细胞分泌
B.是胰液无机物成分中含量最低者 √
C.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D.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最适pH环境
E.以上均正确
解析:
22.O 2 在血液中存在的主要结合形式是
(分数:2.00)
A.HbO 2 √
B.HHb
C.BHCO 3
D.BH 2 PO 4
E.氨基甲酸Hb
解析:
23.通气/血流比值是指
(分数:2.00)
A.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
B.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 √
C.每分最大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
D.肺活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
E.功能余气量与肺血流量之比
解析:
24.氧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
(分数:2.00)
A.肺泡气>动脉血>组织细胞>静脉血
B.肺泡气>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 √
C.动脉血>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
D.动脉血>组织细胞>肺泡气>静脉血
E.动脉血>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
解析:
25.胃泌素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分数:2.00)
A.促进胃酸分泌
B.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
C.抑制胆囊收缩 √
D.促进胃的蠕动
E.对胃黏膜具有营养作用
解析:
26.与肺泡气相比,呼出气
(分数:2.00)
A.O 2 含量高
B.CO 2 含量高
C.O 2 及CO 2 含量都高
D.O 2 及CO 2 含量都低
E.O 2 含量多,CO 2 含量低 √
解析:
27.正常人每日由小肠吸收回体内的液体量约为
(分数:2.00)
A.2L
B.4L
C.6L
D.8L √
E.10L
解析:
28.化学性消化的作用是
(分数:2.00)
A.食物由大变小
B.食糜与消化液混合物
C.将食物分解成可被吸收的成分 √
D.推动食糜沿消化管不断移动
E.以上均不是
解析:
29.在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是
(分数:2.00)
A.胃液
B.胰液 √
C.小肠液
D.胆汁
E.唾液
解析:
30.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可出现巨红细胞性贫血,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项减少
(分数:2.00)
A.内因子 √
B.黏液
C.盐酸
D.胃泌素
E.胃蛋白酶原
解析:
31.对于气体在肺部交换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肺泡气中O 2 向血液扩散
B.呼吸膜的厚度与气体扩散速度成反比
C.气体扩散速度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
D.运动可加速肺部气体交换
E.通气/血流比值增加有利与气体交换 √
解析:
32.在胃液中具有激活胃蛋白酶原、促进铁和钙吸收的成分是
(分数:2.00)
A.内因子
B.黏液
C.盐酸 √
D.H 2 C0 3
E.胃蛋白酶原
解析:
33.CO 2 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通常是
(分数:2.00)
A.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
B.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 √
D.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
E.组织细胞--肺泡气--静脉血--呼出气
解析:
34.肺总容量等于
(分数:2.00)
A.潮气量+肺活量
B.肺活量+余气量 √
C.呼气量+余气量
D.肺活量+机能余气量
E.潮气量+余气量
解析:
35.胃容受和贮存食物的功能主要是由以下哪个部位提供的
(分数:2.00)
A.胃底
B.胃体
C.胃窦
D.幽门部
E.胃底和胃体 √
解析:
36.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达到的通气量称为
(分数:2.00)
A.通气储量百分比
B.最大通气量 √
C.用力肺活量
D.肺泡通气量
E.深吸气量
解析:
37.在肺的非弹性阻力中,最主要的是
(分数:2.00)
A.肺弹性阻力
B.胸廓弹性阻力
C.气道阻力 √
D.惯性阻力
E.黏滞阻力
解析:
38.下列哪项不属于胆汁的成分
(分数:2.00)
A.胆色素
B.胆盐
C.胆固醇
D.碳酸氢钠
E.脂肪酶 √
解析:
39.纯净的胃液pH约为
(分数:2.00)
A.7.4~8.0
B.6.5~7.1
C.4.2~5.0
D.2.5~3.5
E.0.9~1.5 √
解析:
40.支配支气管平滑肌的植物神经递质的受体是
(分数:2.00)
A.β2,M √
B.β2,N
C.αl,M
D.β1,M
E.β1,N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