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同步阅读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1:12:42
文档

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同步阅读及答案

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同步阅读及答案说明:本练习包含1—8单元各单元的课外同步阅读,共8篇,并有答案。第一单元:()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
推荐度:
导读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同步阅读及答案说明:本练习包含1—8单元各单元的课外同步阅读,共8篇,并有答案。第一单元:()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
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同步阅读及答案

说明:本练习包含1—8单元各单元的课外同步阅读,共8篇,并有答案。

第一单元:

(                )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爱吃咸的,就浇上酱油、蒜泥、陈醋;爱吃甜的,就撒上炒好的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槐乡的小伙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给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2.照样子,写词语。(3分)

白茫茫                                  

大大咧咧                                          

3.请用“      ”画出描写槐花香的有关句子。(1分)

4.你怎样理解文中两次出现“五月,洋槐开花了”?(  )(2分)

A.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伤心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B.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6.如果你来到了五月的槐乡,看着满树的槐花会说些什么呢?(3分)

参:

1.五月的槐乡 2.红彤彤 黄澄澄 黑乎乎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热热闹闹 3.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4.B 5.对五月槐乡的热爱之情。 6.示例:五月的槐花太美了,似瑞雪初降,如玉雕的圆球,我要用相机拍下来,把美景留在心里。

七、略。

第二单元:

盛满水的瓶子

一个年轻人去拜谒(yè)苏格拉底。 

年轻人说:“我怀疑你的学识,别人说你如何如何有学识,怎么怎么渊博,但我看来你不过徒有虚名罢了。”苏格拉底不言语,只是微笑着看着那个年轻人。

年轻人为了印证自己的质疑,接着对苏格拉底说:“那些有学识的高士,他们四处讲学,为人解惑,广收门徒,个个声名远播。有数不清的讲座在热情地等待他们,有数不清的人在尾随着他们,有数不清的盛宴在迎接他们,而你呢?”环顾四周苏格拉底几乎家徒四壁的居室说,“你冷冷清清的什么也没有,没有络绎不绝的门徒,没有欢迎你的盛宴,也没有邀请你讲学的请柬,一个人像休眠的昆虫一样无声无息地蛰居地这里,人们都不知道你,都看不到你。你比一个普通人还普通,怎么能算个学问家呢?” 

苏格拉底听了,什么也不说,只是拿来两个透明的瓶子放在那位年轻人面前。然后往一个瓶子里灌了半瓶清水问:”年轻人,你看见水了吗?” 

年轻人一指瓶子里的那个水平线说:“这水平线下面的不就是水吗?” 

苏格拉底笑了,然后他只朝另一个瓶子注水,直到把水注得满满的才停下来。然后对年轻人说:“年轻人,你能看清水吗?“年轻人俯下身子,围着瓶子看了又看,最后还是摇摇头说:“水太满了,所以我尽管知道这瓶子里有水,但却看不到水。”苏格拉底笑了,对年轻人说:“人就像这透明的瓶子,学问就像清水,瓶子盛上半瓶清水的时候,你可以透彻地看到瓶里的清水,但如果瓶子里盛满了水,你就看不到清水而只能看见瓶子了。” 

年轻人马上惭愧起来,肃然起敬地对苏格拉底说:“我明白这个做人的道理了。” 

怎么不是呢?

在最晴朗的天空里你看不到一丝云彩,在最深的河流里你看不到浪花,在最纯的钻石里你看不到杂质,当一个人在你的眼里成为一个纯粹人时,他就“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了。 因为他生命的瓶子已经被盛满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蛰居:

拜谒:

2.用自己的话说说,年轻人为什么认为苏格拉底没有学问。(3分)

3.那个年轻人,后来为什么肃然起敬了呢?(3分)

4.你对“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是怎么理解的?(4分)

5.如果让你去采访这位年轻人,你会问他什么问题?(3分)

参:

1.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 拜访。 2.因为苏格拉底的家里很冷清,没有络绎不绝的门徒。3.通过苏格拉底的实验,使他知道了苏格拉底是位很有学问的人。4.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是一种极高的境界。5.略。

第三单元:

偷秋

月亮挂到中天了庄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有的来到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庵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

这个夜晚,最不知疲倦的是村庄里的孩子们,瓜果、花生、几盘向日葵,甚至一根秋黄瓜,往日里他们渴望的东西,今天夜里他们东钻西潜全“偷”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堆放在他们自己的床头,他们拥着这些东西终于甜甜地睡熟了。

庄子里常常有许多偷秋的轶闻趣事儿,例如庄东头的靳四爷早看上了刘老六家的一个金黄色牛腿大南瓜,偷秋时偷回来了,第二天一看,不是金黄色的那个,而是另一个嫩嫩的绿皮牛腿瓜,他空欢喜了一场。还有庄白金贵的楞小子白坤子,趁偷秋跑到邻庄去和姑娘幽会,恰被出庄偷秋的姑娘父亲撞上了,限令他几天后央媒去攀亲。在我们米家庄最笑人的偷秋趣事儿是,庄甫陈贵老头眼老昏花去偷秋,竟偷到自家的菜地里,把家里人留在地里留做瓜种用的几根老黄瓜给偷回来了。

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但偷秋是例外。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在村庄的中秋之夜,皎洁如霜的月色下,一群群的村庄人悄悄穿行在田塍和玉米林之间,他们或许只偷到了玉米林中的一个玉米棒,或许只偷到了稻田里一枚沉甸甸的稻穗,但他们却从岁月中偷到了他们梦想的秋天,从忙碌的劳作中偷到了一片悠闲的月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蹑手蹑脚:

顺手牵羊:

2.划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4分)

3.为什么看果园的老头看到有人偷东西却不管呢?(3分)

4.孩子们偷秋后“拥着这些东西终于甜甜地睡熟了”,他们之所以睡得这么甜,是因为(   )。(3分)

A.他们偷到了东西,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B.因为这些东西可以吃

C.因为这些东西里代表着他们的梦想

5.文章中的“偷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传递了村庄人怎样的情感?(4分)

参:

1.稳重形容偷秋的人走路时脚步方得很轻的样子。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文中指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2.排比,村庄人内心的渴望。

3.因为偷秋在当地是一种风俗,老人尊重这种风俗,所以不去管。

4.C

5.偷秋就是在中秋之夜,从别人的丰收果实中象征性的顺手牵羊拿点东西。 表现出村庄人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渴望从丰收的季节偷出一点好记忆,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律朴素的温馨和情趣的美好情感。

第四单元:

麻雀的心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4分)

(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

(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 

2.读一读5、 6、 7自然段想一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 (3分)

3.作者以“麻雀的心”为题写了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3分)

4.母麻雀的外形特征是                       ,小麻雀的外形特征是

                                   。(4分)

参:

1.(1)( 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 (2) 母麻雀说:“预备——开始。”  2. 这三段讲的是5只小麻雀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飞行。3. 小动物其实和人类一样,也有语言、也会交流、也有母爱,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维护和谐自然环境。4.身形较瘦、颜色较黑    羽毛较浅、身材篷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 

第五单元:

十渡游趣

仲夏,朋友相邀游十渡。在城里住久了,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竟有一种生命复苏之感。

下车后,我们舍弃(   )了大路,挑选(    )了一条半隐半现在庄稼地里的小径,弯弯绕绕地来到了十渡渡口。夕阳下的拒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对我们表示欢迎。 

岸边山崖上刀斧痕犹存的崎岖小道,高低凸凹,虽没有“难于上青天”的险恶,却也有踏空了滚到拒马河洗澡的风险(    )。狭窄处只能手扶岩石贴壁而行。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上俯瞰(kàn)着一弯河水,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凳,①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着,把现实和童话串成了一体。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是设在院落边沿的柴门和篱笆,走近这儿,便有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

当我们重登凉亭时,远处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为剪影,好像就要展翅扑来。②拒马河趁人们看不清自己的容貌时豁开了嗓门韵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鱼儿和青蛙蹦跳成声,像是为了强化这夜曲的节奏。此时,只觉世间唯有水声和我,就连偶尔从远处赶来歇脚的晚风,也悄无声息。

当我渐渐被夜的凝重与深邃(suì)所融化,一缕新的思绪涌动时,对岸沙滩上燃起篝(gōu)火,那鲜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动感。篝火四周,人影绰绰,如歌似舞。朋友说,那是北京的大学生们,结伴来这儿度周末的。遥望那明灭无定的火光,想象着篝火映照的青春年华,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1.(1)找出文中表示“看”的词语写在横线上。(2分) 

(2)我还能写出一些表示“看”的词语。(2分)_________       ________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3分)

3.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它是围绕课题中的“__________”字展开的。(4分)

4.游览十渡,“我”总的感受是                              。(3分)

参:

1.(1)俯瞰 遥望 (2)凝视 远眺 注视 欣赏 观赏 盯着 2.放弃 选择 危险 3.①比喻 ②拟人 4.游记 趣  4. 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竟有一种生命复苏之感

第六单元:

盲道上的爱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闲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竞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g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选文有改动)

1.写出第②段中划线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压迫:指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指哪两种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

2.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对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捐献给女儿。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走盲道。

3.父女俩通过方老师表演走盲道,才知道了方老师为了不让女儿失明所做的决定和准备。他们被这种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所以流下了眼泪。

4.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去更深切地体会盲人(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

5.一种是母爱,一种是正常人对盲人(残疾人)的爱。(意对即可)

第七单元:

祖母的启蒙

①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一生贫困,却教导后代仁慈待人。我刚懂事,祖母便找来一些纸板,剪成各种动物,以类似放幻灯的方式,讲许多匡扶弱小、抵御外侮的童话和民间故事;还买来仅巴掌大的连在一起的“小人书”,一页页耐心地讲《司马光砸缸救人》《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故事。

②上幼儿园前,祖母挪动着小脚,几乎每天下午带我去少年儿童图书馆,她牵着我的小手,轻轻地走到那些专心看书的小学生背后,慈祥地望着他们。然后,祖母抱我坐在草坪上,亲切地说:“细伢子呵,你长大了要努力读书,书会告诉你许多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要宽,要帮助比自己穷困的人。”

③我上幼儿园时正值三年困难之际,不少小朋友都因缺乏营养而面黄肌瘦。吃午饭时四个人一桌,中间放一碗没有油的咸菜豆瓣汤,每人轮流舀一汤匙,轮到我时都谦让了;下午发点心时,每个人仅得一只乒乓球般的淡馒头,每次我都留给上小班的弟弟吃。当祖母来幼儿园接我,知道这些事后,不禁潸然泪下,抖抖地捧出一包盐炒黄豆,哽咽着说:“我的乖伢子,你做得对呵,你一定饿坏了吧,快吃,快吃!”

④“”期间,我家遭难,有一阵断了经济来源。一天,姑妈从安徽寄来一包虾皮,祖母手捧着虾皮闻了又闻,却毅然吩咐我送给了被“造反派”打得遍体鳞伤,又将发配崇明的前抗日志士李伯伯。不久,北京的大叔托人辗转捎来两包豆腐粉,祖母也让我送一包给被诬陷为“历史反”的老党员刘爷爷。

⑤冬至之夜,我久久地伫立于阳台上,祖母正是18年前的冬至去世的。遥望苍天群星,其中那颗极其平凡的微微闪光的一定是祖母了。

1.第②段中加点字“对人要宽”的“宽”字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母对“我”的启蒙方式是________。(2分)

A.谆谆善诱  B.启发鼓励  C.以身作则D.言传身教

3.文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出来。(4分)

(1)作者刚懂事时候,祖母为其讲述孝德故事,启发作者的心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幼儿园、三年困难时期,祖母夸作者懂得谦让,让作者倍感心安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中哪些事件是详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4分)

详写件事有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突出了祖母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

1.宽厚、宽恕 2.D(1分)  3.(2)学前时期,祖母重视作者的教育,劝告作者多读书。(2分)(4)期间,祖母不怕挨饿,被牵连,毅然将仅有的食物送给老党员。(2分)4.其中前两件事详写。(1分)原因:上文的中心是祖母对“我”的启蒙,而后两件事虽对“我”有所启示,但并非祖母有意识地对“我”进行教育。(2分) 5.突出了祖母品性淳厚,爱护幼小;重视知识文化;礼让大方;充满正义感。(3分)

 

 第八单元:

鹿  树

一只鹿在原野上跑,一个树根叫住了它。

树根说:“鹿小弟,我原来是一棵树,可是树被伐走了。树给一只小鸟许过愿,答应它明年春天在树上做窝孵娃娃。可是,树没有了------”树根说着,就伤心的流下眼泪。

鹿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帮你的。”

鹿回到家,把自己精心装扮一番。哈哈,它完全变成了一棵树的模样。它那枝桠般的鹿角上还长着一些树叶儿,风儿一吹,树叶儿沙沙作响,像在唱一首美妙的歌。枝丫间,还开着几朵小红花,远远望去,像绿叶间跳动的几粒红火焰,真美丽。

小鹿来到树根那里,树根惊奇地说:“多美的一棵树呀。”

突然,空中响起“嘀哩哩、嘀哩哩”一串鸟叫。一只红嘴巴小鸟飞来了。它在空中盘旋了一会儿,就落在小鹿的一根枝丫上。

小鸟问:“你是我的好朋友——那棵大树吗?”

小鹿说:“是呀。才过了几个月,你就不认识老朋友啦。”

“可我的那个朋友又高又大呀。你,你怎么这样矮小呢。”

“是那个老巫婆给我施了魔法,我才变得又矮又小呢。”

小鸟它决定在这棵树的枝丫间做窝下蛋孵娃娃啦。它在鹿的枝丫间做窝下蛋孵娃娃。过了一些日子,鸟儿们孵出来了,大鸟和小鸟一起唱歌,真快活。

小鹿走到哪里,哪里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大伙儿说:“多有趣儿呀,一棵会跑会跳会唱歌的树。”

 1.那个树根原先的树,对那只小鸟的承诺是什么?(3分)

2.小鹿是怎么装扮自己的,请你画出短文有关的语句。(4分)

     3.和其他树相比,鹿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4分)

     4.这只小鹿的特点真有意思,你想对它说什么?(4分)

参:

1. 答应它明年春天在树上做窝孵娃娃。  2.它那枝桠般的鹿角上还长着一些树叶儿,风儿一吹,树叶儿沙沙作响,像在唱一首美妙的歌。枝丫间,还开着几朵小红花,远远望去,像绿叶间跳动的几粒红火焰,真美丽。 3.这是一棵会跑会跳会唱歌的树。  4.示例:小鹿,你不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而且还非常有办法,我向你学习。

文档

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同步阅读及答案

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同步阅读及答案说明:本练习包含1—8单元各单元的课外同步阅读,共8篇,并有答案。第一单元:()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