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从全文看,说话“有旨趣”是指 ① (不超过10字);“有理趣”是指 ② (不超过20字);“有情趣”是指 ③ (不超过15字)。(3分)
21.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论证过程。(3分)
22.请在第④段画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克雷洛夫的例子与“话还要有情趣”之间的联系。(2分)
答案
20.答案:①有中心并有现实意义 ②蕴含一定道理并用精彩的趣言解说 ③有情调趣味并使人回味无穷
21.【解析】论证过程概括题,此题在出题形式上改变了去年的字数,但依然可用去年的框架与思路进行答题,即分析论证过程分三个层次:首先,其次,然后。
答案示例:首先,第①段通过讨论生活现象提出中心论点“说话要有旨趣,有理趣,有情趣”;其次,第②到④段分别举总、、克雷洛夫的例子论证说话要有旨趣,有理趣,有情趣三个分论点;最后,第⑤段强调说话有趣的内在本质“强调对事物要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并进而提出使说话有趣的建议“只有靠自身不断地学习、实践与思考,才能使话有趣,行致远。”
22.【解析】语言严谨性——补写材料和论点之间关系题。根据第②③段中的解说句仿写。
答案示例:这样说话,既表现了克雷洛夫的谦虚情怀,又轻松有趣地回应了朋友。
(12中考)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1.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4分)
首先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其次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字),然后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
22.请在第④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系。(2分)
答:
答案
20.答案: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
21.答案示例:
(首先)明确“微公益”的概念
(其次)从个人和民间组织角度论证“微公益”的意义
(然后)指出当前倡导“微公益”的原因
22.答案示例一:
人人皆可为,关键在于有无此心
答案示例二:
每个人都能做到,关键看你做不做。
(11中考)
18. 文章开头举出薛仁贵与王茂生交往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9.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不计安危 ②不论地位 ③不分彼此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20. 阅读第④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君子之交淡如水。(3分) 答:
答案
20. 答案:提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内涵,引出作者的观点。
21. 答案:【甲】② 【乙】③ 【丙】①
22. 答案示例一: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内涵就是君子之间的交往,形式似“淡”,实则志同道合,友情深厚。鲁迅和瞿秋白以前从未谋面,只凭书信往来,就相互信任;当危难来临之际,却互伸援手,肝胆相照。所以,这个例子证明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答案示例二:
鲁迅和瞿秋白以前未曾谋面,平日相交只是书信往来,两人的交往看似平淡,但当危难来临之际,却互伸援手,肝胆相照,表现出君子间患难与共、志同道合的深厚情谊。所以,这个例子证明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10中考)
18.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 。(不超过25个字)(2分)
19.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
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3分)
答:
20.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③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答案
18.答案:创新的快乐是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19.答案示例: 对科研的热爱可以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创新的过程可以使人享受到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种种乐趣;创新成果的分享为大众创造了美好生活,这正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20.答案:【甲】② 【乙】③ 【丙】①
(09中考)
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孔子这句话再精辟不过地论述了“俯而学”与“仰而思”的辩证关系。我们应牢记先贤的教导,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思有所获。 18.请按照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科学的学习方法 ②常用的学习方法 ③联系实际的方法
【甲】处应填:_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_ 【丙】处应填:_________ 19.文中所说的“俯而学”与“仰而思”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列举赵括与司马迁的例子各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8.答案:【甲】② 【乙】③ 【丙】①
19.答案:“俯而学”指的是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
“仰而思”指的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
20.答案示例:
列举赵括的例子证明没有做到“仰而思”就不能获得成功;列举司马迁的例子证明只有做到“仰而思”才能有所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