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年04月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1:11:48
文档

2021年04月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作品中,叙事以主人公成为童养媳开始、以做了童养媳的婆婆为结尾的是(A)A.《萧萧》B.《秋收》C.《呼兰河传》D.《饥饿的郭素娥》2.小说《绣枕》侧重叙述的两个情景是(C)A.张妈教训小妞儿和白总长家的宴会B.大小姐绣靠枕和白总长家的宴会C.大小姐绣靠枕和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靠枕的遭遇D.张妈教训小妞儿和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靠枕的遭遇3.小说《拜
推荐度:
导读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作品中,叙事以主人公成为童养媳开始、以做了童养媳的婆婆为结尾的是(A)A.《萧萧》B.《秋收》C.《呼兰河传》D.《饥饿的郭素娥》2.小说《绣枕》侧重叙述的两个情景是(C)A.张妈教训小妞儿和白总长家的宴会B.大小姐绣靠枕和白总长家的宴会C.大小姐绣靠枕和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靠枕的遭遇D.张妈教训小妞儿和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靠枕的遭遇3.小说《拜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卷

(课程代码005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作品中,叙事以主人公成为童养媳开始、以做了童养媳的婆婆为结尾的是(  A  )

A.《萧萧》         B.《秋收》          C.《呼兰河传》    D.《饥饿的郭素娥》

2.小说《绣枕》侧重叙述的两个情景是(  C  )

A.张妈教训小妞儿和白总长家的宴会

B.大小姐绣靠枕和白总长家的宴会

C.大小姐绣靠枕和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靠枕的遭遇

D.张妈教训小妞儿和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靠枕的遭遇

3.小说《拜堂》中,田大娘对汪二和汪大嫂成亲的态度是(  B  )

A.漠视            B.支持            C.嘲讽            D.蔑视

4.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中,小商人所说的“随常一个人在街上串,戴他妈副黑眼镜子”的人物是(  C  )

A.方治国          B.邢幺吵吵的大哥  C.新          D.邢幺吵吵

5.诗歌《凤凰涅槃》的形式特点是(  A  )

A.自由体,诗句长短参差                 B.民歌体,诗句长短参差

C.新格律体,形式整齐                  D.短行体,形式整齐

6.诗歌《雨巷》的意象特点是(  A  )

A.凄婉朦胧        B.明丽绚烂        C.单纯明朗        D.悲壮雄浑

7.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反复使用的艺术手法是(  D  )

A.对比和象征      B.排比和对偶      C.象征和拟人      D.排比和对比

8.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的主题意蕴是(  A  )

A.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B.对为爱情而牺牲的青年男女的惋惜

C.表达对母爱和童真的向往             D.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思考

9.诗歌《纤夫》中,为增强“纤夫”形象的立体感,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是(  C  )

A.比兴            B.意识流          C.雕塑手法        D.讽刺

10.“你在荒村里忍受饥肠,/你常常想到死填沟壑,/你却不断地唱着哀歌/为了人间壮美的沦亡”。诗句中的“你”指的是(  D  )

A.白居易          B.闻一多          C.光未然           D.杜甫

11.诗歌《金黄的稻束》中,“金黄的稻束”让“我”联想到的是(  B  )

A.劳作的父亲      B.疲倦的母亲      C.彩虹似的梦      D.绝望于街头的老人

12.诗歌《力的前奏》中,对现实做想象性抒写时,诗人描绘的情景是(  C  )

A.大雪后          B.黎明时分        C.风暴前          D.明月升起时

13.诗歌《老马》中,“老马”这一意象象征的中国农民的精神特征是(  B  )

A.蔑视权贵的抗争意识                 B.面对苦难的坚韧品质

C.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                 D.深刻的反思意识

14.诗歌《航》的情感呈现方式是(  A  )

A.现实画面与想象画面叠印             B.历史记忆与梦境交织

C.通篇使用激烈的祈使句               D.变换使用第一和第二人称视角

15.诗歌《泥土》中形成对比的两个意象是(  A  )

A.珍珠和泥土      B.泪水和土地      C.畜群和牧人       D.沙漠和冰雪

16.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的创作年代是(  C  )

A.“大”前后    B.战争时期    C.“五四”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7.散文《寄小读者》中,“小朋友,我的亲爱的人都不在这里,便只有她-一海的女儿,能慰安我了”,这里的“她”指的是(  D  )

A.神户的海        B.吴淞口的海      C.银河             D.“慰冰”湖

18.“我永远说着我自己想说的话,我永远尽我在暗夜里呼号的人的职责。”该句出自(  D  )

A.鲁迅《春末闲谈》B.田间《给战斗者》C.老舍《断魂》   D.巴金《灵魂的呼号》

19.散文《钓台的春昼》抒写客观景物时突出的“我”的主观情绪是(  C  )

A.开朗豁达         B.平和淡定        C.抑郁愤懑        D.踌躇满志

20.散文《雨前》中,与北方雨前形成对比书写的南方情景是(  A  )

A.故乡人在溪流间放雏鸭                B.年轻女子摇桨采莲

C.故乡人在微雨中劳作                  D.海燕在暴风雨中翱翔

21.散文《言志篇》所言之“志”的特点是(  A  )

A.看重人生日常甚至琐碎的内容          B.看重个体对社会的贡献

C.凸显爱情的绝对价值                  D.以民族为己任

22.散文《包身工》通过对小福子、芦柴棒等人凄惨生活的叙述,揭示的是(  B  )

A.兵役制度的  B.包身工制度的罪恶C.封建制度的黑暗  D.家长制的

23.散文《囚绿记》的主题意蕴是(  C  )

A.控诉老板残酷而狡诈的剥削            B.批判现代人浮躁的生活状态

C.礼赞不屈于黑暗追求光明的顽强品格    D.歌颂敢于挑战世俗的无畏精神

24.杂文《蛇与塔》的语言特点是(  A  )

A.从容精辟、晓畅幽默                  B.汪洋恣肆、绮丽华美

C.富有诗情、朗朗上口                  D.空灵高蹈、清新隽秀

25.散文《山之子》中,“我”得知哑巴一家故事的途径是(  B  )

A.哑巴母亲的亲述  B.两个少年的转述  C.下山香客的讲述  D.山中妇女的闲谈

26.散文《鹰之歌》全文贯穿的情感基调是(  B  )

A.戏谑幽默        B.悲壮凝重        C.激愤凌厉        D.积极乐观

27.话剧《雷雨》中,触电而死的人物是(  D  )

A.周朴园          B.鲁大海          C.周萍            D.四凤

28.孩子们的歌声“大家联合起来救国家!救国家!”出自夏衍剧作(  D  )

A.《秋瑾传》       B.《法西斯细菌》   C.《芳草天涯》     D.《上海屋檐下》

29.话剧《南归》中,令春姑娘痴心等待流浪者归来的东西是(  A  )

A.一只鞋           B.一顶帽子       C.一本书          D.一件衣服

30.话剧《风雪夜归人》(节选)中,魏莲生对玉春说“是你救了我”的原因是(  D  )

A.魏莲生被告发,玉春事先告知         B.魏莲生被王新贵敲诈,玉春相助

C.玉春将魏莲生由无名之辈捧为名伶     D.魏莲生受玉春感召,决心寻求个人自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小说《小二黑结婚》开篇写了“刘家皎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这两位“神仙”是(  BC  )

A.小二黑      B.二诸葛      C.三仙姑      D.张老三      E.王三胜

32.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抒情线索中,被突出的“手掌”的感觉有(  ACDE  )

A.微凉        B.炙热        C.冷          D.软          E.细

33.散文《活宝们在受难一空袭下的英国家畜》中,以拟人手法表达的家畜们的品格有(  ABC  )

A.机智        B.沉着        C.忠诚        D.乐观        E.凶残

34.歌剧《白毛女》的艺术特色有(  ABCE  )

A.融诗、歌、舞三者于一体  B.语言通俗晓畅,精确洗练  C.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D.借鉴了西洋歌剧的表现手法  E.继承了地方戏曲的优良传统

35.话剧《升官图》假托两个强盗在酣梦中飞黄腾达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意蕴有(  ABCDE  )

A.讽刺了大小官吏的丑恶行径

B.揭露了整个社会制度及官僚机构的腐朽

C.预示着统治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D.暴露了整个社会制度及官僚机构压迫人民的反动本质

E.宣告了人民群众的觉醒和奋起反抗

三、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简析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及其意义。

答:(1)北京拉人力车谋生破产农民,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典型。

(2)生存、爱情悲剧双重打击,造成人格悲剧,堕落成行尸走肉。揭示了导致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个人因素。

(3)祥子的悲剧命运:生存悲剧。买车三起三落的辛酸历程,表现了体面、好强、坚忍的祥子最终无法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生活的悲剧命运。爱情悲剧。所爱的女性是小福子虎妞的难产而死,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终于吹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使得祥子对爱情彻底绝望。人格悲剧。祥子本来是一位诚实、善良、好强、坚韧的农村青年,有着美好的人生理想,可是在生存悲剧和爱情悲剧的双重打击下,他成了自私、懒惰、告密的行尸走肉。

37.简析徐志摩诗歌《毒药·白旗·婴儿》中“婴儿”的象征意义。

答:(1)毒药象征了作者对现实的诅咒,是对黑暗社会的决绝否定;白旗象征了对人性的忏悔;婴儿象征了作者对理想的呼唤。

(2)诗人以激烈到近乎狂暴的方式,传达了对时代阴霾的抗争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3)从诅咒现实到人性忏悔,再到对理想的热情呼唤,这三首散文诗完整地体现了徐志摩对当时时代状况的概括和对之后中国历史进程的象征性寓言。

38.简析胡适散文《追悼志摩》的主题意蕴。

答:(1)通过引用他人的评价、徐志摩本人的诗句、诗人和他人往来的书信来印证诗人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

(2)为徐志摩所遭受的不公正责难进行辩解,抒写志摩不幸遇难给人们带来的悲痛和人们对他的怀念赞美之情。

39.简析郭沫若话剧《屈原》中“雷电颂”的艺术特点。

答:(1)全剧奔涌着人物激越的感情波澜,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又穿插了相当数量的抒情诗和民歌,以诗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

(2)是全剧的高潮,气势雄浑,格调崇高,是屈原不断酝酿的悲愤情绪的爆发,突出了剧作的崇高美和悲壮美。

四、论述题:本题12分。

40.分析孙犁小说《荷花淀》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主题意蕴:

(1)反映抗战时期冀中人民斗争的生活,描写白洋淀妇女送夫参军到自觉地组织起战斗队伍,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

(2)突出表现在战争艰苦年代里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艺术特点:

(1)构思自然精巧。作者没有正面渲染战争的严酷,而是以轻松明快的笔调,以水生嫂们的成长为线索,贯穿的是日常生活片段,似断实连。

(2)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美好的人物心灵融为一体,具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散文诗式小说,以散文的抒情笔触表现人物的心灵美。

(3)通过动作、对话、细节简洁含蓄的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心理。

(4)语言生动浅显,明快干净,且耐人寻味。

五、阅读分析题:本题20分。

41.阅读梁实秋散文《脸谱》,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

要求:(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附《脸谱》原文)

脸谱      梁实秋

我要说的脸谱不是旧剧里的所谓“整脸”、“碎脸”、“三块瓦”之类,也不是麻衣相法里所谓观人八法“威、厚、清、古、孤、薄、恶、俗”之类.我要谈的脸谱乃是每天都要映入我们眼帘的形形色色的活人的脸。旧戏脸谱和麻衣相法的脸谱,那乃是一些聪明人从无数活人脸中归纳出来的几个类型公式,都是第二手的资料,可以不管.

古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那意思承认人面不同是不成问题的.我们不能不叹服人类创造者的技巧的神奇,差不多的五官七窍,但是部位配合,变化无穷,比七巧板复杂多了。对于什么事都讲究“统一”、“标准化”的人,看见人的脸如此复杂离奇,恐怕也无法训练改造,只好由它自然发展罢?假使每一个人的脸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翻出来的,一律的浓眉大眼,一律的虎额隆华,在排起队来检阅的时候固然甚为壮观整齐,但不便之处必定太多,那是不可想象的.

人的脸究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否则也就无所谓谱。就粗浅的经验说,人的脸大别为二种,一种是令人愉快的,一种是令人不愉快的。凡是常态的、健康的、活泼的脸,都是令人愉快的,这样的脸并不多见。令不愉快的脸,心里有一点或很多不痛快的事,很自然的把脸拉长一尺,或是罩上一层阴霾,但是这张脸立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闳,立刻把这周围的气氛变得阴沉。假如,在可能范围之内,努力把脸上的筋肉松弛一下,嘴角上挂出一个微笑,自己费力不多,而给予人的快感甚大,可以使得这人生更值得留恋一些。我永不能忘记那永长不大的孩子潘彼得,他嘴角上永远挂着一颗微笑,那是永恒的象征.一个成年人若是完全保持一张孩子脸,那也并不是理想的事,除了给“婴儿自己药片”做商标之外,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不过赤子之天真,如在脸上还保留一点痕迹,这张脸对于人类的幸福是有贡献的。令人愉快的脸,其本身是愉快的,这与老幼妍媸无关。丑一点,黑一点,下巴长一点,鼻梁塌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上面漾着充沛的活力,便能辐射出神奇的光彩,不但有光,还有热。这样的脸能使满室生春,带给人们兴奋、光明、调谐、希望、欢欣。一张眉清目秀的脸,如果恹恹无生气,我们也只好当做石膏像来看待了。

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游戏:早起出门,留心观察眼前活动的脸,看看其中有多少类型,有几张使你看了一眼之后还想再看?

不要以为一个人只有一张脸。女人不必说,常常“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自己另造一张”.不涂脂粉的男人的脸,也有“卷帘”一格,外面摆着一副面孔,在适当的时候呱嗒一声如帘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副面孔。《杰克博士与海德先生》( Dr.Jekyll andMr.Hyde ),那不是寓言.误入仕途的人往往养成这一套本领。对下司道貌岸然,或是面部无表情,像一张白纸似的,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或是面皮绷得像一张皮鼓,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好几尺!但是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得立刻缩短,再往瘪里一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直线条全变成曲线条;如果见到更高的上司,连笑容都凝结得堆不下来,未开言嘴唇要抖上好大一阵,脸上作出十足的诚惶诚恐之状.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

不要以为脸和身体其他部分一样的受之父母,自己负不得责。不,在相当范围内,自己可以负责的。大概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因为从婴儿的脸看来,不必一定都是颜如渥丹,但是大概都是天真无邪,令人看了喜欢的。我还没见过一个孩子带着一副不得善终的脸。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人们多半不体会自己的脸对于别人发生多大的影响。脸是到处都有的。在送殡的行列中偶然发现的哭丧脸,作讣闻纸色,眼睛肿得桃儿似的,固然难看;一行行的囚首垢面的人。如稻草人,如丧家犬,脸上作黄蜡色,像是才从牢狱里出来,又像是要到牢狱里去,凸着两只没有神的大眼睛,看着也令人心酸;还有一大群心地不够薄脸皮不够厚的人,满脸泛着平价米色,嘴角上也许还沾着一点平价油,身穿着一件平价布,一脸的愁苦,没有一丝的笑容,这样的脸是颇令人不快的。但是这些贫病愁苦的脸还不算是最令人不愉快,因为只是消极得令人心里堵得慌,而且稍微增加一些营养(如肉糜之类)或改善一些环境,脸上的神情还可以渐渐恢复常态.最令人不快的是一些本来吃得饱、睡得着、红光满面的脸,偏偏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冷森森地拒人千里之外,看你的时候眼皮都不抬,嘴撇得瓢儿似的,冷不防抬起眼皮给你一个白眼,黑眼球不知翻到哪里去了,脖梗子发硬,脑壳朝天,眉头皱出好几道熨斗都熨不平的深沟―一这样的神情最容易在官办的业务机关的柜台后面出现。遇见这样的人,我就觉得惶惑:这个人是不是昨天赌了一夜以致睡眠不足,或是接连着腹泄了三天,或是新近遭遇了什么闵凶,否则何以乖戾至此,连一张脸的常态都不能维持了呢?

(选自《雅舍小品》,正中书局1949年版)

文档

2021年04月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作品中,叙事以主人公成为童养媳开始、以做了童养媳的婆婆为结尾的是(A)A.《萧萧》B.《秋收》C.《呼兰河传》D.《饥饿的郭素娥》2.小说《绣枕》侧重叙述的两个情景是(C)A.张妈教训小妞儿和白总长家的宴会B.大小姐绣靠枕和白总长家的宴会C.大小姐绣靠枕和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靠枕的遭遇D.张妈教训小妞儿和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靠枕的遭遇3.小说《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