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ANDONGJUSTICE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在内容上应当体现写作者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和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在形式上,要求结构严整、语言自然流畅,让读者从阅读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体会到文字的力量与美感,并进而感受到写作者本人的独特魅力。因此,在论文的选题、逻辑结构、语言表述以及题目的拟定、论文提要的构思等方面都需要反复思考和锤炼。下面,我就自己近几年参加全国系统学术讨论会的一点心得和体会,谈谈学术论文的选题与表述,以期与各位写作者共同商榷。
一、选题
对于一篇学术论文来说,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决定着论文的成败。选题应当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要有学术和理论价值,对实践工作具有指导、借鉴意义。通常说,来自工作一线的东西最有价值。写作者要有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工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抓住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反映工作的发展趋势,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同时,还要注意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结合,选题既要有实用价值又要有新意,避免老生常谈。如果要谈老问题、常规问题,写作的视角就显得尤为重要,选题一定要言别人所未言,抓住别人忽略的东西,揭示问题背后的问题,写出新意和深度。在今年全省“司法解决纠纷的对策与机制”理论研讨会上,有一位作者在探讨完善合议庭负责制的路径时,巧妙地以
《激活沉默状态的第三人》为题来进行阐述,把一个审判实践中
常见但未系统论述过的问题很好地提炼出来,显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和选题能力。如果能够把握得当,在选题上剑走偏锋有时也未尝不是一件讨巧的事。比如,在往届的学术讨论会上,有的作者谈法官庭审的倾听艺术、司法的生活立场等问题,在全国获得了较高的奖次。以上选题较偏,但由于立意新颖,同类型的论文较少,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二是要选择写作者自身熟悉和擅长的领域。言为心声,文章体现的是写作者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疆域,这就要求写作者要在自己熟知的领域选题,写自己感同身受的东西。毕竟,文章首先要打动自己,而后才可能打动别人或是评委。上海闸北区的周海平法官连续三年报送最高院的参选论文都是以裁判文书为主题的,连续三年都获了奖,他也是我目前了解到的最系统地研究裁判文书的法官。我本人对裁判主体——
—法官比较感兴趣,因此,近几年参选论文的选题涵盖了法官的思维、法官的职业伦理、法官与的互动关系、法官的责任文化等各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参加的是主流研讨,在谈一些话题的时候,要注意表达方式和分寸感,用建设性的语言来取代批评式的表述,让人易于接受。
殊途同归的表达效果体现的是作者的写作技巧,也是人生智慧。
三是要大小适中,提倡小题大做。学术论文有字数的,在有限的篇幅中,要把问题表述清楚,写深写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选题太大,容易导致论文求全则流于空泛,求深则伸展不开的后果,写作者很难驾驭。因此,我个人认为,选题最好要以小
学术论文的选题与表述
□
昃晶雯
经
验交流
第23卷总第177期
山东审判
SHANDONGJUSTICE
SH
ANDONGJUSTICE
见大,小题大做,在立意上求新,在论述上求深。
二、表述
在确定了选题之后,便进入了论文的写作阶段,紧随其后的是研究方法和语言表述。
一是研究方法。目前系统的学术研究,缺少一套成熟的方体系,很多作者的写作是建立在一种程式化的表达方式上,从概念出发,围绕概念立论,不能用概念诠释活的现实,有
“教科书”之嫌。文体上呆板僵硬,毫无美感可言。系统的学术论文属于应用法学的范畴,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选题从实践中来,写作到实践中去,最后成果的转化要回应现实问题。因此,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论题,要认真联系实际进行研究,如设计问卷、访谈、实验和搜集资料等,充分挖掘工作方方面面的资源,基于详尽的调查和具体的经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避免的学术研究出现理论脱离实际或研究内容简单、空泛的倾向,写作者必须在坚持传统法学研究方法的
基础上,运用社会的、经济的、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方法,使之具体化和实践化,使应用法学研究向纵深化发展。
二是语言表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媒介,也是思考的工具,体现了写作者的思想和素养。一篇好的论文应该用简洁、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内涵,切忌生涩难懂,把朴素的深刻和流畅的表达完美地结合起来。好的语言应该美观、节制、从容和健康。用深邃的思想、沉静的观察以及充满希望的联想去滋润语言,给语言以丰富的生命,不纵容语言的狭隘、生涩和尖刻。这要求写作者在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一定要能深入进去,但是在表述的时候却一定要抽身出来,用旁观者的眼光,有距离、
有节制地表达和叙述,保持着局内的深切与局外的冷静同在。要注意克服情绪化的东西,不放纵自己表达的快感,不为自己的某种情结所缠绕。否则,论文便失去了客观、中立和冷静的立场,削弱了文章的力量感。
三、如何准确选题与表达
在厘清应当怎样选题和表达之后,写作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怎样才能切切实实地做到准确的选
题和表达呢?我个人认为应当具备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一是要广泛阅读。每个写作者都不自觉地受制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知识结构,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并且这种局限对写作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想突破非常困难。但是阅读可以帮助写作者打开个人的空间,开阔眼界,突破局限。阅读时要带着问题阅读,跨学科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广泛扎实的阅读可以让写作者具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眼光,对问题的认识不拘于眼前的一时一事,而是放到一个宏观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分析,使写作者的文章在观念层次、知识结构层次上都有大的提升。
二是要加强练习。游泳是游出来的,文章是写出来的。因为只有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困难所在,也才会想办法克服。同时,写作者还要注意平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把一些片断的、不完整的想法和不经意间的一些零碎的思想火花随手记录下来,以便于以后系统地整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的背后站着的是写作者本人,体现的是写作者的特质,行云流水的文字背后,是行云流水的心态。
三是要加强交流。学术论文的写作,不仅需要写作者个人的耐心和努力,也需要外来的帮助与支持。在观点的提炼、资料的处理、引文风格的确定以及学术规范的遵守和运用等方面,加强之间、同事之间、写作者之间以及与系统外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交流不仅可以使写作者少走弯路,及早确立规范的写作方法,而且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可以增加写作者论文的思想厚度和宽度。当然,这种交流和学习,除了写作者自身的自觉和能动性之外,更多的还需要寻求院领导和部门领导的支持,为论文写作者最大化地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文无定法。其实,要成就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关键在于写作者脑子里有东西,又有表达的欲望,只要具备这两点也就足够了。
(作者单位:济南市历下区人民)
责任编校:刘晓华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