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9中考语文作文首尾呼应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4:42:15
文档

2019中考语文作文首尾呼应方法

作文首尾呼应方法指导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这种方法是指结尾与题目或开头遥相呼应,既能紧扣题旨又能给读者一种结构严谨,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是一种最实用的结尾方式。下面介绍几种首尾呼应的方法:一.方法指导(一)常规写法1.标题结尾法。用题目做结尾句,使结尾与题目遥相呼应。题目:《做一片云,真好》开头:做一片云,那感觉真好!结尾:任思绪飞扬,品味有生以来的宁静与淡泊,体验那种种神奇的
推荐度:
导读作文首尾呼应方法指导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这种方法是指结尾与题目或开头遥相呼应,既能紧扣题旨又能给读者一种结构严谨,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是一种最实用的结尾方式。下面介绍几种首尾呼应的方法:一.方法指导(一)常规写法1.标题结尾法。用题目做结尾句,使结尾与题目遥相呼应。题目:《做一片云,真好》开头:做一片云,那感觉真好!结尾:任思绪飞扬,品味有生以来的宁静与淡泊,体验那种种神奇的
                       作文首尾呼应方法指导

                  

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这种方法是指结尾与题目或开头遥相呼应,既能紧扣题旨又能给读者一种结构严谨,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是一种最实用的结尾方式。下面介绍几种首尾呼应的方法:

 一.方法指导

    (一)常规写法

1.标题结尾法。用题目做结尾句,使结尾与题目遥相呼应。

题目:《做一片云,真好》

    开头:做一片云,那感觉真好!

    结尾:任思绪飞扬,品味有生以来的宁静与淡泊,体验那种种神奇的万象,一切默默地开始,默默地结束,这就是云。

       做一片云,真好!

2.呼应开头法。用开头的点题句做结尾句,使文章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

    题目:《宽容》

    开头:父母,宽容我们一些吧!你们总是苛求完美,光看我们的缺点,其实多看看我们的   优点,我们会更努力。

    结尾:父母,宽容我们一些吧!

3.点扣法。就是开头点题,结尾扣题

    题目:《校园里的美》

    开头:当我们用一颗爱心去欣赏校园时,你不难发现——校园处处有美。

结尾:三年精心品读校园这本书,我蓦然发现——校园真美。

4.前因后果法。指的是文章开头交代某种原因,结尾写出开头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因果呼应,顺理成章。

    题目:《身边的感动》

    开头:在我的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事。尤其是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人,更令人为之震撼。

结尾:是这位老人的质朴,无私,是他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让我为之感动,并深深地震撼了。

5.一问一答法。就是开头以问句的形式出现,结尾才作回答。

    题目:《校园里的美》

    开头:校园呀,你美在哪里?那操场的杂草丛生,那球场只有一个篮球筐?难道这是你的美?

    结尾:我真正明白了:校园的美,在每个人心灵的深处。

    (二)个性创意法

1.先叙述后议论法。文章开头往往客观地对事物进行叙写,不加以任何评论,不表明作者的观点。而在结尾,针对所写的事物生发议论,表达作者的思想认识和主观情感。

    题目:《老师的蜗居》

    开头:我的老师,一家四口还挤在一间不满15平米的小屋。里面,除了一张书桌,两张床,再也放不下其他东西。

    结尾:我们极力赞颂老师的蜗居,并非仅仅歌颂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忘我工作的精神。更主要的,是想借此向社会呼吁:希望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今后能够不再住这样的蜗居了。

2.回环往复法。是指开头以什么为起点,结尾再重新回到这个起点上。尽管中间部分洋洋洒洒,但仍按照开头所规定的内容来写,结尾再次回应开头所提出的问题;或是开头设置一定的情境,结尾又重新回到这个特定的情境中。

    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开头:白雾伴着沸腾的声音,水开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淘好的米倒在锅中,用勺子慢慢地搅拌,心里甜甜的,好像在熬一锅浓得化不开的甜汤。盖上锅子,站着慢慢地等待它沸腾,心里明明知道还早,却还是一次次把锅盖掀开。好了,总算翻滚起来了,中心是盛开的旋涡,边缘的水波美如浪花。合上锅盖,再用小火慢慢地熬。

    结尾: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我在想,粥是火神之手搅出来的——微波荡漾,浓如凝脂。水和米交融在一起,再无缝隙。我就是米,母亲就是那水,她用关爱将我包围,我怀着感恩的心慢慢地熬出一碗亲情粥,这是我献给母亲的一束春花!

3.变换句式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通过句式变换,使句子不再单调。不仅照应了文章的开头,而且还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题目:《微笑是生命给我最好的礼物》

    开头:微笑是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它能让寒冷的人忘记严霜;微笑是朋友间一架绚丽的彩虹,它能让敌对的人忘记仇恨;微笑是困境中一种向上的力量,它能让逆境中的人忘记忧伤。微笑是生命给我最好的礼物。

    结尾:正是那如阳光般温暖的微笑,将严霜融化;正是那如彩虹般绚丽的微笑,将仇恨放下;正是那充满向上力量的微笑,将忧伤抛洒。我感谢生命送给我如此好的礼物——微笑!

4.题记法。开头以题记的形式出现,结尾以后记的形式来照应。

   题目:《校园里的美》

开头:校园里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题记

   结尾:后记:只有心灵之美才会萌发更多发现美的双眸。

二.升格练习

1.原文

走过不及格

数学考试,我做得糟糕透了。

试卷后半面大片的空白一如我做卷子里空旷的脑海。计算题上一个个大红叉如一支支利箭射入我的眼睛。基础题更是千疮百孔,到处喷涌着血红的斜杠证明了我的错误与无知。而卷面正上方那个71分可笑地在我眼前挣扎着,终于,我看不下去了。把卷子揉成一团,狠狠地砸进抽屉里。然后绝望地靠在后面的课桌上。

雷艳把头伸过来悄悄问道:“你考了多少分?”“不及格。”我有气无力地说。“你?不及格?”雷艳的脸上写满了惊讶。我低头苦笑。我曾经引以为豪的数学背叛了我。

后来的一段日子,我便跌进了深渊。红灯竟然一路跟随,我几乎忘了自己曾经是数学尖子。一方面不甘心失败,一方面却又控制不住自己贪玩的劣性。

终于有一天,中午放学后,数学老师把我留了下来。老师坐在我的对面。我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的眼睛。

“这几次你有点超水平发挥啊!”老师像是开玩笑似地说。我不语,只是把头埋得更深了。

“怎么搞的?说说吧!”老师直奔主题。

“我……”我该说什么呢?说这次考试纯属意外?说真的是发挥失常?说是我马虎了……算了吧,别再给自己找借口了,那些题我根本就不会做。

“我知道你数学功底很好,但你不能因此就不听老师讲课呀。你想想,你平时上数学课时都在干啥?”

平时上数学课,我不是发呆就是和同学传纸条,不是看小说就是和同桌说话,还在偷偷地忙着为老师没发现而沾沾自喜。原来,是我背叛了我最喜欢的数学。

泪水挣脱了我的眼睛,一滴滴滚落下来。老师的语气舒缓下来:“其实,偶尔的失败也算不了什么,如果你一直把它举在头顶上,它就是灭顶石;如果你把它踩在脚下,它就是垫脚砖。老师相信你能明白,好了,快去吃饭吧。”说完,老师走出了教室。

静坐良久,我擦干眼泪,从抽屉里找到那张卷子,轻轻地抚平,认真地改正错题。我要把这次失败当着垫脚的砖,帮我走过这段不及格的日子。

2.升格指导:

这次作文训练是要求写一篇半命题作文,以“走过        ”为题。“走”是个动作,“过”表示动作,表示已经完成。学生原文叙事完整,语言流畅,可惜就误在审题上,因为审题的失误造成了首尾不呼应,影响了主题的表达。小作者既然将作文题目补充为“走过不及格”,那么就要写出自己是怎么由不及格到及格或是优秀的,要有一个努力学习、最终摆脱不及格的过程,这样才算扣住“走过”这个关键词,扣住了文题。可惜,原文只写到“我”下定决心要“走过”,到底“过”没“过”,却不得而知。据此,建议原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升格:

   (1)采用倒叙构思全文,以一个优生的身份来回忆自己是怎样走过不及格的,这样扣题更紧。

   (2)增加“我”在老师点醒之后,努力学习的过程,具体写出“我”的做法,表明“我”在“走”。

    (3)结尾应该做到首尾呼应,写出“我”经过努力后取得的好成绩,表明在争取及格这件事上,“我”不仅“走”了,而且真的“走过”了。

3.升格佳作

                                    走过不及格

每当我看着数学试卷上的满分,听着同学叫我“数学女王”时,我就会想起初一时的一次数学考试,正是经历了那次考试的挫折,才让我拥有了现在的好成绩。

那次数学考试,做得糟糕透了。试卷发下来时,试卷后半面大片的空白一如我做试卷时空旷的脑海。计算题上一个个大红叉如一支支利箭射入我的眼睛。基础题更是千疮百孔,到处喷涌着血红的斜杠证明了我的错误与无知。而卷面正上方那个71分可笑地在我眼前挣扎着。

终于,我看不下去了。把卷子揉成一团,狠狠地砸进抽屉里。然后绝望地靠在后面的课桌上。我曾经引以为豪的数学背叛了我。

后来的一段日子,我便跌进了深渊。红灯竟然一路跟随,我几乎忘了自己曾经是数学尖子。一方面不甘心失败,一方面却又控制不住自己贪玩的劣性。

终于有一天,中午放学后,数学老师把我留了下来。老师坐在我的对面。我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的眼睛。

“这几次你有点超水平发挥啊!”老师像是开玩笑似地说。我不语,只是把头埋得更深了。

“怎么搞的?说说吧!”老师直奔主题。

“我……”我该说什么呢?说这次考试纯属意外?说真的是发挥失常?说是我马虎了……算了吧,别再给自己找借口了,那些题我根本就不会做,我只有继续沉默。

“我知道你数学功底很好,但你不能因此就不听老师讲课呀。你想想,你平时上数学课时都在干啥?”

平时上课,我都干了啥?回过头去,才发现平时数学课上不是发呆就是和同学传纸条,不是看小说就是和同桌说话。还在偷偷地忙着为老师没发现而沾沾自喜。原来,是我背叛了我最喜欢的数学。终于,泪水挣脱了眼框,一滴滴滚落下来。

老师的语气舒缓下来:“其实,偶尔的失败也算不了什么,如果你一直把它举在头顶上,它就是灭顶石;如果你把它踩在脚下,它就是垫脚砖。老师相信你能明白,好了,快去吃饭吧。”说完,老师走出了教室。

静坐良久,我擦干眼泪,从抽屉里找出那张试卷,轻轻抚平。刚刚平整的试卷却又被泪水润得不成样子,看着卷面上那些渐渐模糊的不及格的分数,我知道我在用我的眼泪与过去告别。

从那以后,我收敛了我贪玩的劣性,我要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于是,课堂上的发呆被积极思考代替,偷偷传的纸条也被满满的笔记代替。就如老师所说,我要让那些不及格的分数成为我向上攀越的垫脚石。

苍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我又攀回了数学考试的巅峰。走过不及格,我得感谢老师,是她让我明白,挫折也只是人生的一种磨炼而已,关键看你如何对待。

升格点评:

两篇作文相比,前一篇采用顺叙的方式,侧重于描叙看到自己不及格的分数时的伤心和失望,及后来经老师教育后的幡然悔悟,行文虽也流畅,但却没能扣住“走过”这一关键词;升格作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以一个数学优生的身份回忆自己曾经“堕落”的经历。后者增加了悔悟后的一系列行动,从而充分体现了“走过”这一文题的内涵。而文末的点题,更突出“走过不及格”这一经历对自己的启迪。开头和结尾采用点扣法很好的突出了中心。

三.实战训练

1.根据文章的开头,采用回环往复法写结尾,照应开头。

题目:《那一道亮丽的风景》

开头:在我的心中,珍藏着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那道风景里,有爸爸,有风筝,还有我的快乐。

结尾:                                                            

                                                                  

参:

结尾:你,永远是我心底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2.根据文章的结尾,采用呼应开头法写开头。

题目:《走过泥泞》

开头:                                                                        

                                                                             

结尾:人生就是一条绵延长远的道路,只有泥泞才会留下脚印,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阳光,只有艰难困苦才能铸就辉煌。

参: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命的脚印。”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走过泥泞,才能留下真正的脚印。

3. 根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下面首尾失误案例,指出失误点并进行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努力:①把力量尽量使出来;②花的精力多,下的工夫大。——《现代汉语词典》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处处有“努力”的故事,时时有对“努力”的思考……亲爱的同学,你心中有着怎样的故事或思考呢?请以“____努力”或“努力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任选一题,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规范。

案例:

开头:大自然经过冬天的孕育迎来了春风的吹拂,鸣蝉经过十年的蛰伏换来一季的嘹亮。每个人的成功都有成功的理由,有的人坚守梦想,一往无前;有的人刻苦钻研,矢志不渝;有的人勤勉自励,坚持不懈。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啊,成功离不开努力。    

结尾:同学们,努力吧!我们是早晨点的太阳,让我们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自己,共同创造伟大祖国辉煌的明天!

失误点:                                                                                              

                                                                           

开头修改:                                                                                              

                                                                           

结尾修改:                                                                                              

                                                                           

参:

失误点:开篇东拉西扯,不知所云;结尾空喊口号,空洞宽泛。

(首)大自然经过冬天的孕育迎来了春风的吹拂,鸣蝉经过十年的蛰伏换来一季的嘹亮。每个人的成功都有成功的理由,他们用不懈的努力成就了自己辉煌的入生。

(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苦短,善莫大焉,不努力,悔乎?

文档

2019中考语文作文首尾呼应方法

作文首尾呼应方法指导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这种方法是指结尾与题目或开头遥相呼应,既能紧扣题旨又能给读者一种结构严谨,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是一种最实用的结尾方式。下面介绍几种首尾呼应的方法:一.方法指导(一)常规写法1.标题结尾法。用题目做结尾句,使结尾与题目遥相呼应。题目:《做一片云,真好》开头:做一片云,那感觉真好!结尾:任思绪飞扬,品味有生以来的宁静与淡泊,体验那种种神奇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