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工作》试卷
注:试卷上注明试卷同答题纸一同收回
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题)
1、社区工作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
2、社会策划模式社区中存在各种比较复杂的具体问题,而这种问题靠居民本身无法解决,而非得靠专家规划解决
3、暴力性行动这类活动大多缺乏严密组织,是情急之举,或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的反抗行为。主要形式有向有关部门人员抛掷物品、泼水、挥动武器或追打等。
4、社区照顾分为三种类型:在社区内提供照顾;由社区提供照顾;与社区一起照顾
5、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他们或者受雇于机构,或者在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机构,在社区中运用社区工作方法,组织社区居民,动员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进步和发展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6、“人的价值”是指人的生命权,“人的尊严”是指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多项选择题:(选出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题)
1、一个好的社区领袖有以下特点:( ABCD)
A.热爱人群B. 乐于助人C. 勇敢面对困难D. 易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角色包括( ABCD )。
A. 启发催化的角色 B. 支持鼓励的角色 C. 协调联络的角色 D. 资源中介的角色
3、社会行动的策略与形式包括: (ABCD )
A 对话性行动B 性行动C 对抗性行动D 暴力性行动
4、对社区背景的了解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ABCD )。
A.社区的基本情况B. 社区居民及团体的关系与权力结构C. 社区问题D. 社区需要
5、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ABCD )
A. 文献分析法 B. 访问法 C. 社区普查法 D. 参与式观察法
6、项目评估方法分为三种( ABC )
A、过程评估 B、成果评估 C、效益评估D、以上都不对
7. 社区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 ABC )
A、推动集体参与B、寻求社会公正C 、促进意识提升D、以上都不对
8、社区的功能有( ABCD )
A 社会化 B 社会控制 C 社会参与 D 生产-分配-消费
9、在我国,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机构主要是( AB )
A 事处 B社区居民委员会 C社会服务机构 D以上都不对
10、社区社会工作结构性缺陷( ABCD )
A、行政全能主义 B、社区单位化 C、社会福利观念 D、社区工作没成为专业性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形式。( √ )
2、强调居民参与是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 )
3、居民自己解决自己问题,注重内因,助人自助不是地区发展模式基本策略方针。(× )
4、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 )
5、人是理性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是关于社会行动模式的一个基本假设。( × )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5题)
1、社区工作关系建立与维系的原则:
掌握群众参与的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动员;让群众看到参与带来社区问题解决的成效;为参与者带来个人的改变;注意选择动员对象;让参与者有成就感;减少参与者付出的代价;注意工作者自身素质对居民参与的影响
2、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特征。
要点:
第一,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第二,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
第三,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
第四,以互助为取向的助人服务。
第五,以社会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
3、社会策划模式的定义
含义:
社会策划模式主要是针对社区中的问题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制定服务方案、理性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服务给社区。
4、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比较
一是产生背景不同。前者是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要求,中国福利社会化(1986),后者是由院舍运动兴起;
二是目标和功能不一样。中国社区服务的目标注重服务设施的建设、投资和兴建;而社区照顾的目标是使照顾者能在社区里比较生活;
三是服务范围不同。前者是全体居民,后者是针对孤老残。
四是运作机制不同。中国社区服务还在讨论服务到底是由市场性还是性决定,社区照顾是整合各种资源。
5、社区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
1、寻求社会公正。其基本目的是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缔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社区工作者的使命就是为建立这样的公平正义的社会而努力,包括改善不合理的制度、倡导更加公平的社会和资源分配等。
2、促进意识提升。即促进社区居民不断自我教育,不断拓宽视野、不断理性分析的过程,其中包括认识个人所面对的困难,也是生活在这个社区的其他部分居民同样面对的问题;认识到社区的问题不完全是个人造成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也是造成困难的重要因素等。
3、推动集体参与。社区工作者应帮助居民认识到每个人的思维方法是不同的,知识也是有限的,通过集体参与可以使大学交流意见,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有助于拓宽个人的眼界,调整个人的私欲,也有助于根据集体的意愿作出决策。这种决策往往是大多数人愿意接受和
施行的。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地区发展模式定义及适用范围。
1)定义:既表示一种地区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实质内容的发展;也表示为一种发展理念,强调要从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当地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协调、可持续发展;还表示为一种社会工作的介入手法,一种强调居民的参与、合作,集体组织起来控制、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福利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会工作手法。(教材74)
2)适用范围:
一是地域性的团体,不同团体和党派利益间可以调和,能说明、沟通,有潜力;
二是对理性良好的沟通和善意的说服能感应和理解,公民是有开发潜能式的,具有可教性;
三是问题的成因之一就是社区成员间缺乏良好沟通,社区居民是孤独孤立的;
四是社区内领袖原本比较,对民主一无所知,较保守,所以可对他们进行改变。
2、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
要点:
1、人的价值与尊严
“人的价值”是指人的生命权,“人的尊严”是指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社会工作者应保护生命,预防和阻止对生命的伤害,相信人们不应当因为民族、性别、年龄、阶级以及相貌或能力而受到歧视,人们应当有平等的机会满足这些需要。
在人的价值与尊严这样一个价值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形成了一些具体的专业价值观:关怀需要受助者;尊重他们的个性等。社会工作者需要自觉地意识到人的价值和尊严,协助案主重新得到自尊和他尊。
2、社会正义、社会公正
教材49页:社会正义、社会公正:意味着保证人们的平等机会和权利,保证人的价值和尊严。而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就是通过扩展机会和资源来实现社会正义的理想,尤其是通过推动建立公正的社会和经济来提供充分的教育、扩大政治参与,实现经济自给、扩大福利保障。
加,周167: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是对真、善、美事物和现象的支持和爱护,又是对假、恶、丑事物和现象的反对和憎恶;既能平等面对社区群体,又能公正地解决社会问题,还能弘扬社会正气,这正是社区社会工作的目的之所在。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不公正不公平现象。有损于社区的稳定。
3、助人自助
教材49:助人即提供得他服务,这种利他服务的特征是非营利性服务。社会工作者帮助或协助受压迫和危机中的人,增进这些人改变自己和社会的能力,也是为了社会正义和人类价值、尊严。
助人往往被看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职业特征,我们应自觉地将其认为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基本价值之一。助人实际上属于社会工作价值的工具性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