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施工工序流程及验收节点
1、土方开挖 → 基础底板垫层 → 基础底板防水层(停止点验收) → 防水保护层 → 基础平面验线(停止点验收) →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停止点验收) → 插柱筋及外墙筋 → 预留洞口及套管安装(停止点验收) → 基础底板模板支设(停止点验收) → 基础底板砼浇筑(过程验收、成型验收) → 地下室结构 → 地下室外防水(停止点验收) → 回填土
2、验收流程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 → 填写报验单 → 监理单位验收 → 合格 → 填写内控表格 → 甲方抽查检验 → 合格 → 下道工序施工、资料存档
二、工程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1、工序交接检制度
1)工序交接检即:①工种之间交接检。②总包与分包间交接检。③成品保护交接检。上道工序完成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必须进行检验,并经监理签字证明。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2)坚持做到:“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施工测量桩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的不合格者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2、钢筋工程
要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控制好材料关、加工下料关、绑扎成型关、验收关。
1)认真熟悉图纸,明确节点要求,合理配料,保证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等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2)钢筋焊接在现场作出焊接试件,试验合格后,方准施焊,钢筋搭接焊严禁接头有夹渣、药皮、砂眼、咬肉等现象,接头外观要100%检查验收。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在进行焊接作业时,不准在受力筋上打火,以免操作钢筋,影响结构承载力。
3)钢筋绑扎前,认真做好弹线工作,保证钢筋位置和截面尺寸准确,钢筋绑扎成型后,要求横平竖直,整洁美观。
4)认真做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定位钢梯的支垫工作,消除钢筋位移通病。
3、模板工程
1)根据模板相互位置及各部位尺寸,经计算后确定模板支设方案,大模板应拉通线校正,以防侧模里出外进,确保线型顺直。
2)墙模支设完毕必须进行校正,且支撑牢固,以免偏移扭歪。
3)模板安装时标高、尺寸、轴线要准确。
4)模板在拼装时一定要严密,模板的支设尺寸要利用负误差,防止胀模。
5)墙模板支模前,先在其根部粘海绵条,防止柱、墙根部混凝土漏浆。
6)顶板模板采用防水竹胶合板,拼缝处采用硬拼,以确保面板拼缝平整、严密。
7)混凝土浇灌时要有木工跟班作业,要认真检查模板有无漏浆,拉结是否有松动,模板是否变形等。
8)施工缝处模板应设双层钢板网加木模垂直堵严,防止砼因振捣而流成坡槎。
9)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要符合规范要求,拆模应经主管技术人员批准,并不得损坏混凝土的棱角。
10)板、墙拆模时,不得死撬硬砸,按照先装后拆的顺序拆模,不得破坏砼。模板拆除后及时清洁,刷好脱模剂,模板在运输、堆放过程中,注意保护,避免损坏。
4、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预留、预埋必须完毕,隐蔽检查通过后,填写砼浇注申请单,经监理签认后方可浇筑。
2)混凝土浇筑时,应做好坍落度的测试工作,若发现有超标情况,应立即退回,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同时,还要求混凝土供应商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值班,以随时掌握混凝土的供应情况和质量情况。
3)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应为振捣棒有效振动长度的1.25倍,振捣时振捣棒应伸入下层混凝土50 mm,振点交错均匀排列(间距不大于400 mm),振捣时要快插慢拔,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且不再下沉为原则。
4)砼振捣密实,不能出现大面积蜂窝、麻面、孔洞;钢筋较密处砼浇注时,要精心操作,不得漏振、过振。
5)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筋,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模板及予埋管、件,以免钢筋移位、模板变形、埋件移位。
6)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处接缝前要剔除原混凝土表面浮浆和松动石子,用风泵吹净,并浇筑30-50 mm厚的同配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以确保施工缝处的质量。
7)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进行养护,一般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抗渗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8)砼楼板在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上人操作。
9)砼质量必须达到清水砼标准:即表面平整有光泽,阴阳角线型顺直、流畅、角度方正,施工缝无错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