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地理组 王永玲
旅游地理学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但是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得旅游地理教学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用。
一、旅游地理教学过程应该图像化,让学生在“看”中学、“图”中学
让学生在“看”中学、“图”中学,就可以实现“足不出户,游览祖国河山,人不出门,博览世界风光。”,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在学习“旅游资源的类型”时,我就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引趣讨论,教师出示若干幅我国著名旅游地的景观图,学生说出这些旅游地的名称,谈谈是否喜欢旅游,去过哪些地方,看到过哪些有意思的东西。
然后图上旅游,①观看五岳录像片,回忆它们的特点,“雄、幽、险、秀、峻”各自怎样对应?概括其主要特点。②出示“我国主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故宫、长城、五岳及中国主要东部名山(如庐山、武夷山、武陵源等)所在的省,并浏览其多媒体图片。③ 谈谈游览的亲身感受
二、旅游地理教学要对学生的生活有用
旅游地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地理知识与技能。日常生活的衣着打扮、旅游出行、生活习惯等都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的。笔者在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的实际出发,力图使旅游地理教学能对学生生活有用。在学习旅游地理资源的多样时,用不同的图片展示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经过生活适应,形成了自己各具特色的服装特色,如沙漠地区,维吾尔人传统服装是宽大的长袍,主要是适应本地炎热干旱的气候。我国东北人冬季习惯穿毛皮做的衣服主要是适应本地寒冷的气候。我国的藏民的长袍腰间,主要总是喜欢把一只袖子挂在是为了适应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使学生掌握各地的传统的建筑不仅是本地经济水平的反映,还可以看出本地自然环境,主要是气候与地形条件对建筑的影响。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房屋多是窑洞,南方的房屋多为尖顶,北方地区的房屋多为平顶。使学生掌握旅游出行要了解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准备好恰当的衣服;了解旅游地的风土人情,特产与交通条件。
三、旅游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旅游地理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对美的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在旅游地理教学中学生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而体验到人类丰富的精神养料。旅游地理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美,展现这些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这些内容,例如利用宗教、音乐与舞蹈、火山温泉,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融音乐、图片与录像,无一处不是美的画卷。学生们都说旅游地理可以带大家作免费的旅游,给他们以美的享受与熏陶。
四、在旅游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旅游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祖国与世界的热爱,树立全球意识。
例如,在学习“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这一难点知识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生的经验,通过展示图片、背景材料,采用对比分析的思维方式,以案例的形式,以从多样性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美学、科学、历史文化和经济方面来把握“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爱国情感。
总之,旅游地理的教学应该以"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生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