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命题以教材为本;以课标为准绳;体现新课标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的形成都有不同程度的考察.词语积累、句型转换、课外阅读部分、习作都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本张试卷共十道大题: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有一双火眼金睛;我会查字典;模仿秀;我会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默写古诗;阅读课外文章;作文.
2、试卷的特点
1)凸显人文关怀.卷首语的温馨提示:请细心、认真地答一份试卷;收获丰硕的成果;送给老师、爸妈和自己吧.谆谆提醒;让考查不仅仅是一次测试过程;更是一次愉快的学习过程.
2)、语文基础知识的比重大;充分考察双基掌握情况;本次试题牢牢把握住教材;考察教材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比重加大了.如:读拼音写词语、火眼金睛辨字组词等题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模仿秀、积累词语、句子小天地、精彩语段补充等题则考察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3)、关注阅读理解;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及运用的能力;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也能直接看出语感水平.本次课外阅读文章《春雨的颜色》充分留给了学生阅读、想象、思考的空间.
4)、习作联系生活;情感升华;让习作更精彩
本次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们的情感能立刻得到宣泄、升华.习作是写我的好朋友;学生们在这次习作中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充分发挥;习作达到了考察的目的.
(二)、学生答题失误分析
1、个别学生书写质量差.
主要表现在卷面不太整洁;涂改较严重;书写不太规范.
2、语文基本技能缺陷大.
语文技能是对语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虽然命题的依据是教材;但教材中的知识点并不是直接成题;而是通过迁移、整合、变式加工成题的;学生必须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提取相关的信息后才能答题.因此;学生从审题到答题的过程须处处留心.
从本次测试的卷面来看;学生的语文技能较差;表现在:
① 审题不细致;答题不规范.
②学过的知识掌握不牢固.
如: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此题给出拼音;让学生写汉字;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书写正确工整;得分率较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学过的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牢固;忽略了对声调的掌握;例如把“称赞”的“赞”写错了; jiě shì 应该填(解释)个别同学理解成(结实).加之受方言影响;失分严重.
③正确理解、灵活运用能力差.在积累与运用上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差.例如:第三大题 “我会查字典”.把查字典和多音字整合成题;有别于常规的多音字出题形式;从数据上看这道题失分较多;改写“把”字句;句子较复杂;学生错很多;说明他们对这种句式转变还没完全掌握;语感较差.第七大题:根据提供的语句补充句子.重在考查学生语言积累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都能背诵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只是填写中错别字较多.例如第1小题的“重重灿烂的帘幕”的“幕”错的很多:第3小题“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写成优秀的“优”的很多.
3、阅读理解是难点.
阅读理解中的试题学生必须以阅读材料为载体;通过信息的筛选、整合;才能把握住短文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感悟文本;领悟阅读材料的语言特点;从而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述自己的体会或感受.这一部分试题是检测学生对课文中语言的积累和阅读短文进行简单问题思考的能力.而这方面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得分率就显得相当低.表现在: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很肤浅;不能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的意义;答题时答非所问;摸不着边际.如第九大题:阅读课外文章《春雨的色彩》中第5小题:小朋友;你能模仿小鸟们的话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大部分学生把“模仿小鸟们的话”丢掉了;直接回答而造成失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潜心阅读材料;走马观花;理解上严重偏离题目要求;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时随意性大.如第6小题: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 .绝大多数学生把“动作”理解成“声音”.这道题失分率最高.第2小题:在文中找出喜欢的四字词语.(至少写两个);写一个的较多.第4小题: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照样子写一句.很多学生把画的比喻句照抄了一遍.
4、习作教学指导不够,训练不到位.
1)学生对于词意的概念模糊.不能正确运用;如有个学生在习作中写到“一个凶猛的男人”.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2)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不能正确运用.习作中;有些学生的冒号和上下引号组合经常缺衣少帽;有的学生逗号、顿号不分.
3)习作题目在作文格外;个别学生每段的开头不是空两格.
①审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审题不清;甚至不会审题.
②选材:本次习作命题主要让学生写我的好朋友;题目要求比较清晰;容易理解.
③表达:学生的习作普遍篇幅较长,但废话较多;标点符号乱标;语言也不够流畅;精彩的作文较少.个别学生习作语言平淡.
(三)、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开发;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在教学中应适时的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将知识和能力相课外迁移;同时使课外学习成为课内的补充.
2、教学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字的音形义.改变重背诵轻默写的;从考试统计情况看;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往往在写上丢分..力求让知识“活”起来.设计更合理有效的课后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又能发挥作业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加强课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适时转换和优化知识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热情.重视阅读方法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将阅读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平时提高要求;端正态度;作业的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做完题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个别同学要加强辅导;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作文教学中要改进作文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建立错别字小档案;减少作文的错别字;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字词教学应以积累为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