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化镇站南村创建县级文明村典型材料
站南村地处宣化镇集镇以南,共有13个社,460户,1706人,耕地面积3602亩,其中村社耕地面积2600亩,农场1002亩。2011年人均收入6180元,住房砖化率达95%,是展示先进的文明之窗。几年来,站南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着力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带领广大村民走出一条“依托优势,相互促进推动发展”的富民兴村之路,村级两个文明建设取到了长足发展。
一、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推动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认识到党支部在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文明村创建的核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注重学习。站南村党支部始终把学习作为党支部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完善“一课”制度,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有计划地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宗旨、优良传统和党风党纪教育,并将所学到的科技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两个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是班子团结。多年来,精诚团结已成为站南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整体意识和自觉行为;无论是扶贫解困,还是其它大小事项,都不是支部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拿到班子会上共同研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综合决策。两委班子成员在工作中能做到同心协力,团结协作,有力地发挥了班子的整体作用,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讲求实效。村“两委”班子切实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坚持财务、政务每季度公开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减少了与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两区五户”责任制,每个干部挂钩3个自然村,并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努力实现的目标;坚持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农村致富科技知识,形成人人争做发展经济的明白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积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努力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让群众早日过上愉快、富裕的生活。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村民从解决温饱走向富裕
村“两委”班子从本村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民为奋斗目标,坚持走特色种植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加快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一是大力发展种植业。村“两委”班子深化村情认识,认真研究,使广大群众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认真干好以下工作:首先是做强、做大玉米制种产业,高度重视制种玉米质量,现共种植制种玉米面积2700亩,瓜菜种植60亩。
二是积极发展畜牧业。结合本村优势,扩大畜牧业发展规模,大力发展牛、羊、生猪养殖,促进粮食的过弧增值,逐步实现主辅换位。在养殖小区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村里通过“联村联户”活动,为每户养殖户贷款5万元,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目前,全村生猪存栏300头,羊存栏996只,牲畜业年收入增加8万元。
三、改善村容、村貌,建设文明新村
几年来,在镇、的领导下,站南村干部群众对文明村建设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真正建立了文明村创建的基础,切实做到软硬件一起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狠抓基础建设完善村内各项公益事业,使文明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村党支部把解决村庄的脏、乱、差问题作为创建小康文明村的突破口来抓,以“文明诚信村”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了村庄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动,站南村各社主要通道,全部进行了路面硬化,修建了排水沟,对村里的垃圾进行定期清理。为“创建文明村”坚持建管结合,建立了低保卫生保洁队伍,设立了卫生管理员,实现了村庄环境卫生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做到农户庭院整洁卫生。
二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站南村注重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内解决了八社、四社的缺井问题,建成“新城家园”健身广场一个,硬化1000平方米,渠系衬砌10公里,十一社、十二社硬化道路1公里。八社搭建钢架大棚31座,打井一眼。
三是加强村务管理,坚持依法治村,创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站南村将创建小康文明村与开展“创先争优”、“平安村庄”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丰富创建形式和内容,不断增强创建实效。以争创“五个好”标兵村党支部,争创“文明村”为载体,狠抓领导班子建设,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以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依法建制,以制治村,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实现了村务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几年来无恶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重大治安案件发生,无拐卖妇女儿童情况,无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形成了互帮互助、敬老爱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的良好风尚。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村民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封建迷信活动得到了有效地遏制,法纪观念、文明道德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同心同德谋发展,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喜人局面。
四、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建设文明新村
站南村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坚持农户自评、村民互评、村委会复评程序,达到民主化、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目前,正朝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活动、有成效的方向发展。
一是坚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家家争当信用农户,同时每年开展“幸福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全村“五星级文明户”达标率在90%以上,并且还结合“五星级文明户”评比,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通过表彰先进督促后进。
二是坚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为活跃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在村委会设立农家书屋,并且在农闲或逢年过节时组织村民唱歌、跳舞,举行文艺活动,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开展村民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素质。在镇的领导下,站南村把提高村民素质作为文明村创建的关键,通过开展“党员服务区”和“团员服务区”的活动村民的学习氛围浓、程度高,到目前全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达100多人,为全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是认真开展学习培训,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站南村积极组织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推广致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每年都办培训班,村民受教育面达80%以上,让村民们掌握了致富本领。其次是坚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素质和法治意识。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坚持对农民加强党的路线、方针和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十二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坚持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社会责任感教育,提倡社会主义新风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常抓不懈。每年都召开党员干部及群众代表大会制订《村规民约》,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村里还订阅《五五普法》等有关法律的书刊,丰富了村民的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制观念,营造了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五、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在村两委的努力下,全村各项事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观。一是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普及实验室教育工程,实施“两免一补”,切实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难问题,确保小学入学率达99%,初中入学率达96%。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力度,向县职业中学输送技术人员;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启动“一折通”工作;三是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补助和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完成农村独生子女20户,完成任务的102.6%,兑现奖励补助款20000元;四是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全面启动,全村参合率达98.6%,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全面加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扎实抓好急性家禽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五是认真贯彻土地管理和环境保规条例,村里无滥占耕地、乱砍滥伐树木现象。六是“五保”供养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双拥工作取得新进展。
几年来,站南村的文明村创建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现在正以崭新的风貌向新的征程迈进,今后将会更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资金到位,工作到位,让这朵破蕾萌动的文明之花永开不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