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3.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4:46:14
文档

13.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中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精神永垂不朽。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
推荐度:
导读《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中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精神永垂不朽。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中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

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精神永垂不朽。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

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

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

长忠于、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

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4.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

1.揭示课题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有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师归纳板书)

预设问题:

(1)谁的鱼钩?

(2)为什么是金色鱼钩?

(3)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师:刚才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其实问题答案都在课文中。大家有信心自己找到答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想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得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自探提示读课文。

出示自探提示: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2)默读课文,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画出相关语句,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教师巡视,掌握学情,随机指导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读好书。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指名读):稞筷拢熬蚯蚓瞻糙驼

(2)认读下列词语:

奄奄一息瞻仰抽噎重重叠叠

两鬓斑白热气腾腾威胁衰弱

(3)理解词语意思

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瞻仰:指怀着崇高的敬意看。

3.小组交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师提示引导)

4.通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及时纠正错误。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5.把握大意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

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生交流

讨论,师指名回答并板书)

第一部分(1-2):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3-23):班长救病号

第三部分(24-33):病号探班长

第四部分(34):怀念班长

三、熟读课文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下来。

3.完成语文课堂练习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1.回顾导入梳理问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这个感人的故事。这节

课我们要具体分析作者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等描写,进

一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提高我们由表及里地认识事物的水平。(板书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我们自己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我们还有哪

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究呢?(小组汇报,教师梳理问题)

预设问题:(1)从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的人?

(2)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

2.潜心批读自主探究

(1)出示自探提示: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

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2)学生自学,教师查看学情,注意关注学困生的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

(一)交流老班长的精神品质

1.学生交流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A.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B.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2.学生品读交流老班长行动、语言、神态的句子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A.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B.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A.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B.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3)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

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

A.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

B.指导朗读

(4)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A.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B.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C.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A.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B.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

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C.指导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

关爱。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泪

下的呼喊。)

(二)品味金色

过渡: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

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小组讨论为什么是金色鱼钩?

2.全班交流,评价并补充。

3.师总结:鱼钩虽然生锈了,但老班长忠于、舍己为人的

崇高品质将永放金色的光芒。

三、质疑再探

1.同学们再想一想,探究的两个问题明白了吗?

2.浏览课文,问问自己还有没有其他疑问?如果有提出来我们

共同解决。

预设问题:文中写到老班长的两次笑有何作用?

四、运用拓展

1.盘点收获

学了这篇课文,自己的收获是什么?(生自由发言)

2.我当小老师请根据所学内容,给自己或同桌编一两道测试题。

3.教师补充作业

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事业的成功,为

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现在我们来到烈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

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

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

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文档

13.金色的鱼钩(优质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中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精神永垂不朽。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