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4:38:54
文档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设计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社会”是七年级新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这一课的重点是信息概念的形成。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因为信息这个名称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社会。二、学情分析七年级新生一般都从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起学过信息技术课,因为小学教学条件的差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推荐度:
导读《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社会”是七年级新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这一课的重点是信息概念的形成。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因为信息这个名称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社会。二、学情分析七年级新生一般都从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起学过信息技术课,因为小学教学条件的差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信息与信息社会”是七年级新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这一课的重点是信息概念的形成。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因为信息这个名称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社会。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新生一般都从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起学过信息技术课,因为小学教学条件的差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此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到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决心。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演示法和讲授法。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边提问。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信息”和“信息技术”概念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作用

教学难点:信息概念的本质特征

六、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提问学生:“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门课叫什么?” 学生回答:“电脑课”、“计算机课”,少数同学能够说出“信息技术课”。

 教师设疑:为什么以前叫电脑课,现在改为信息技术课,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引入新课。

讲解新课

向学生出示一条广告词,一幅海报,电脑上的一幅图片、一段录像入。分别询问学生能了解什么东西?学生据实回答。

归纳:刚才大家从图片、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媒体中得到的信息。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

提出信息的概念:人们把声音、数据、文字、图片、影像等载体中所传达的意义叫做“信息”。

对比古时候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今天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哪些不同? 

提问:古时候人们是如何获取信息的?

生:飞鸽传书,快马加鞭,亲眼所看,亲耳所闻。

师:举例。古代的战争如何调动。提出古人超强的想象力:千里眼,顺风耳。

今天我们是如何获取信息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从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回答。

古人和今天人们获取信息最的对比,哪个量大?

学生:今天 

归纳: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无时无刻地在接受信息,但有些信息对我们来讲是有用的,有些是无用的,要学会怎样去获取有用的信息。

提问:国庆假期快到了,你想到九寨沟去游玩,你需要先了解哪些信息,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获取这些信息?

学生 回答:有报纸、旅游社、地图产、互联网、朋友、电视台、打电话了解等等。

网络上九寨沟的信息量很大,你怎么选取哪些是你想要找的有用的信息?

自己的分析判断。朋友的建议。

总结。我们不仅是获取信息,还要利用有用的信息?发布信息

讨论:你们是怎样处理信息的?

多是自己的分析判断。

让学生观察教室外的天空,询问他们获取到的信息?

生:天气晴朗。

追问:国庆期间的天气状况?

学生摇头。

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是气象工作者经过卫星云图分析得出的。

结合近期的恶劣天气。我国的沿海地区遭受到的台风灾害。提出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处理信息的最要性,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知识,掌握现代化技术手段(熟练操作计算机)。更好地分析,利用信息。

总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社会正在来临。在信息社会里,计算机文化将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

信息社会

学生:自学本节内容,了解信息社会的特点及信息技术在当前信息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小结:(信息社会的特点:信息技术空前发展、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独特文化已经形成) 

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信息的基本概念,学习了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的方法,并了解了信息社会的特点及计算机在当前信息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探索活动: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次信息技术?

活动目的:将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课本第9页

  教学反思

七年级第一节课讲信息与信息社会概念,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这是我以往讲这节课碰到的问题,现在采用引导式、学生探究式和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让学生初步建立了信息意识。我觉得,上好这一课,必须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去上课,把握好信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的作用这两个知识点,才能更好地讲好这一节课。

 

文档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设计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社会”是七年级新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这一课的重点是信息概念的形成。如何让学生把握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因为信息这个名称虽然平常大家都经常听到,如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爆炸等等。但到底什么是信息,学生就讲不清了,而且信息这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信息过渡到信息社会。二、学情分析七年级新生一般都从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起学过信息技术课,因为小学教学条件的差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