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 数控车工G71、G70指令应用 | |||||
| 授 课 教 师 | 授课课时 | 180分钟(包括实践操作) | ||||
| 教学设计理念 | 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通过真实工作情境创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教学资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地探究学习内容,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 |||||
| 教学内容分析 | 数控车削循环程序在数控车的编程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在现实生产中如果采用手工编程加工零件基本上都要用到循环加工。而在循环加工中最常用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指令是G71、G70指令。 | |||||
| 教学目标 | 一、掌握指令G71、G70编程技巧、适用范围 二、能应用G71、G70加工零件、能正确处理加工过程中的工艺问题 三、在机床上对零件加工和安全文明生产。  | |||||
| 学重点与难点 | 一、重点:G71指令的编程格式、参数的含义及加工路线. 二、难点:1、正确合理的设置指令的参数 2、G71、G70编写程序时的注意事项。 3、根据给定零件图如何合理的使用G71、G70指令。  | |||||
| 学 情 分 析 | 知识水平:所教班级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数车基本编程指令(G00、G01、G02、G03)等,并有一定的零件编程、加工经验,已具备了简单零件工艺分析能力。 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指令然后编写程序,最后到机床上加工。通过任务引导和学生之间完成程度进行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
| 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和现场教学法 | |||||
| 教学形式:理实一体化 | ||||||
| 教 学 准 备 | 数控机床、电脑、图纸、多媒体、工件毛坯、刀、量具等 | |||||
| 教学组织 | 将学生进行分组,最好是优差结合方式,一台数控机床安排3人左右。将图纸中工件的尺寸逐次减少,这样每个学生的工件都不一样,当一个学生做完后评分,可将工件交给第二个人进行再次加工,这样既能让每个学生完成自己的工件也可节省工件材料避免浪费 | |||||
| 教 学 内 容、方 法、过 程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
| 一、激发兴趣、引入任务(时间分配:10分钟) 给出一个零件图,让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编程,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问: 该工件用以前学过的指令进行加工是否可行 给出一个刀具切削工件的合理步骤的动画效果,让学生明白一定要采用这样的走刀路线才比较合理,而这样的合理的走刀路线如果通过以前的编程方式显然不切实际,从而引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图纸运用之前的所学编写程序 | 教师给出图纸,布置任务提出疑问,并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 | ||||
| 二、提出新知、解决问题(时间分配:20分钟) 1、指令学习: G71、G70指令功用、格式 外径粗车循环指令G71 适用于圆柱毛坯料粗车外径 (1)、程序段格式为: G0 X(α)Z(β) G71 U(Δd) R(Δe) G71 P(ns) Q(nf) U(Δu) W(Δw) F(f) S(s) T(t) (2)、程序段中各地址的含义为: α、β——粗车循环起刀点位置坐标。α值确定切削的起始直径。α值在圆柱毛坯料粗车外径时,应比毛坯直径稍大1~2mm;β值应离毛坯右端面2~3mm。 Δd——循环切削过程中径向的背吃刀量,半径值,单位为mm。 Δe——循环切削过程中径向的退刀量,半径值,单位为mm。 Ns——轮廓循环开始程序段的段号。 Nf——轮廓循环结束程序段的段号。如:开始段为N30……;结束段为N95……,则为G71 P30 Q95……。 Δu——X方向的精加工余量,直径值,单位为mm。 Δw——Z方向的精加工余量,单位为mm。 f、s、t——F、S、T代码所赋的值。 精车循环指令G70 编程格式: G0 X(α)Z(β); G70 P(ns) Q(nf); 其中:α、β、与前述含义相同。 ns:精加工形状程序的第一个段号。 nf:精加工形状程序的最后一个段号 功能:用G71粗车削后,G70精车削。  | 学生将老师讲的内容抄写到课堂笔记上 学生思考对于G71、G70指令应该出现在程序的哪个位置  | 引入指令后将指令的各个字母的意思结合G71循环指令动画的形式进行讲解。 教师讲解完指令后,进行举例编程 提出问题(G71、G70指令应该出现在程序的哪个位置) 解决问题  | ||||
| 2、动画演示、加深理解(5分钟) 根据刚才所讲的知识内容再次观看动画效果,巩固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和作用。  | 观看动画,理解加深各参数含义 | 演示动画并分步讲解每一步的含义 | ||||
| 3、指令练习(20分钟) 通过对零件图运用所学的进行编程,并思考一下问题 (1)粗车循环G71的指令格式是什么? (2)U(△d)和U(△ u)分别是什么含义? (3)车刀在车削加工时有什么规律? (4)粗加工和精加工的F、S、T分别是 (5)循环指令的编写的注意事项  | 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进行编写程序。 | 在一旁观察学生的编写程序的情况,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好的与差的,进行讲解分析 | ||||
| 三、动手操作,检验成果(时间分配:100分钟) 工作任务: 1.制定加工工艺方案,准备刀具、机床、量具、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0分钟) 2.程序的输入,并让机场检验程序是否正确 3.对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 编写的程序通过实际加工的方式观察走刀方式是否按照所想要的方式对工件进行切削 | 观察各组的操作情况及时的解决在操作中学生遇到的问题 | ||||
| 四、评价成果(时间分配:10分钟) 1、填写工件的评分表 (1)学生互评 评分表内容(程序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量具摆放、刀具选用、尺寸精度) (2)教师评价 评分表内容(程序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量具摆放、刀具选用、尺寸精度)  | 同组学生对相互做的工件进行评分,总结相互之间的问题 | 教师对学生做好的工件进行测量,发现问题 | ||||
| 五、归纳总结(时间分配:10分钟) (1)G71指令格式 (2)加工路线 (3)编程要点  | 学生对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并总结 | 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分析 | ||||
| 六、课后作业:(时间分配:5分钟) 1、灵活运用指令G71编写程序,书中练习图工艺分析,并编程。 2、预习指令G73加工零件,怎样编程?  | ||||||
| 七、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提出任务学生依照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解决任务的教学原理。整个教学过程对接了工作过程。实现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 不足和改进措施:少数学生基本功不扎实,个别同学不愿动手和加工兴趣不够造成工件精度不准确。教师要捕捉细节,给与适当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