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井冈山游记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4:37:16
文档

井冈山游记1

1、井冈山游记井冈山盛称的摇篮,红色历史和绿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世人所敬仰和向往。趁今年国庆节长假,我们相约在老家株洲的大女儿一家,去江西一同游览井冈山。10月2日8时,我、老伴及二女儿一家,一行五人,女婿驱车由深圳沿粤赣高速北上,大女儿他们乘公交车由株洲沿当年毛率领秋收奔井冈的足迹南下,几乎同时(当天下午4时)在井冈山下的茨坪“胜利会师”。这里给我们第一印象就是典型的大山区气派。四面山峦环抱,林木葱葱,山涧云雾缭绕,峰廻路转:依山迭起的现代建筑裹覆于挺拔的杉松和榆、槐、枫、竹
推荐度:
导读1、井冈山游记井冈山盛称的摇篮,红色历史和绿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世人所敬仰和向往。趁今年国庆节长假,我们相约在老家株洲的大女儿一家,去江西一同游览井冈山。10月2日8时,我、老伴及二女儿一家,一行五人,女婿驱车由深圳沿粤赣高速北上,大女儿他们乘公交车由株洲沿当年毛率领秋收奔井冈的足迹南下,几乎同时(当天下午4时)在井冈山下的茨坪“胜利会师”。这里给我们第一印象就是典型的大山区气派。四面山峦环抱,林木葱葱,山涧云雾缭绕,峰廻路转:依山迭起的现代建筑裹覆于挺拔的杉松和榆、槐、枫、竹
1、

井冈山游记

井冈山盛称的摇篮,红色历史和绿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世人所敬仰和向往。趁今年国庆节长假,我们相约在老家株洲的大女儿一家,去江西一同游览井冈山。

10月2日8时,我、老伴及二女儿一家,一行五人,女婿驱车由深圳沿粤赣高速北上,大女儿他们乘公交车由株洲沿当年毛率领秋收奔井冈的足迹南下,几乎同时(当天下午4时)在井冈山下的茨坪“胜利会师”。

这里给我们第一印象就是典型的大山区气派。四面山峦环抱,林木葱葱,山涧云雾缭绕,峰廻路转:依山迭起的现代建筑裹覆于挺拔的杉松和榆、槐、枫、竹等绿茵之中,优美典雅,点缀这座小城别样的风姿:街道市容整洁,给人以舒坦:气温明显低了许多,感觉有几分寒意。天色渐渐淡下,我们择了一家宾馆落宿.与宾馆的服务小姐征询了一些情况,大致确定了游览日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驱车沿蜿蜒泊油马路直上五龙潭。五龙潭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区,山势险峻,风景奇秀,沟壑陡峭,水流终年不断,由上而下分五段,600多米的落差直泻到谷底,构造五道气势恢宏的瀑布,奏起轰鸣的乐章,在深谷的上空徊荡。一级一级的林涧陡峭小路把我们引向各瀑点。其中碧玉潭瀑布为其首,水流从七十来米之顶陡然直泻谷底深潭,盛景真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之感。大自然留下的人间仙境,游客们尽兴欣赏,或于潭边戏水,或拍照留影。我们徘徊反侧一阵后,接着就乘坐空中缆车返回入口,秀丽的风光一揽无余,美不胜收。

我们绕道来到黄洋界,这儿是个山丫,由江西通往湖南的必经之地,地势险要。当年毛朱总司令率领的红军与蔣介石所谓的围剿在这里进行过激战——黄洋界保卫战。迂数倍的敌军将红军重重围困。红军英勇抵抗,用迫击炮击中匪军指挥部,他们误认为红军主力来了,吓得丢盔弃甲,慌忙撤回老巢。其实,毛率领的红军主力远在郴州,接到喜讯,故写下名词《西江月》——“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将这首词和朱总司令重上井冈山所题“黄洋界"的手迹,一一篆刻于屏壁之上。附近的山梁上还保留着多处堑壕和树枝绑搭的哨所及支起的迫击炮物件,当年红军踩出的林间小路,仍历历在目,把我们的思绪引向远方。凡来此的游客无不为之肃然起敬。

第三天的清晨,我们早早的起床,驱车又赶到黄洋界山顶观看日出。选了一处视野开阔之地。天空倒是很晴朗,唯东边的地平线上方挂起丈余高厚厚的云雾,从灰蒙蒙一直等到天空泛起鱼肚白,太阳终于从云的狭缝中露出火红红的脸来,放射出艳丽霞光,我们欢呼雀跃起来,但片刻之后,又钻进云层里去了。此间已经时过6点半,未现“首送金乌上碧空”的美景,只得依依地打道回府.很有点遗憾之味。

吃罢早点,马不停蹄又驱车登上水口风景区。这里的地形地貌和五龙潭类似,也是两山夹一沟,沟谷陡峭,构造有多处瀑布,水流直泻五指峰水库(即井冈湖)。彩虹瀑布为其首,红日当空,可见一条彩虹悬空高挂,总体壮观不亚于五龙潭,游客纷纷在瀑前取景留影。唯有一独景,就是沿途有很多华竿(——即两人抬“竹椅轿”)拉客。因返程为上坡,坡长路陡,一些年老体弱的游客,只要花费点小钱就可坐华竿上去,井冈人很是想的周到。轿夫们赤膀敞怀,气喘嘘嘘,汗如雨注,体现一种超乎寻常的劳动价值。游客们都投以敬重目光,远远的让出路来。不过,我和老伴虽年过花甲,为避失尊之嫌,还是硬着头皮慢步登爬,返回入口。

下午我们去井冈湖景点。井冈湖坐落于五指峰等群山之下,碧波粼粼,湖内有气艇游弋,满目的碧绿,沁心的芬芳,真是如诗如画、心旷神怡。沿途小摊贩摆有许多1990年版的百元大钞纪念币出售,问其原因,大钞背面图案就是取自这里的五指峰,五角钱一张,游客们纷纷前去购买,以珍藏、纪念。我们远眺西南方的五指峰,它棉延数十公里,五个峰峦高耸,似握紧拳头的五指,故而得名。景、图对照,实为真切,太美不过了,机会难得啊,执着相机,采好点,拍下最值钱的全家照。

下午四点多,回到茨坪。城西北的烈士纪念馆,离闭馆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又急忙赶去游览。因时间太仓促,烈士纪念馆、碑林及雕塑园等只走马观花式流揽,未细品读。总的印象是感人肺腑,新中国的胜利确实来之不易啊!烈士们的许多豪言壮语和对事业坚贞不屈的献身事迹,在这里珍藏,将留芳千古,为后人以激励。

五点半时分,我们上到山顶的烈士纪念碑处,正好赶上朦胧的太阳徐徐落山,晚霞象似烈士们的鲜血映照于空,艳丽夺目。古人云:“霜叶红于二月花”。不是吗?夕阳盛景不亚于朝霞的美丽呀,我们驻足观赏良久。

十月五日,吃罢早点,我们取道宁冈去炎陵。宁冈是当年毛率领“秋收”的工农武装和朱总司令率领“南昌”的胜利会师之地.砻市中心广场,耸立着一座会师的巨型纪念碑。这里才是人民之源、万里长征之源、胜利之源!中午时分越过两省边界。井冈山!你是一部天书,读不完看不够啊!我们暂别了。你的魂,你的美丽,将会在我们心中永驻!

2、雨后的井冈山

2013年九月的最后一天,我在去往井冈山的路上。

此时的天空灰白的格外分明。

从白到灰,像是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

眼看着离灰色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直到完全进入。

随即,迎面而来的是无法形容的暴风和骤雨。

车身开始不停地摇晃,车内人人都揣着一颗不安的心。

不过,没几分钟的时间,我们穿过了雷雨区。

天空又恢复了一如既往的平静。

偶尔还有一米阳光斜照地面。

我不知道四月的雨后是否会有彩虹一样绚丽的阳光。

但那一束光打在脸上的时候,整个天地无与伦比的晴朗。

是夜,大雨滂沱。

但我们仍旧兴致勃勃的跑去看露天情景表演。

由于雨太大,表演推迟了半个小时。

但江西的雨大,且持续性强。

半个小时,雨水丝毫没有要减量的意思。

灯光打下的瞬间,雨水珠帘似的清晰可见。

那一夜,我看见了最美丽的闪电。

几条形状各异的火红色的龙,闪过的那一刹那,绯红色的天空,映照下的地面也如此明亮。

闪电下的山是这场表演忽明忽暗的背景,壮丽又崎岖。

天上的雷声与地上的鼓声交错响应。

此情此景下,我仿佛回到了当年井冈山的那个雨夜,如此凄美又气势磅礴。

我无法忘记,那面血染的党旗;山上火把举成的北斗七星;还有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无法不敬佩,那些冒着大雨仍兢兢业业的演员。

据说,他们都是生活在山下的农民。

据说,一晚上的表演费每人只有十五元。

风雨无阻,他们用纯朴演绎的不止是红军长征前的那些事儿

他们的表演更体现了什么是井冈山精神!!

3、

黄洋界哨所是井冈山的五大哨所之一。而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毛也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4、

赣地纪旅(井冈山游记)

 文 / 李旭之

踏上江西

红色之旅是近今时兴的旅游项目,圣地和老区成了多受重视的受传统教育的选择。这次之旅,江西的井冈山,就成了我们前去的地方。井冈山盛称的摇篮,红色历史和绿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世人所敬仰和向往。

江西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的地位可能不算太高,远没有有的省份响亮和出众。然而在现代的的历史上,江西就不能不傲首了。中国从这里发源、蓬勃和壮大,再沿着长征之路,一个胜利接踵一个胜利地走到延安,又从延安走到了北京。留下了南昌、井冈山、瑞金一个个响亮的地名点缀在江西的这片赫红色的大地上。车窗外江西大地翠绿葱茏,红壤斑点裸露进绿色之间,红绿相衬,煞是一种风情,日朗天蔚之下,如同走进火焰里,不由让人激动和血液沸腾,也许这里的平壤就是者的鲜血凝结和浇灌成的颜色在侵染着你。

从北到南数百公里的昌樟高速公路,还算平坦和顺畅,偶有修路的地段,但也没有影响到前进的车速。在中途的一个服务区内略适休整和加餐后,终于在夜幕里行进到了井冈山景区。山路九曲八弯,山风习习,带着雾气,从打开的车窗里吹进来,身上满是惬意。地陪小姐开始向我们介绍井冈山的历史和故事。地方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此话不假。井冈山,的摇篮,这是历史的常识,要说谁都可以说出一个故事来,可是来到故事的故地,就会发现,原来已经知道的故事只是沧海之一粟罢了,还有更深一层的故事有待你的聆听和向土地和高山的扣问。

终于抵达了茨坪。吃过了番瓜饼,喝过了红米酒,感受过了江西俵妹们的晚餐服务。我们一行人当晚驻进了长青宾馆。休整等待第二天的井冈山之旅的行程。

井冈山缅怀

早上起来,外面阳光很好,也许山势高之故,阳光恍得眩目,而空气却异常地清新。八点左右,我们一行坐上了换过的一辆大型客车,出发向着黄洋界攀登。地陪小姐又开始向我们介绍着井冈山的故事。这样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地穿进在井冈山的小路上。

说起井冈山,至少对于我,这是心中的一块心血沸腾的圣地。想当年,“军叫工农,旗号镰刀斧头”的工农红军在于湖南秋收后的率领下,以避强敌直进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红色农村根据地,翌年,与南昌的部分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创立了红四军。在随后的蒋介石对井冈山的会剿中,红军仅靠不足一营的兵力在黄洋界阻击了进犯,取得了黄洋界的保卫战的胜利。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关键胜利,不单保卫了根据地,也保卫了中国的大胜利。

不觉中到了黄洋界山峰脚下,这里人涌如潮,繁如闹市,更有成团的儿童与少年穿梭其中,一派蓬勃和朝气。拾阶走上最高处,就来到了黄洋界纪念碑的脚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碑刻在迭翠的峰峦间灼放着灿灿的金光。这里地狭势险,一峰独峙,易守难攻。从峰巅之上四望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峰高谷深的罗霄山脉蔓延在湘赣边界之上,井冈山又耸峙在罗霄山脉的中段,西北方向是深谷里遥望的湖南的西界,里手是江西的东界,有鸡鸣两省之势。若翻阅历史,井冈山地方是找不到历史遗迹的,这里人迹罕至。但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却创建了井冈山沉睡数千年后历史的辉煌,翻出了井冈山历史的第一页,也造就了中国的摇篮。井冈山新的历史写出了新中国的新的历史,的圣地诞生了。

纪念碑脚下的一门铁炮昂首筑于山石之上,正对着峭壁下的山谷,仿佛还在向着来犯之敌咆哮,云雾蒙蒙,好象炮弹炸开的烟雾。铁炮已是锈迹斑驳,但是已被游人抚触得有些光亮,抚之追昔,感慨若何,只能各作其想。

再此仰望黄洋界,这是英雄们战斗过的地方,这是英雄们牺牲的地方,这里也曾有过英雄的歌声,也曾有过英雄的笑声,也曾有过英雄的悲声,也曾有过英雄的声,俱往矣,近八十年挥指过去,踏在先烈的足迹上,我们已无从也不必知道英雄的名字,但是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流淌下的鲜血正沿着我们的双脚流向我们的心脏,输送给我们井冈山的精神。

还是这样来祭奠他们吧:漫山翠迭如幛,群峦躬峙相朝。井冈傲占五百里,黄洋界上高峰。今有红色之旅,缅怀先烈壮举。迎来翩翩后来人,乃告业成有继。(西江月—上井冈山)。

离开了黄洋界,我们一行驱车瞻仰井冈山纪念馆。纪念馆建在茨坪城内,距住所不甚远。一行人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随后参观纪念馆。纪念馆展出的是红军在井冈山战斗两年多来的人物和故事。我没有想到的是,仅两年多的岁月,能有这样多的文物和故事发生,可以想见当年这里的岁月是怎样的蓄起一片片的星星之火,战士们穿行在山涧密林之中,生活在困苦卓绝之界,战斗在敌人的围剿之中。走进这见证过那时一切的这座井冈山,就好象逆着时光回溯到展览图片和实物发生的当年,虽然一切都是艰苦的,但是我却看到他们的心里和脸上还有歌声里都是漾漫着对美好未来的执着和甘舍生命的追求,他们每个人都装有为着全国工农群众得的凌云志,就如井冈山的竹子,根连根地串燃起星星之火,烧遍了湘赣边界,也烧红了江西的大地,至今不灭。

在大井,这里是等领导人居住的地方。在院中有一块石头静卧其中,这曾是同志读书的地方。游人不断的也坐在伟人当年曾坐过的这块石头上留影纪念。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毛老人家在夕阳坠山之时,在这里静静地坐下来,面对群山,点燃一支烟卷,翻开一页书籍,逡巡和沉思着中国的前途和方向。读书之地,不可喧哗。我不忍打扰,还是静静的瞻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好。

第二天上午,我们又来到了井冈山烈士陵园。陵园地势高峻,依山而建。在井冈山牺牲的先烈们的英灵就长眠在这里。参观和祭拜陵园,总是使我的心沉重似铅,肃穆有加,参观井冈山的陵园似乎又加重了一层,以前参观的陵园的英灵,就是继承和延续着这里的英灵而长眠于地下,是他们的精神鼓舞着后来者的勇往向前的脚步,他们是的先锋号,他们是的长明灯,他们是的奠基石,他们是英雄中的英雄。

我惊讶于这里竟长眠着四万多的有名和无名的英雄们。仅仅两年的时间,就有这样多的先驱牺牲了,这是怎样可怕的一个数字,不仅仅反映了敌人的残酷和的艰苦,似乎也在向后一代人诉说着什么?我猜可能就是,为了大同的世界,为了人民的翻身,为着理想而献身。

向这里的英雄们深深地鞠一躬吧,献给你们我们的怀念,献给你们我们的慰籍,献给你们我们的继随。

这里的再高处有一座园,这就是袁鹰先生笔下的《井冈雕塑园》。瞻仰了十七位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主要领导和烈士雕塑之后,在向下走来的路上,有一条长长的碑廊,镌刻着数不清的题词和诗作。其中,我看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先生的一句话:“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伟大。”是的,上井冈山是伟大的,也是划时代的,下井冈山也是伟大的,同样也是划时代的。这都是中国历史上重彩的两笔,缺了哪一笔,都是不可思议的。

匆匆的井冈山之旅,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时间固然是短暂的,心中也由之结成了几个遗憾,但是没有办法的事,否则我会独自多驻留数日,好好看一看这里的一切。井冈山虽没有名山大川的自然、文化、历史的厚重积淀,没有古刹寺院的香火,可是却有着独有的的精神和不熄的火种,如一座灯塔照耀着向前的路,这里有着超出诵经的钟声的吸引力,吸引着千百万四方的青年和少年来瞻仰,他们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和蓬勃的力量。

井冈山——英雄之山,

井冈山——力量之山,

井冈山——火种之山。

文档

井冈山游记1

1、井冈山游记井冈山盛称的摇篮,红色历史和绿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世人所敬仰和向往。趁今年国庆节长假,我们相约在老家株洲的大女儿一家,去江西一同游览井冈山。10月2日8时,我、老伴及二女儿一家,一行五人,女婿驱车由深圳沿粤赣高速北上,大女儿他们乘公交车由株洲沿当年毛率领秋收奔井冈的足迹南下,几乎同时(当天下午4时)在井冈山下的茨坪“胜利会师”。这里给我们第一印象就是典型的大山区气派。四面山峦环抱,林木葱葱,山涧云雾缭绕,峰廻路转:依山迭起的现代建筑裹覆于挺拔的杉松和榆、槐、枫、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