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
1、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 圆锥 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55 dB和 45 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 生物 法和 絮凝 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 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 原生 环境问题和 次生环境问题。
6、常用 半衰期 和 残留期 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 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 离心力 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 SO2 和 NOx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现状评价 、预断评价三种类型。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 C 污染所引起的。
A.甲基汞 B.多氯联苯 C.镉 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BD 。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垃圾 C.放射性废物 D.危险废物
3、 AD 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A.风 B.大气稳定度 C.下垫面状况 D.湍流
4、 A 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5、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采用 ABCD 等指标进行判断。
A.总氮 B.总磷 C.叶绿素a D.湖水透明度
6、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的大气标准为 A 。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大气警报标准
7、下列农药中 AD 为有机氯类农药。
A.DDT B.乐果 C.敌百虫 D.三氯杀螨醇
8、噪声污染具有 ABC 等特点。
A. 主观性 B.局部性和多发性 C. 不积累、不持久 D.危害较小
三、名词解释
2、氧垂曲线
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的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
3、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
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
4、固体废物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成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5、分贝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
四、简答题
3、土壤条件是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
答:(1)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重金属在氧化或还原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难溶性元素和还原难溶性元素(价态变化)。
(2)土壤酸碱度:碱性条件下,重金属呈难溶态的氢氧化物,也可能以碳酸盐和磷酸盐形态存在;酸性相反。
(3)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土壤中丰富的无机、有机胶体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固定作用。吸附在胶体表面上易释放,保持在胶体矿物的晶体中则难释放,不易迁移。
(4)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重金属与土壤中的羟基和氯离子等无机配位体的络合作用,可以提高其溶解度,土壤中的腐殖质与重金属发生螯合作用,可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降低重金属的溶解度。
一、填空题
2、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强度范围约为 0~120 dB。
3、土壤的 氧化-还原 条件对重金属元素价态变化起重要作用。
4、按照环境的组成分类,环境包括 自然 环境和 社会 环境。
5、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 城市垃圾
6、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的分散作用包括 分子扩散、湍流 扩散和 弥散扩散。
7、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可以把环境规划分为经济制约型、 协调 型和环境制约型。
9、在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
10、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共同性 公平性 持续性原则。
2、简述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答:(1)重金属化合物的沉淀-溶解作用;
(2)重金属的氧化还原转化;
(3)重金属元素的络合作用;
(4)水体中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5)某些重金属的甲基化作用。
3、简述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答:(1)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农药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氢键结合和配位键结合等形式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从而降低了其移动性和生理毒性;
(2)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和扩散;农药可以通过气体挥发和水的淋溶进行扩散迁移;
(3)农药在土壤中发生降解,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
4、简述处理、处置固体废物的主要途径。
答:固体废物的处理途径:
(1)预处理:压实、粉碎、分选和固化,回收材料的过程(
(2)热解
(3)焚烧
(4)堆肥。
固体废物的处置途径:
(1)海洋处置
(2)陆地处置。
5、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答: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1)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 找出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2)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用无量纲指数表征环境质量的高低;
(3)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确定环境质量状况的功能属性。
一、填空
1、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于大气上的力有多种,其中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污染源按其几何形状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体按照类型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指标COD是指_________________。
8、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其酸碱性一般呈__________________。
9、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0、城市垃圾资源化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是在197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后才建立起来的。
12、在多数情况下,天然水中起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环境学概论》试题(闭卷A卷)参和评分标准
一、填空(共12题,每空1分,共24分)
1、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
2、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
3、气压梯度力、重力或地心引力
4、点源、线源、面源
5、海洋水体、陆地水体
6、工业废水、农业退水、生活污水
7、化学需氧量或化学耗氧量
8、中性或碱性
9、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
10、资源回收系统、资源化系统技术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试行)
12、溶解氧
二、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污染负荷比: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
4、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
5、半衰期:土壤中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6、噪声: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影响的声音都是噪声。
3、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1)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2分),
(2)电荷性质(2分),
(3)分散性和凝聚性(2分)需加以解释才能得满分,否则每小项只得1分
4、简述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及其特点。
气温层结不稳定时,烟型为翻卷型(波浪型)(1分);气温层结在为中性时,烟型为锥型(1分);气温层结为逆温层时,烟型为平展型(1分);烟流下部是稳定的大气,上部是不稳定的大气时,烟型为上升型(屋脊型)(1分);下部不稳定,上部为逆温层时,烟型为熏蒸型(漫烟型)(2分)
1.生物入侵:
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四、简答题
3. 简述在人口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环境问题, 并提出你对这些环境问题出现的看法。
人类发展初期:消灭居住区周围的物种,引起食物短缺;
农业时期:土地破坏;
工业时期:环境污染严重;
电子信息技术时期:污染转稼问题.
不同时期出现的环境问题,说明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发展初期是依赖于环境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起到了改造和创造世界的作用,建立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工环境,人类是环境的创造者;在人类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引起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问题,这也是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
2004年
1解释下列名词和概念(每小题3分,共15分)
⑴大气污染 ⑵COD和BOD ⑶土壤污染和土壤净化 ⑷ 环境影响评价 ⑸环境规划
2.试述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主要大气污染物?(15分)
3.除尘装置分几大类型?简述其工作原理?列举每一类中的典型设备?(15分)
4.简述重金属元素在水环境中污染特征和迁移转化过程?(15分)
5.废水处理方法分几类?城市污水处理分几级?简述其常用方法?(15分)
6.简述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15分)
7.试述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污染途径及危害?(15分)
8.举例说明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分解技术?(15分)
9.综述目前全球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15分)
10.综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5分)
2005年
一 解释下列名词和概念(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三同时”制度 (2)逆温 (3)水体自净 4)TSP (5)可持续发展
二 试述水污染的分类及主要污染物质分类?(10分)
三 试述五种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及大气污染的关系(10分)
试述用BOD5表示生物化学需氧量的原因。(15分)
五 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分为哪些种类?(10分)
六 简述颗粒污染物常用净化设备。 (15分)
七 简述光化学烟雾的形成。(15分)
八 试述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15分)
九 试述固体废弃物的一般处理技术。(10分)
十试述我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分)
2006年
一 解释下列名词和概念(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三同时”制度 (2)逆温 (3)环境自净 (4)TSP (5)等效连续A声级
二 试述水体主要污染物质的分类?(10分)
2007年
一 解释下列名词和概念(每小题5分,共35分)
⑴环境
(2)大气污染
(3)水体自净
(4)环境影响
(5)环境容量
(6)温室效应
(7)可持续发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环境的-----和-----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环
境的区域性是指--------------。
2、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多样性。
3、确定环境监测周期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的变化规律,确定监测
点位的目的是为了掌握------------------------------ 的分布特征。
4、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类型有--------、-----------、 -------和--------。
5、土壤监测样品可取表土和-----土,每个土样一般取----千克。
6、我国农用土壤资源评价中主要以---和---作为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7、大气化学污染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和------------。
8、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一级评价应分别在-----、-----与-----进行调查监测。
9、土壤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和-----------。
10、环境质量的生态价值是指一地当前的环境质量对该地------的满足程度。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简述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2、什么是环境质量?
3、试述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4、简述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6、简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系统技术。
7、试述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河流上游来水水质:COD=14.5 mg/L、流量8.7m³/s、流速0.1 m/s;某城市
在岸边有污水排放口,污水排放量800t/d ,COD浓度5 8 mg/L。河水中的COD
衰减系数K为0.5/d,求距离排污口下游5km处的COD浓度。
2、某工厂通过烟囱自平均有效源高60 m处排放的SO2量为80 g/s,有效源高处
的平均风速为6 m/s,试估算(1)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500 m处地面上
的SO2浓度。(2)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500 m处地面上距离(1)中的点
左边10米处的SO2浓度。(阴天条件下稳定度为D级.,下风距离500 m处的
)
2008年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生态系统
2污染物排放标准
3土地荒漠化
4清洁生产
5优先污染物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废物管理“三化原则”是无害化、减量话和--------。
2.把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
3.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必须以-------为基础。
4.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就是通过食物链和--------进行的。
5.环境质量评价一般包括回顾评价、---------和预断评价三类。
6.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类型是----------。
7.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年召开的。
8.低位营养级生物向上一位营养级生物提供的能量,通常只有-----能为其所用。
9.城市垃圾处理方法有------、堆肥法、填埋法三种。
1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研究报告是---------。
三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得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
A.生物富集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物量金字塔 D.生物放大
2.臭氧层为什么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
A.它可以过滤掉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B.它挡住了太阳的能量 C.它帮助地球保温 D.生成氧气
3.在一定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或生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或者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最小剂量,称为(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准 D环境基础标准
4.第一个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
A.保护自然国家咨询委员会 B.绿色和平组织 C.国际自然保护同盟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5.判断水质是否受人畜粪便污染的最重要指标是( )
A.细菌总数 B.大肠菌群 C.粪大肠菌群 D.肠道致病菌 E.厌氧芽孢菌
6.粒径<=10u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
A.降尘 B.总悬浮颗粒物 C.可吸入颗粒物 D.烟尘 E.细颗粒物
7.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 B.地面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增加 C.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D雨雪水减少 E.绿地减少
8.有的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浓度极低且极为稳定,该污染物通过水生物摄取进入食物链系统,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 )
A.生物放大作用 B.生物富集作用 C.生物降解作用 D.生物转化作用 E.生物自净作用
9.日本骨痛病的病因主要是( )
A.当地土壤原生环境中含有大量镉 B.气型镉污染土壤和水所致 C.含镉废水污染农田而引起 D. 含镉废水污染了当地居民的水源水 E. 含镉废渣污染了土壤
10.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 )
A.中国 B. 美国 C.日本 D.瑞典
四 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破坏,主要来自居民生活活动。
2.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第一环境问题。
3.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4.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污染物排放标准。
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二氧化碳。
五 简答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和“三河”指的是什么?
2.我国防治燃煤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3.现代化的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三类?
4.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的“三类”指的是什么?
5.请列举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的其中五个。
6.环境科学的任务包括哪些?
7.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
8.“老三项”和“新三项”环境保护制度一般指哪些制度?
六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酸雨有什么危害?
2.什么是活性污泥,其组成是什么?为什么活性污泥能降解有机污染物?
2009年
一填空题((1分x50=50分)
1环境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2环境的功能特性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问题可分为___和___两大类。环境学主要研究对象是___。
4环境问题产生与原因: ___、___和___。
5环境问题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和___。
6环境学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___、___、___和___。
7当代中国环境问题主要有: ___、___和___。
8自然资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9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___、和___。
10水体一般指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11典型的大气污染类型有___、___、和___。
12按污水处理的原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技术可分为___、___、和___三
大类。
13按水资源的功能或用途划分,可分为生活用水、___和___三类。
二、单项选择题((2分x10=20分)
1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
A、环境问题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
B、环境问题的出现不违背自然规律
C、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希望在于技术进步
D、城市化浪潮是造成当今城市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
2以下何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 ( )
A,氯氟烃 B、甲烷 C、甲醛 D、臭氧 E、二氧化碳 F一氧化碳
3首次确认“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际文件是........................ ( )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 (21世纪议程》 C,《蒙特利尔议定书》D,《里约宣言》
4依据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下列不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是………( )
A、硫酸盐B、过氧乙酰酷C、醛类D,碳氢化合物
5评价毒物毒性的主要指标是 ( )
A、半数致死量(浓度)B、最小致死量(浓度)C、绝对致死量(浓度)D、最大耐受量(浓度)
6土壤组成中具有多种功能团、芳香族结构及酸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呈黑色或暗棕色胶体状的物质是................................................ ( )
A、原生矿物质B、次生矿物质C、腐殖质D、动植物残骸
7当前世界城市化浪潮的特点不包括.................................... ( )
A、乡村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C、大城市化趋势明显D、城市化进程渐趋稳定
E、逆城市化F再城市化
8干扰睡眠和休息的噪声级白天为......................... ( )
A, 40dB B, 45 dB C、50 dB D、55 dB
9我国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可作为集中饮用水供水水源的水质应至少应为( )类。
A, 2类B, II类C、3类D , III类E, 4类D, IV类
10以下不属于生物多样性表现层次的是························· ( )
A、遗传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 概念解释(5分x4=20分)
1.生态系统 2.自然资源及其基本特征3.悬浮固体(包含简要的测定方法) 4.可持续发展
四、简答题(10分x4=40分)
1、试简述噪声污染的特性。
2、简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主要类型
3、试简述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2010年
一、解释下列名词和概念(每小题3分,共18分)
(1)环境 (2)大气污染 (3)水体自净 (4)环境影响 (5)环境容量 (6)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大气化学污染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和___。
2、土地荒漠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4、固体废物的一般处理技术有___、___、___、___。
5、水资源的特性,它们是: ___、___、___、___。
6、水中植物性营养物主要是指___、___、钾、硫及其化合物。
7、按能源利用的重复性分类,可分为: ______和______两类。
8、太阳能直接利用的典型方式有______、______;太阳能间接利用的典型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9、水体污染是指______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______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______,对人类______、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10、常用的污(废)水处理的生物方法有______和______两大类(按活性污泥生长方式)。
11、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形式______、______。
1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13、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湖泊、水库等水体称之为______;发生在航洋水体又称之为______。
14、生态平衡是指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和______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什么是环境质量?
2、试述工程建设项日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3、简述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4、简述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制。
5、简述海洋污染的种类和特点。
6、试述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
《环境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大气二次污染物:2、水体富营养化: 3.半衰期: 4.人口环境容量:
5.废物资源化: 6.生物入侵: 7.环境科学: 8.环境保护: 9.电磁污染:
10.环境评价: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2.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
3.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12
5. 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6.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通过学习本课,以你身边的或家乡的某一环境问题为例,谈谈你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建议。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 三种方法。
2. 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 污染源。
3.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源与人为源,人为源又分为 和 。
4. 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 和( )。
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理因素包括( )和( ) 。
6.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氮、磷过剩)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淡水中称( ),若发生在海洋中则称为( )。
1.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强度范围约为( )。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2.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
3. 简述在人口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环境问题, 并提出你对这些环境问题出现的看法。
4噪声的影响及危害有哪些?
5.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
6. 举例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成因、特征和危害。
7.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何在,如何保护?
8.大气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1.土壤净化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吸附、分解、迁移、转化)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2.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4.环境背景值: 环境中的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人体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5.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2.噪声可以通过——,——,——三种途径。
3.污染物在海水中的移动途径有——,——,——,——。
4.《京都议定书》规定减排和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 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
5.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生物生产、——,——,——。
6.化石能源包括——,——,——。
7.农药主要是通过——进入人体,在——和——中积累,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8.写出与下列疾病有关的化学元素,水吴病——;骨痛病——,大脖子病——;斑釉病——。
9.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按污染物的性质一般可分为4类:即——,——,——和病原微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