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技术指南(试行)
二〇一八年九月
1总则(1)
2编制依据(2)
3术语(3)
4工程项目参建单位施工安全风险管控职责(4)
4.1大凡规定(4)
4.2建设单位职责(4)
4.3施工单位职责(4)
4.4监理单位职责(5)
4.5勘察、设计单位职责(5)
5风险识别(6)
5.1风险识别方法(6)
5.2风险识别范围(6)
5.3风险识别程序(8)
5.4风险源判别清单库(9)
6风险分析(12)
6.1发生可能性分析(12)
6.2后果危机性分析(15)
7风险评价定级(19)
7.1施工安全风险等级(19)
7.2风险等级矩阵法(19)
7.3风险评价方法(19)
8施工安全风险管控(20)
8.1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20)
8.2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清单编制和公告(20)
8.3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21)
8.4监督检查(21)
8.5持续改进(22)
8.6文件与记录(22)
附录A企业施工安全风险源判别清单库(24)
附录B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清单(25)
附录C企业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清单(26)
附录D风险评估技术(27)
1总则
1.0.1为规范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健康完善施工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提高施工安全整体预控能力和水平,有用遏制较大及其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压减大凡生产安全事故,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可以参照执行。
1.0.3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遵循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专业性、经济性、动态性和实效性原则。
1.0.4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康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机制,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主体,采取有用措施,全面、系统识别风险,科学分析、评价风险,在工程项目活动全过程中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有用管控。
1.0.5施工安全风险应分级、分类、分层、分专业进行管控,明确风险的危机程度、管控对象、管控责任、管控主体。1.0.6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北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
2编制依据
GB 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无益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
GB/T 27921-201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B/T 24353-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
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870-20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JGJ/T429-2018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T77-200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DB11/T 1478-201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
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的通知(建质函〔2018〕2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