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青年岗位能手 同志
,男,汉族,现年35岁,党员,本科学历,经济类中级职称,现任%%%%分行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文秘工作。自从事文秘工作7年来,他立足本职,勤奋学习,扎实工作,默默奉献,在工作中处处以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好评。他连续七年被原%%%%地区分行营业部党总支、%%%%分行评为“先进工作者”,于2001年、2002年、2004年被评为“优秀党员”,2003年被%%%%分行评为全市农行系统“十佳青年”,2005—2007年度被评为全市金融系统“保密工作先进个人”。
勤奋铺设爱岗路
提起他,%%%%分行的领导和机关的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勤奋”,对他的印象只有一个字,忙!
2003年初,%%%%分行实行“扁平化”改革后,他被调到二级分行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面对新的岗位、更高的工作要求,他经过短暂的思考,很快确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针对自己电脑知识还有点欠缺的实际,他找来了《WINDOWS95使用大全》、《WORD实用教程》、《EXCEL教程与使用技巧大全》等书籍进行自学;针对自己打字速度慢而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他购买了五笔字型练习软件,以一个打字员的标准进行自我训练;在深感自己理论知识和银行专业知识还有点欠缺时,他参加了本科成人自学考试和经济类银行专业职称考试;为更好地完成行务信息工作,他自学了《新闻写作基础知识》等书籍;为了提高材料的质量,他深入学习了农行财务会计、信贷管理、绩效考核等各个条线部门的相关制度和新业务知识。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他通过自学使自己熟练掌握了电脑办公软件的使用,取得本科学历,考取了经济类金融专业中级师职称,通过半年的刻苦训练,他达到了每分钟七八十个字的打字速度,通过对全行各条线制度和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他撰定的综合性材料的专业性不断提高。
总结他近几年工作取得的进步,都源于他孜孜不倦的学习,源于他强烈的事业心,源于他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谈到学习,他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身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一名文秘工作者,不仅要了解掌握国家经济金融,吃透上级行的各类会议精神,而且还要深入学习农行的各项业务知识和制度规定,全面掌握全行的各项业务经营状况和进展情况。在他的书柜里,有二十几本剪报,上面收录了总行、省分行近年来所有会议的报道和各类题材的典型材料;在他的抽届里有近十本的学习笔记,上面记录着近年来我行的新制度、新规章和各类业务知识;在他的脑海里,精确地存储着全行存款、贷款、不良贷款、中间业务等业务数据。几年来,由他起草撰写的各类文字材料达到300万字以上,编发各类信息400余期,被省分行采纳200余篇,其中有4篇文字报道、两期图片报道被《中国城乡金融报》采纳刊登;累计向省分行农村金融学会推荐上报论文、调研报告70余篇,被采纳30余篇;他自己撰写论文、调研报告十余篇,被刊登8篇;向《%%%%日报》、《%%%%广播电视报》投送宣传农行稿件20余篇,被采纳刊登12篇。为了这些工作,他无怨无悔地牺牲了大部分节假日,放弃了自己的业余爱好,奉献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有人粗略地为他算了一笔账,他一年的加班时间占了法定上班时间的四分之一。
行动践行党员魂
作为一名党员,他是合格的,优秀的。因为,在他身上已经具备了一名党员先锋模范、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他参与抗震救灾的一件事,就浓缩了他能称为优秀党员的全部精神。
2003年10月,在%%%%xx、山xx两县发生6.2级地震后,按照市的安排,每个单位要派一名干部进驻到受灾的村社,普查受灾情况,帮助受灾群众渡过严冬。当时,大震刚过,人心惶惶,谣言四起,身为党员的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主动请缨,进驻受灾最严重的山丹霍城王家庄。面对已是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面对余震不断的危险,他没有退缩,没有怨言,每天带着方便面、矿泉水进村到户,统计受灾情况。在这期间,他和山丹支行军马三场营业所的同志一起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一天半晚,他被剧烈的胃疼折腾醒了,在他起来准备找药时就摔到在了地上。原来是煤烟中毒了,当他叫醒其他三名同事时,才发现全都被煤烟熏得两腿发软,头昏欲裂。及时赶来的医生说,如果再晚发现半小时,四个人就全报销了。
在抗震救灾期间,他不仅认真地开展工作,而且还无私救助受灾群众。在他离开受灾帮扶村时,他把身上仅有的四百元钱捐给了一位房屋全面倒塌的孤寡老人,而他把这件事没有给任何人说过。后来,当村委会把一封表扬信寄到行里的时候,同事们才知道这件事。每次谈起这件事,他只是说:“一方面,我是党员,这是应该的;另一方面,看到那位老人,我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虽然四百元钱不能帮助老人什么大忙,但可以让她渡过那个冬天。”经过一个月的扎实工作,他出色地完成地方和分行交给的抗震救灾工作,受到了地方的表彰奖励,也使他更深刻懂得了在人民群众有危难的时候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
真情营造和谐的家
提起他的家庭,同事都说他是幸福的,慈祥的父母,知书达理的妻子,聪明伶俐的儿子。但他自己说,这几年忙于工作,为父母、妻子和儿子都付出的太少了。在他结婚的时候,父母都已年过六旬。面对体弱多病的父母,他坚持要与父母同住,以便照顾年老体衰的父母。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婚后的十年,面对两代人的代沟,他与妻子用孝心去化解;面对妻子和儿子有时对自己的抱怨,他选择用真诚去沟通。无论多忙,他都会抽空给行动困难的父母洗一次脚,抽出一定的时间陪老父亲聊聊天,陪妻子去上街,陪儿子去新华书店。他热爱生活,不断用真情营造一个和谐的家,他父母被左邻右舍羡慕,他的妻子被同事件称赞,还在2006年被xx区妇联授予“好媳妇”荣誉称号。
提起他的儿子,有两件事让他觉得愧对儿子。2003年,儿子刚两岁过一点,由外婆带着。他刚调到二级分行办公室工作,又赶上他自学本科学历和参加职称考试,他半年没有去看望过儿子,当他出现在孩子面前时,儿子用陌生的面孔看着他,抱都不让他抱一下。在那一刻,他心难受到了极点,深深感觉到愧对年幼的儿子。2005年的一天,妻子跟他闹情绪,非要他接送几天上幼儿园的儿子。原来,儿子上了两年多的幼儿园了,他忙的没有顾上接送过一次,老师都以为孩子是单亲家庭。
在他身上,没有发生过惊天动地的事情,也没有感人至深的事迹,但他用“爱岗敬业”诠释了对工作的理解,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的精神,如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人一样生活着。
他是一名真实平凡的农行人,但他也是一名合格的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