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教学计划
编写说明
一、教案编写思路: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
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
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
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
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
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
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
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
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
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案主要内容: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
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
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
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
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
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
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
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
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教案集根据上述所有文章、栏目精心编写了教案.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
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案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本册教案集是教师教学的参考书,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握教材内容,领
会写作意图,明确教学目标.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中的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等,只是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教学依据,以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使用,授课教师可以结合本
地区,本校,本班实际情况进行再创造.
本书按照教科书的体例进行编排,每组前面编排一个单元说明,介绍每组的主要
内容,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本组的教学目标,授课时数等,帮助教师系统把握每个单
元的基本信息.
每课包括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时数、教学设计和教
学反思.
教材解析,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学习完成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由教学目标提炼而来,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核心要素.
教学设计,是完整的课时设计,为了帮助教师理解设计思路,在关键之处还配有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以教师的真实授课过程为依据,对整堂课进行再思考,作为教师教学
的重要参考.当然,教学时数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书中提到的教学时数仅供参考.
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
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
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古诗三首》以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
眼中的春天.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
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
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选取了三种昆虫进行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春天里昆虫界的生
动画面.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种事物写具体是本单元的另外一个教学重点.在《燕子》及《荷花》中,注意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的特点,能将一种事物
具体描写出来.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
古诗三首 3 1.认识34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掌握形声字的
识记规律.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
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燕子 2
荷花 2
昆虫备忘录 1
口
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 1
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
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3.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
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1 1.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2.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3.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4.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
2
1.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
边想象.
2.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
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3.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
识生字的意思.
4.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
有什么作用.
5.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寓言”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三篇精
读课文及《池子与河流》一篇课文略读课.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童话故事,有诗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守株待兔》以文言文形式出现,使学生明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陶罐和铁罐》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
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狮子和鹿》故事以语言对话为主告诉学生:每个人的
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只追求外表的华丽,而要注重内在.要学会尊重事实,取长补短.《池子与河流》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告诉学生: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
来以后的毁灭.这几篇课文道理都浅显易懂,可通过读唤起儿童情感中的共鸣,在读中
体会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是本单元的另外一个教学重点.在《陶罐和铁罐》及《狮子和鹿》中,注意积累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结合图画将故
事内容及道理简单落实到书面.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
守株待兔 2 1.认识33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掌握“耒”字
旁.
2.借助注释读好文言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
对话.
3.注意积累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
会性格特点.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陶罐和铁罐 2
美丽的鹿角 2
池子与河流 1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
干部轮流制
1
1.学会思考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2.懂得尊重不同的想法.
习作看图画,写作
文
2
1.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2.结合生活展开想象,扩展图画内容,联系说话.
3.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语文园地二
交流平台
2
1.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
行简单的复述.
2.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3.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
点,并能进行列举.
4.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
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5.了解通知这一应用文的书写规范,并能根据相
关要求进行写作.
6.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横
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
的长短比例和距离.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快乐读书吧 1
1.了解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但往往蕴含深刻的道
理的特点.
2.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三篇
精读课文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传统文化来展开的,三首古诗、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古代历史遗产赵州桥、清明上河图的名画,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感受和热
爱中国传统文化.
本单元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是教学重点.《古诗三首》以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三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纸的发明》一课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赵州桥》体
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学会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是本单元的难
点,《古诗三首》一课的活动提示是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纸的发明》一课活动提示是小组内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传统节日?小组内
交流一下.《赵州桥》课后习题是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和同学交流.《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
古诗三首 3
1.认识40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
.
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
3.
.
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纸的发明 2
赵州桥 2
一幅名扬中外
的画
1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展示课
1
1.自主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
2.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成果
语文园地三
交流平台
2
.
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1.
2.学会从日常生活中识字.
3.学会根据一段话照样子仿写.
4.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
的知识.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发现”编排了《花钟》和《蜜蜂》两篇精读课文及《小虾》一篇课
文略读课.本组课文都是围绕自然界的动植物来展开的,有依时次第开放的花钟,有
识图的蜜蜂,还有好胜的小虾.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
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本单元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教学重点.《花钟》以用美丽的花钟开启学生的观察之旅,学习一二段用一句话概括段意的特点.《蜜蜂》一课理清实验的步骤,概括实验步骤,学习文章语言严谨的表达方法,并明白科学实验要严谨.《小虾》要学会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并体会文章中细致生动的描写.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学会概括.
学会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是本单元的难点,《花钟》一课的小练笔练习用不
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写法;《蜜蜂》的实验步骤梳理则让学生明白观察和记录
要有顺序,表达要严谨;《小虾》在练习概括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用细致生动的
语句来记录观察到的事物.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花钟 2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
学会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
.
学会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话准确优美地表达
3.
4.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发现生活
之美.
5.积累好词佳句.蜜蜂 2
小虾 1
习作看图画,写作
文
2
1.能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2.语句生动细致,表达方法多样.
3.适当加入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和发现.
语文园地四
交流平台
2
1.了解关键句的作用和如何用关键句概括一段话
的大意.
2.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并学会表达.
3.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
和删除符号.
4.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
写.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编排了《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精读课文
和一篇习作.两篇精读课文人物对话有趣,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想象,充满童趣,
插图设计精美,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激发学生的想
象思维.《小真的长头发》是根据日本画家高楼方子同名绘本改编的故事.故事内容极富想象力,讲的是留着妹妹头的主人公小真靠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巧舌如簧,让留着长头
发的小叶和小美由一开始的“美得不行”到后来的“听得入了神”,并开始羡慕小真
的故事.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充满天真稚趣的问答使得整个故事充满戏剧张力.《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中国作家顾鹰创作的充满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童话故事.故事将人与动物、植物彼此相遇与认同,描绘得有如童年生活中一种真实的存在,也使得不同生
命的这份交流、关怀显得格外自然.这两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
读感知富有想象的故事情节,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物特点,并激发学生想象思维.
抓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并进行创编故事的尝试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教学《小真的长头发》及《我变成了一棵树》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写的神奇、有意思的
情节,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拓展思维,进行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尝试
创编故事,为进行单元习作打好基础.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重点
课文
小真的长头发
2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认识
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指导写好
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好
人物对话.
3、抓住关键词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激发
学生的想象思维.
4、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语
言文字,尝试创编故事.
我变成了一棵树
2
习作交流平台
3
1、回顾单元课文,感受想象的神奇.
2、游戏环节,进行习作前热身.
3、读例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启发学生
思维,学习构段方法.
4、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
象,并能有次序、有主次地表达和写作.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单元围绕“童年”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肥皂泡》三篇精读课文和
《我不能失信》一篇课文.前三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语言文风各有特色.作家用活泼风趣,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在童年的百花
园里,我们看到了缤纷的世界.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童年的水墨画》是张继楼先生的三首儿童诗,分别描绘了乡村孩子们溪边垂钓,
江上戏水,林中玩耍的情景,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则更像是一篇令人忍俊不禁的记事作文,作家叶至善写了小时候好不容
易得到一次演出机会,扮演一只大老虎,但却因为太紧张而演砸锅的一次难忘而有趣
的经历.演出前后丰富的心理变化及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是这篇课文的特色.《吹肥皂泡》是冰心先生回忆小时候玩吹肥皂泡的游戏时快乐而美好的感受,描写了泡泡美丽
而丰富多变的形态,并对泡泡会飞到哪里去展开了美好的遐想.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写的是家宋庆龄童年时因为和朋友约好而放弃了去伯伯家做客的一个小故
事,赞扬了宋庆龄守信用的美好品德.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如《童年的水墨画》是联系上
下文的方法,理解诗句中隐藏的画面内容.《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结合生活经验,理
解小作者的心理活动变化.《肥皂泡》则可以通过观察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贴切.《我不能失信》则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包含道理的句子.还有查字典,查资料、向别人请
教等学习方法.习作的教学内容是写一个熟悉的人,尝试写他的特点.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
童年的水墨画 2 1.认识22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观察体会等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2
肥皂泡 2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探索自然奥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地平线》三
篇精读课文.另包括“口语交际”内容是如何正确的劝说同学不坐在楼梯的把手上往下滑.“习作”是学会整合信息介绍国宝大熊猫.本组课文以问号带领学生了解更加奇妙的世界,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在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并学会带着问题在天地间遨游.
我不能失信 1 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学习用心理活动、连续动词等写作方法
.习作身边熟悉的那些
有特点的人 1 1.能抓住身边一个熟悉的人的特点.
2.通过一两件事表现这个人的特点,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事情写具体
生动.
3.为习作取一个新颖有趣的题目.
语文园地六交流平台 1 1.交流理解难懂的句子和难懂的词语的方
法.
2.根据词语的意思想象画面.
3.读一读,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里
的不同含义.
4.围绕一个事物,用比喻、拟人、排比等
修辞方法和优美的形容词把这个事物写具体
生动.
5.背诵积累关于诚实守信的古代名言诗句.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的宝藏、财富.天空的宝藏以一天的时间为顺序,介绍了日出、云彩、雨、落日、繁星
等.地球的财富以四季的顺序介绍了植物、季节色彩、冰雪等.启发读者从极普通的事
物中发现美.《海底世界》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2—6自然段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的动物、海底的植物和海底的矿产资源五个方面
来分别介绍偶尔海底世界.相关自然段围绕中心句把海底世界的相关方面介绍清楚.《地平线》是贾平凹的一篇哲理散文,含义较为深刻,要让学生初步领会地平线的含
义,并读好老人和“我”的对话,想象对话时的神态和动作.边读边启发学生想象画面.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学会初步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在《我们奇妙的世界》和《海底世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围绕中心句介绍事物的特点.如:《海底世界》中第三自然段围绕声音作者写了哪些声音,怎样描述这些声音的,明白
方法后进行说话练习.并在习作中根据查找的资料了介绍大熊猫,学以致用.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我们奇妙的世
界
2
1.认识“藏、呈、模、型”等27个生字,会写
“秦、庄、稼”等34个生字.
海底世界 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单元主题“带着
问号在天地间遨游”.
4.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5.学会要求初步学会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地平线 2
口语交际怎样进行劝说 1
1.劝说别人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2.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让人更愿接受你的劝
说.
习作介绍国宝大熊
猫
2
1.借助给出的信息并查找资料了解大熊猫.
2.能根据所得信息把大熊猫介绍清楚.
3.围绕中心把大熊猫的特点写具体.
语文园地七
交流平台
2
1.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3.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4.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
5.背诵经典句子.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有趣的故事”这个专题编写.有单元导读、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5部分内容组成.单元导读明示了本单元以故事为专题,明确了本单元的两个学习目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
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四篇课文四个故事,有的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有的以心理描
写的形式展开.其中有两篇是根据民间故事整理的,但它们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题目
的阅读期待性很高,故事的趣味性很强,儿童化的色彩浓厚.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通过急性子顾客与慢性子裁缝对服装的四次不同要
求及反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有趣的故事.《方帽子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人们坚守的“从不改变的方帽子店”被孩子们创新的“各式各样的帽子
店”取代的故事.《漏》则围绕老夫妇雨夜说“漏”,老虎和贼怕“漏”为线索,为我
们呈现了一个想象奇妙、情节奇特、趣味十足的民间故事.《枣核》则讲述了枣核借助自己特殊的身材和聪明才智挽救了乡亲们的财产,惩处了县官的故事.
口语交际“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对讲述人和听者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习作则要求根据文字信息结合画面,选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其相反的特征,编一个童话故事.语文园地既有单元知识的整理与巩固,又有知识的拓展运用与积累.
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时,要注意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充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整理和积累复述的方法.将两个单元目标落到实处.
建议本组教学可用12—14课时.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慢性子裁缝和
急性子顾客
2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
写生词.
方帽子店
1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语气、神态来体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内心情感.
3.
借助表格或示意图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会复述故事.
4.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
漏 2 枣核
1
口语交际
讲一个有趣的
故事
1
1.讲故事要自然、大方,表达要清楚.
2.听故事要认真,能清楚地交流和表达
.
习作
这样想象真有
趣
2
1.选取一种熟悉的动物,抓住它的反向特征,
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2.通过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突出
故事的趣味性.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2
1.整理复述故事的方法.
2.通过字旁表意的功能,积累“口”字旁和
“言”字旁的生字.
3.体会修饰语在表情大意方面的作用,并学以致
用.
4.通过标点和人称转换,掌握转述的方法并加
以运用.
5.继续积累描写春天的诗.
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