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公共管理学》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4:47:42
文档

《公共管理学》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第1-3章)综合练习及参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202、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P14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P234、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P365、失效是指由于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P436
推荐度:
导读公共管理学作业1(第1-3章)综合练习及参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202、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P14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P234、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P365、失效是指由于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P436
公共管理学作业1(第1-3章)综合练习及参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20

2、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P14

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P23

4、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P36

5、失效是指由于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P43

6、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公职人员和非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P53

7、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P54

8、公共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P83

9、依据公共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基本和具体。P86

10、一般来讲,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P100

二、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P5

答:(1)目的不同。(2)因素不同。(3)物质基础不同。(4)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5)绩效评估不同。

2、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P10-13

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举例说明)

3、简述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职能。P39

答:(1)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2)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3)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4)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分配;(5)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4、简述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失效的几点表现。P43-45

答:失效也称失灵,是指由于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失效的表现及原因:(1)公共失效;(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扩张;(4)寻租及;

5、简述公共规划主体和基本原则。P91-92

答:公共规划的主体是: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其他机构。基本原则是: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和优化原则。

6、分析影响公共执行的相关因素。P97-99

答:(1)政治因素;(2)行政因素;(3)沟通因素。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转型期我国职能转变的认识和理解。P40-43

答:要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职能特点是:对社会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全能的”,实行一种“命令式经济”。弊端:(1)政企不分,政事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力过分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转型期我国职能的转换:(1)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2、谈谈对公共评估的一般标准和主要障碍的认识和理解。P100-101

答:要点:公共评估要坚持事实标准和价格标准。公共的评估障碍表现在:(1)目标的不确定性。(2)效果的多样性。(3)资源的阻滞性。(4)问题的复杂性。

公共管理学作业2(第4-6章)综合练习及参

一、填空题 

1、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P117

2、公共组织可分为组织和非组织两种类型。P117

3、公共组织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P128

4、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根据其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地对自己原有的状态加以改进的一系列的组织行为和措施。P130

5、“人力资源”概念的引入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P157

6、西方公务员按其产生方式、任期和与执政党的关系不同而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大类。P172

7、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它标志着我国机关人事行政管理进入新的阶段。P175

8、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P188

9、公共财政管理主要包括财政预算与决算、预算会计、审计等内容。P199

10、公共财政的内涵是市场的财政和公共的财政。P200

二、选择题

1、将职能部门和基础上小组进行组合,以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的新型组织结构被称为(C)。P124

A.直线式结构  B.职能式结构  C.矩阵式结构  D.扁平式结构

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亦称(A)。P125

A.行政组织的部门化  B.行政组织的层级化  C.管理层次  D.管理幅度

3、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形成于19世纪的(A)。P168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4、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C)。P168

A.1978年  B.1988年  C.1993年  D.1992年

5、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汇编在一个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而不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预算形式是(C)。P207

A.基数预算  B.单位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6、国家预算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预算的编制与审批、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和(A)。P211

A.国家决算  B.国家审计  C.国家核算  D.国家监督

三、简答题

1、简述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P118

答: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⑴组织人员⑵物质因素⑶组织目标⑷职能范围⑸机构设置⑹职位设置⑺权责分配⑻规章制度。

2、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和特点。P128

答:公共组织变革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其特点是:易于实行,政治效应强,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行政效率,但是其成果不易巩固;2、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其特点是:是常见的组织变革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公共组织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以人为中心的变革,能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3、激进式的变革和渐进式的变革。其特点是:这种类型的改革一般表现为较长的时间跨度,较缓慢地、连续性地进行变化,变化的量和质都较小,对社会的震动较小,但不能及时触及公共组织内的实质性问题,因而见效较慢。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P158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是:(1)人力资源的获取(规划、录用和选拔);(2)人力资源的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3)人力资源的激励(联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绩效评估);(4)人力资源的维持(人际关系和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5)人力资源的研究(、规则、技术、方法);

4、简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P185

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是:(1)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2)把组织看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3)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4)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5)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6)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又重视资历。

5、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P201

答:(一)资源配置的职能: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2、矫正外部效应;3、对不完全竞争的干预;(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1、经济公平:强调投入与收入的对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2、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调节差距);(三)稳定经济职能: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适当举例说明)

6、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P210

答: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是:(1)完整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公开性原则;(5)年度性原则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P135-138

答: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力是:(1)环境:经济状态、政治格局、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文化观念、民族意识等;(2)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技术等;(3)目标与价值观的变化;(4)职能的变化;(5)组织成员的心理:动机、愿望、态度以及与之相一致的群体效应等;(6)专家的分析和论证(是特殊的动力);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有:认知、利益、成本、组织惰性、变革的不确定性;消解阻力的对策有:(1)客观分析变革的动力与阻力;(2)精心设计方案,加强改革宣传;(3)进行人事调整,做好组织保证;(4)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对组织变革的参考与保障;(5)正确运用组织动力,消除对变革抵制心理;(6)强化革新行为;(7)折中妥协;(8)提高领导者自身素质,完善领导行为方式;(9)妥善安置因改革而受到冲击的人员;(适当举例)

2、谈谈你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运行机制的认识。

答: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运行机制包括:(1)分类机制。主要是职位分类,以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为核心;(2)竞争机制。包括: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考绩考核、功绩晋升、适才适用、同工同酬、劳酬相符等;(3)保障机制。主要包含:公务员的职业身分保障、政治权利保障、经济权利保障、救济权利和其他法定权利的保障等;(4)激励机制。现代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通过以下管理环节和措施予以保证:人事奖惩、考绩考核、职务升降、在职培训、工资晋级、辞退和奖金等;(5)更新机制。包括:退休退职、教育培训、交流调配、任职回避、辞职辞退、双向选择和人才市场完善等;(6)监控机制。监控包括:公务员的纪律、行政惩戒、人事档案等。(适当举例)

公共管理学作业3(第7-9章)综合练习及参

一、填空题 

1、信息是一种经加工处理后以特定形式存在的数据,它对信息接收者有意义。P234

2、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P238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P242

4、公共部门绩效,尤其是绩效主要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三个方面。P271

5、绩效管理是对公共服务或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P272

6、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行为主体的业绩、成就和实际作为作出尽可能准确评价的过程。P276

7、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不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P313

8、公共管理责任是指公共管理主体根据法律、、道德等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公共管理客体所承担的义务。P318

二、选择题

1、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哪种类型的管理决策活动。(C)P247

A.结构化问题  B.半结构化问题  C.非结构化-复杂问题  D.非结构化-简单问题

2、按1995年美国规定,各部门呈交的表格必须使用电子方式的时间是(C)。P251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4年

3、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是(A)。P276

A.绩效评估  B.绩效追踪  C.绩效衡量  D.绩效反馈

4、民主政治中,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新取向是(D)。P281

A.经济  B.效率  C.效果  D.用户满意

5、公共管理伦理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组织的普遍重视的时间是(C)。P315

A.19世纪末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末期  D.21世纪初期

6、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公共服务管理原则》建议书的时间是(B)。P315

A.1996年  B.1998年  C.2000年  D.2002年

三、简答题

1、简述知情权和信息公开的基本含义。P238、239

答: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狭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行政信息的权利。信息公开包括:1)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2)向社会和公民公开信息。

2、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P241

答: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包括:1)决策信息;2)服务信息;3)反馈信息;4)间交流信息。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对信息内容的管理、与信息开发和利用有关的决策、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等活动,以及与资源有关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资金管理、技术管理、标准管理等;

3、简述绩效管理的特点。P273

答:绩效管理的特性表现在:(1)讲究结果导向;(2)注重组织绩效;(3)重视动态管理;(4)强调战略管理;(5)关注系统管理。

4、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P279

答:绩效评估的标准有:(1)经济标准:以最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品或服务;(2)效率标准: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心的是我们如何在可供利用的资源的条件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3)效果标准:关心社会情况是否得到改善,管理活动是否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要;(4)公平标准:关注提供公共服务的平等性;(5)责任标准:承担“公仆责任”能否反映了公众的意志。

5、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P314

答: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包括:(1)公共管理理想;(2)公共管理态度;(3)公共管理义务;(4)公共管理技能;(5)公共管理纪律;(6)公共管理良心。

6、简述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及主要内容。P319-322

答: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包括:

(1)行政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行政监督权、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职能的发挥;

(2)立法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质询权、调查权、权、不信任表决权等作用;

(3)司法控制机制:主要表现为诉讼责任和侵权责任。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用户满意原则”基本理念的认识和理解。P2-292

答:效率原则一直是评价公共部门绩效的最高标准,但极端地奉行效率至上的评估标准,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效率至上使人们忽视了公共部门的核心价值(公平和民主);2)效率至上使人们专注于公共部门活动本身,而忽视了其活动的价值前提(是否满足公众需求和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3)效率至上使测评偏向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4)效率至上容易使人为达到目的而的择手段。

公共管理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管制而是服务。作为其服务对象的社会和公众自然成为公共部门环绕运行的中心。公共服务对象就是顾客或用户,只有当公共服务满足其用户的需要并为用户所接受,才是有绩效。为此,考察公共服务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公众的需要,社会和公众对这种服务是否感到满足,这一种绩效评估上的全新价值取向,就是“用户满意原则”。

要使用户满足,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必须明确公共管理的具体服务对象;2)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3)要建立与用户(公众)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公众的满意程度,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评估分析:税负水平、受益程度、投诉申诉、工作效率。(适当举例)

2、谈谈你对公共管理伦理化的认识和理解。P311-312

答: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必然性是:1)公共管理过分追求科学化、技术化而忽视公共管理的伦理化,会导致公共管理的畸形化;2)公共管理的政治学解释和经济学解释在实践中也表现了明显的缺失;3)无法在政治和经济职能之间取得平衡,必须走公共管理伦理化的道路。(举例说明)

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不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尊重、诚信、公正、廉洁、负责、民主、程序正当等价值取向。

公共管理伦理的结构可分为:公共管理伦理意识、公共管理伦理行为、公共管理伦理评价和教育活动三个方面。其中,公共管理伦理意识包括:公共管理主体的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

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是:1)导向功能;2)规范功能;3)效益功能;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包括:(1)公共管理理想;(2)公共管理态度;(3)公共管理义务;(4)公共管理技能;(5)公共管理纪律;(6)公共管理良心。

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建设需要做好:(1)公共管理伦理的立法;(2)加强公共管理伦理的管理,包括:设立公共管理的伦理道德机构和加强公共管理道德的职业训练。(适当举例说明)

作业4 公共管理学期末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市场失灵是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

3.我国非公共组织的主体主要有组织和非公共组织两大类。

4.评估会受到目标的不确定性、效果的多样性、资源的阻滞性、问题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

5.在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四种节本制度,即政治任命制度、公务员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和弱势力群体保护行动制度。

6.公共财政管理是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财政预算与决策、预算会计、审计等内容。

7.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8.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表现于行政监督权、行政监察、审计、行政复议等职能的发挥。

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价值,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理论论证的基础之上的。

二、选择题

1.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的学科则始建于(A)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2.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 

A.职能式结构       B.直线式结构        C.扁平式结构      D.直线—职能式结构

3.对每一年或每一项目预算收支的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而不考虑基期的实际支出水平,这种编制预算的方式称为(C) 

A.基数预算        B.单式预算        C.零基预算       D.复式预算

4.电子与传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所具有的(C) 

A.科学性      B.便捷性       C.虚拟性       D.有效性

5.大规模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始于(A)

A.20世纪70年代初期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D.20世纪50年代初期

A.加拿大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三、简答题

1. 非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是什么?(P49—52)

答:非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非公共组织的作用是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

2.公共组织变革的过程主要经过哪些环节?(P134)

答: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经历的环节有:变革需求的认知、组织现状的诊断、变革目标和方案的确立、变革方案的实施。

3.说明什么是公共伦理中的制度伦理?(P312)

答:公共管理的伦理化首先是公共管理制度的伦理化。因为制度的伦理是深刻的、广泛的、稳定的,它可以引导和规范公共管理者的行为,对其权力加以约束,对公民的利益加以保护;

伦理关系是制度的基本内容。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于制度设计和社会结构之中,并总是通过制度安排发挥作用。所以,公共管理的运行也需要制度伦理建设。正义的制度是确定个人职责和义务的前提。

四、论述题

1、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P11—13)

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文档

《公共管理学》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第1-3章)综合练习及参一、填空题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202、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P14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P234、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P365、失效是指由于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P436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