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海燕出版社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4:47:47
文档

海燕出版社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设计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1、熨衣服教学目标:1、了解电熨斗的特点和一般知识、了解所熨衣服的纤维特点、掌握熨烫衣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重点难点:熨烫衣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一)熨前准备、了解所熨衣物的纤维特性、了解熨烫的温度、在桌面上铺一层棉毯,再铺一块洁净的白布、准备干、湿两块布教学思路:先让学生看书,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再点评,总结。(二)、熨烫过程、单衣服:反过来熨反面要压,不要拉来拉去边喷水边熨、普通衣物:晒半干时垫上干布熨顺布纹熨顺逢平行推动(三)
推荐度:
导读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1、熨衣服教学目标:1、了解电熨斗的特点和一般知识、了解所熨衣服的纤维特点、掌握熨烫衣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重点难点:熨烫衣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一)熨前准备、了解所熨衣物的纤维特性、了解熨烫的温度、在桌面上铺一层棉毯,再铺一块洁净的白布、准备干、湿两块布教学思路:先让学生看书,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再点评,总结。(二)、熨烫过程、单衣服:反过来熨反面要压,不要拉来拉去边喷水边熨、普通衣物:晒半干时垫上干布熨顺布纹熨顺逢平行推动(三)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1、熨衣服

 教学目标:1、了解电熨斗的特点和一般知识

 、了解所熨衣服的纤维特点

 、掌握熨烫衣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熨烫衣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熨前准备

 、了解所熨衣物的纤维特性

 、了解熨烫的温度

 、在桌面上铺一层棉毯,再铺一块洁净的白布

 、准备干、湿两块布

教学思路:先让学生看书,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再点评,总结。

 ( 二)、熨烫过程

 、单衣服:反过来熨反面

 要压,不要拉来拉去

 边喷水边熨

 、普通衣物:晒半干时垫上干布熨

 顺布纹熨

 顺逢平行推动

 (三)、熨焦衣物的处理

 、棉织品:在焦处用盐面轻揉一下就可

 、丝织品:用不苏打掺水调成糊状涂于焦处

 (四)、注意事项

 、衣物干后才能熨烫

 、衣物有破洞时,先补后洗熨

 、一般的衣物,熨前不必晾干透

 、夏日,洗的不干净的或末干就收好的衣物,日久会出现小霉点,先放在含醋的水里涮洗干净,再熨 一下,霉渍就可除去。

教学设想:先让学生速读,找出需要回答的问题,最后教师再提问、总结、点评

2、布艺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布的材质特征,感受材质的美,进而了解布艺感知布艺的艺术美感.

2、运用布料或成形的废旧衣物,通过折叠、填充、捆扎、缝制等方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装饰类或生活实用品),进而美化和装扮生活。

3、成认真细致的习惯,美化装扮生活的意识,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教学重点:

1、了解布艺以及布艺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布艺的美。

2、结合布的材质和衣物的形式美感,通过折叠、填充、捆扎、缝制等方法改变已有形态进行合理的想象,大胆的进行设计制作一件布艺品(装饰类或实用类)。

教学难点:

1、结合所带材料用什么方法进行形态的改变,以及形态改变后的联想。

2、对形体进行概括的设计表现,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后期的装饰与美化。

教学准备:课件、玩偶、布艺作品

 学生准备:废旧的衣物、剪刀、针线、一些小饰品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看一看

1、玩一玩所带的布玩具,摸一摸所穿衣服与桌面或文件盒,感受布与其它材质的区别,

体验布的柔性、伸缩性与表现质感。

2、说一说布在生活中的运用,

3、欣赏现代布艺在生活中的运用。(课件展示,分为装饰类或实用类)

进而体验布艺的美感(色彩之美、形式之美、装饰之美)。

玩偶饰品类感受其设计中形体概括与夸张之美。

实用布艺类感受形式与样式、装饰之美,与生活的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二、变一变、想一想

1、展示用衣物制作的心形抱枕和用裙子制作的帽子。

猜怎么做的?

将作品一步步的折散开来演示给学生看,这过程中讲出方法:填充、缝制,捆扎等方法。

除了能做抱枕外还能制作成什么?

引导学生对填充的形体进行想象,如:动物牛头、布娃娃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创意。

2、欣赏布玩具实物,感受作品表现中的概括与夸张。

1)将小狗玩偶变成兔子

2)欣赏卡通章鱼玩偶,

3、展示用手套、袜子等材料

想一想,你会怎样去改变它们的形状?

巩固制作方法:填充、捆扎、缝制,

引导学生对它进行想象,想象的过程中再次对形体进行改造,改变它们的形状。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创意和如何进行装饰与美化。

4、学生作品的欣赏。

三、试一试

用自己所带的材料制作一件布艺品。

四、评一评、说一说

1、学生作品观赏交流。

展示作品,自评与互评。

3、学篆刻

 教学目标

  1.了解印章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和印章的类型、用途、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学会研究、交流、展示、评价等自主学习方式;

  3.掌握磨平印面、转印、镌刻、铃印等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镌刻过程中的刀法

  教学方法

  1.研究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结合;

  2.过程与方法结合;

  3.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

  教学手段

  板书、板图、教材图例分析,

教学过程:

  1.操作步骤:

  设计印稿——磨平印面——转印印稿——检查印稿——镌刻——铃印——修改,调整

  2.提出注意点:

  (1)印稿设计布局要求体现:横平竖直连斜曲,顶天立地布满格。留边出气显神韵,冲边借边巧用格。空空相等找匀称,疏密相兼是风格。

  (2)刻印时候注意走刀不宜过快,防止划伤手指。

  3.学生分小组操作。

  4.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视、指导,总结问题,质疑。

  5.展示学生作品。

  6.学生自评、互评。

  7.教师对整个印章篆刻学习与操作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填写学习评价表。

  8.在掌握刻印基本技巧后,可以尝试刻朱文或其他肖形印。

4、做西菜

教学目标:

1、学会做两种简单的西菜

2、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特点

3、认识中西饭菜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听说过西菜吗?什么叫做西菜?有谁吃过西菜吗?

西菜是流行于欧洲及北美洲一些国家的菜肴。今天我们学做两款常见的西菜。

(二)学做沙司

1、主料:色拉油

2、辅料:西红柿酱、醋、盐、蒜泥、酸奶、熟蛋黄末

3、主辅料搅拌均匀即可备用

(三)学做炸洋葱沙拉

材料:洋葱1/4个、芹菜1根、生菜叶2片、面粉1大匙、小番茄若干、油1/3杯。  

调味料:咖喱沙拉酱1份。   

做法:1、洋葱去皮,洗净,切薄片,放入碗中,撒上面粉拌匀备用。

2、将生菜叶片洗净,撕成小块,芹菜摘去叶片,撕去老筋,洗净,切丁,均放入盘中备用。

3、锅中倒入1/3杯油烧热,放入沾裹面粉的洋葱炸至表面呈金黄色,捞出,沥干油,盛入蔬菜盘中,淋上咖喱沙拉酱,拌匀即可食用。

特点:香辛开胃

(四)学做什锦沙拉

主料:嫩包菜、紫包菜各50克,小黄瓜1根,煮熟的嫩玉米粒一勺,小西红柿几个。   

辅料:沙司一大勺

制法:1、各种原料洗净,沥干;包菜切片,紫包菜切丝,黄瓜西红柿切片放入盘中

   2、加入熟玉米粒,倒入沙司拌匀即可。

特点:酸甜爽滑

5、包饺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风族习惯,激发学生包饺子的兴趣,学会包饺子的方法。

2、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饺子味道鲜美,造型美观,是深得中华民族喜爱的食品,也是逢年过节、亲友聚会的美食,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包饺子会餐,将会增添无限的乐趣。

板书课题:包饺子

(二)观看包饺子录像带

(三)学生跟录像学“包饺子”的具体方法

1、放馅儿:在饺皮中间放适量的馅儿。

2、捏饺子:将放了馅儿的饺皮托在手中,另一只手将饺皮折叠过来,盖住馅儿,沿皮对捏,来回2-3次,就成了饺子。

3、想一想:你能包出其他样式美观的饺子吗?

4、教师提示:捏饺皮时用力要柔韧,避免饺皮穿孔,馅儿外露;饺子包好后,应整齐地排放在容器上,并撒些干面粉。

(四)煮饺子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

1、下饺子:锅里的水烧开后,把适量的生饺子轻轻放入,不要被水溅出烫伤。然后用漏勺沿锅底轻轻翻动水饺,防止粘锅。

2、煮饺子:待饺子全部浮在水面翻滚时,加少许冷水继续煮,让饺子熟透。等饺子再次浮在水面翻滚时,即可用漏勺盛起来装在碗或盘里就餐了。

6、彩绘泥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凤翔泥塑线条﹑色彩的装饰特点学习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运用吉祥图案装饰挂件。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讲解、分析、欣赏实物和图例,引导学生动       手实践,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讲解分析欣赏实物和图例,了解凤翔泥塑的分类和用色特点。

(2) 教学难点:用能代表吉祥如意的线条和颜色创作装饰十二生肖挂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准备好各种用具

  二、探究式导课

  1、教师出示一块橡皮泥,让学生直观感受

  教师出示一个奥运吉祥物泥娃娃,提出问题:一块橡皮泥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形成初步结论。

  (1)分组讨论:橡皮泥如何变成一个泥娃娃?

  (2)学生得出结论:用团、揉、搓、捏、压、挖、堆塑等方法可以做成一个泥娃娃。

  (3)欣赏民间泥塑制作过程(图片 或课件),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人制作泥娃娃的方法,开拓思维。

  (4)再分组讨论:怎么样的泥娃娃 才是最可爱的?

  (5)形成初步结论:如外形圆圆胖胖的,表情调皮、笑眯眯的,色彩醒目的等等。

  (6)教师示范如何表现泥娃娃的笑脸,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欣赏感受,深入探究。

  (1)交流欣赏师生收集的泥娃娃实物、图片或课件,开拓学生的思维。

  (2) 出示各种综合材料,以及各种如铅笔小棒等辅助工具,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

  (1)创设情境:如出示展示台,举办“泥娃娃的世界”展览会。

  (2)学生分小组,自由创作自己心中可爱的泥娃娃。教师个别辅导。

  (3)学生上台陈列自己的泥娃娃作品,进行展览.

  5、游戏、评价、交流,传递友谊。

  三、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1)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换。

  (2)鼓励学生互相赠送作品给好朋友。

7、小木工

教学目标:

1、认识实物图,知道实物图能够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外观和外形。

2、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设计技术。

3、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4、具有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设计板凳设计图,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设计方法。

2、掌握小板凳的制作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实物图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分组观察法、分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分组操作法。 

教学准备: 材料:塑料泡沫板(KD 板)、A4 白纸 工具:铅笔、直尺、美工刀、圆规、乳胶、双面胶。

教学过程: 

动手设计

1、学生自主交流:描绘了物体的外形,描绘了物体.小组讨论,按照教材中的设计要求,设计简易小板凳,并完成设计图纸的绘制。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划线。在薄木板上用铅笔画出长300毫米、宽200毫米的长方形,然后再在剩余的木板上划出两个长200毫米、宽300毫米的长方形。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沿线用锯将木板锯割。用砂纸将三块木板大米光滑。

3)、两块大小一样的模板坐板凳腿,另一块木板做板凳面,用羊角锤和铁定将两个板凳腿分别钉在据板凳面两端50毫米处。

4)、做完之后,试着做一做,大家讨论怎样改进能增强板凳的稳定性。

(三)分工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制作要求,针对自己的材料分工合作,动手制作简易小板凳。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时,要突出技术要点,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四)装饰板凳

通过上色、添加装饰物等方法,对板凳进行美化装饰。

(五)展评改进

8、扎彩灯

知识目标:知道扎彩灯的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扎彩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扎彩灯的方法。

教学难点:扎出漂亮的彩灯。

教学准备:彩色纸、绒绳、细铁丝、竹条、浆糊、小刀、剪刀、蜡烛、木条、铁钉。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表达美好愿望,增添节日喜庆气氛,节日里人们常举办灯展,灯会或灯谜活动。尽管彩灯形状各不相同,但制作的步骤基本一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扎彩灯。

二、学与做

(一)学习扎制方法

  1、扎框架

(1)用细铁丝把两根20厘米长的竹条扎在一起,并将其端部留出1厘米。

(2)把8根20厘米长的竹条扎成两个正方形框架。

(3)用4根长35厘米的竹条,把两个正方形框架用细铁丝扎在一起,做成彩灯的框架。

(4)用绒绳在框架的上端对角栓上吊灯绳。

(5)在木条中间垂直于木条钉入铁钉,做蜡烛扦。将木条用细铁丝扎在框架下端。

(6)用绒绳在框架的上端对角栓上吊灯绳。

(7)在木条中间垂直于木条钉入铁钉,做蜡烛扦。将木条用细铁丝扎在框架下端。

 2、裱糊。

用彩纸先裱糊前后两个面,再裱糊左右两个面。

3、装饰

(1)彩灯装饰要新颖、美观

(2)在裱糊好的彩灯四个面上题诗、作画或写上谜语。

(3)装饰灯穗,用红色或黄色绒绳按15厘米长度合成10股,将端部剪开,并在中间扎紧。

(4)将一端从中间扎紧,向四周对折,再扎紧,剪齐下端,再把每根绒绳破成几股。一个漂亮的灯穗就做成了。

(5)将灯穗分别系在灯下端的四个角上。

(二)学生尝试合作

  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扎制彩灯。

  2、教师巡视指导。

  3、作品展示

  4、评出优秀作品。

 三、学习读一读

  1、阅读资料

  2、交流所得

 四、想想练练

 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己设计,试扎一只采灯。

课堂练习:说说怎样扎制彩灯。

9、秋冬树木养护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从小树立起爱绿、护绿的情感及意识。

2.让学生知道花草树木也有生命,愿意以实际行动爱护花草树木。

3.在护绿行动中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意识。

重点:培养学生有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愿意以实际行动爱护它们。

难点:培养学生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制作的制作中国政区地图拼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第一关:学会种树

1、你知道怎样种树吗?

2、课件演示种树的步骤:挖坑、栽植、培土、浇水

3、小朋友们学会种树了吗?请学生复述种树的步骤。

(二)第二关;学会浇水

1、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经常给身边的植物浇水呢?都给哪些植物浇水啊?

2、出示图:给小树浇水,给小草浇水(喷洒),给花卉盆景浇水。

3、小组给盆景浇水,师巡视检查。

(三)第三关:学会保护小树

1、你们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知道给小树穿什么“衣服”吗?你知道怎样穿吗?

2、看录像学习如何绑绳子。

给小树绑上了稻草绳小树就不冷了,但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还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保护花草树木。

活动四、辨析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争做护绿小卫士。

1、出示图片:你们看到什么?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你有什么想对这个摘花的小姑娘说?(多些同学说)

2、我们继续往前走,出示踩草坪的图片: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看晒被子的录像。你赞成老奶奶的做法吗?为什么?如果我就是那个晒被子的老奶奶,你有什么要对我说?

(三)总结回到课题

1、同学们,我们在郊游的过程中阻止了许多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我们保护了这些花草树木,恭喜你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护绿小卫士了,现在我们可以佩戴上护绿小徽章。

2、读保护花草树木的儿歌。

3、我们可以把这首儿歌教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护绿的行动中去,让更多的人都成为护绿小卫士。

活动五、回归生活,护绿在行动。

1、护绿小卫士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

2、看图片:植树。

3、护绿小卫士们,让我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花草树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4、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能为花草树木做什么写在课前制作的树叶上。

5、生交流。

活动六:总结全文,延伸生活。

师总结:因为有了你们的爱,大自然中的花才会更美,小草才会更绿,树木才会更挺拔,我们的家园也就更美好。让这棵环保之树留在我们身边,留在我们心中,让我们都成为护绿小卫士。

10、纸桥模型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纸作品设计--桥的简单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制作生活用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前制作的纸作品设计--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前检查准备情况。 

    2、出示纸作品设计--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

     1、看一看

      欣赏美丽的桥梁造型。 

2、学习纸作品设计--桥的制作方法、步骤。 

纸作品设计--桥准备。

3、设计制作方案。

4、、制作桥。

(1)、画出设计图纸。

(2)、分工进行制作。

(3)、组合黏贴。

三、在班内或年级内举办纸桥模型评比。 

11、橡皮筋动力模型赛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

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并且做橡皮筋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行驶方向的关系实验,和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很多同学都喜欢车,你们看银屏上的这些车,你们知道这些车他们是用什么作动力的吗?

2、教师:老师这里也有一辆车,有哪些办法可以让小车动起来呢?

3、教师:是啊,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学习用橡皮筋作动力让小车运动起来

板书课题: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初步探究: 

1、教师手举小车:

我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这一端就是小车的头─前,然后把橡皮筋的另一端绕在后面的卷筋片上,再转动后面的车轮,小车就能运动起来。

2、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使小车朝前开,再想出办法让小车往后退。请各小组尝试。同时仔细观察小车行驶方向与橡皮筋缠绕方向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师:哪位同学能说说看你们小组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行、往后退的?

4、橡皮筋往后绕,小车朝前开,谁能使小车往前开得更远一些呢?

三、深入研究: 

1、教师: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距离 圈数)

2、教师: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真的和圈数有关吗?

3、教师:假如让你选会分别选几圈呢,为什么?

4、教师:我们在数圈数的时候怎样才是转了一圈?(教师演示)

5、实验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6、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小要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实验要求:

①、要看准终点,用皮尺量出距离并及时填好记录单。

②、边实验边思考:橡皮筋缠绕多圈或少圈,产生的力一样吗?

7、教师出示实验记录单:

8、学生汇报:

①通过实验,你们组有什么发现?

②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的确与橡皮筋缠绕圈数有关,圈数不同小车行驶的距离就不同。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就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就越近。这是为什么呢? 

③橡皮筋缠绕多圈和缠绕少圈产生的力一样吗?

四、认识弹力:

1、教师:为什么橡皮筋缠绕起来,小车就前进了呢?

2、出示弹弓,加深认识弹力。

3、看录像,进一步认识弹力。

12、制作衣架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简易衣架,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金工工具的使用技能。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思维、意志等品质和合作精神。 

3、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安全和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  

直径约2毫米、长约900毫米的镀锌铁丝(或铝线)1根,

钳子、尺子、锤子各1把。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板书课题:简易衣架  

1、 衣架的用途? 

2、 衣架的来源?  

3、 你家常用的衣架的衣架是用什么才材料制作的?是什么形状?尺寸多少? (出示衣架样品)  

二、学生自学课本内容,观察、思考、分组交流自学所得。 

三、制作简易衣架  

1、 制作步骤: (1) 量尺寸 (2) 折形状 (3) 做挂钩  

2、 学生分组制作衣架。 

四、学生作品展评  

1、 评一评:谁的衣架做得好?好在哪里? 

2、 说一说:你的衣架制作过程。、  

3、 改一改:你的衣架还存在哪些问题,小组改进。 4、 试一试:用学生制作的衣架试挂衣服。 

五、思考与实践  为保持所晾衣物的干净,铁丝外可套上一层塑料管。想一想,应该怎么做。 

六、自行设计,自己动手,为家里做一些衣架。

13、节约能源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能通过资料分析,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2.能大胆提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案(假设)。

3.能|设计一种节能产品,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作品。

4.能坚持对家中用电量进行观测,利用图表记录自己家中用电情况。

5、能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能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二、教学重点:

1、找出我国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知道节约能源的方法。

2、分析出自家用电过多的原因,能对各种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论——家中能源使用情况

2、学习新课:

3、提出问题。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最占世

界的66.8%,石油居世界第5位。但我国仍面临众多的能源问题,谁想知

道这是为什么吗?

4、阅读资料,出示阅读提示: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是什么,用数字进行说明。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提出的问题。

5、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着“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些能源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教材第69

通过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等办法来解决能源问题,对小学生来说,节约能源可能更贴近他们的认知水平,怎样节约能源是学生|设计解决方案的内容,当然学生提到开发新能源会更好。鼓励学生能够针对发现的某一具体的能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交流结果。

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和讨论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解决能

源问题,必须从节能开始。

14、  电脑制作贺卡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电脑制作贺卡的几种简单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制作生活用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前制作的电脑制作贺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前检查准备情况。 

    2、出示电脑制作贺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 

1、学习电脑制作贺卡的制作方法、步骤。 

电脑制作贺卡准备

2、设计贺卡方案。

3、制作电子贺卡。

(1)、画天空。

(2)、画雪中小屋。

(3)、写贺词。

(4)、保存文件。

4、传递方式。

 (1)、网上发送。

(2)、打印邮寄。

三、在班内或年级内举办“小小贺卡传真情”交流会。

15、  联想发明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创造发明的意义,知道创造发明的重要方法——主附体,了解主附体创造发明法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注重学生对实践过程的亲历和体验,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学会运用科学的创造方法进行发明创造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需要创造,发明无处不在,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主附体创造发明法进行发明创造活动

教学难点:运用主附体创造发明法进行发明创造活动

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同学们,请你观看一下这个美丽的图标是什么?以和学生生活内容密切相关的图标作为引入知识。学生体会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内容。体会图标创作的美丽。

二、讲解摩托罗拉手机的设计来源

你知道摩托罗拉公司最早发明的产品是什么呢?

摩托罗拉公司把收音机设计并安装在汽车头上变成汽车音响,板书“收音机+汽车=汽车音响”。

讲解摩托罗拉公司的历史,就是因为一个好的点子而将公司的规模做大做强,从而激发学生对发明的兴趣。

三、引出课题:

那你们觉得这样的发明方法可以叫什么名字呢?(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来总结发言)

  1、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考方法

  2、学生讨论后发言。(让学生在讨论碰撞中,引出最受大家欢迎的一种方法)

  3、板书标题。进入新课板书“联想发明法”。

四、出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许多发明都是拆并出新的产品,一把椅子四个脚拆掉并安装了转盆成了旋转椅板书“椅子—四个脚+转盆=旋转椅”,在日常生活你能创新发明,一把电风扇你能加什么东西变成自己发明的产品。

  1、学生自己来思考设计方案。(给予足够的时间)

  2、分享学生的设计方案

  比如:加遥控成为遥控电风扇,加轮子变成旋转转动电风扇------

  3、讲解学生设计的好处

  在人力单车+电动机=电动车,他的好处节省人力增加速度。

  在雨伞加灯泡、开关、电池成为多功能雨伞,他的好处遮阳、防雨、照明、报警作用。

  马桶+脚踏开盖放水开关=半自动化马桶,方便老、弱、残疾者,不但能冲水也能开盖。

  4、在小组里互动交流学习,各抒己见把自己设计方案名称填写。(激发学生探究创造发明的兴趣并巡视辅导,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5、小组展示创造发明的方案:给书包加什么物品,变成一个新的发明呢?

  学生设计的组成材料可能性有:迷你风san 加车轮 加一个保we 加一块海绵niu 每生口述自己的方案和作用。

  6、点评肯定学生的成效。

  出示另外一个创造发明的方案

  小组再展示创造发明的方案:给书包加什么物品,变成一个新的发明。

  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吧,请每一个组的小组长来做汇报。鼓舞学生的想象力,设计了很多种形式多样的图案。

五、回顾概念,总结知识

  汇报本节课掌握的知识?在发明创造有什么疑惑?

  将本节课的最后总结以学生自我发言来汇报本节课掌握的知识,以及在发明创造中的疑惑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鼓励学生共同来探讨发明创造法,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付绪实践。

文档

海燕出版社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设计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1、熨衣服教学目标:1、了解电熨斗的特点和一般知识、了解所熨衣服的纤维特点、掌握熨烫衣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重点难点:熨烫衣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一)熨前准备、了解所熨衣物的纤维特性、了解熨烫的温度、在桌面上铺一层棉毯,再铺一块洁净的白布、准备干、湿两块布教学思路:先让学生看书,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再点评,总结。(二)、熨烫过程、单衣服:反过来熨反面要压,不要拉来拉去边喷水边熨、普通衣物:晒半干时垫上干布熨顺布纹熨顺逢平行推动(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