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4:49:22
文档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1一、关于《从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直接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B.“孤城遥望玉门关”中的玉门关,是一座军事要塞。C.“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百战”是虚数。D.本诗的结尾没有体现出悲伤的情调。二、根据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完成练习。1.根据意思写诗句。(1)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推荐度:
导读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1一、关于《从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直接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B.“孤城遥望玉门关”中的玉门关,是一座军事要塞。C.“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百战”是虚数。D.本诗的结尾没有体现出悲伤的情调。二、根据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完成练习。1.根据意思写诗句。(1)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1

一、关于《从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直接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B.“孤城遥望玉门关”中的玉门关,是一座军事要塞。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百战”是虚数。

D.本诗的结尾没有体现出悲伤的情调。

二、根据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完成练习。

1.根据意思写诗句。

(1)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2)三万里长的大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华山高耸接青天。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

                                                                     

2. 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完成练习。

(1)前两句诗中的“     ”字表现出黄河的生气,“     ”字突出山的高峻;从第三句的“               ”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                        ”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2)全诗以“        ”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3.根据自己的了解完成填空。

(1)“河”,指     ,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五岳,东岳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      ,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课文中指的是          。

三、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请发挥想象,从《古诗三首》中任选一首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

                                                                              

                                                                              

                                                                              

                                                                              

参:

一、A

二、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1)入  摩  泪尽、胡尘  南望、又一年

(2)望

3.(1)黄河    (2)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  华山

三、1.B

2.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3.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 利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

四、略

文档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1一、关于《从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直接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B.“孤城遥望玉门关”中的玉门关,是一座军事要塞。C.“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百战”是虚数。D.本诗的结尾没有体现出悲伤的情调。二、根据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完成练习。1.根据意思写诗句。(1)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