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三个场景,讲述树和喜鹊由单独一个到众多,由孤独到快乐的故事,故事告诉孩子们人需要朋友、同伴,有了朋友、伙伴才会快乐的道理。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语言简洁,句式基本相同,主题鲜明,很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学习。课文每个场景都配插图,要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读懂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以落实“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两个单元的学习,虽然对课堂学习操作已经比较熟悉,但学生的注意力持续还是不太理想的,因此,除了不断提出学习任务刺激学习兴趣外,还是需要设置激励性的活动来维持学习兴趣的。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会认读的字已有约400个,加上生活中认识的一定数量的字,这会给学生学习会写的字的记认造成干扰,因此,加强运用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形近、音近字比较记认字形细部的教学尤为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学习,学生对单元主题“伙伴”已经有所了解,这有利于对本课主题的感悟。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认识子字旁和倒八,正确认读“只、窝、邻、居、孤、单、种、乐”这六个生字。
3、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的方法,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解读课题
1.认识新朋友——喜鹊
①同学们,看着你们明亮的眼睛,我猜你们一定很聪明。老师想考考你们,猜猜它是谁?【出示喜鹊图片】
预设:鸟(它的确是一种鸟,但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
喜鹊(你的知识真丰富,对动物都这么了解!)
②请你们叫叫它的名字!鹊的右边是鸟字旁,看见鸟字旁,你知道了什么?很多鸟的名字都带有鸟字旁,比如乌鸦的鸦,鸽子的鸽。
2.认识老朋友——树
喜鹊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它就是——树。
3.我们在树、喜鹊中间加一个连接词,变成了——树和喜鹊。
咦?树和喜鹊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你们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图。
二、初读正音,了解大意
(一)读通课文
1.学习活动一:
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确。思考:树和喜鹊有什么关系呢?
2.反馈读:小朋友们,你们刚才读得真认真,真好!请六个小朋友分段朗读。
3.观察插图。大家听得很认真,现在可以告诉我树和喜鹊有什么关系了吗?你们从哪里找到的?(预设:第一自然段。评价:你真会读书!除了文字,还有哪里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关系呢? 预设:图片。恭喜你,学会了借助插图。)
对,就是图上这样。【出示插图】你可以用上三个“一”告诉我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吗?
预设: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鸟窝:鸟窝的“窝”字是个生字,看看插图谁找到鸟窝了?“窝”字为什么有个穴宝盖?原来鸟窝长得就像个洞穴,偏旁真的好神奇!
读好这三个短语可真不容易,你们仔细看——
是呀!“一”会变身哦!请你们读准“一”的变调。(齐读)
(二)识记多音字
1.第一自然段里,可不只有“一”会变身,还有一个字也有两种读音。你能找到它吗?仔细读一读第一自然段。预设:“只” 评价:你可真会观察呀!“只”它不是变调,它就是一个多音字。出示“只有、一只”。现在,老师把它放到句子里面,你们能读好它吗?(请生读,齐读。)只: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2.小朋友们,这篇课文里面还藏着两个多音字呢!你们发现了吗?在哪?(你真会学习!)谁愿意来挑战?
种: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我喜欢音乐课。
评价:读音真准!真好听。
(三)了解大意
1.感知内容。
小朋友们,我们把多音字宝宝放回课文,再读一读课文吧!同学们,你发现了吗?我们的课文中有三幅图,你能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吗?第二幅呢?第三幅呢?
真聪明!孩子们,从三幅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树和喜鹊都有了变化。你们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句子“树——,喜鹊——”给我介绍一下吗?
学习活动二:
自由朗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树……,喜鹊……”。
2.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发现,出示两个句子。你们可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树和喜鹊的变化。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3.朗读指导:同桌互相读一读这两句话。比一比,哪对同桌能读好它们的变化。(指名读)
4.合作朗读:这两位同学读得真流利!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读一读这个句子。我说,你们接。树很—— 喜鹊也很——
5.大家听得很认真,你们发现什么了吗?预设:树和喜鹊的变化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才用上“也”这个字。
【出示作业本】来,我们试一下好不好,我说一句话,你们用上也。我很开心——你们也—— 我很喜欢吃薯条——你们也—— 谁能自己来,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三、聚焦词语,掌握方法
1.通过这两句话,我们知道树和喜鹊一开始非常孤单。可是,什么是孤单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词语。
2.出示词卡:孤单。“孤”是“子字旁”,你还见过哪些子字旁的字呢?单的偏旁特别有趣,你们仔细看,老师把一个八字倒过来,就变成了“倒八”。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吗?
3.小朋友们很厉害,自己想出了很多办法记住它们。可是,聪明的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知道它的意思呢?预设:读第一自然段。评价:你太会读书了!
4.原来,导读提示就给我们指名了方向。齐读导读提示,它告诉我们学习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要想知道孤单的意思,我们要去读哪个自然段?评价:真厉害,一点就通。
5.学习活动三: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告诉我们孤单的意思?四人小组交流。
6.根据学生的答案出示插图:刚才我们是这样看这幅图的,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老师说的句子和和书上写的一样吗?
7.出示: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原来,书上还多了三个“只有”。请你们和老师合作读一读,我读左边,你们读右边,试一试看,你觉得“只有”可以去掉吗?
8.对呀,句子中的三个“只有”让我们知道了树、鸟窝、喜鹊都是唯一的,这一片大地上,它们一个同伴也没有,真是太孤单了。谁能够读好这三个“只有”,谁就能体会到树和喜鹊的孤独?指名读。评价:你的“只有”读得真有感情,大家像他学一学。齐读。
9.把它们放回段落,相信你们能读出孤单的味道,试一试吧。指名读。——假如老师就是那棵孤单的大树,我的周围冷冷清清,只有我一棵树,真没意思!小喜鹊,你呢?我一个朋友也没有,真寂寞,小喜鹊,你呢?男女生读,齐读。评价:你读得真到位,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喜鹊孤单的身影!
原来“孤单”不仅仅是孤零零一个,还表示心里很孤独很寂寞,一起来读读这两段吧!
四、自主学习,运用方法
1.可是,一开始孤独的树和喜鹊,后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为什么它们会变快乐了呢?
2.学习活动四: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找出树和喜鹊变快乐的原因。
3.预设:它们有了邻居。出示: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4.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它们的邻居又是谁呢?请你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找到它们的邻居。
5.预设:树的邻居是树…… 你是从第几自然段找到的?请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6.小结:原来,有了邻居,就有了快乐,树和喜鹊不再孤单了。
五、巩固字词,书写生字
1.这句话里面藏着我们今天要写的两个生字。出示“单”和“居”
2.师范写。单主笔一,竖在竖中线上。日上宽下窄。
尸先竖再撇,口大又扁。居中的古横在横中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