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产品采集(依据GB 15979—2002)
采集:于同一批号的三个运输包装中至少抽取12个最小销售包装样品,1/4样品用于检测,1/4样品用于留样,另1/2样品必要时用于复检。抽样的最小销售包装不应破裂,检验前不得启开。
备注:微生物检验耗时长,平常的微生物控制一般为中包时登记生产日期,进行取样培养。
二、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1.营养琼脂培养基
制备:称量6.6g营养琼脂培养基置于500ml三角烧瓶中,加入15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用50ml蒸馏水将玻棒上残留冲洗入三角瓶中,测量其PH值,要求为7.2︿7.4,置于酒精灯上均匀加热至沸腾,加热期间需不停搅拌直至完全融化,加热时,要加石棉网防止过热糊底,烧焦及溢出,融化过程中,要不时的加热蒸馏水补足所蒸发的水分(事先在三角瓶上液面处作一处标记)。
灭菌:制作合适尺寸塞塞紧三角烧瓶,用干净牛皮纸包扎瓶口后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调节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2.沙氏琼脂培育基
制备:称量14.0g沙氏琼脂培养基置于500ml三角烧瓶中,加入15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用50ml蒸馏水将玻棒上残留冲洗入三角瓶中,置于酒精灯上均匀加热至沸腾,加热期间需不停搅拌直至完全融化,加热时,要加石棉网防止过热糊底,烧焦及溢出,融化过程中,要不时的加热蒸馏水补足所蒸发的水分(事先在三角瓶上液面处作一标记)。
灭菌:制作合适尺寸棉塞塞紧三角烧瓶,用干净牛皮纸包扎瓶口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调节115℃高压灭菌15分钟。
3.乳糖胆盐发酵管
制备:称量3.5g乳糖胆盐发酵管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8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用20ml蒸馏水将玻棒上残留冲洗入三角瓶中,测量其PH值,要求为7.3-7.5。置于酒精灯上均匀加热至沸腾,加热期间需不停搅拌直至完全融化,加热时,要加石棉网防止过热糊底,烧焦及溢出,融化过程中,要不时的加热蒸馏水补足所蒸发的水分(事先在三角瓶上液面处作一处标记)。
分装:将发酵管培养基分装于20*200试管中约1/3处,分装5管,分别加入一个小导管后用棉塞塞紧。
灭菌:用牛皮纸包扎5管试管后用棉线系紧,在115℃下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4.SCDLP液体培养基
制备:称量3.8gSCDLP液体培养基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8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用20ml蒸馏水将玻棒上残留冲洗入三角瓶中,测量其PH值,要求为7.2︿7.3。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加热期间需不停搅拌直至完全融化,加热时,要加石棉网防止过热糊底,烧焦及溢出,融化过程中,要不时的加热蒸馏水补足所蒸发的水分(事先在三角瓶上液面处作一处标记)。
分装:将SCDLP液体培养基分装于20*200试管中约1/3处,分装9管,分装完毕用棉塞塞紧。
灭菌:用牛皮纸包扎9管试管后用棉线系紧,在121℃下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5.葡萄糖肉汤培养基
制备:称量3g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8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用20ml蒸馏水将玻棒上残留冲洗入三角瓶中,测量其PH值,要求7.2-7.4。置于酒精灯上均匀加热至沸腾,加热期间需不停搅拌直至完全融化,加热时,要加石棉网防止过热糊底,烧焦及溢出,融化过程中,要不时的加热蒸馏水补足所蒸发的水分(事先在三角瓶上液面处作一处标记)。
分装:将培养基分装于20*200试管中约1/3处,分装5管,分装完毕后用棉塞塞紧。
灭菌:用牛皮纸包扎5管试管后用棉线系紧,在121℃下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6.血液琼脂培养基
制备:称量4.5g血液琼脂基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8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用20ml蒸馏水将玻棒上残留冲洗入三角瓶中,测量其PH值,要求为7.0-7.4。置于酒精灯上均匀加热至沸腾,加热期间需不停搅拌直至融化,加热时,需加石棉网防止过热糊底,烧焦及溢出,融化过程中,要不时的加热蒸馏水补足所蒸发的水分(事先在三角瓶上液面处作一处标记)。
分装:将培养基分装于5个培养皿中,每个约15-20ml培养基。
灭菌:将培养皿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调节121℃高压灭菌15分钟后取出冷却至50℃左右,以无菌操作吸取无菌脱纤维兔血2ml加入每个瓶皿,摇匀,制成平板,贴上标签,箱内备用。
7.灭菌生理盐水的制备
取2.25gNaCl ( AR)加入500ml三角瓶中,再加入25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塞上棉塞,用牛皮纸包扎好,放入121℃高压灭菌15分钟。
三、微生物检验步骤
1.用酒精棉球清洁超净台,把每个培养皿贴上标签,对于空白对照的培养皿贴上空白对照的标签;
2.将待测包装袋、培养基、灭菌生理盐水、灭菌三角瓶、移液管、洗耳球、镊子、酒精灯、酒精棉球、剪刀、电子称等实验操作必须用品置于超净工作台中,拉下玻璃门,开启高效过滤器和紫外线灯灭菌30分钟;
3.关闭紫外线灯,等待10分钟后拉起玻璃门,高度10cm,带上乳胶手套,用酒精棉球清洁双手、剪刀、包装袋热封处和镊子;
4.剪刀裁开3个包装袋热封处,从每个包装袋取样,准确称取10±lg样品,剪碎后加入200ml的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制成样液。如被检样品含有大量的SAP而导致不能吸出足够样液时,稀释液量可按每次50ml递增,直至能吸出足够的试用样液。在计算细菌菌落总数与真菌菌落总数时相应调整稀释度;
5.细菌菌落检测:移取上述样液的上清液5ml以无菌操作分别注入5个平皿中各1ml(留一个培养基作空白对照),然后用冷却至50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15-20ml倒入每个平皿内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35℃±2℃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计算平板上的菌落数;
6.大肠杆菌检测:移取上述样液的上清液8ml,以无菌操作分别注入乳糖胆盐发酵管4管各2ml(留一个培养基作空白对照)轻摇管体混合均匀,至35℃±2℃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其产酸产气情况,不产酸不产气则记录大肠杆菌阴性;
7.溶血性链球菌检测:移取上述样液的上清液8ml,以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葡萄糖肉汤培养基4管各2ml(留一个培养基作空白对照)轻摇管体混合均匀,置35℃±2℃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将培养物划线接种血液琼脂平板,35℃±2℃培养24h,观察菌落特征;
8.绿脓杆菌检测:移取上述样液的上清液8ml以无菌操作分别注入SCDLP液体培养基4管各2ml(留一个培养基作空白对照)轻摇管体混合均匀,置35℃±2℃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9.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移取上述样液的上清液8ml以无菌操作分别注入SCDLP液体培养基4管各2ml(留一个培养基作空白对照)轻摇管体混合均匀,至35℃±2℃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取上述增菌液1-2接种环,划线接种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置35℃±2℃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
10.真菌菌落检测:移取上述样液5ml,以无菌操作分别注入5个平皿中各1ml(留一个培养基作空白对照),然后用冷却至50左右的沙氏琼脂培养基15-20ml倒入每个平皿内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25℃±2℃电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分别于3、5、7天观察其平板,计算平板上的菌落数,如果发现菌落蔓延,以前次菌落计数为准;
四、 微生物计数、判定
1.细菌/真菌菌落总数=5个平皿的细菌菌落总数/5X稀释度(cfu/g)
稀释度=稀释液量/10
2.大肠杆菌生长表现为乳糖胆盐发酵呈现黄色,小导管内有气体导致上浮;
3.绿脓杆菌生长表现为SCDLP培养基表面呈现一层薄菌膜,培养基呈现黄绿色或蓝绿色;
4.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表现为血液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现金黄色、大而突起、圆形、不透明、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圈;
5.溶血性链球菌生长表现为血液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针尖状突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周围无色透明溶血圈;
五、 玻璃器皿的洗涤、包装和灭菌
1.洗涤
A、新使用的玻璃器皿用2%盐酸溶液浸泡过夜,用水冲洗,然后用洗衣粉水浸泡洗涤,再用水充分冲洗干净;
B、使用过的器皿应立即进行处理和洗涤,放置太久会增加洗涤的困难,使用过的吸管直接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玻璃缸中过夜,含有琼脂培养基的器皿,直接用沸水煮开融化后,然后用水冲洗,取出器皿在1%的新洁儿灭浸泡半小时以上,然后用水冲净;
C、洗涤载玻片和盖玻片,新使用的可先用2%的HCl溶液浸泡1h,用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洗2-3次。用过的载玻片或盖玻片(有油的玻片,先用二甲苯擦去油垢),放在盛有消毒剂的玻璃缸中,待积累到一定量后,取出用于清洗,在洗衣粉中煮沸10分钟,立即用水冲洗,再放进洗液中浸泡2h,水洗,最后用蒸馏水洗2次,烘干,冷却后浸于95%的酒精中备用。
D、对于三角烧瓶瓶底瓶口及试管口污垢,可用煮沸的40%的NaOH浸泡,立即用水清洗干净。
E、凡有传染性的器皿,洗涤前应经高压灭菌后清洗。
2.包装
A、移液管:将清洗干净干燥了的移液管,在每一管上端塞入一小段脱脂棉花,松紧适宜,长约1cm,防止菌液吸入口中和口中的微生物吸入管中,棉花塞好后,用报纸条从一端开始斜角试地先将尖端包好,而后卷包整支管体,余下长出管体的纸条要折好,不可使纸条松开;
B、培养皿:将清洁干净的培养皿5-10个用纸卷成一包,两端将余出的纸折好,不得使培养皿露出,再用绳子捆好。
C、试管和三角瓶的包装:试管和三角瓶都要事先做好棉塞,棉花塞的制作过程:先取一块棉花,在中间均匀对添一小块作芯,铺好后用五个手指抓紧中心,抓出一个球,余下的棉花塞进管内。棉花塞的长度不小于管口直径的两倍,约2/3塞进管内,要求棉花紧贴玻璃壁,没有皱纹和缝隙,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塞好棉塞后,用牛皮纸包扎棉头部,再用棉绳捆成一扎。
3.灭菌
包装好的玻璃器皿一般可放进140-160干燥箱中,保持2-3小时,进行干热灭菌后进行存放。
准备工作(灭菌生理盐水、灭菌培养基)→接种→ 培养→煮沸清洗→湿热灭菌(干燥)→包装→干热灭菌→存放
六、生产环境微生物控制
1.空气微生物控制
A、室内面积不大于30m2的空间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m,室内面积超过30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离墙1m。(均在动态下进行)
B、将灭菌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置电热恒温培养箱35培养24h,取出检查无污染的培养基,将其置于采样点(约桌面高度),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