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试卷 课外阅读 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5:12:56
文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试卷 课外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文言文《王安期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50分)王安期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①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有改动)【注释】①系:抓。②致:达到。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0分)(1)乱:_____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文言文《王安期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50分)王安期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①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有改动)【注释】①系:抓。②致:达到。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0分)(1)乱: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文言文《王安期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50分)

王安期不鞭书生

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①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有改动)

【注释】①系:抓。②致:达到。

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0分)

(1)乱:___________________    (2)云:___________________

(3)鞭:___________________      (4)释: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加点的“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8分)

A. 久而久之      B. 求之不得  

C. 君将何之      D. 井底之蛙

3. 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这则故事,你认为王安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50分)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寻人启事的写法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来写。

②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学生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学生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大家唰唰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妈好像四十二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十二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岁了吧!”几十个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⑨“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

⑩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背有点驼什么的。”

⑪大家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妈妈的,又好像不太像。

⑫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鞋子,将是很重要的辨认的依据。”

⑬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⑭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     )没有一个同学写得完整、准确。老师最后面色(    )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⑮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⑯每个人的付出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身影;只欣喜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身躯……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父母吧!

1. 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第⑭段中的括号里。(6分)

竟然   果然   凝重   沉重

2.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0分)

(1)照葫芦画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炸开了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默读第⑬段中加点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0分)

(1)干净漂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来也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把第⑭段中老师的话补充完整。(8分)

6. 你是怎样理解第⑯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的?请写下来。(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1. (1)混乱 (2)说

(3)鞭打 (4)释放

2. B

3. 以鞭打书生来树立威信,恐怕不是达到社会清明安定的根本办法!

4. 王安期是一个不一概而论,处事灵活的人。

他的做法说明的道理是:处理问题要灵活,要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二、1. 竟然 凝重

2. (1)指照着寻人启事样本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2)指教室里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话,气氛很热烈。

3. 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妈妈,作文课失败了。

4. (1)从侧面反映了妈妈对孩子们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妈妈的忽视。

(2)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以为妈妈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不需要关心妈妈,突出了孩子们对妈妈的忽视。

5. 示例: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心、不了解啊

6. 委婉地批评了孩子们对爸爸妈妈的忽视,殷切地呼吁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母的心,从现在开始,关爱父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牛身上被他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蹲在旁边,看着父亲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1)一个人敢于正视现实,用理性分析。    一个人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修辞手法练习。

(1)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园里人很多。(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成长路上您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将铭记在心。(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的风真大。(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说,他正为那件事操心。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了中文。(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将下列诗句默写完整,要求字迹端正清楚。

(1)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降人材。(龚自珍《己亥杂诗》)

(2)____________将绿绕,两山排闼送春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春风又绿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各当家。(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总是春。(朱熹《春日》)

2.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诗句的横线上。

(1)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杜牧《清明》)

(3)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林升《题临安邸》)

(4)______,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远上寒山石径斜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

④路上行人欲断魂    ⑤远近高低各不同    ⑥直把杭州作汴州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深蓝的天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2)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______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3)弈秋,__________________。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__________________,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

4.按要求补充下面的诗句、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2)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5)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和“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高洁的品格;“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怀乡之情。“柳”在我国古诗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诗经·采薇》中有:“昔我往矣,__________。”韩翃说:“__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6)时光的飞逝常常令人感到无可奈何,读到朱自清的《匆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禁让人想起《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1.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2.我蹲在旁边,看着书和有字的纸片被父亲投到火炉里去。

3.鱼钩上闪烁着光芒!

4.示例:美丽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5.学校没有什么好写的。

6.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难道不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吗?

7.(1)示例:一个人如果敢于正视现实,用理性分析,就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2)示例:我们只有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才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8.(1)妈妈对我说,她今天有事,让我和爸爸先吃饭。

(2)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我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

(4)一位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5)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到楼上。”

9.(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不得不脱鞋挽裤。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不得不关上门窗。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必须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必须得有毅力才行。

10.(1)示例:桂花开了,几十里外都能闻到香味。

(2)示例: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变化吗?

(3)示例:公园里的人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4)示例: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唱歌。

二.(1)成长路上您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无不将铭记在心。

(2)示例:今天的风真大,路上的行人差点被刮飞了。

(3)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了中文。”

(4)只要他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他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三、1.(1)不拘一格   (2)一水护田   (3)江南岸

(4)村庄儿女   (5)万紫千红

2.(1)③   (2)④   (3)⑥   (4)②

3.(1)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那猹却将身一扭

(2)志在太山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3)通国之善弈者也   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人虽听之

4.(1)日暮汉宫传蜡烛   (2)孰为汝多知乎   

(3)绝胜烟柳满皇都   (4)今夜月明人尽望

(5)粉骨碎身浑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劲

明月何时照我还   杨柳依依   春城无处不飞花

(6)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文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试卷 课外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文言文《王安期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50分)王安期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①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有改动)【注释】①系:抓。②致:达到。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0分)(1)乱: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