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选择题专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5:12:50
文档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选择题专练

中考复习--选择题专练1、“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我们应该去()A.陕西省西安市B.北京市周口店C.云南省元谋县D.浙江省余姚县2、“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的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北京人3、2005年6月20日,“炎帝陵杯”中小学日记征文大赛评选揭晓。在征文活动中,很多学生参观了“炎帝陵”,传说炎帝的主要贡献是()A发明兵器B教人农耕C
推荐度:
导读中考复习--选择题专练1、“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我们应该去()A.陕西省西安市B.北京市周口店C.云南省元谋县D.浙江省余姚县2、“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的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北京人3、2005年6月20日,“炎帝陵杯”中小学日记征文大赛评选揭晓。在征文活动中,很多学生参观了“炎帝陵”,传说炎帝的主要贡献是()A发明兵器B教人农耕C
中考复习--选择题专练

1、“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我们应该去( ) 

 A.陕西省西安市   B.北京市周口店   C.云南省元谋县   D.浙江省余姚县

2、“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的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远古居民是(   )

A元谋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北京人

3、2005年6月20日,“炎帝陵杯”中小学日记征文大赛评选揭晓。在征文活动中,很多学生参观了“炎帝陵”,传说炎帝的主要贡献是(    )  

 A发明兵器   B教人农耕    C制定历法     D治理洪水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的是“封建邦国”成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5、春秋“大国争霸”可以说是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我们可以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

A齐桓公的霸业   B楚庄王的霸业   C晋文公的霸业    D宋襄公的霸业

6、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乱”和“变”。下列社会变革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李悝在魏国变法     B吴起在楚国变法       C邹忌在齐国改革       D商鞅在秦国变法

7、战国时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是(   )

A开凿大运河 B开凿灵渠 C修筑都江堰 D修筑长城

8、韩非提出的“事在四方,要在;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等思想。这一思想被下列那位历史人物采用()

A商纣王     B周文王        C秦始皇   D周幽王

9、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你认为石刻上的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行书

10、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后,人们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有所了解,汉武帝治国的主要指导思想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1、中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许多杰出医学家。其中,在著作中对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作了系统阐述的东汉医学家是(      )  A华佗      B蔡伦   C张仲景    D李时珍

12、历史活动课上,某同学再现了以下汉代丝绸之路上的场景,其中不正确的是()

A商人在官府驿站休息  B有魔术艺人在表演   C路途吃着葡萄、石榴  D建康人口达到百万

13、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张骞通西域为“凿空”,对“凿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开通中西交通    B第一次到达西域   C获得人们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    D使西域正式归属政权

14、《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成稔,则数郡忘饥······”。这则材料最能说明()A北方地区战乱   B江南经济发展   C南方社会安定   D江南人口众多

15、下列代表孔子思想观点的是(    )  

 A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16、2006年7月13日,河南省的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中华文明重大成就与殷墟有关的是(    )   A鱼纹彩陶盆   B骨鈻   C铁犁铧    D司母戊鼎

17、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他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公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良田输送汩汩清流。”请你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18、2008年,全国期间58名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议案,大运河开凿于()A战国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19、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和谐发展的治世局面给后世提供借鉴。例如,唐太宗统治的盛世被称为()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0、“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名”,武则天的无字碑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下面是四位同学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比较恰当的是( )A提高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有“贞观遗风”,治宏“开元”C善于纳谏,开创“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被誉为开元盛世”

2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隋唐时期,她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战场立功杀敌    B积极垦荒耕作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

22、文成公主远嫁发生在(   )   

A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唐高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

23、2007年2月12日,中国外交李肇星、国家宗教叶小文等出席了在印度那烂陀举行的某位高僧纪念堂修复完工庆典。这位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高僧是(   )

A晁衡  B玄奘  C郑和   D鉴真

24、河北民歌:“赵州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其实,设计和主持赵州桥的建造者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毕生   D李春

25、小明准备沿丝绸之路进行游览,他将会游览的著名文化遗址是(  )

A赵州桥 B敦煌  C杭州  D普陀总圣庙

26、苏轼:“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反映了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

A西夏   B辽   C女真    D金

27、《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杨康是两个重要人物。猜想:他们名字中靖康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北宋灭亡    D元朝建立

28、宋人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最能说明(     )

A北宋风水迷信盛行 B北宋航海事业兴旺发达 C北宋阴雨天气很多 D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9、《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宋代城市(  )

A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B千姿百态的风俗人情C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D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30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雅克萨之战   B郑成功收复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击倭寇

31、某班要出一期反映中国古代史上中外交往的主题板报。下列不能选取的素材是 (  )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游天竺    D郑和七下西洋

32、《十七史商榷》中写道:“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以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这里的书是指( )A《农政全书》   B《大唐西域记》   C《明史》   D《资治通鉴》

33、2006年10月11日,总理签署第476号令,公布了《长城保护条例》,长城的保护从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修建于(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34、明清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文学领域,一部i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的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窦娥冤》   C《红楼梦》   D《天工开物》

35、“新礼服,翎领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生活变化。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     D新文化运动

36、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2,他们高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这里的和约是指(   )

A《九国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   D《善后借款合同》

37、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包产到户”

38、中国人民开始走上、民主、统一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南京国民覆灭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获得和平  D三大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39、法国国旗是一面从左至右蓝、白、红垂直排列的三色旗,其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和博爱。该寓意可追溯到(    )   A《权利法案》   B《宣言》   C《宣言》   D《法典》

40、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此,列宁采取的措施是()

A战时主义  B实行新经济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加速发展重工业

41、“每一签字国各自保证对与各该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丛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这段文字中的“三国”是指(  ) 

A德奥意   B英法俄   C德意日   D中苏美

4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国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方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它彻底倒下的标志是(    )

A签署《明斯克协定》 B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C发动“八一九事变” D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43、农业是我国的传统经济,考古发现我国种植粟开始于(  )

A元谋人 B半坡聚落 C河姆渡聚落  D夏朝

44、户口制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改革曾把它作为重要内容的是(   )

A西周政治改革B管仲改革C商鞅变法D秦始皇改革

45、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其中“事无不总”的部门是(  )

A中书省 B枢密院 C门下省 D尚书省

46、我国“断发易服”“改正朔,用阳历”等风俗习惯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   D新文化运动

47、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A瑞金---会宁---遵义---吴起镇  B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C瑞金---遵义---吴起镇---腊子口   D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

48、马克思说:“希腊内部极盛是伯利克里的时代。”他作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A保证了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初步确立了民主政治   C保证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 广大妇女拥有民主权利

49、下列提出“卑鄙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等口号的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康德

50、1933年,美国开始修建当时最大的公共工程-——田纳西水利工程。当时美国实施这一工程的最主要动机是(  ) 

 A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增加就业以刺激消费   C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D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

51、“吾国四千年大梦这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所述事实属同一条约的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工厂  B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开放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 D.严禁人民反帝

52、如果把汉武帝、唐玄宗和乾隆帝放在一起,其主题应是(   ) 

 A汉族皇帝B国力逐渐强盛C打败匈奴进攻D推行科举制

53、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的最重要结果是( )

A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B使北方陷入混乱局面   C推翻了残暴的统治制度   D导致南北经济的平衡  

54、1978年后,导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自然灾害的破坏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取消了农业税等税费

55、改革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在亚洲,其成功的经验是()A  .AlexandeiⅡRevolution    B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C  TheAmerican Civil       D  Meiji Restoration

56、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①大国强权政治明显②重新确立了战后政治版图③处理战后德国问题④提高中国在国际的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7、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大国中国观众所了解,好来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  ) 

 A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B电影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C电影代表科技发展最高水平D影视艺术开始影响人们生活

58、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主要是为了纪念 (  )

A.我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  D.关天培虎门殉国

59、“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                          A.林则徐 B.丁汝昌   C.邓世昌   D.左宗棠

60、“此日漫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牺牲在(   )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61、丘逢甲《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诗中内容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的屈辱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鲁迅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虎门销烟B.维新变法C.洋务运动D.辛亥

63、近代中国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抗争史,体现这一历史线索的事件不包括 ( )

A.詹天佑主持建成京张铁路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左宗堂收复  D.邓世昌以身殉职

、自古以来,中国“四民”的排列是“土农工商”,壮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有一位“舍本逐末”的壮元    (   )

A.张謇   B.张骞    C.张之洞D.左宗堂

65、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D.新文化运动

66、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兴起,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 ①民间普通称呼为“先生”、“君”  ②最具有特色和服装是中山装  ③人们通过《申报》了解社会新闻   ④电影界出现一批优秀作品,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7、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新四军团正在猛武昌,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准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中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中战斗情景

68、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  A.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  B.瑞金—安顺场—遵义—吴起镇C.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

69、《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歌曲都涉及到(  )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战争

70、为反对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和歪曲,八(2)班设计了一个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本侵略者野蛮暴行 (   )A.难忘九一八B.血染卢沟桥C.南京大D血染台儿庄

71、战争时期,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淮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转战陕北  B.千里挺进大别山  C.向孟良崮挺进   D.百万雄师过大江

72、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反映了老一辈家、蔡和森、向警矛等长沙求学时的蓬勃风貌(1913—1918年)。那个时代青年学子们的进步思想与行动,让我们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实质是(  )A.实业救国   B.三民主义  C.爱国主义  D.民主科学

7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 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运云愁,霹雳一声”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 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74、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魏巍把中国人民志愿军誉为“最可爱的人”。这些“最可爱的人”不怕牺牲,是为了赢得  (   ) 

 A.米棉之战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胜利   C.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

75、在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时期,假如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阶级一无所有 C农民分到农具和牲口 D农村生产力得到                                                               

76、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驾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成功实施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77、2003年8月,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

 A新中国建立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时期

78、2005年4月25日,总出席了亚非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由此,我们能够联想到50年前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的 (   )A. B.周恩来 C.刘少奇 D.

7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乘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0、深圳建市时,城区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生产总值不到2亿元。如今深圳已建成举世称奇的现代化都市!2003年,生产总值2860。51亿元!这说明(   )  A.深圳原来的基础好 B.设立经济特区的决策一正确的 C.深圳位置好 深圳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

81、下表是“1978年—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生产总值主贸易情况”它最能说明      (   )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总额外贸储备
1978年

1473亿美元

206亿美元

167亿美元

2005年

22400亿美元

14200亿美元

81亿美元

A 我国已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C.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D.我国已建成小康社会

82、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是(BP机、手机)。这反映了我国人民  ( )  

A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D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83、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未来和美好的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幅对联反映了 (   )   A.大跃进挫伤了农民生产 积极性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C.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死怅”被清算 D.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84、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85、新中国的民主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很大挫折,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最大的挫折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反”、“五反”运动 D.“文化大”

86、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雅典 D.古代罗马

87、今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列雅典哪个机构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相似?(   )     A.公民大会 B.十将员会 C.陪审 D.五百人会议

88、文艺复兴时期,率先抨击天主教会的各种罪恶,赞美现世生活的诗人及其作品是(   )

A.但丁《神曲》B.达·芬奇《最后的晚餐》C托乐斯泰《复活》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今天的英国仍保留有国王的称号。这一历史现象与哪一部文献确立的体有关(  )

A.《权利法案》 B《宣言》 C《宣言》 D.《拿破仑法典》

90、小华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宣言》、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小华同学在学习和探究    (  ) 

  A.英国资产阶级 B.美国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 D.美国南北战争

91、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许多变化。导弹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  B.法国大  C.美国战争 D.拿破仑对外战争

92、现在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瓦特”,这是为了纪念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机械师瓦特。他的成就就是     (  )A.发明“珍妮机” B.改进了蒸汽机 

C.发明了电灯泡 D.设计内燃机

93、第一次工业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历史现象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跑 B人们可以乘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人们坐在电脑前上网

94、“起来,饥寒交追的奴隶……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世界战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章西保卫战 B.五月流血周  C.萨拉托加大捷     D.宪章运动

95、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从农奴身份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自己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事件是  ( )

A林肯颁布《宅地法》 B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拿破仑颂布《民法典》

96、这是一首流行于美国的歌曲:“我希望站在满是棉花的土地上,古老的时光难以忘怀,看吧看吧尽情地看吧,迪克西地土地是我出生的地方……。”南方种植园主挑起的一场战争曾使这块土地硝烟弥漫,这场战争是                                           (   )        

 A.美国战争   B.克里木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97、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时写道:“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带来“恩惠”的是        (   )

 A.汽船、火车 B.电脑、手机 C.汽车、飞机 D.蒸汽机、内燃机

98、下表是“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这一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421
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B英国实行“光荣孤立”  C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  D德皇威廉放弃“”

99、近代以来,巴尔干半岛冲突不断,如第一次世界观大战的导火线就发生在此地。这一“导火线”是(   )   A.三国同盟成立    B.协约国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100、连云港田弯核电站的建成,将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电力资源。这一重大成就利益于(   )        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101、如果把《哈姆雷特》《最后的晚餐》《英雄交响曲》作为一个学习主题,则这个主题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科学的长足进步 C.欧洲启蒙运动 D.文学艺术的繁荣

102、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定的主题是“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与巩固”。下列资料和他和研究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黑人奴隶宣言》 ②《亚历山大二世伟》 ③《“明治维新”研究》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3、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对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是     (   ) ①促进了人们思想②为法国大提供了思想武器  ③批判了封建制度  ④为未来政权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4、当参观涅瓦河口“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时,我们能够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      (   )

A.“二月” B.彼得格勒武装    C.巴黎公社    D.英国宪章运动

105、1920年,列宁在探索富强的道路上,开始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趋势联系进来。这种经济是  (   ) A.新经济 B.大规模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 D.战时主义

106、《凡尔登和约》中能体现国际关系具有民主化特征是 (   ) A.规定德国支付大量的赔款 B.战胜国对德国海外殖民地的处置 C严格德国数量 D.承认波兰并归还其大部领土

107、“弱国无外交”是帝国主义强行推行外交的准则。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哪个条约,说明“半殖民地的中国在外交上没有性” (  )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 D.《慕尼黑条约》

108、抓住关键词语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二战,苏德战场、转折点”这三个词语反映的历史是(   ) A.莫斯科战役   B.中途岛海战    C.攻克柏林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09、如果把“国会纵火案”、“虎!虎!虎!”、“霸王计划”等确定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动荡与变革 B.全球战火再起  C.两极下的格局  D.和平与发展

11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中东问题的由来与现状》历史图片展览,下列不能选用的图片是(   )       A.《巴勒斯坦地区图》 B.《历史性的握手》图  C.《科索沃战争示意图》 D.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巴以形势图

111、2002年12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大学说:“华沙条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和意义。”这是因为1949年北约成立的目标是   (   )A.对抗华沙条约组织 B.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C.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D.加强与苏联等国家的合作

112、一位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目前由欧洲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  ) A.国际联盟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七十七国集团

113、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使馆建筑的破坏。这一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大事件发生在(   )A中东战争中  B海湾战争中  

 C科索沃战争中  D伊拉克战争中

114、2003年3月,美国在没有得到联合国许可的情况下,不顾世界人民的反对,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B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C国际之间的竟争愈演愈烈  D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115、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顺利着陆,宣告我国首次真正意义空间科学试验取得成功。这反映了哪次科技对中国产生深刻影响  (  ) A.第一次科技 B.第二次科技 C.第三次科技 D.第五次科技

116、2006年4月26日,博鳌亚洲论谈医学大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泰州隆重开幕。本次大会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卫生机构、国外知名大型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国际医药前50强企业、国内医药200强企业及众多传媒机构参加。这主要表明了(  )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政治的多级化  C.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D.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

117、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熊应该是(  )A.罗斯福 B.斯大林 C.列宁 D.赫鲁晓夫                                                                  

118、张明同学以“亚非拉的与振兴”为主题作深究性学习后,得出以下结论中正确是(   )①二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运动高涨 ②印度后大力发展科技,成绩卓著 ③巴拿马为收回运河主权进行长期斗争 ④非洲国家后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9、下列选项中,能生动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生活场景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120、现在人们习惯于将钱戏称为“孔方兄”,其来源是历史是的“圆形方孔钱”。规定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贷币的帝王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121、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车竹简,西汉东方朔是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   )

 A.丝织技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造纸术

122、在美国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历史被称为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23、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无关的是(   )A东汉末年北人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隋朝开凿大运河 D南宋流传“苏湖熟,天下足”

124、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今天她已走向世界。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丹经》   D.《本草纲目》

125、西方国家先后进行资产阶级和工业,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推行“闭关锁国” B近代化因素的萌发 C推行“重农抑商” D西方开始入侵中国

126、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和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之一。近代把这座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   A.   B.英法   C.八国联军   D.日本

127、小虎的曾祖父是一名中国早期摄影爱好者,他留下许多珍贵的照片。有一张由于年代久远变得非常模糊,只能依稀看见“某某于广东某某”的字样,小虎的同学各抒已见,其中不可能的是(   )   A.林则徐摄于虎门销烟  B孙中山摄于“一大”  C叶挺摄于北伐战争中  D周恩来摄于黄埔军校校址

128、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所在地,在哪里中国同胞30万人以是,而现在却被右翼势力之称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这个事件是   (   )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南京大 D.卢沟桥事变

129、流行语记录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在新中国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抗美援朝”②“一大二公”③“造反有理”④“招商引资”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130、当今世界杯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了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事件是     (   )

A.加入世贸组织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C.行使主权 D.中日邦交政党化

131、依据雅典民主,以下哪些人具体有公民大会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A.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 B.雅典30周岁的男子昂纳多 C.雅典贵族布拉达斯未满十岁的儿子 D.雅典贵族布拉达斯的妻子

132、程功同学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变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     A.思想的作用 B.民主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133、通过下列历史事件:签订《慕尼黑协定》;签署《联合国宣言》;召开雅尔塔会议。我们可以联想到的战争是 (  )   

 A.美国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拉丁美洲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34、“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世界政治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B.中国经济呈现出本土化发展趋势  C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D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

135、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是    (   )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136、下面是课堂上两位同学表演的历史剧台词(片断)。仔细阅读后,你会知道这个短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事,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小华:“能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乃臣毕生所愿,定当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A张骞出使西域  B.孝文帝迁都   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出使西洋 

137、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泰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和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138、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1------5 。CCBBA.  6----10.  DCCCC.   11----15. CDABA.  16----20. DABBB

         21-----25.  CBBDB.  26----30.  BCDAC   31----35. BDCCC.  36----40. BBBCB

         41-----45.  CBBCD.  46----50.  CBBAB.   51-----55. ABABD.  56----60. ABBDC.

         61-----65.  CCAAC.  66----70.  ACCCC.  71-- - 75. BCDDB.   76-----80. BBBDB. 

         81-----85.  BBDAD.  86----90.  CAAAB.   91----95. DBBBB   96-----100. CCACC

         101----105. ABDBA.  106---110  DADBB   111---115.BBCBC  116-----120.ABACA.

         121----125. DCBDA.  126—130. BACBA    131---138 . BADCCABD

文档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选择题专练

中考复习--选择题专练1、“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我们应该去()A.陕西省西安市B.北京市周口店C.云南省元谋县D.浙江省余姚县2、“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的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北京人3、2005年6月20日,“炎帝陵杯”中小学日记征文大赛评选揭晓。在征文活动中,很多学生参观了“炎帝陵”,传说炎帝的主要贡献是()A发明兵器B教人农耕C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