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标准段绿化景观设计应使绿化空间和道路交通空间相互融合,组成以道路为轴线的开阔的天际线,形成有层次的绿化景观效果。同时要注重绿化的功能作用,强调大乔木的布设防噪音及吸尘效果。选择植物主要有大花紫薇、黄槐、红绒球、夹竹桃等植物.
施工顺序及安排
1)平整场地
在种植施工前须先平整场地,即先清除场地上的建筑垃圾、杂物,在该区域内进行挖、填、找平。土质太差的地块应换土处理,换土厚度不小于40cm。平面图中未作地形处理的绿地也应有适当缓坡(竖向坡度不小于1%),以利草坪排水。之后对场地进行分层夯实,完成场地平整,要求场地填土密实度达到80%以上。对场地中原有树木要有效保护;需要调整时,应经业主、设计、监理认可后进行.
2)植物种植说明
应视天气和地面状况开展培土,整地,种植,和其它软景观和养护工作.当地移栽苗木应有合适来源,不应对当地的生态造成破坏。挖掘苗木时根部不带土或带宿土(即起苗后轻抖根系保留的土壤)。
3)施工前准备
①必须按照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及有关文件施工,施工人员应掌握设计意图,进行工前准备.
②施工前,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按设计图进行现场核对,如有不符,应及时提交设计单位作相应调整.
③熟读图纸、熟记规范、准备好施工器具以及花草树木、肥料、乔木支撑物等原材料,做好施工的前期工作;
④选用的绿化苗木应满足设计要求。
4)种植材料和播种材料
①种植材料应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苗木挖掘、包装运输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一木本苗》CJ/T34的规定。
③种植标准
大型乔木,有以下特征:
A.距离地面树干高120厘米测胸径,胸径不少于苗木表中明确的直径。
B.粗壮,笔直的树干,最低分枝距离土壤至少210厘米。
C.不同的树种,冠形饱满,不脱脚的苗木。从主干长出来的分枝应该是错落有致。
D。土球直径至少40厘米,种植深度不少于35厘米。
大型灌木:
A.至少为一年生灌木,近地面分枝数应符合苗木表中明确的数量,没有特别说明的至少有三个分枝.冠径是高度的2/3.
B。生长良好,根系发达。
C。土壤以上部分不少于设计图中明确的高度。
D.土球需草绳包裹,方式按苗圃规范。
矮小灌木,有如下特征:
A。生长健壮,至少为一年生灌木,近地面至少有2个分枝.
B.生长良好,根系发达。
C.根据种类,土壤以上的高度不少于苗木表中明确的高度。
针叶树,有如下特征:
A.具有发育良好的带叶枝干和针状呈发散型的叶.
B.根系发育良好,健康.
C。高度不少于图纸明确的高度.
草坪地被:
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3cm.
草坪植生带,厚度不宜超过1mm,种子分布应均匀,种子饱满,发芽率应大于95%。
5)植前土壤处理
①种植或播种前应对种植区域内的土壤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②种植地的土壤如含有建筑废土及其他有害成分,以及强酸性土、强碱土、盐土、盐碱土、重粘土、沙土等,均应根据设计规定,采用客土或采取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
③绿地应按设计要求构筑地形。对草坪种植地、花卉种植地、播种地应施足基肥,翻耕25—30cm,搂平耙细,去除杂物,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土壤调节剂。
土壤调节剂应是有机物,混合的有机物应稳定并且不会分解,不会产生热量,不含不洁物和有害于植物的物质.土壤调节剂应满足以下条件:
A. PH值介于5。0和7.5之间。
B。 湿度含量是介于30%到50%。
C。 稠度均匀且抗流动.
D. 碳和氮的比例介于25和70之间.
⑤施肥
A.预植肥料的比例是15:9:15:2(氮:磷:钾:镁),颗粒状匀称散播,或是采用业主提供的相应方式.
B.种植后施肥的比例是12:12:17(氮:磷:钾),颗粒状肥料,或是采用业主提供的相应方式。
C.肥料应存放在防水密封袋中。
D.肥料不应用于野花草播种区域
⑥清理地表
垃圾、杂物、直径超过50毫米的石头和有毒的物质应清理。植被一般不能用除草剂。如果业主容许用除草剂,应选用业主批准的专营商产品。
⑦土地的耕犁
当现有地是土壤不是岩石时,地面上可以用线条划分,每条线30厘米深,各条线之间离50厘米。妨碍种植或有毒物质应挖出转走,回填与现场相匹配的土壤以填充空隙。
⑧污染的地表面
土壤如果被化学品和其他物质污染,避免影响植物的生长,应该挖除被污染土壤,并向下多挖30厘米,以保证余下土壤不在污染范围之内,挖开的空地应该回填相同的种植土。
⑨整地
在设计范围内或是业主指定区域进行的整地,深度一般不少于15厘米深或按照规范取值。在耕种的地面上预埋肥料和土壤调节剂撒播厚度为5厘米。
⑩翻松及备种植场地的保护
在土壤1厘米和2厘米间用叉子类的工具,如耙子等翻松土壤。
A.预备场地应该防止碾压、防腐蚀、防淤积,不能作为施工场地,道路交通或其他场地所用。
B.如果预备场地已经被碾压,腐蚀和发生了淤积,应返工.
6)穴、槽的挖掘
①种植穴、槽的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况。
②种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种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必须准确,标记明显。
B。 种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应标明边线.
C。 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或代号)、规格。
D。 乔木定点遇有障碍物影响株距时,应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适当调整.
E。 规则式栽植应轴线明显,株距相等
③挖种植穴、槽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规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④在土层干燥地区应于种植前浸穴.
⑤挖穴、槽后,应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⑥种植槽、穴挖掘注意事项:
A.挖掘的底土与表土分别存放,回填时将表土填入下部,底土填入上部。
B.土质不良时,应将穴径加大1—2倍,清走杂物,换入好土。
C。 绿篱等株距较小者,可挖成沟槽。
7)种植
①应根据树木的习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的种植时期进行种植。
②种植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种植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和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时期进行种植。
B.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乔木或行列种植树木应在一条线上,左右错位最多不超过树干直径一半,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高度、干径、树形近似,种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C.种植绿篱的株行距应均匀。树形丰满的一面应向外,按苗木高度、树干大小搭配均匀.在苗圃修剪成型的绿篱,种植时就按图形拼栽,深浅一致。
D。种植带土球树木时,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必须拆除。
E.珍贵树种应采取树冠喷雾、树干保温和树根喷布生根激素等措施.
F。种植时,根系必须舒展,填土应分层踏实,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一致。竹类可比原种植深5-10cm。
③树木种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A.树木置入种植穴前,应先检查种植穴大小及深度,不符合根系要求时,应修整种植穴.
B.种植裸根树木时,应将种植穴底填土呈半圆土堆,置入树入埴土至1/3时,应轻提树干使根系舒展,并充分接触土壤,随填土分层踏实。
C.带土球树木必须带穴底土层,而后置入种植穴,填土踏实。
D.假山或岩缝间种植,应在种植土种掺入苔藓、泥炭等保湿透气的材料。
E.大苗应按原来的阴阳面栽植,并将树冠丰满圆整的一面朝主要观赏面。
F.对于弯曲的树木,经由业主或景观师现场认可,其弯向应朝当地主导风向;如为乔木时,应弯向行内,并前后对齐.
G。行列式种植时,应先在两端或四角栽上标准株,然后瞄准栽植中间各株,左右错位最多不超过树干的一半.
④ 落叶乔木在非种植季节种植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以上技术措施:
A。苗木必须提前采取疏枝、环状断根或者适宜季节起苗用容器假植等处理.
B。苗木应进行强修剪,剪除部分侧枝,保留的侧枝也应疏剪或短截,并应保留原树冠幅的三分之一,同进必须加大土球体积。
C.可摘叶的应摘去部分叶片,但不得伤害幼芽。
D。夏季可搭棚遮荫、树冠喷雾、树干保湿,保持空气湿润;冬季应防风防寒。
⑤干燥季节,种植裸根树木应采取根部喷布生根激素、增加浇水次数等措施.针叶树可在树冠布聚乙烯树脂等抗蒸腾剂。
⑥对排水不良的种植穴,可在穴底铺10-15cm沙砾或铺设渗水管、盲沟,以利排水。
⑦对排水种植后浇水,支撑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种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至境的周围,筑成高10—15cm的灌水土堰,堰应筑实不得漏水,坡地可采用鱼鳞形式种植。
B.新植树木应在当日浇透第一遍水,隔2—3天浇第二遍水,以后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补水.
C。粘性土壤,宜适量浇水,根系不发达树种,浇水量宜较多;肉质根系树种,浇水量宜少.
D。秋季种植的树木,浇足水后可封穴越冬。
E。遇干旱天气时,应增加浇水次数。干热风季节,应对新发芽放叶的树冠喷雾,宜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15时后进行。
F。浇水时应防止因水流过急冲刷裸露根系或冲毁围堰,造成跑漏水.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致使树木倾斜时,应及时扶正、培土。
G。浇水渗下后,应及时用围堰土封树穴.在筑堰时,不得损伤根系。
⑧ 植胸径8cm以上的乔木,应设支柱固定,支撑高度为植株高度的1/3-1/2处,严禁打穿土球或损伤根盘。支柱应牢固,绑扎树木处应夹垫物,绑扎后的树干应保持直立。如受坑漕的,胸径12cm以下的树木,乔木可以单柱撑,支柱长3.0m,埋深1.0m,支柱利于盛行风向一面,全路统一。
8)卉种植
①建植草坪前,场地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翻土深度不小于40cm,并全部过筛(筛空10*10mm),以获得疏松、精细的土壤.
B.草坪适于在微酸或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中生长,对受过污染及有害于草坪生长的土壤,应将40cm厚表土壤全部清运并换土.
C。每亩施农家肥2500-3000kg,粉碎后撒匀,并翻入土中。
D.草种重量配比:见详图
9)说明
①苗木统计表中的规格注释:
A。树高:指苗木自地面至最高生长点之间的距离.
B.胸径:指苗木自地面至1。2m处树干的直径。
C。冠幅:指苗木地上部分的投影距离。
D.分支点:指苗木自地面至第一分枝点之间的主干高度.
E.规格指标:各品种规格均匀为最低标准,进场苗木实际规格不得低于该标准。
F.地径:指苗木自地面至0。1m处树干的直径。
②如苗木表中所标苗木数量与平面图中不符,以平面图为准.
③如有原因要更换苗木品种或改变苗木数量与规格,应与设计人员协调解决.图纸未详细之处,均按有关施工规范及工程验收标准施工.
④图中尺寸除桩号与标高外均以毫米为单位.
⑤现场施工时,所发生的工程量以现场监理工程师记录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