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连续和过度的压力影响下,难以获取足够的缓冲资源,而产生的教师职业的理念与信念迷失、教书育人的价值感和满足感匮乏、师生教学交往的热情与兴趣枯竭以及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简单粗暴等系列不良反应。为什么最初的教学热情会慢慢退却,反而产生一种倦怠感呢?
首先,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教师不断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从古至今,教师被认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一旦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出现偏差,就会受到社会的严厉批评。而且公众对幼儿教师都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很简单、很轻松的,只要陪孩子吃吃、喝喝、玩玩、睡睡就可以了,有的甚至把幼儿教师比作保姆,由于公众的不理解和不尊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
其次,职业因素。由于受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幼儿教育的特点影响,幼儿教师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进行保育,使他们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开展,寓教育于娱乐,又要求教师多才多艺等等,怎能不让老师感觉压力大。除此之外,有的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幼儿人数不断增多,但是资源配备不足,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第三,待遇因素。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也使得不少教师产生了极度的失望,感觉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能成正比,因此也逐渐失去了工作热情。
最后,管理因素。考核的不合理,管理不民主也会让教师产生逆反的心理,产生职业倦怠。
总之,职业倦怠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许多不利。但要想真正避免职业倦怠状态,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靠自己改变观念,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