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多项选择题
1. 在制定调查计划时,为了明确达到调查目的,要求
A. 指标要具体
B. 指标要精选
C. 尽量用客观特异性的计量指标
D. 指标要面面俱到
E. 尽量多用计数指标
2. 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需检验无效假设μ=μ是否成立,可考虑用
A. t检验
B. μ检验
C. 相关分析
D. 回归分析
E. χ检验
3. 整理资料的目的是
A. 为了分组
B. 使资料条理化
C. 检查核对资料
D. 便于统计分析
E. 使资料系统化
4. 两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用t检验的条件是
A. 两总体均数相等
B. 两总体方差相等
C. 两样本均为大样本
D. 两样本均为小样本
E. 两总体均符合正态分布
5. 以统计图表示各科室住院患者的构成情况,可选用
A. 条图
B. 百分比条图
C. 直方图
D. 普通线图
E. 圆图
6. t分布曲线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比较,有如下特点
A. t分布曲线的峰随自由度增加而变高
B. t分布曲线的峰随自由度增加而变低
C. t分布曲线的尾部随自由度增加而变高
D. 峰是前者略低,尾部是前者略高
E. 峰是前者略高,尾部是前者略低
7. 广义的统计表包括
A. 调查表
B. 整理汇总表
C. 统计分析表
D. 年龄分组表
E. 职业分组表
8. 为缩小抽样误差,使样本指标更好地反映总体,应注意
A. 提高测量技术
B. 遵循随机原则
C. 选择典型样本
D. 增大样本含量
E. 尽量控制随机测量误差
9. 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
A. 要有标题
B. 要有纵轴和横轴
C. 纵轴和横轴要有标目并注明单位
D. 比较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表示
E. 要有备注
10. 在t检验中,当P≤0.05时,说明
A. 两样本均数有差别
B. 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C. 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D. 两总体均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E. 两总体差别有实际意义
11. 以统计图表示连续性变量,可选用
A. 条图
B. 直方图
C. 普通线图
D. 半对数线图
E. 圆图
12. 标准误的应用包括
A. 表示观察值分布的变异程度
B. 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
C. 估计观察值频数分布情况
D. 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期间
E. 制定参考值范围
13. t分布曲线的特点有
A. 两侧对称
B. 曲线的最高点比正态分布的高
C. 曲线形态与样本自由度有关
D. 自由度无限增大时,t分布就趋近标准正态分布
E. 自由度逐渐减小时,t分布就趋近正态分布
14. 卫生统计学主要用于
A. 研究社会条件,环境因素及生物因素对人民健康的影响
B. 评价医疗卫生措施的质量和效果
C. 医学科研,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D. 电子计数器的普及
E. 正确认识医学科研及医学工作中的其他问题
A1/A2题型
1. 某地某病的平均年发病例数为0.5人。出现全年发病例数为0的概率是
A. 0.607
B. 0.303
C. 0.076
D. 0.013
E. 0.002
2. 某研究者欲了解2007年某地成年男性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200名当地的成年男性,测量并记录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值。若计算发汞值的均数及中位数,则均数
A. 小于中位数
B. 等于中位数
C. 大于中位数
D. 大于等于中位数
E. 小于等于中位数
3. 为研究某地30~49岁健康男子的血清清蛋白平均水平,随机抽查了其中的132名男子,问此次研究是通过何种方式搜集资料的
A. 临床试验
B. 实验研究
C. 社区干预研究
D. 抽样调查
E. 普查
4. 某地某病的平均年发病例数为0.5人。出现全年发病例数不少于1例的概率是
A. 0.607
B. 0.303
C. 0.402
D. 0.393
E. 0.600
5. 某县有2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1:1占60%,现欲对农村妇女的计划生育措施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应为该县所有的
A. 农村妇女
B. 育龄期妇女
C. 农村育龄妇女
D. 农村已婚妇女
E.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
6. 为研究某地30~49岁健康男子的血清清蛋白平均水平,随机抽查了其中的132名男子,问假设此次研究除血清清蛋白外,还搜集了下列资料,其中属于数值变量的指标是
A. 被研究对象的学历
B. 被研究对象的婚姻状况
C. 被研究对象当前所从事的职业
D. 被研究对象的年龄
E. 被研究对象的血型
7. 某县为了考核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1999年1月份以后出生的新生儿进行调查,以事先随机决定的抽样号码,按预防接种登记册,每隔10人中抽取1人,在2100名新生儿中抽取210名,胎程(0、1、6月)接种率为59%。该抽样的标准误为
A. 4.2%
B. 3.2%
C. 5.3%
D. 3.6%
E. 3.4%
8. 某市调查了100例正常人的血铅含量(μg/100g),其频数分布呈正偏峰分布表示集中趋势应选什么指标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E. 标准误
9. 某县有2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1:1占60%,现欲对农村妇女的计划生育措施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调查研究
A. 以人群为对象,实验研究以动物为对象
B. 比实验研究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C. 不能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D. 与实验研究相比可得到大量的基线资料
E. 不能保证各组资料间的均衡性
10. 为研究某地30~49岁健康男子的血清清蛋白平均水平,随机抽查了其中的132名男子,问高血压患病率是
A. 频率指标
B. 构成指标
C. 相对比
D. 动态数列
E. 平均数
11. 某县为了考核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1999年1月份以后出生的新生儿进行调查,以事先随机决定的抽样号码,按预防接种登记册,每隔10人中抽取1人,在2100名新生儿中抽取210名,胎程(0、1、6月)接种率为59%。全县新生儿全程免疫接种率的95%可信限为
A. 51.9%~66.0%
B. 50.8%~67.2%
C. 49.2%~68.8%
D. 48.6%~69.4%
E. 52.3%~65.6%
12. 某市调查了100例正常人的血铅含量(μg/100g),其频数分布呈正偏峰分布表示离散趋势最好应选什么指标
A. 全距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E. 四分位数间距
13. 某县有35万人口,其中农村居民90%,现欲作农村居民AIDS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对于本研究,较适宜的具体资料收集方式是
A. 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B. 信访
C. 个人访谈
D. 小组访谈
E. 电话调查
14. 大量调查表明,某市区女孩平均出生体重3kg,现有16名男孩,测得其平均出生体重为3.50kg,标准差0.50kg表示集中趋势应选什么指标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E. 标准误
15. 某研究者欲了解2007年某地成年男性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200名当地的成年男性,测量并记录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值。该地成年男性的血压测量值的资料类型为
A. 定量资料
B. 二项分类资料
C. 有序多分类资料
D. 无序多分类资料
E. 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
16. 某县有35万人口,其中农村居民90%,现欲作农村居民AIDS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对于本研究,较适宜的调查方法是
A. 单纯随机抽样
B. 机械抽样
C. 普查
D. 整群抽样调查
E. 典型调查
17. 大量调查表明,某市区女孩平均出生体重3kg,现有16名男孩,测得其平均出生体重为3.50kg,标准差0.50kg表示离散趋势应选什么指标
A. 全距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E. 四分位数间距
18. 某研究者欲了解2007年某地成年男性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200名当地的成年男性,测量并记录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值。数据记录形式为调查对象中有多少名高血压患者,则该资料的类型为
A. 定量资料
B. 二项分类资料
C. 有序多分类资料
D. 无序多分类资料
E. 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
19. 某县有35万人口,其中农村居民90%,现欲作农村居民AIDS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中所确定的“观察单位”应该是
A. 该县的农村居民个体
B. 该县的自然村
C. 该县的每个农村家庭
D. 该县的行政村
E. 该县的每个乡镇
20. 某市100名8岁正常男童中,有95%的身高范围在114.18~131.82cm范围内,由此可推出100名男童身高的标准差等于
A. 5cm
B. 1.96cm
C. 2.58cm
D. 3.2cm
E. 4.5cm
21. 某研究者欲了解2007年某地成年男性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200名当地的成年男性,测量并记录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值。描述该资料的集中位置,宜选用
A. 均数
B. 中位数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E. 四分位数间距
22. 某县有35万人口,其中农村居民90%,现欲作农村居民AIDS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
A. 该县所有常住人口
B. 该县所有农村居民
C. 该县已婚的所有常住人口
D. 该县已婚的所有农村居民
E. 该县已婚的所有农村育龄妇女
23. 某市100名8岁正常男童中,有95%的身高范围在114.18~131.82cm范围内,由此可推出100名男童身高的均数等于
A. 128c
B. 123cm
C. 121cm
D. 127cm
E. 126cm
24. 某研究者欲了解2007年某地成年男性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200名当地的成年男性,测量并记录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值。描述该资料的变异程度,宜选用
A. 极差
B. 四分位数间距
C. 方差
D. 标准差
E. 变异系数
25. 为研究某地30~49岁健康男子的血清清蛋白平均水平,随机抽查了其中的132名男子,问本次研究的总体是
A. 该地所有的30~49岁健康男子
B. 该地每一个30~49岁健康男子
C. 该地30~49岁男子的血清清蛋白值
D. 该地所有30~49岁健康男子的血清清蛋白值
E. 随机抽取的这132名男子的血清清蛋白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