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官船来往乱如麻。(《朝天子 咏喇叭》)
(3)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__________,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
(5) 当时奢侈今何处?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
(7)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
2.默写。
(1)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6)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
(7)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9)走进唐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深情厚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岑参对友人的牵挂不舍之情。
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 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5)《孟子》有云:“……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则在《过零丁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呼应,表明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6)自古就是“丝绸之路”重要商品输出地的江西宛若一艘巨轮,正乘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
东风扬帆起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填写《次
北固山下》的两句)
1.网络红包潮(10分)
【媒体报道】
从2月11日打响的网络红包战,经过节前一周的蓄势预热,在除夕夜上演终极对决,红包金额大幅加码。支付宝20点到24点五个整点,以“捉红包”形式投放1亿元现金红包。作为春节红包活动的创始者,微信通过与央视春晚的首次携手,从晚上8点开始,用户“摇一摇”手机可以抢到由各企业赞助商提供的超过5亿元的现金红包。与此同时,阿里系和腾讯系的两大社交平台新浪微博和QQ每个整点派发的明星红包和企业红包引发一轮又一轮的刷屏模式。受此启发,各种“打车红包”“旅游红包”“流量红包”“理财红包”也快速传播,春节发红包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通过新媒体自我营销、提升用户品牌认知和忠诚度的一个重要手段。
【红包简介】
传统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 “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市民评论】
往年,陶女士一家都是边打牌边看央视春晚,有时根本不知道有些什么节目。她说,今年一家人在一起边看边聊,得益于“春晚抢红包”。“因为抢红包,大家牌都不打了。一家人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聊天,更有年味。趁这个机会,我们还建了一个家庭微信群,我们发些红包让晚辈抢,开心聊天。我们与孩子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网友“高小上”:微信发红包的方式很好。对智能手机功能向来感冒的妈妈,现在也会用微信抢红包了,甚至还学会用微信与我聊天,互送祝福。这种感觉真好。
博友严先生:今年过年,大人还好,娃儿不是耍手机,就是耍平板电脑。他们宁愿在微博上吐槽春晚,也不愿意和家里人聊。现在又多了电子红包,年味更淡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旁边,你却在抢红包。”这是网友们对此次春节抢红包大战的一种吐槽。对此,郑群也深有体会。在郑群的老家叙永县马岭镇有一个习俗,每年初一凌晨,有车的家庭都要开车在马路上跑一圈,寓意来年开车平平安安。以往每年,儿子都会一起去,今年却因为抢红包不去了。“不去也就算了,最让我窝心的是,过年这几天,他时时刻刻都盯着手机,跟他说什么都爱理不理,有时根本没听见。这些都是因为抢红包。”
【微信怎么领发红包】
一、首先我们需要在手机中下载安装微信,另外由于需要付款或者领取红包,因此我们也需要绑定银行卡。
二、要体验微信新年红包功能,我们还需要关注“新年红包”微信公众账号,关注后,即可使用该功能了。
三、微信新年红包功能主要分为我们为朋友或亲人发红包和领取朋友或者亲人送给自己的红包。
1.微信发送红包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填写红包信息,如红个数、包红包金额和祝福语等;然后使用微信支付交付红包金额,此流程需要用户绑定银行储蓄卡,暂不支持信用卡;最后就可以将红包发送给指定好友群或单个好友。红包发出后,好友将会收到领取红包的信息,好友按照提示领取即可。领取成功后,还可以使用相关银行卡对此次红包里的金额进行提现。另外微信新年红包还推出一项“拼手气群红包”功能,可以向群里好友送红包,而群友们主要靠运气,会随机收到不同金额的红包,给人一种比较神秘的感觉。
2.领取红包分为“普通红包”与“拼手气群红包”两种,普通红包就是亲朋好友送给我们的红包,而拼手气群红包则属于随机性收到的红包,并且金额也是随机分配的。
【小题1】下列说法与材料内容完全符合的一项是()(2分)A.从2月11日打响的网络红包战以来,春节发红包就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通过新媒体自我营销、提升用户品牌认知和忠诚度的唯一手段。B.长辈在春节拜年时,会给晚辈分发压岁钱。压岁钱分为两种。一种像龙形,置于床脚;一种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C.使用微信支付交付红包金额,需要用户绑定银行储蓄卡或者信用卡。D.微信红包分为“普通红包”与“拼手气群红包”两种,这两种红包都是亲朋好友发送的,而且每个红包的金额也是随机分配的。【小题2】认真阅读上下文,分点扼要说说传统的春节红包有哪些涵义?(2分)
【小题3】 邻居李大爷在手机上已经安装了微信,他也想用微信给孙子们发红包,可是他不会使用,你能告诉他使用方法吗?(3分)
【小题4】 网络红包已掀起了一股热潮,你认为网络红包会不会取代传统红包?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由。(3分)
1.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14分)
(甲)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词(2分)
①等死__________,死国可乎②吴广以为然。
③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④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耕之垄上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B.佣者笑而应曰而庭宇芜秽C.尝与人佣耕尝闲处一室D.勤知其有清志安陵君其许寡人【小题3】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扶苏以数谏故”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B.吴广以为然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小题5】比较甲乙两文中人物特点,说出其异同。在刻画人物方法上,都有哪些共同点?(4分)
1.(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8-9两题。(6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小题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其后的问题。(5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小题1】.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B.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C.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凌厉、逼人的气势。D.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小题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3.(一)诗歌赏析。(7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钟”字好在何处。(3分)
【小题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4分)
1.作文(60分)
请以“快乐,来自坚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写自己生活中与“坚持”有关的事;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