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学年政教处工作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看法》为指导思想,围绕学校工作总体进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立足于“为每一个同学缔造美而好将来”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同学、老师、学校三位一体共同成长的平台;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切实加强同学思想道德训练、法制训练和抱负训练;抓住培育同学“学会做人”这条主线,以主题班会、团体活动为有效载体,促进不同层次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共性心理品质,增加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以精神激励、文化引领、内涵进展、精细管理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进展,逐步形成我校德育训练特色。
一、工作目标:
依据本学期学校工作要点,结合上学期政教工作总结、反思与新学期政教工作思路,在学校党支部和校委会的领导下,切实加强与班级组、班集体的紧密联系,加大常规管理力度,强化德育工作。
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开展敏捷多样的主题训练活动,深入到进行历史训练、爱国主义训练和改革开放训练,培育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增加同学的民族骄傲感,激发同学的爱国热忱和以建设更加富强的祖国为已任的使命感。
努力搭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网络平台,主动开展以家访为基础的校本调研,让家访回归学校工作常规。
进展学校心理健康训练,努力解决同学进展性心理问题,维护和增进同学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健全成长和进展,达到良好共性的形成。
加强表彰与考核力度,优化班风、学风、教风、校风,构建平安和谐校内,实现学校德育工作良性循环。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深化训练改革,拓宽德育训练渠道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建立常态性学习机制,提高班主任驾驭本职工作的力量和水平,增加班主任履行职务行为的执行力。组织班主任学习相关管理理论,供应相关资料供班主任自学。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阅历总结与相互沟通,提高班级工作水平和品位。加大班主任工作讨论力度,每学期每位班主任上级工作感悟一篇,进行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课评比和探讨,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开设班主任博客,举办班主任网络沙龙,相互沟通体会、切磋方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努力引导班主任由阅历型向理论型转变,管理型向讨论型转变。健全班主任工作评估,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提高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效促进班级工作管理力度。
加强校内德育环境建设,提升教职工德育理念。抓学习,重师德:协作学校组织老师进行新《中学校老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确立和弘扬“忠诚事业,关爱同学,追求卓越,崇尚荣誉”实中老师精神,率先提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风范,树立试验中学新的形象。抓管理,重参预:充分发挥《教职工考核积分评价》促进作用,扩大德育工作队伍,让人人争做德育工,发挥一切德育职能人员的作用,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同学进行训练,把课堂与相关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作用。抓规范,重关爱:仔细学习训练法规,增加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提高老师科学育人的水平。坚持说教与身教相结合、急躁训练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关怀、爱惜同学,构建公平、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加强政教处与各处室、团委、班级组的工作协调和协作,增加德育训练活力。
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力。团员、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影响是不行低估的,他们应当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团员、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进一步加强政教到处室工作人员管理。加强处室工作人员的师德师风学习和德育训练管理理论学习,仔细执行处室考勤制度,落实处室人员职责,让每一个人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其主动性与主动性,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处室各项工作。
(2)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形成家校训练合力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训练相结合,抓好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训练,促进同学健康成长。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开展家教相互沟通。
成立家长委员会,以宣布传达学校可持续进展策略,让家长理解学校,关怀和扶持学校进展,主动参预学校管理,为学校进展出谋划策。家长委员会可组织家长对全体老师以及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反馈广阔家长要求,并通过健康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学校准时了解家长的心声。主动带领广阔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家长学校的活动,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建立更加亲密的联系。
让家访回归学校工作常规。积级开展以家访为基础的校本调研,完善家访制度,采纳应用有效措施使家访纳入老师工作的基本范畴。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做好同学深入到细致的思想工作,促进老师、家长、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理解的桥梁。利用不同形式,沟通同学在校和家庭状况,提出同学在家、在校的学习生活常规要求,使同学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健壮成长。
(3)巩固宣布传达阵地,提升训练内涵
政教处与校团委相互协作,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广播站、宣布传达橱窗,加强对同学爱国训练、养成训练、生命观训练、文明礼仪训练、公德意识训练和心理健康训练,连续开展校训的学习宣布传达,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利用社区资源、校外德育训练基地对同学进行训练,形成训练的合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连续深入到开展社区训练,利用一切社区资源对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素养训练。[nextpage]2、深化爱国主义训练,激发同学爱国热忱
在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四月份纪念先烈活动、红五月活动和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活动中,深入到开展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思想训练,组织好《祖国在我心中》读书训练活动,通过征文角逐、歌咏角逐、演讲角逐等活动,着力引导同学多读书、多思索、多实践,引导同学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进展,心系人民福祉,常立爱国之心,常怀报国之志,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勉图强的实际行动,狠下功夫,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法制训练紧抓不放,重点做好训练防范工作。充分利用法制训练报告会、政治课、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训练,增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同学知法、懂法、守法,会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学校实际组织法制训练报告会,对问题同学进行定期定人帮教、转化,杜绝在校同学违法犯罪大事的发生。
全面加强平安训练,强化平安管理责任,切实保障校内人身和财产平安。通过同学自我训练、自我管理,使同学树立平安意识,训练和引导同学不参预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嬉戏、不到网吧上网,重视同学的平安训练,加强防范意识训练,创建平安文明的校内。
3、狠抓常规管理,规范同学文明行为
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务实的德育工作管理,努力创设和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整体育人模式,把德育内容融入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中,重视制度的约束和日常管理对德育的促进和保证作用,把德育的导向性要求体现在有关规章制度中,促进同学道德规范行为的养成。
进一步完善《班级量化细则》、《同学违纪行为惩罚细则》,加强管理力度,力求量化公正合理。量化考评由政教处、同学会、班级组负责,每周进行汇总,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期末进行累计,作为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的重要依据。对消失重大违纪大事和重大平安大事的班级,评优评先实行“一票拒绝”。
本学期重点开展对仪容仪表、乱丢乱扔、抽烟酗酒、打架斗殴、进营业性网吧等进行专项整治,加大对自行车管理、校内卫生管理、文明行为管理的力度,进一步规范同学行为,端正学习态度和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塑造高尚的道德修养。
成立以共青团员和主动分子为骨干的青年志愿者团队,在校内校外进行宣布传达、互助、义务服务等活动。扎实开展“养成之星”、“学习之星”、“阳光之星”评比活动,促进良好校风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多途径训练和引导全体同学,培育他们意志力量、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使全体同学学会学习、学会思索、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努力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4、加强心理健康训练,培育同学良好心理品质
制定和完善心理询问制度,组建心理健康训练专班,落实心理训练经费,改善《欢乐工作室》(心理询问室)环境,切实做好心理询问活动,努力解决同学进展性心理问题。
开展好同学的心理健康训练、青春期训练。采纳应用书面形式和利用网站对同学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有针对性的做好同学心理的疏导。
老师要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同学心理健康进展的人文环境,保证心理健康训练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同学身心全面健康地进展。
利用校内网中《德育园地》和《同学天地》对同学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询问,多渠道满意同学需求。
建立长效机制,保证留守子女训练落到实处。制定代理家长制度和班主任问责制度;建立相关的留守同学帮扶制度。
加强问题同学转化工作,做到有方案,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班主任要填写好问题同学档案。要求老师急躁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训练工作,做到不讲过头话,少批判、多鼓舞,少指责,多关心。
做好九班级同学中考考前心理训练,调整好同学考前心态。
三、德育工作支配
月份
工作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