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古代文学史题库大一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5:18:08
文档

古代文学史题库大一上

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①《吕氏春秋》②《吴越春秋》③《礼记》④《淮南子》2、《女娲补天》原载于()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①《左传》②《史记》③《汉书》④《礼记》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①乐调不同②作者不同③产生地域不同④产生时代不同5、《毛诗传笺》的作者是()①郑玄②朱熹③王逸④孔颖达6、风、雅、颂的"雅"意为()①雅观②文雅③典雅④读音同夏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
推荐度:
导读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①《吕氏春秋》②《吴越春秋》③《礼记》④《淮南子》2、《女娲补天》原载于()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①《左传》②《史记》③《汉书》④《礼记》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①乐调不同②作者不同③产生地域不同④产生时代不同5、《毛诗传笺》的作者是()①郑玄②朱熹③王逸④孔颖达6、风、雅、颂的"雅"意为()①雅观②文雅③典雅④读音同夏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
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

①《吕氏春秋》②《吴越春秋》③《礼记》④《淮南子》

2、《女娲补天》原载于()

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

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

①《左传》②《史记》③《汉书》④《礼记》

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

①乐调不同②作者不同③产生地域不同④产生时代不同

5、《毛诗传笺》的作者是()

①郑玄②朱熹③王逸④孔颖达

6、风、雅、颂的"雅"意为()

①雅观②文雅③典雅④读音同夏

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

①《静女》②《蒹葭》③《汉广》④《泽陂》

8、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弃妇诗是()

①《汉广》②《氓》③《将仲子》④《狡童》

9、被王夫之誉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诗篇是()

①《东山》②《采薇》③《黍离》④《蒹葭》

10、控诉秦穆公以人殉葬暴行的诗篇是()

①《黄鸟》②《正月》③《小弁》④《雨无正》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语出自()

①《离骚》②《远游》③《涉江》④《哀郢》

12、《东君》祭祀的是()

①天之尊神②云神③太阳神④主宰寿命之神

13、屈原的第二个长篇诗作是()

①《九歌》②《九章》③《天问》④《招魂》

14、清人刘熙载《艺概o赋概》:"情人绵邈,莫如宋玉'悲秋'。"宋玉的"悲秋"之作是

①《九辩》②《高唐赋》③《神女赋》④《风赋》

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一语出自()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6、代表先秦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7、善用比喻寓言进行说理的先秦历史散文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国语》④《战国策》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①《论语》②《孟子》③《战国策》④《墨子》

19、鲁迅誉之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著作是()

①《庄子》②《孟子》③《荀子》④《韩非子》

20、保存寓言最多的作品是()

①《庄子》②《列子》③《荀子》④《吕氏春秋》二、多项选择题

1 、原始诗歌的特点有()

①口头性②集体性③综合性④功利性⑤随意性

2 、下列神话中反映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作品有()

①《鲧禹治水》②《后羿射日》③《精卫填海》④《盘古开天》⑤《黄帝擒蚩尤》

3 、《诗经》中 " 颂诗 " 包括()

①《夏颂》②《商颂》③《周颂》④《吴颂》⑤《鲁颂》

4 、下列作品中反映周部族发迹史的是()

①《玄鸟》②《大明》③《生民》④《绵》⑤《思文》

5 、《卫风 o 氓》()

①是我国诗史上最古老的一首弃妇诗②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

③控诉了夫权制的罪恶④告诉人们不要自主择偶

⑤景物描写出色

6 、《小雅 o 采薇》()

①反映人们的厌战情绪②多用叠字和叠句③即景抒情,情景相生④反映了战争对生产、生活的极大破坏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首早期的边塞诗

7 、复沓的作用在于()

①加深印象,渲染气氛②深化诗的主题③使感情得到心情抒发④增强诗的音乐性、节奏感

⑤可以增加诗篇长度

8 、《九歌》中祭祀天神的作品是()

①《东皇太一》②《礼魂》③《东君》④《湘君》⑤《大司命》

9 、下列作品中属于宋玉的有()

①《神女赋》②《洛神赋》③《登楼赋》④《高唐赋》⑤《风赋》

10 、《曹刿论战》刻画曹刿形象的主要手法有()

①语言描写②行动描写③心理描写④细节描写⑤环境描写

11 、《左传》长于写战争,在写战争时往往着重叙写()

①战争的性质②双方力量的对比③战争的过程④双方将帅的素质⑤对待战争的态度

12 、烛之武说秦退师,主要在于他的说辞说明了()

①晋之无厌②亡郑利晋害秦③存郑于秦有利④郑原为秦陪臣⑤郑愿割地赔款

13 、《晋灵公不君》一文中叙述晋灵公骄奢纵欲、残忍暴虐的事例有()

①厚敛碉墙②从台上弹人③拒谏纵恶④谋杀国之栋梁⑤穷兵黩武

14 、《国语》一书包括()

①《周语》②《齐语》③《晋语》④《秦语》⑤《越语》

15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有()

①焚券市义②复谋相位③立庙于薛④劝说齐王⑤开拓疆土

16 、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对话体的有()

①《论语》②《孟子》③《庄子》④《荀子》⑤《韩非子》

17 、《庄子》文章特点主要有()

①想象丰富②夸张大胆③善用比喻说理④质朴无华⑤逻辑性强

18 、保存寓言故事较多的作品有()

①《韩非子》②《庄子》③《列子》④《吕氏春秋》⑤《山海经》

19 、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的有()

①运斤成风②自相矛盾③邯郸学步④东施效颦⑤画蛇添足

20 、下列寓言自出《韩非子》的一书的有()①狐假虎威②滥竽充数③守株待兔④买椟还珠⑤揠苗助长1 、先秦文学是指从 ____ 到 ____ 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学。

2 、上古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人们集体口头创作的 ____ 和 ____ 。

3 、我国一第部诗歌总集是《 ____ 》,共收诗 ____ 首。

4 、战国时期的文学以 ____ 和 ____ 的成就最为辉煌。

5 、从文辞上看,《左传》是___之笔,《___》多谏对之辞,《战国策》多___之言。

6 、原始诗歌保存至今的只有《 ____ 》和《 ____ 》

7 、原始诗歌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 ________ 。

8 、《诗经》的搜集与编订成书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____、____和____之说。

9 、古人采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________ 。

10 、《诗经》原来叫《 ____ 》或《 ____ 》。

11 、《毛诗序》云:“故诗有六义焉:曰____、曰赋、曰比、曰兴、___、曰 ____”

12 、春秋时期,外交场合常常“___言志”,但多是 ____ 而非真正采用诗文本义。

13 、汉代传习《诗经》的共有鲁国申培、齐国 ___ 、 __国韩婴和赵国___共四家。

14 、孔子非常重视“诗”的作用,他曾说:“诗,可以兴,可以 ____ ,可以群,可以____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5 、《毛诗》得以流传下来,与经学大师 ____ 作笺有很大关系。

16 、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一首弃妇诗是《 ____ 》

17 、昔我往矣, ________ 。今我来思, ________ 。

18 、屈、宋诸人作品所以名为“楚辞”,按宋人 ____ 的解释,因其皆“书楚语,____ ,纪楚地,名楚物”

19 、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 ____ 的《 ____ 》。

20 、《 ____ 》是屈原早期之作,也是一首较早的咏物诗。

21 、屈原之后,楚有宋玉、 ____ 、 ____ 皆以赋见称。

22 、宋玉的《 ____ 》和《 ____ 》写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的故事。

23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____ 》

24 、所谓“春秋三传”是指《左传》、《 ____ 》和《 ____ 》。

25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 ____ ,比《春秋》多 ____ 年。

26 、发生在鲁僖公二十八年的 ____ 之战,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27 、《左传》是编年体,而《国语》则是 ____ 。

28 、《战国策》原叫《 ____ 》、《 ____ 》等名,经 ____ 整理才定名《战国策

29 、诸子散文在战国初期的代表作品是《 ____ 》,战国后期的《 ____ 》则标志着诸子的理论文章在上更加成熟。

30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 ____ 体散文,全书共 ____ 章。

31 、"四书五经"的中"四书"是指《论语》,《 ____ 》、《大学》和《 ____ 》。

32 、孟子名 ____ ,字 ____ ,战国中期邹人。

33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例如“____”、“____”等都是著名的比喻式寓言。

34 、《庄子》现存 ____ 篇,全书全为《内篇》、《外篇》和《 ____ 》篇。

35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 ____ ,荀子则主张 ____ 。

36 、司马迁在《史记》上说《 ____ 》“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而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却是《 ____ 》,达三百多则。

37 、战国时代,寓言创作颇丰,《 ____ 》、《 ____ 》和《 ____ 》等书中都有大量寓言故事。

38 、寓言 " 画蛇添足 " 出自《 ____ 》。

39 、寓言 " 朝三暮四 " 出自《 ____ 》。

1 、神话

2 、《诗经》六义

3 、赋比兴

4 、风雅颂

5 、四家诗

6 、复沓

7 、楚辞

8 、风骚

9 、春秋笔法 10 《春秋》三传 11 、百家争鸣 12 、庄骚

五、简答题

1 、简述原始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

2 、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 、何谓 " 采诗 " ?采诗的目的是什么?

4 、简述《诗经》复叠的形式特点和作用。

5 、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

6 、简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7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怎样?

8 、试析《氓》诗中的弃妇形象。

9 、楚辞是怎样产生的?

10 、简述《九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11 、《九章》对我们正确认识屈原有何价值?

12 、试述《齐桓晋文之事》在论辩方法上有何特点。

13 、简析《烛之武退秦师》外交辞令的特色。

14 、简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简述诸子散文兴盛的原因。

15 、简述诸子散文的发展历程。

16 、诸子散文的时代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7 试比较《孟子》和《庄子》在运用比喻上的差异。

六、论述题

1 、试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2 、试述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有何艺术效果?

3 、结合《离骚》分析屈原的人物形象。

4 、《左传》在叙事方面有何特色,试以《城濮之战》为例说明之。

5 、试述《战国策》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6 、以《逍遥游》为例,说明《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风格。

七、研究性思考题:

1 、你如何看待《诗经》确立的现实主义文风?

2 、屈原对中国文人的人格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左传》中表现了哪些军事军事思想?

4 、孟子“有劳心,有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一说法有无合理因素?

5 、你如何看待庄子的 " 大音希声 " ,它对中国文学、美学有何影响?

第二编秦汉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赋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

①楚国②齐国③鲁国④秦国

2、《两都赋》的作者是()

①扬雄②张衡③班固④司马相如

3、李斯《谏逐客书》写作时间是()

①战国末年②秦王朝已建立③秦王朝将亡之时④春秋未期

4、"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语出自()

①班昭《为兄上书》②司马迁《报任安书》③杨恽《报孙会宗书》④邹阳《狱中上梁上书》

5、称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的是()

①班固②班超③范晔④陈寿

6、汉代诗歌中,表现手法上喜用铺陈,多用对话的是()

①乐府民歌②《古诗十九首》③文人五言诗④民间歌谣

7、标志着五言诗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

①《孔雀东南飞》②《陌上桑》③《古诗十九首》④《行行重行行》

8、开东汉后期抒情小赋先河的是()

①王粲的《登楼赋》②张衡的《归田赋》

③赵壹的《刺世疾邪赋》④蔡邕的《述行赋》

9、辛延年的《羽林郎》是()

①文人五言诗②文人五言乐府诗③杂言乐府诗④乐府民歌

10、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式的是()

①贾谊的《吊屈原赋》②枚乘的《七发》

③司马相如的《子虚赋》④扬雄的《甘泉赋》

二、多项选择题

1、赋作为一种文体的首创者是()

①屈原②宋玉③荀况④贾谊⑤枚乘

2、宋玉是屈原之后的辞赋作家,他的作品有()

①《高唐赋》②《神女赋》③《子虚赋》④《风赋》⑤《长门赋》

3、司马相如是西汉最有成就的赋作家,他的作品有()

①《子虚赋》②《酒赋》③《长门赋》④《长杨赋》⑤《归田赋》

4、西汉的重要赋作家有()

①贾谊②枚乘③张衡④赵壹⑤扬雄

5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作表作品有()

①《归田赋》②《二京赋》③《刺世疾邪赋》④《两都赋》⑤《述行赋》

6、贾谊的政论散文除《过秦论》外,著名的还有()

①《陈政事疏》②《论贵粟疏》③《谏营昌陵疏》

④《论积贮疏》⑤《谏猎疏》

7、《汉书》中由班昭、马续完成的部分是()

①纪②表③志④传⑤书

8、司马迁以"实录"的精神写作《史记》,表现了司马迁不以贵贱论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进步历史观的两篇作品是()

①《陈涉世家》②《留候世家》③《项羽本纪》

④《高祖本纪》⑤《李将军列传》

9、汉代乐府机关收集民歌的主要目的有()

①观民风②定郊祀之礼③训练乐工

④供帝王娱乐⑤丰富乐府乐章

10、《古诗十九首》是一组形式成熟的抒情诗,其主要内容()

①揭露社会黑暗②反映民生疾苦③游子思妇念别

④仕途失意情绪⑤控诉战争的危害

三、填空题

1、赋的本意是____,到战国后期,它发展成为一种的文体,内容侧重于____,形式介于诗歌与____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朗诵。

2、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____和____首创的。

3、汉代的赋可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类。

4、汉代的赋发展经历了____、____ 、____三个阶段。

5、贾谊的赋作以《____》和《____》为代表作。

6、《____》标志着汉大赋的正式形成,在汉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7、《子虚赋》和《______》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这两篇赋的主旨是反对奢侈,____。

8、司马相如的《____》是一篇杰出的骚体抒情赋。

9、东方朔善辞赋,以散体赋《____》为最有名。《洞箫赋》是____的名篇。

10、扬雄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有《河东赋》、《长杨赋》、《____》、《____》。

11、汉赋四大家是____、____ 、____和张衡。

12、张衡的《____》,赵壹的《____》是东汉著名的抒情小赋。

13、汉代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____ 、____ 、____和史传散文。

14、西汉初年,政论散文是散文创作的主体,在形式上多为____、疏、策等。

15、《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是____的长篇政论散文名作,它被称为“____”。

16、《论贵粟疏》是____写给文帝的一篇奏疏,文章中心是阐述、强本抑末的主张。此外,邹阳的《____ 》和枚乘的《上疏谏吴王》也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17、司马相如的《____》主要说明了开发西南的重大意义。

18、撰写的《叙录》开创了我国目录学,《____》是他为劝阻汉成帝营造昌陵而作。

19、东汉后期较重要的政论散文有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____》等。

20、汉代记事散文的代表作是刘向的《____》、《新序》、《说苑》以及赵晔的《___》、___的《越绝书》。

21、汉代抒情议理散文的共同特点是____与____相结合。著名的有____的《狱中上梁王书》、____的《为兄上书》和徐淑的《____》等。

22、《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班固的《汉书》是第一部___。《汉书》偏重___,文学成就不如《史记》。

23、《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由十二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七十____五个部分组成。

24、《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

25、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赞扬《史记》:“其文直,____ 、____ 、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26、《汉书》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改变,改__为志,去掉世家并入___,由纪、___、志、传四部分

27、乐府原是古代____的名称。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汉乐府民歌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感于哀乐,____”的作品。

28、《孔雀东南飞》最初见于徐陵编的《____》,题为《____》。它是我国古代史上一首有名的____。

39、文人五言诗主要是在___和五言____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__》。

30、《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早见于____编的《文选》。它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描写____的苦闷和悲哀;二是描写____的别离相思之苦。

31、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长于____;《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长于____。

四、简释题

1、赋

2、汉赋四大家

3、纪传体

4、史传文学

5、互见法

6、实录

7、《乐府诗集》 8、汉乐府 9、《古诗十九首》

五、简答题

1、简述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及发展衍变。

2、以贾谊《吊屈原赋》为例,说明汉代骚体赋的特点。

3、《子虚》、《上林》赋在汉赋发展史中的地位如何?

4、《归田赋》的思想内容及其在汉赋发展中的意义。

5、简述西汉初期散文的概况。

6、贾谊的《论积贮疏》和晁错的《论贵粟疏〉有哪些异同?

7、简述《史记》进步的思想倾向。

8、怎样理解鲁迅先生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

9、司马迁漫游的外境阅历对其创作《史记》有何重要意义?

10、以《鸿门宴》为例说明《史记》人物传记的故事化手法。

11、以李陵和苏武的传记为例,说说《汉书》人物刻画的特点。

12、简述《史记》的语言成就。

13、简述《陌上桑》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14、试述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形成过程。

15、简述五言诗的起源。

六、论述题

1、以《项羽本纪》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用了哪些基本方法。

2、《史记》作为我国早期叙事文学的典范,其叙事成就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以《苏武传》与《李将军列传》为例,说明《史记》、《汉书》在思想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手法上的特点。

4、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对《诗经》有哪些继承和发展。

5、《古诗十九首》既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又不乏思辨色彩,其对人生哲理的揭示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研究性思考题:

1、经学作为汉代的主导学术,其对汉代文学有哪些影响?

2、汉初政论散文的特点及其经术化走向。

3、《史记》人物的悲剧美与司马迁审美理想的形成。

4、《史记》的叙事话语与叙事结构。

一、填空

1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2甲骨卜辞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简短散文,可以算是散文的萌芽。

3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4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

5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6中国文学史上的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秦妇吟》。

7建安之杰:曹植。

8墨子时论:尚同、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9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10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1《孔雀东南飞》最早出处:《玉台新咏》。

12《史记》体例:纪传体。

13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4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汉书》。

三、名词解释。

原始诗歌:原始诗歌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它出现于原始社会,是在原始人类为求得生存发展的集体劳动中产生的。是为了协调劳动劳作,鼓舞唠叨情绪随口唱出来的,它算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原始诗歌是集体的口头创作,它以劳动为主题,带有不同程度的原始宗教意识,是歌、乐、舞三者结合为用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它内容丰赡,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其中民歌最富于现实主义精神。《诗经》句式以整齐的四言为主,多用重章迭句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丰富多采,朴素优美,音节自然谐和,富有艺术感染力。

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吸取民间文学营养,利用楚国民歌的传统形式,创造了句式参差灵活的“楚辞”体。他的作品有《离骚》、《九章》等二十多首光辉诗篇,这些诗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词藻绚丽,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树立了榜样。《诗经》和《楚辞》,形成了后世诗歌发展的《风》、《骚》传统。

神话:根据马克思的科学的概括和阐释,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就是说,神话是远古人类借助想像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为内容的故事。

九歌:《九歌》,共十一篇。本是楚国江南民间祭祀所用的乐歌,是依据神话故事及当世流传的一些巫觋祭歌写成的一组抒情诗。从其内容和情调来看,可能是屈原早期的作品。《九歌》系沿用古曲之名,“九歌”是夏启时的乐曲。九者,数之极,故《九歌》不限于九篇,而是十一篇。除了最后的《礼魂》依王夫之说是送神曲子之外,前十篇都是每一篇写一位神灵。楚国江南民间不可能同时祭祀这么多的神祇,这大概是屈原把民间分别使用的祭祀乐歌集中起来,经过改作而成的大型的综合乐章,并以“九歌”作为标题。

诸子散文:先秦诸子包括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分别代表儒、墨、道、法家的著作。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

四、简答题。

关于诗经编辑的两个途径:一是采诗,周王朝设有专门采诗的“行人”,他们四处收集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政治所失,所谓“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一是献诗,周朝有献诗的制度,规定公卿大夫在特定场合给天子献诗,以便了解下情和考察政治得失。

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史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典范,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深远。唐宋以来的散文家无不推崇《史记》为圭臬,如韩愈、欧阳修等的散文手法与格调都很明显地受到《史记》的影响。

2.《史记》对我国古典小说影响巨大。首先,《史记》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塑造人物形象,为我国古典小说所承袭。其次,《史记》组织故事,安排情节,刻画人物、铺叙场面、描写细节,也都给后世小说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3.《史记》也是我国古典戏曲题材的重要来源。《史记》极善于提炼历史题材,把许多历史故事,描写得腾挪跌宕,充满着矛盾冲突,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极易改编为戏曲。因此,我国古典戏曲,无论元杂剧。明清传奇,还是地方戏的传统,故事取材于《史记》的极多。

五、论述题。

《孔雀东南飞》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分析。

刘兰芝:勤劳、善良、美丽,而最可宝贵的性格特征是具有反抗封建家长的坚强意志,她不堪忍受焦母的虐待,宁肯牺牲个人幸福,主动要求离开焦家:“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土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她不顺从兄长的摆布,不为富贵所动,不为强暴所屈:“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以死表明了她的反抗。这种倔强的性格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使她成为古代反抗封建家长制妇女的典型。

焦仲卿:焦仲卿也是一个忠于爱情,站在兰芝一边,与焦母抗争,还回绝了焦母关于“东家有贤女”的引诱。他起初对自己的母亲还抱有幻想,希望母亲可以回心转意,他能把兰芝接回家中,在这点上他不如兰芝对局势看得清楚。他对兰芝的处境也不能做到理解,所以对兰芝有过“贺卿得高迁”的嘲讽。但残酷的事实使他认清了矛盾的不可调和,最后以死明志进行抗争,他也是一个反封建家长统治的正面人物。

赏析陶渊明的诗歌。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解析: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这是首著名的田园诗,是作者辞官回乡后次年写下的。

诗的开篇说,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爱大自然的风物。“误落尘网中”,有自责追悔的意味。以“尘网”比官场,表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

“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那么生计如何维持呢?“开荒南野际”就可以弥补以前的过失,得以“守拙归园田”了。

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他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暖暖”,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

结尾四句由写景而写心,“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指诗人悠然常闲的心境。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应了诗的开头。这里显示的人格,即非别墅隐士,又非田野农夫。罢官归隐的士大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锄禾田间的农夫缺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所以陶渊明是真正能领略自然之趣、真正能从躬耕劳作中获得心灵安适的诗人和哲人。

“返自然”是这首诗的中心题旨。它是诗人人生理想,也是这组田园诗的主旋律。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析:

本诗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我们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

西厢记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分析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她深沉、含蓄,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内在的激情。封建家庭的教养,无法完全窒息她内心的青春情感。她不由自主的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张生吐露心声,陷入情网之中而不能自拔,饱尝着相思的痛苦。同时她也越来越不满于老夫人的约束,并迁怒于红娘的跟随。老夫人当众许婚,后来又出尔反尔,既赋于崔、张的婚事以外在的合理性,又赋于崔、张爱情以内在的合理性。正是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合理性,成为莺莺敢于冲破老夫人的约束,决心对张君瑞以身相许的潜在动力。但是,冲破内在心理的樊笼毕竟比冲破外在人为的约束还在艰难,于是就有了莺莺的“闹简”和“赖简”,其中莺莺所表现的“假意儿”,不仅是为了试探红娘是否可靠,张生是否真心,更重要的是披露出崔莺莺战胜传统的教养、女性的禁忌所应有的反复和艰难。长亭送别时,莺莺既忧虑张生考试落第,婚事终成泡影,更担心张生考取后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弃置,承担着如此沉重的精神重压。

《西厢记》深刻地揭示了崔莺莺的恋爱心理,即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并且细致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强烈要求逐步压倒、战胜外部的压抑、传统的禁锢和心理的樊笼的全过程。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穷困也不肯屈事权贵的精神在当时已经为人称道。可以说他为后世士大夫树立了一个耿介正直、孤高伟岸的人格模范,具有相当动人的示范力量。唐代诗人高适不愿拜迎长官、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都与陶渊明的精神可谓是一脉相承。

二、陶渊明的桃花源社会政治理想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后世文人都把桃花源理想境界看做是一种与现实社会对立或不同的社会加以憧憬,本身就具有否定黑暗现实的意义。

三、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派者。

陶渊明的贡献就在于他第一次大量地发掘这一生活素材,并且在艺术上卓有成效。

四、陶渊明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功也是使他影响不衰的重要原因。

他创作中所渗透的平淡自然的美学风格,后代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最高境界。

文档

古代文学史题库大一上

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①《吕氏春秋》②《吴越春秋》③《礼记》④《淮南子》2、《女娲补天》原载于()①《山海经》②《淮南子》③《庄子》④《列子》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①《左传》②《史记》③《汉书》④《礼记》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①乐调不同②作者不同③产生地域不同④产生时代不同5、《毛诗传笺》的作者是()①郑玄②朱熹③王逸④孔颖达6、风、雅、颂的"雅"意为()①雅观②文雅③典雅④读音同夏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