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历年中考好句段(抒情议论段)】
1、 如果没有“望断天涯路”的迷惘,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辛苦付出,怎会有“蓦然回首”的顿悟?
只有经历了痛苦与挫折,那“灯火阑珊处”的收获才会渐渐明朗起来。
2、 也许人生经历的风景真的是单调乏味的,也许人生来就要接受这样那样的磨难,但这绝不应该成为人
生消沉的理由,因为人有信念,人生无法左右命运,但却可以自强、自勉,即使无法绽放七彩的花蕾,也要摇曳绿色的身躯。
3、 人生承受阳光就有鲜花和硕果,承受巨浪就登临彼岸的放松和释然,承受炼狱之痛就有获得新生的欢
声和感悟。让我们共同笑迎生活,不怕困难,知难而上。
4、 矗立在人生的岸边,回望岁月凝成的树林,虽然每一片金黄的落叶都写满成长的疼痛,每一颗透明的
露珠都包含沉淀的悲伤,但不经历风雨怎知彩虹的美丽?没有痛苦的彷徨,怎能抖落幼稚的哀伤;没有惨痛的挫折,怎能收获成功的希望。
5、 人生的画卷刚刚展开,只要奏响自己生命的号角,学习雄鹰翱翔蓝天,练就坚硬的翅膀,就能乘着奋
斗的羽翼,去摘取满天的繁星;学习腊梅傲视严寒,绽放扑鼻的芬芳,就能踏着磨砺的阶梯,去追赶明天的太阳。
6、 你的执着,带给我倔强的勇气;你的沉稳,教会我踏实地迈步;你的诗意,引领我叩开文学之门。你
用你的一切,向我昭示:无需期盼阳光给自己温暖,只需静待雷电,来奏响青春的乐章。
7、 是帆,就要随风前行;是船,就要驶向大海;是人,就要抗击风雨!
8、 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用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权濒
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9、 船的命运在于漂泊;帆的命运在于追风逐浪;人生的命运在于把握,把握信人生,方能青春无愧。
10、 感激是春天里的和风细雨,催开了蕴涵希望的蓓蕾;感激是夏日里的惊雷,撕开了遮蔽你心田的阴霾;
感激是秋日里结出的丰硕果实,映照着你丰收的笑脸;感激是冬日里烘焙大地的暖阳,化解着我们人生的严寒。
感激是让幸福抽芽的养料,感激是让希望蔓延的和风,感激是让成功拔节的琼浆,感激是让友善传递的火把。
11、 没有“白头生死鸳鸯浦”的轰轰烈烈,却也使“夕阳无语为之动”;没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
枝”的海誓山盟,却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血脉相连无绝期”的亘古永恒;没有“身似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的长相守,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默默祝愿……飘落的雪花带不走凝固的记忆,穿越时空的凝重进入不会老去的岁月,蓓蕾般地默默等待,夕阳般地恋恋不舍,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深处折射出两个字——“亲情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喧嚣世界外的桃源,是汹涌波涛后平静的港湾,是无边沙漠中的绿州,是寂寞心灵中的慰藉;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你迷航时的灯塔,是你疲倦时的软床,是你受伤后的良药,是你口渴时的热茶;亲情是什么?亲情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嘱咐,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来”的思念,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守候。
12、 如果你是一粒种子,亲情就是土壤,为你提供生长必要的养分;如果你是一株小草,亲情就是大树,
为你张开挡风遮雨长臂;如果你是汪洋中的一艘船,亲情就是灯塔,为你指引返航的归程;如果你是一条小河,亲情就是大海,为你永远敞开那包容的胸怀。亲情是阳春三月的绵绵细雨,滋润你的心田;亲情是酷暑的炎炎烈日,点燃的是你的心灯;亲情是秋天的累累硕果,慰藉的是你收获的喜悦;亲情更是严冬腊月的阳光,温暖的是你的永远的希望。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亲情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跋涉者的征尘。它就是这样,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的血脉间彼此默默地相互关怀。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溶化;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惫烟消云散。亲
情是父母额上增多的白发,是父母眼中无限的关怀和盼望,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束灯光,给你的无可替代的家的感觉与温馨。
13、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
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友谊
14、 友谊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友谊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
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
15、 我们都是风筝,风筝飞得在高,也都有线牵着,而线在家里。春去秋来,乐也好,苦也罢,最好的还
是家。
16、 快乐是装在水晶杯中的葡萄酒,香醇、诱人、令人沉醉;泪水是点了樱桃的鸡尾酒,层层色味不同
17、 人是爱逞强的动物,明明不可缺少,却装作毫不在意,想要甩开束缚,却忘了自己早已和这束缚成为
一体。年少的我们,都想展开翅膀尽情飞翔,却不知飞到高空后在哪里休息。家门前半昏半明的那盏灯一直在等,等伤痕累累的小鸟回家。
【篇二:作文抒情议论训练】
第一节:结尾议论段
例文:
父亲的格言
父亲的话不多,也极平常时,但在我看来就是闪烁着独特光芒的珍宝。
一
上小学四年级时,竞选班长,一向学习优秀的我获得了多数人的肯定,不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王庆。他的成绩在班上倒数,在我眼里他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不过初选时他的票数却和我相差无几。放学之后,我就采取了措施,约了班里的几个骨干到家里,一边请他们吃糖果,一边向他们透露王庆的一些不良爱好、习惯。他们也都点头表示赞成,我心里乐开了花。
等他们走后,父亲就走进我的房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刚才,我无意间听到了你的话,其实当你在说别人坏话时,你已经输了。”听到父亲的话,我恍然大悟,羞愧地低下了头。
是父亲让我明白了,要走正当的竞争道路,要靠实力取胜,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最终会摔得最重,最让人不齿。在人生之始的道路上,父亲的这一番话,教给了我做人的技巧——正直与友善。
二
已经步入中学,一向学习认真的我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我开始了一段叛逆的生活:说谎、逃课、偷拿父母的钱……虽然饱受良心的谴责,可是我始终抵挡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当父母得知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后,他们走访了我所有的好友和老师,也与我展开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谈心,但他们收获甚微。
一个冬天的夜里,我从家里偷跑出来上网。一场游戏大战后,已是深夜两点,我赶紧起身离开。当我走到网吧门口时,看到父亲正抱着棉衣站在雪地里。我知道迎接我的是什么,我故意执拗地走上去瞪视着父亲。可是父亲赶忙跑过来,把棉衣披到我身上,说:“天冷了,也不知道多穿件衣服。”“你怎么不骂我?”我惊奇地问。“父亲对于孩子的爱是不能用骂声表达的。而且,你能知道回家,爸已经知足了……”
看着父亲的头发被雪花映得发亮,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我真的是一个知道回家的孩子吗?我能改掉这些天养成的一身坏毛病吗?看着父亲的眼睛,我无地自容。
父亲的话让我明白父母始终是孩子的家,只要知道“回家”就是他们的好孩子。有了父亲的信任与疼爱,我终于找回了原来的我。
三
爱好文学的我已经努力终于发表了几篇文章,这在我们班甚至我们学校也算是小有名气了。每次发表后我就到处宣扬,同学们的赞赏和羡慕令我觉得幸福极了。
一次,父亲出差回来,我有把握的成就一股脑地说给他听,父亲边看我的文章边微笑着,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你写的东西很有意思,不错。爸爸也为你感到骄傲。
父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用他的语言警示着我,给我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提供着前进的动力。父亲的话就像他的那只大手一样,在不断地推着我克服着前进中的每一个困难。
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责任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父母工作繁忙被抱到奶奶家。那时候的奶奶腿脚不灵便,白头发也只有可数的几根,总觉得奶奶家是一片乐土,奶奶能保护我们,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直到那次,我才突然意识到,奶奶已经老了,她是那么的需要我,我的肩膀上似乎有一种无形的责任。
就在上次放寒假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骑车出去玩儿,只见一个老太太拿着一大筐菜往前走,离近一看原来是我奶奶,我赶紧下车去帮奶奶提菜,奶奶看到我特高兴,对我说:“丁丁,很久没来奶奶家了,今天过来吃顿饭,可想死奶奶喽!”我一想,真的好几个月没去了!就答应奶奶了。
中午的时候,我来到奶奶家,看到奶奶做了一大桌子的菜,我惊讶地问奶奶:“您今天请谁呀!怎么这么多菜呀?”
“请你呀!你看这都是你爱吃的!”
我一看,可不是!想得到的,奶奶都做了,我连手都没洗,拿起筷子就胡吃海塞,爷爷看着笑,奶奶在一旁说:“慢点吃!别噎着!”
吃晚饭,奶奶又和我睡午觉,她抱着我聊起了我小时候的事。她说:“小时候我就抱着你睡,现在长大了,都抱不动了。唉!小时候你们都在我这玩,长大了,都
出去念书了!半年都不回来一趟!”说着,两行热泪从她眼中流出。一瞬间,我发现奶奶老了,已经满头白发,心里酸酸的,我拭去了奶奶的泪,可自己却泪流满面了。
【课堂练习】
以《挑战》或《执著》为题,写一个议论的结尾段。
第二节:有感而悟
中心思想:懂得亲情是一种幸福
夜,很静,很静。
窗外,柔柔的月光如水倾泻在大地上。远处人家灯火陆陆续续地灭了,而我的书房里的灯仍然亮着。我坐在书桌前,黄色的灯晕投撒在书本上。这时,身后渐渐响起妈妈轻微而细碎的脚步声,轻轻的,轻轻的,生怕影响到我似的。我一抬头,妈妈正微笑着看着我,笑容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他把一杯冒着腾腾热气的奶茶轻轻放在书桌上……
感悟:
中心思想:精神上有满足感是幸福
五月二日,天朗气清。我们一家三口驱车来到了杨镇的一位朋友家中,打算享受一把“农家乐”。
我们来到了田野,惊喜地发现西瓜开始爬秧了。西瓜地旁是几亩绿油油的菜地,野生的二月兰等着淡紫色的花朵盛开在一条条拱起的菜畦上;偶尔地,一两只白蝴蝶有染的舞过。堤旁几棵高大的杨树的阴影里,一位带着草帽的老伯在歇息,他黝黑发红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望向绿色的田地。
感悟:
中心思想:幸福就在身边
那段时间,我的身体很不好,常常往返于学校、医院、家之间。学习成绩也出现了滑坡。我感到了苦恼,甚至是痛苦。一天晚上,我撑着疲惫的身体写作业的时候,电话忽然响起来,我拿起话筒,里面传来他温柔的声音:“喂……你的身体好了吗?”
感悟:
【篇三:作文指导七抒情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
授课人 深圳市龙华中学 徐彦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准确表述能力;
让学生认识议论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明确记叙文写作中对议论的要求。
教学难点:
能在记叙文写作中准确恰当的运用议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导入)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的作用是什么呢?它有哪些形式?
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对人、对事、对景、对物的看法,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一般优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先议后叙再议。
二.认识记叙中的议论
1.议论的形式多种多样,首先读《藤野先生》的片段,师生共同讨论,找出议论并说说形式和作用。
片段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参:议论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前者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无奈之情,引出下文;后者表达讽刺之情,总结上文。是先议后叙再议的形式。
片段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参:议论:第一句。形式:先议后叙。作用:表达对日本青年学生的愤怒之情和对本民族暗弱形势的悲哀,引导主题。
片段三: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参:议论:全段。形式:从前后文的关系看,是叙述之间的议论段。作用:总结上文,点明题旨,主题得以深化。
2.请你找出下列两段话中的议论(用曲线在文中标出),再说说它运用的形式和作用。(见投影)
段落一:这个枕头刚做好的时候,我总觉得它不好,还觉得有点硬,所以就置之不用了.有一次吃晚饭时,我问妈妈:“这个枕头里装的是什么?”妈妈说是柏树子地儿.我又问:“怎么才装那么一点?”妈妈有点不高兴地说:“那么一点儿?让你爸爸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 那么一点儿?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头脑清醒些,去去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这小小的枕头,系着爸爸对我的爱,系着深深的父子情.
段落二:回家的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川流不息.偶然间,迎面走来一位伯伯.只见他手里抱着一盆火鹤,脸上漾着微笑。火鹤的花朵配上墨绿色的大叶子.让人觉得它透着一股喜庆劲儿.而此时伯伯的脸上的笑意已经清楚明白地把他的心情告诉了每一个人.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他小心地搬着花向前走,还不时停下来弄弄叶子,那股小心呵护的劲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那盆火鹤,再看那位伯伯,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我继续向家走着,心中的甜蜜久久不散.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教师指导明确。
段落一:议论句:最后一句。形式:先叙后议。作用:点明了枕头中所蕴涵的亲情。段落二:议论句:“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 形式:夹叙夹议。作用:第一句点明了伯伯笑的内涵。第二句揭示了我对生活的理解,点明了主题。
三.看看这些文章的错误:
1、同学们在日常作文中经常出现议论使用不恰当的现象。下面两段话中的议论都有毛病,请先指出毛病,再做修改。(教学材料见投影)
段落一:雨,尽情地下着。走出考场,我看到雨中走来了我的母亲,她很快汇入前来接考生的家长的人群。在考场楼前,在那一大群母亲中,她的个子是那么小,可她也象每一个母亲那样,挺起矮小的身子,急切地在那些从考场里涌出的孩子中寻找着我。她打着一把雨伞,可那伞哪是为了遮挡她的身体!她把伞的一大半用来遮挡手中的东西,那时我的衣服、
雨鞋,还有蛋糕、汽水、饼干。我到了她眼前,她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母亲看到我时的那种目光。那是难以用语言描绘的目光,那是母亲眼里特有的光华。
毛病:————————————————————。
修改:————————————————————。
段落二:妈妈非常的疼我。一天,天生瘦弱的我病倒了。母亲白天带我到医院排队、挂号、看病、拿药整整忙乎了一天,夜里又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可那时我完全不知道妈妈一夜没水,整整一夜,一直都在看护着我。第二天早晨,我慢慢的睁开双眼,朦胧中,我看到了母亲的脸,黯然无光,眼里布满了血丝。显然她已经疲惫不堪了。见我醒了,她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前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顿时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啊!妈妈的经历是多么的充沛,意志有十多么坚强啊!我真为有这样一个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妈妈而感到幸福。
毛病: 。
修改:——————————————————————。
2、学生读材料后,交流讨论得出答案。
3、全班共同交流,学生回答自己是如何分析的。
4、教师明确:段落一毛病:结尾的议论空洞,不具体。修改:“那目光温柔、火热,像和煦的春风,像灿烂的阳光,蕴含着母亲对我的无限的关爱。” 段落二毛病: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和记叙、描写的内容脱节,没有准确地揭示记叙、描写所要表现的内容。修改:“啊!妈妈是多麼的体贴、多麼的疼爱我呀。我真为有这样一个体贴、疼爱我的妈妈感到幸福。
5、小结:通过刚才我们的共同交流,同学们应认识到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议论需注意的问题有两点:①、议论要具体、贴切。②、议论要和记叙、描写和谐统一。
四、我来试一试:
1、请学生读材料,按要求在下列文中的横线上加入恰当的议论句。注意刚才所提的两个注意问题。
①、下面这段话开头的横线上加一个能准确地领起下边记叙的议论句。
—————————————————。每日爸爸下班,妈妈听到脚步声,总会在爸爸掏出钥匙之前跑过去开门,然后再接过爸爸的包,递上一杯热茶。阴雨天,妈妈刚一换衣服,拿包要出门,爸爸就已把伞递到她的手里。并叮嘱妈妈:“路上要小心。”
②、在下面这段话结尾的横线上,加入能揭示“我”感受和记叙内涵的议论句。
清晨,走在上学的路上,一片树叶飘落在我的肩上。一叶知秋,我将它拾起,仔细地端详。它那变化了的色泽,正在失去的柔软,以及开始卷曲的形态,向我展示了一个生命最后阶段的依恋与惆怅。—————————————————————。
2、学生阅读填写。
3、小组交流,推荐最好的学生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4、参:
(一)1.爸爸妈妈的关系特让我羡慕。
2.我不知道别家的夫妻,关系是什么样的,但是我非常清楚爸妈之间那种平常又特别的关爱。
(二)它似乎在告诉我,生命是多么美好,时光又是多么容易流逝,珍惜这大好青春吧!
五、课堂小结:学生小练笔:写一段记叙中有议论的文字,200字以上。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article/200905/40341.html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教学设计
广州市真光中学 李伟文 黎月雯
一、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体的特点;
2.明确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在明确本次作文存在文体不清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修改典型的失误作文;
2.在完成修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通过修改典型的失误作文,引导学生明确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体的特点;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难点
1.针对文体不清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修改作文;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层次学生习作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要求,简要总结本次作文的基本情况。
(二)比较?分析
1.阅读两篇范文,思考哪篇更符合记叙文的要求?
(范文一:优秀作文,以记叙为主。范文二:文章开头大量议论,中间记叙,末尾小量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