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施工工艺流程
灭火装置支架固定→安装灭火装置→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钢管内导线敷设线槽配线→按钮、模块等部件安装→系统调试→检测验收交付使用。
二、施工方案:
(一)钢管及金属线槽安装要求:
1)配管前应根据设计、厂家提供的模块、手动按钮的型号、规格,选定接线盒,使盒子与所安装的设备配套,电源线采用钢管敷设,信号线穿入KBG铁管
2)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便于穿线的位置增设接线盒:管路长度超过30m,无弯曲时;
管路长度超过20m,有一个弯曲时;
管路长度超过15m,有二个弯曲时;
管路长度超过8m,有三个弯曲时。
3)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4)明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暗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5)当管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非燃烧体的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mm。金属线槽和钢管明配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6)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采用保护管等。
7)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安装允许偏差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8)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处理。9管路敷设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9)钢管安装敷设进入箱、盒,内外均应有根母锁紧固定,内侧安装护口。钢管进箱盒的长度以带满护口贴进根母为准。
10)箱、线槽和管使用的支持件宜使用预埋螺栓、膨胀螺栓、胀管螺钉、预埋铁件、焊接等方法固定,严禁使用木塞等。使用胀管螺钉、膨胀螺栓固定时,钻孔规格应与胀管相配套。
11)各种金属构件、接线盒、箱安装孔不能使用电、气焊割孔。
(二)灭火装置的安装要求
1)非贮压式非爆破式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房间顶部。当空间超过8米以上的区域(或现场情况需要),须采用角铁焊接桥架下垂至合适的安装高度,再将灭火装置附带支架焊接或用螺丝固定在角铁桥架上。
2)防护区用于安装灭火装置的结构强度应能承受负荷为5倍于安装其上的装置的重量,并保证灭火装置的完好,保护其不受意外损坏,施工接线需按照装置的安装注意事项严格操作。
3)灭火装置安装时严禁连接电源(带电安装),电线接头采用优质绝缘胶布缠绕并确保不短路及断路,系统安装调试确认手动开关在断开状态,热电转换器线路处于断路形式,再连接消防电源,否则会造成灭火装置误启动!
4)所有电源线必须穿入钢管内敷设,钢管接头处采用防爆接线盒,从接线盒至灭火装置采用金属波纹管连接,电线不得外露。
5)紧急启动按钮安装于入口或便于启动灭火装置的地方,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5M;声光报警器安装于门口便于操作、观察的地方。
6)防护区内导线穿防火套管敷设。
三、工程质量目标及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一)工程质量目标及目标分解
1)本工程要求的质量目标为:通过消防验收,质量优良。我公司具有丰富的高层、超高层以及各种大型复杂工程的消防工程施工经验。
2)为了达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我公司将选派优秀的项目班子,对工程施工采取全过程的目标管理,并将工程质量总目标分解为分部分项工程的分目标,对各质量目标均落实到具体个人头上,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奖罚指标,使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者与操作者形成有效的压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并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3)目标管理是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的中心内容,质量保证措施的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必须围绕“目标”这个中心而展开。将以目标管理统揽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以经济承包为杠杆,以全面推广应用质量标准为手段,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二)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体系
本工程严格按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企业质量管理文件汇编》的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实施质量管理。
2、图纸资料管理:
对本工程技术文件包括合同、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联系单等从施工到回收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使其一直处于受控状态。
3、采购管理:
对供应商选择及产品的质量关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公司建立合格供应商的名单,并定期对其进行评审,采购产品时制订完整的计划、合同和相应的规范、标准等并严格进行验证。
4、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
对原材料、施工过程及竣工工程进行有效的标识,使产品具有可识别性和可追溯性。对原材料在记录上和实物上进行标识,对重要材料还要记录、跟踪其使用部位;对施工过程在记录上和实物上标识,特殊工序还要记录、跟踪其使用部位。
5、工序控制管理:
对施工工序各个环节的控制,保证其质量满足要求,对特殊工序由具备资格的人员进行操作并进行连续的监控。
成立工程质量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的技术人员、专职质检员、材料员、机具员、保管员、工长、班组长参与,负责对工程从材料、机具供应、保管、技术交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