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当前新农村中学现状(背景)
当前新农村地区的初级中学,其办学条件已经不再像传统农村中学一样的简陋,有了较好的教学楼、运动场,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科技设备也已经引入校园;教师也都是有较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学生也不再是传统单纯的农村学生,他们的知识面更广、接受文化的素质提高,但同时也失去传统农村学生的单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加的娇气。我们的学校正是这样的一所学校。
二、班级管理现状
过去由于传统班级管理中,十分强调班主任的作用,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班主任负担过重、班级管理的方式不完善、班级管理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等。近年来,随着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重视,例如 “弱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的管理新提法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开来,将班级管理的主要权利与责任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当班级管理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实现自主管理、自我管理。
三、常见班级建设上存在问题
1、班主任管得太多。
班主任管的太多,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或“保姆”的角色。一方面,老师混淆管理的层次理论,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没有理解“教是为了不教”理念。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类似的我们也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对孩子管得特别细特别严的家长,大都是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很用心的人,在工作或事业上属于那种放哪儿都会干好。同样,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成功心更迫切,也很自信,把对自己的管理,都拿来套用到孩子身上。可是,孩子不是一块石头,成人刻刀所到之处留下的,并不完全是雕刻者单方面的想法。作为雕刻者的父母、老师如果看不到这种互动性,漠视孩子的感觉,那么一块璞玉在他手中也会变成一块顽石更谈不上尊重孩子。不尊重孩子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对孩子管制太多,也就是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正常生长就被打乱了。
2、班主任对待学生的问题处理方式还存在简单粗暴。管理中过多的用“堵”的方式,而不是“疏”。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一个人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初中生作为未成年人,在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抛弃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的自我更新阶段。在这个阶段犯错误是难免的,这也是成长的必经阶段,所以说学校是一个允许犯错误的场所。如何对待并处理好学生犯错误,方式方法归结起来无外乎两种理念,即“堵”与“疏”。
这倒真如上古大禹治水的策略。传说上古九州洪水泛滥,舜派稣治水,稣只是用堵的方法,结果每堵一分,水便高一分,力量也增一分,堵的越高越牢,水积蓄的力量也越大,洪水最终不可收拾,再次决堤泛滥。禹吸取父亲用生命换来的教训,明白只能堵水于一时,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问题,只有通过疏,把洪水导入它的最终归属一大海,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良策,从而取得了成功。大禹治水的故事说明了,堵与疏相比,疏为上策。几乎每位教师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现实教育管理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更多地采用堵的方式。因为“堵”,方式简单,短时间可以见到效果;疏的效果尽管好,但是费时,见效慢。
3、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老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天真淳朴的学生,是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的学生,是看问题表面而又情绪化的学生。在他们心里常存在各种心里问题,如:学习压力大造成精神紧张:偏执、敌对,缺乏对他人的信任感;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人际关系紧张;对学业没有信心,心情烦躁不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当他人强于自己,心理就会极不平衡;严重的学生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戒备心理、逆反心理等。师生沟通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班级情况的重要手段。可见,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4、部分班委工作方式不佳,不能站在其他学生立场换位思考,与学生之间关系较紧张。
班级班委已成为除了学校和班主任以外可以实施某种权力的小管理者。在部分学生的意识里,“官”即是管。班委这种将自己置身于普通学生之上的思想,使得自己与普通学生关系‘时立”。这主要是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荣誉概念上的正确引导。又作为班委,要既管好纪律等又不得罪人,本身就是一件“难两全”的事。这就要求班主任对班级群体中每个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5、部分班级班主任管理不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自由散漫。
班主任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没有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仅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学生没有目标,无法产生动力,行为上表现自由散漫。而部分教师则是缺乏责任心,由此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动力、自由散漫。
四、对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班级共同愿景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高曾度评价了集体对于个人发展的巨大潜力,提出了“实现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构建了“集体主义自我教育”的主体观。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个体身心素质,开发个体的天赋才能。
有句格言说得好:“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人。”可见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和展示其才华的舞台。当全班学生都清楚班集体的长远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是对班集体成员的一种召唤、一种推动、一种鞭策、一种具体责任要求。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会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调动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2、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班干部的选择是班级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班主任一旦接受班主任工作就需要做好的一项工作。可采用 “竞争上岗”和“轮岗制”的方式选班干部。通过自我管理增强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找出每个学生工作中可圈可点之处,及时表扬鼓励。
3、学生和学生的合作
班集体教学的优势就是让同龄的孩子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互相模仿,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共同愿愿景下,结合班级学习小组的竞争评价机制的确立,学生之间更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整个班级学生被拧成了一股绳。由于每个学生都要被别人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自尊心被激活了,学习动机也增强了。学习中有了问题向同伴求助,不会再觉得难堪;同伴有了困难,热情帮助,不会再嘲笑挖苦。平时也可以组织一些“两人三足”的趣味赛增强学生和学生的合作能力。
4、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在目前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在教学中,在某个知识点上,教师所知道的该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并不一定就比学生知道的广和深。因此师生合作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更是对古训“教学相长”的新发展。在班级共同愿景的感召下,教师和学生朝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前进,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储备。师生之间多了一份坦诚,少了一份遮遮掩掩。平时,师生的合作更多地渗透在生生合作的过程中。
在班级管理中,也更多地需要师生合作。作为班主任的,在班级管理中离不开各班委的大力支持,班级管理中的各项具体的工作需要各个班委去落实到位。毕竟班主任只有一双手,一个脑袋。而在具体的班级管理的智慧及能力中,学生们的智慧及能力是不可小觑的。譬如,班级要出黑板报了,告诉组织委员黑板报的主题,几天以后,一副漂亮的黑板报就呈现在班级同学们的眼前。由此可见,学生中人才挤挤。我们有时只不过是比他们年长些,有点生活经验而己。
5、家长与学校的合作
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积极乐观等,不仅是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的希望,更是众多家长的希望。家长的目的是望子成龙,老师希望自己能够桃李满天下。因此为了孩子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一家庭教育。”鉴于时空的而网络又发达的时代,家校联系手册、qq、手机都是不错的联系方式。
6、不要吝音赞美的语言,永远给学生以“希望”。
作为教师,拥有爱的眼睛,才能发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同时还要毫不吝音的把你的赞美表达出来。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班级中的“丑小鸭们”对老师赞美的需要,就如同植物对于阳光的需要。赞美,可以使不自信的他们变的自信一点,快乐一点,也会使他们原本灰暗的世界变得阳光一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充满挑剔、批评的环境下,他只会吹毛求疵,谴责别人:如果生活在充满肯定、赞美的环境下,他就学会了自信和赏识别人。赞美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是实现自尊、自信的重要条件。
赞美学生要求老师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成长。要想让学生变得更自信、更偷快、进步得更快你就不要吝音你的赞美。
班集体建设能够实现自我管理是我最大的愿望 ,这需要时间和漫长的过程,也许用不了多久,班级管理就会实现这个目标——人人都是主人,人人自我管理,实现人人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