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5:19:32
文档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高尚的亦或卑劣的,在舞台上纷纷亮相。然面对那些拜金主义的丑恶表演,稍有觉悟的人都会嗤(chi)之以鼻。B.近年来,美国动辄凭借其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的所谓“情报”,恣(cì)意向别国施加压力,这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C.“对于这种无耻谰言,对于他们的攻讦(jié),我们要同仇敌忾,粉碎他们的阴谋。”李义愤填膺地对大家说。D.“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
推荐度:
导读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高尚的亦或卑劣的,在舞台上纷纷亮相。然面对那些拜金主义的丑恶表演,稍有觉悟的人都会嗤(chi)之以鼻。B.近年来,美国动辄凭借其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的所谓“情报”,恣(cì)意向别国施加压力,这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C.“对于这种无耻谰言,对于他们的攻讦(jié),我们要同仇敌忾,粉碎他们的阴谋。”李义愤填膺地对大家说。D.“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高尚的亦或卑劣的,在舞台上纷纷亮相。然面对那些拜金主义的丑恶表演,稍有觉悟的人都会嗤(chi)之以鼻。

B.近年来,美国动辄凭借其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的所谓“情报”,恣(cì)意向别国施加压力,这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C.“对于这种无耻谰言,对于他们的攻讦(jié),我们要同仇敌忾,粉碎他们的阴谋。”李义愤填膺地对大家说。

D.“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许多有识之士为此殚(dān)精竭虑。大声急呼,我们切不可置若罔闻。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分得清主次,任何时候都要把工作摆在首要__________上。

②领导者之所以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有两个条件:一是由于群众的需要,在阶级社会里是由于阶级的需要;二是领导者____________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比较高。

③能够“见微”,___________做到“防微”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一切微小的事物有如“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一样,并无明显的特征。

A.位置  自身  从而                        B.位子  自身  并且

C.位子  自己  从而                        D.位置  自己  并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泰山的岱庙、曲阜的孔庙,都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们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气宇轩昂,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B.他们没有什么真朋友,在狐朋狗党作鸟兽散之前,也只不过是热热闹闹的孤家寡人而已。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杭州人民的浩大工程做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有的外国人在赞誉中国美术片独特风格的同时,也指出过“习惯于完整的故事和懒洋洋的叙述”,“很难捉摸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等批评意见。

B.《阿Q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Q投向,挂着党牌子的“长衫人物”却不准他,最终被送上刑场的悲剧。

C.新新服装厂生产的“雪莲”牌衬杉,无论在用料上,款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D.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

5.“相信酒量是遗传的”这句话是对下面一段话中某种现象的解释。要把它插入段落中去。最好的位置是

好喝酒,常喝酒,是五十岁以后的事。五十以前,(A)不但没有认真喝过酒,甚至没有注意过酒。(B)我父亲滴酒不沾,听他说过,他的父亲也是如此。因此,(C)从小就树立了我与酒无缘的观念。(D)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屈原开创了我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

B.苏轼是一个通才,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诸方面皆有成就,前人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田汉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有《丽人行》《关汉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前身《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他撰写歌词的。

D.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文学作品中剥削者的形象,他们分别出白作家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的笔下,是作品《成尼斯商人》《欧也妮·葛朗台》《死魂灵》中的人物。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察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所以,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一门课叫做“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

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

7.对文中概念“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欣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B.“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

C.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

D.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

8.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

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B.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

C.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并且还能使之长久不衰。

D.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9.对“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把行为比作发动器,是说行为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B.用发动器代指人的行为,来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

C.将欲望比成发动器,表明人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

D.把欲望比作发动器,是说人的行为是由欲望支配的。

1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引用“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是要说明不清晰而产生出朦胧的美感。

B.第四段作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朦胧能使人产生出强烈而持久的美感的原因。

C.最后一段通过朦胧与晦涩的比较,使人们对朦胧美有全面的认识,避免了片面性。

D.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朦胧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只有朦胧才能使美感经久不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复,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宣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云烟竹树而已        第:只是。

B.亦谪居之胜概也                            概:感慨。

C.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出:京官外调。

D.丙申,移广陵                                移:改派,调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皆竹楼之所助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1)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1)吾以至道乙未岁                    (2)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1)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2)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楼)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B.吾闻(诸)竹工云

C.公(于)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D.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于)滁上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当地用陶瓦造房子的习俗不同,作者别具一格,所建的两间小楼全部用竹子作材料,而且“价廉而工省”。

B.作者所建的竹楼环境幽静,视野开阔,旁边还有一条瀑布,在小楼上不管鼓琴、咏诗、围棋、投壶,都别有一番趣味。

C.一般的竹楼仅仅能使用十年,属于“易朽”之物,但作者却希望它速朽,因为作者做官一年换一个地方,“未知明年又在何处”,房子再牢固也没有意义。

D.作者生动描写黄冈之竹楼,极力渲染豁达自适的谪居之乐,同时也隐含了仕途失意的情怀。

第Ⅱ卷(共108分)

四、(17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3分)

(2)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2分)

(3)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3分)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自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蒌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风凰台

李白

风凰台上风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李白这首诗,一说写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一说写于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

两首律诗的结句部落在“愁”字上。试问:

(1)作者的愁情分别是什么?(3分)

(2)结合两诗的尾联分别谈谈作者是怎样抒发愁情的?(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3分)

(1)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潜《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胡马依北风,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l题。

骆驼

梁实秋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以前常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盼,一片油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便是那两只骆驼了。

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乖巧伶俐的动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简陋,于是令人不由地生出优越感,掏一把花生米掷过去。有人喜欢看狮子跳火圈,狗作算学,老虎翻跟斗,觉得有趣。我之看得骆驼则是另外一种心情,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它的槛外是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拦在门口。地上是烂糟糟的泥。它卧在那,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逼近一看,真可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班驳的皮肤上隐隐地露着血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地喘。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一条破扫帚。驼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骆驼为什么落到这种悲惨的地步呢?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过如此么?

我心目中的骆驼不是这样的。儿时在家乡,一听见大铜铃丁丁当当响,就知道是送煤的骆驼队来了,愧无管宁的修养,往往夺门出视,一根细绳穿系着的好几只骆驼,有时是十只九只的,一顺的立在路边。满脸煤污的煤商一声吆喝,骆驼便乖乖地跪下让人卸货,嘴角往往流着白沫,口里不住的嚼——反刍。有时还跟着一只小骆驼,几乎用跑步在后面追着,面对着这样庞大而温顺的驮兽,我们不能不惊异地欣赏。

是亚热带的气候不适于骆驼居住。动物园的那两只骆驼不久就不见了.标本室也没有空间容纳它们,我从此也不大常去动物园了。我常想:公文书里罢黜一个人的时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总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下台的借口。这骆驼之黯然消逝,也许就类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长在北方大地的巨兽,如何能局促在这样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得住这炎热的郁焦?它们当然要憔悴,要悒悒,妥委顿以死。我想它们看着身上的毛一块块地脱落,真的要变成“有板无毛”的状态,蕉风椰鱼,晨夕对泣,心里多么凄凉!真不知是什么人恶作剧,把它们运到此间,使得它们尝受这一段酸辛,使我们也兴起“人何以堪”的感叹!

其实,骆驼不仅是在炎热之地难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其命运也是在日趋于衰微。在运输事业机械化的时代,谁还肯牵着一串串的骆驼招摇过市?沙漠地带该是骆驼的用武之地了,听说现在沙漠里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骆驼是驯兽,自己不复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消失的时候,我不知道它将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惨的是,大家都讥笑它是兽类中最愚蠢的一个;因为它只会消极地忍耐。给它背上驮上500磅的重载,它会跪下来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拒绝食用的荆棘苦草,它肯饮用带有盐昧的脏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这并不是它的肚子里储藏着水,雨是因为它体内的脂肪氧化可以制造出来水。像这样的动物若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惋惜。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

【注】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49年从到,70年代移居美国西雅图,80岁时怀着深深的遗憾重返。

18.第二自然段开头写猴子、狮子、狗和老虎,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4分)

19.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本文作者却说它“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6分)

20.文章最后说“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仔细体会这句话,对骆驼的遭遇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情感?(4分)

2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二段描写动物园中的骆驼,第三段描写儿时所见的骆驼,作品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突出了“不能不惊异”的感受。

B.作品对骆驼的遭遇作了大量的描写,这些描写都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寓主观色彩于客观描写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C.作品中的骆驼,可以看成是作者的自况。作者将情感倾注于“骆驼”这一形象,并通过对其遭遇的描述,抒写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D.作品的感情富于变化;先是对动物园里骆驼遭遇的同情,继而是对家乡骆驼的温驯的惊异,最后是对北方骆驼的命运的释然。

E.作品的文字平实,但在平实的字里行间.却流露着一股源于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深沉思考而产生的充满悲壮色彩的情感激流。

六、(13分)

22.在横线上用设问和排比的句式改写下面的句子,改写中要纠正原句存在的语病,用好标点符号,并与“这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相衔接。(3分)

[原句]能够妥善、及时、认真地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这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23.以下10部作品都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学生必读书目,阅读后回答后面两个小题。(6分)

《呐喊》、《子夜》、《家》、《骆驼祥子》、《围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

(1)就其中一部作品中的一个人物的言行作一个简单的分析评价。[不超过80字](3分)

(2)请你给没有看过这些作品的人介绍其中的一部作品。[不超过70字,与第(1)题的作品不能重复](3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齐白石的画大抵是某种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革虫用     。那些莲叶啦,树丛啦,粗犷豪放,如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啦,蚱蜢啦,则画得精细极了,那真是刻意求工描绘出来的,纤细的触须,虫翅上的脉络,都历历可辨。这两种笔墨结合在一起,彼此衬托.相得益彰;植物更显得栩栩如生,草虫更显得欣欣向荣。 

(1)将文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2分)

(2)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应不应该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分)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有人教诲青年,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经历、思考和感悟?请以“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

1—5CABDB        6—10CB    BDD    11—14 B    DCD

15.(1)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因为这样做价钱便宜而且又可节省工时。

(2)竹作瓦,只可用十年,假如加上一层竹瓦。就可以用二十年。

(3)希望以后来黄州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续修葺竹楼,(这样)这竹楼就差不多能不朽烂了。

16.(1)崔诗因思乡而愁。李诗为报国无门而愁。

(2)崔诗融情于景,用“日暮”、“烟波”景色烘托乡关难觅的愁绪;李诗用“浮云蔽日”比喻奸臣当道,障蔽贤良,用“长安不见”写出了不被朝廷重用的惆怅。

17.(1)钟鸣鼎食之家                          (2)六王毕,四海一

(3)羁鸟恋旧林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5)越鸟巢南枝

18.猴子、狮子、狗和老虎都能让人开心,使人“觉得有趣”,以此来反衬骆驼,“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

19.(1)骆驼是生长在北方大地的巨兽,有人将它运到台北,亚热带的气候不适于骆驼居住“人地不宜”。

(2)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使得骆驼为人类服务的机会日渐减少,因此骆驼不仅是在炎热之地难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其命运也是在日趋予衰微。

(3)骆驼是兽类中最愚蠢的一个,面对一切只会消极地忍耐。

(4)骆驼是驯兽,自己不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消失的时候,骆驼就不能繁衍下去。

20.表达了对骆驼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的无奈、失落、不平、自嘲。

21.BC

22.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认真地分析问题,妥善地解决问题

23.略。 

24.(1)工笔

(2)应该互换。植物用意笔,粗犷豪放,强调的是意趣,故应该用欣欣向荣;草虫用工笔,要求细节历历可辨,强调一个“像”字,故应该用“栩栩如生”。

25.

请参考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档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高尚的亦或卑劣的,在舞台上纷纷亮相。然面对那些拜金主义的丑恶表演,稍有觉悟的人都会嗤(chi)之以鼻。B.近年来,美国动辄凭借其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的所谓“情报”,恣(cì)意向别国施加压力,这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C.“对于这种无耻谰言,对于他们的攻讦(jié),我们要同仇敌忾,粉碎他们的阴谋。”李义愤填膺地对大家说。D.“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