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故事BUSINESS STORY 互联网金融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互动关系
———以支付宝为例
俞芷祺
(嘉兴一中高三十三班,浙江嘉兴314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伴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推广,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促进.本文拟以支付宝为例,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并为支付宝的发展提供几点意见。
关键词:支付宝;互联网金融;互动关系;应对方法
2015年的“双十一”,支付宝一天之内的交易量7.1亿笔,平均达到8.59万笔每秒的交易量。支付宝公司旗下的蚂蚁金服推出后,让千万没有理财意识的人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理财交易,截至2015年底,余额宝的份额净值收益率在3.6%左右,在利润排名前五名的基金中,月报的排名居榜首。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翘楚,支付宝固然是市场经济需求的产物,但它也是互联网金融需求的产物,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概念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传统金融的对比
传统金融是指囊括现金存款、发放贷款以及现金结算这三种传统业务的金融活动,而从广义上来论述互联网金融就是指传统的金融机构在移动并且安全的前提之下,运用互联网这一平台,通过信息通信的手段来实现融通资金、移动支付、在线投资以及承担信息中介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方式。由于互联网存在网络安全和监管不到位的缺陷,互联网金融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而传统金融历经多年考验,更为成熟和完善。
(二)支付宝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产品梗概
第三方支付平台泛指拥有强大经济实力以及信用评级优秀的第三方企业与国内、国外的银行进行签约,以增强买卖双方的信用的支付平台,传统的支付方式一般均为一步支付的形式,即时性的直接付转,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能够给买卖双方一个缓冲期,在这两方之间建立起一个中间帐号进行过度,将汇款,转款进行可控性的停顿,具有中介保管和监督的作用,承担起来支付托管的职能。短短八年时间,支付宝从成立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当之无愧为国内最出色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这离不开支付宝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内容,创新产品概念的努力。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支付宝的移动支付,网上理财,网上借贷都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潜移默化着支付宝庞大使用者的支付,储蓄以及理财观念。
二、支付宝与互联网金融的互动关系
(一)支付宝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推动
互联网这个大平台的飞速发展,B2B,B2C,C2C各种电子商务形式的出现。我国在2015年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其中支付宝占72.9%。从存款角度来说: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业务,拥有门槛低,转账无手续费,存款可随取随用等优势,从传统的商业银行那里吸引了一批年轻用户。从贷款角度来说: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借呗”,依托阿里巴巴,淘宝和天猫平台上的用户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信用评估方式以及强大的客户资源,不需要抵押和保证,在线发放贷款,提高了贷款的效率,降低了门槛,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了互联网金融的便利。从结算角度来说:付宝最强大的功能还是起源于互联网购物。线上线下将近50万的合作用户,使得我们体会到了出门不带钱包,只需要一个手机的便利。
(二)互联网金融利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作为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带来上的偏向,对于支付宝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大力推广很有益处。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化发展,目前的支付宝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了不被淘汰,也需要同步成长,不断充实自身产品的内容,创新产品的概念,延伸产品的寿命。
三、如何规避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对支付宝的负面影响
(一)支付宝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下的不安全因素
互联网与金融的搭档速配,使得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能够轻易获取到私人金融的各种信息,这对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尤为不利,更甚会轻易诱发各种金融,使得个人用户的利益收到损害;并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便利发展,金融服务的门槛大大降低了,而我国相对应的风控和监管体系还没有完善,支付宝等私人用户的财产安全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二)浅析如何应对的策略
如何延伸产品的生命周期,最关键的就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为产品不断注入生命力。支付宝更应该看到跨境电子商务的潜能,冲破区域、甚至国家之间的障碍,深化与银行,乃至线下商铺的合作,大力拓展国内和国外的市场,吸引更多的用户。通过加强网络技术部门的扶持,对利用互联网进行企业活动的金融行为进行风险监控,维护平台的稳定和安全。
结论: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互联网金融发展壮大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我们普通群众来说,互联网金融与我们最为息息相关的就是第三方支付,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在给我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势必使传统金融业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格局发生变化,而我们的储蓄观念和理财观念也会越来越倾向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只要支付宝能够应对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带来的挑战,相信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陈志武.金融的逻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15).
[2]郑联盛.互联网金融的现状、模式与风险[J].金融市场研究,2013.
[3]冯俊丽.樊印光.支付宝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9(08).
作者简介:俞芷祺(1999-),女,汉族,浙江嘉兴人,嘉兴一中高三十三班。
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