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完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5:19:04
文档

(完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过程与方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推荐度:
导读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过程与方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过程与方法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措施:

    1、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课时安排:课时

              口 算 乘 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41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进行一位数成两位数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       

       2、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

          数乘整十、整百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探索发现

1、尝试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每筐装15盒草莓,阿姨买了3筐 ,3筐草莓有多少盒?

2、组内交流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15×3        3×15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小组汇报

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15+30=45。

方法二:根据竖式的计算方法,5×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向前进一,十位上的数1和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来的1个十,就是4个十。

4、小结口算方法:

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

三、巩固练习

1、基本训练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2、拓展练习

13×5  12×6  25×2  150×4  46×2  14×3  22×4  410×5  27×3

(1)先由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小华每分钟走48米,从家到体育场要用5分钟,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80米,从家到体育场要用4分钟。

(1)小华家到体育场有多少米?(2)小强家到体育场有多少米?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能快速正确的口算,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找出口算方法——“将相乘的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进行相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一位数成两位数的口算进行练习。

          过程与方法       

       2、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

          数乘整十、整百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教学难点:

     巩固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习题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习

   98×28=           95×25=           94×34=            47×57=

   46×76=           93×35=            92×62=            88×49=

   87×38=           84×44=            27×57=            26×76=

   83×2             82×5              79×19=            36×76=

四、总结、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本方法和算理。

        过程与方法

    2、体验其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体验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口算下面各题:

40×1   60×2    30×4       300×7    200×8

12×4   24×2    13×3       30×3      11×5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

已知每个盒子里面装有6个橙子,求10个盒子里有多少个橙子,应该用乘法计算,      列示10×6

二、探索发现

1、尝试

(1)出示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

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

已知每个盒子里面装有12个苹果,求20个盒子里有多少个苹果,应该用乘法计算

2、组内交流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12×20

(2)小组讨论:怎样口算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它们的积乘10.

(4)比较、评价。

4、教师小结

口算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用一位数或两位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末尾添上一个0。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8×10   9×10   13×10   19×10  

 28×20   33×30   11×20   22×300

(1)先由学生计算;

(2)集体订正,讲讲口算的方法。

2、拓展练习:

    水果商店运进30筐苹果,每筐23千克,水果店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1)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请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3、总结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今天课堂上充分显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本节课上我还充分发挥“一帮一”的作用,让学生在组内就解决了问题。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证明,像这样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

       乘积不满十)

        过程与方法

          体验其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

          值。

教学重点:

        体验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3  20×6  20×4  13×3  2×4  200×4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1)出示例2.    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2)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学生总结口算方法,

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4)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5)学生总结口算方法,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2)、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3)、教师板书小结。

2、口算。

70×40  300×4  30×70  24×20

19×10  14×20  40×700  50×50

3、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4、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支8角鹅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元?       (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5、动脑筋。

()×30=900  40×()=2000  80×()=32000

四、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今天课堂上充分显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本节课上我还充分发挥“一帮一”的作用,让学生在组内就解决了问题。像这样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红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70×70  60×90  80×50  11×40

   30×80  20×70  40×60  31×20

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

二、探究新知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引导学生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三、课堂练习:

1、口算。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4、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  200×30  32×10  74×100

    20×40   60×50   6×100  10×700

    12×30   34×4    40×6+8   57×0+57

5、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四、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2、笔算乘法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   

        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具准备:

        例1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1)(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2)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1)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2)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3)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4)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2、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3、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4、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5、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6、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第7课时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过程与方法

       2、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在开始本节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1、基本训练

出示算式:51×8      34×2  列竖式计算

(1)说一说,在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

(2)教师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算法,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2、导入新课

学过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都很好,下面老师考考没学过的知识你们能不能积极思考,算出正确结果?

二、探索发现

1、尝试

从图中你能读出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列式不计算。

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列式:14×12=

2、组内交流

(1)观察这个算式和原来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2)用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本题结果,说出算法;

(3)小组汇报

学生一:先算14×2=28,14×10=140 再算140+28=168

把12个14分成了2个14和10个14.我们要算12个14,把两部分合并起来。

分开算后就变成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了。

学生二:先算4×12=48,10×12=120再算: 120 +48=168

(4)教师点拨

学生出现笔算的方法:刚才还有同学列竖式计算,勇敢的进行了尝试,谁愿意将你的竖式展现给大家看看。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笔算方法计算14×12。(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在列竖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

              1     4

           × 1     2                            

              2     8     ······14×2=28

        + 1   4              ……1 4 × 1 0=140         

          1   6     8        ……28+140=168             

看了这个竖式,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8是怎么来的?140是怎么来的?168是怎么来的?

三、巩固练习

1、基本训练(竖式计算)

     44×11    32×12    23×13    12×12    13×22

2、拓展训练

    李爷爷家用24个笼子养兔子,每个笼子里有12只兔子,李爷爷家养了多少只兔子?

四、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所以学生对于学习笔算乘法并不陌生。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第8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   17× 10    13×30  21×30   43×20

     32×40   51× 70    63×30  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   32× 13    42×11  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   32× 13   42×11   21×23  

   23×32   41× 21   22×23   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   31× 31    23×33  22×24   12×41w   W  w .x K b 1.c o M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作业练习

1、列竖式计算。

    34×21  31× 13    12×12  22×11   11×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5、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6、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第9课时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  (进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过程与方法

       2、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

      例2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  20×14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笔算。

    35×7=    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1)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2)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3)回答,老师板书:37×48

(4):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2、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3、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4、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  54×13  39×27  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2、

     24×41   22×74  44×59 15×21   53×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4、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我首先复习了与新授教学有关的加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不仅唤起学生的旧知,同时也为新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呈现下酸奶的画面,介绍有关酸奶的特点及优点。

  1、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2、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37×48。

二、探索发现

1、尝试

    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48≈50  37≈40  50×40=2000(盒)

2、小组交流:怎样计算48×37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3、小组汇报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教师点拨

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三、巩固发散

1、基本练习(竖式计算)

15×23    ×23    57×35    25×25    28×31

2、拓展练习

    三年级同学植树,共植了25行,每行16棵,共植树树多少棵?

四、评价反馈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问题情景。教学时,我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学生入迷的听讲中,顺势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37×82  65×31  59×  39×43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1)让学生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

  (2)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

       性。

  (4)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

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真。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76×18  45×36  ×46  38×21

(1)可以让学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互相讲述计算过程,互相订正结果和书写是否规范。

(2)然后老师指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将一枚小动物印章。

2、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

(1)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蜜蜂应该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同学们赶快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

(2)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3)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3、解决问题。(让学生完成第51页的第7、第8题)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2)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

(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

4、让学生看第50页的第4题。

(1)读题,并说明题意。

(2)说一说,这道题和刚才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但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钱?所以“每套12张”这个数据信息可以不用)

(3)学生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6×35    68×53    18×24    48×79    24×28

2、一种邮票每套14张,售价38元,今天上午卖出20套,下午卖出15套,这一天共卖了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8  6         2  3           1   8

  × 1  8     ×  1  7       ×  2   5         

  6  4  8      1  4  1           9   0

  8  6         2  3           3  6             

1 5  0  8      3   7  1       3  5   0

2、菜园收了36筐白菜,连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这些筐有多重吗?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与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与过程。

       2、竖式的书写要求。

       二、练习指导:

    1、按要求完成50页1题

2、50页2题

     列竖式计算

3、50页4题

     (1)380÷13=29······3

             答:足球的价钱可能是29元、28元、27元、26元。

         (2)(380—16)÷29==×

                          28==13(个)

                          27=×

                          26=14(个)

              答:足球的价钱是26元、也可能是28元。

4、51页第7题

         90×16=1440(分钟)

         答:需要1440分钟。

5、51页第8题

         23×32=736(名)

         第:一共有736名少先队员参加决赛。

6、51页第9题

         早晨6时      中午12时=6小时

         90×6=540(千米)

         540千米>530千米

        答: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

7、51页第10题

         15×15=225           55×55=3025

         25×25=625           65×65=4225

         35×35=1225          75×75=5625

         45×45=2025          85×85=7225

三、练习

       

1、直接写得数。

11×20      70×20     40×30     30×21      30×13   

60×20      40×12     11×50      25×10     12×40

2、用竖式计算。

14×26=           81×18=          94×11=         45×34=

3、实践应用。

(1)一辆客车可以乘坐48人,28辆这样的客车可以坐多少人?

(2)学校每天中午用去大米50千克,晚上用去大米45千克,连续两周共用去大米多少千克?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第13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   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

2、小结

三、巩固练习:

1、52页做一做

2、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3、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4、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5、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6、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7、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后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应用这样的知识解决问题要求明确,包括各数量间的关系的运用、掌握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档

(完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过程与方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