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展鹏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摘要: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猛增,城镇用地数量不大加大,1978-2003年,全国城镇用地面积由9386平方公里增加到28000平方公里,增长率到达198.32%。城镇规模不断扩张,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显得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猛增,城镇用地数量不断加大,1978-2003年,全国城镇用地面积由9386平方公里增加到28000平方公里,增长率到达198.32%。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张,不少城镇周边耕地纷纷被作为建设用地使用,这种“摊大饼”模式的扩张,导致城镇中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显得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1.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是针对土地粗放式利用而言的,最早来源于农业用地的研究工作当中。由英国古典整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等在地租理论中首次提出,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增加土地投入借此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通常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生产资料、劳动、技术的投入情况看作是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所投入的生产资料、劳动、技术越多,则集约度越高;投入的生产资料、劳动、技术越少,则集约度越低。
当然,集约度不可能是无限升高或降低,当生产资料、劳动、技术投入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将会达到临界程度,这一临界点就是土地利用集约边界,这时的土地的利用理论上就已经达到最佳程度,其余未达到集约边界的情况为粗放利用。
2.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
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是从上世纪90年开始起步,但是通过众多学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面对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积相对较少的现实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也已经开展相关工作,力求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早在1999年,当时国土资源部就已经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工作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先后选择包头、长春、天津、济南、南京、义务、福州七个城市作为试点,展开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先行试点工作。
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发展,2000年国土资源部专门组织过相关专家,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内涵就行针对性研究。
2005年中国科协学会更是将主题确定为与土地集约利用相关内容。在目前的大形势下,越来越多呼声开始呼吁珍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因此,加强相关工作的研究也是我国日后一段时间国土工作的重中之重。
3.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
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土地利用效率有了加大提高,但是土地在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城镇化的浪潮,
在这一过程中,原有城市周边大量耕地被占用,转变土地
性质,通过招拍挂的方式推向市场。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原有
土地所有者得到了相应补偿,但是在失去土地后也失去了赖以
生存的根本。另一方,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需
要足够的耕地数量以保证粮食产能。大量耕地转性,将严重威
胁我国粮食安全。因此,拒绝“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合理
调节土地利用结构,保证耕地数量是土地集约利用中的一项重
要工作。
(2)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目前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的
情况。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这一现象尤为明
显。开发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城市整体规划建设,造成
土地大量浪费。在农村生产过程中这一现象也较为明显,由于
我国地势复杂,不少地区还应用相对传统的播种方法,这就造
成了产能极大浪费。同时也造成了土地营养的降低,对于今后
的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3)城市区域规划与土地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土地供应主要以市一级土地单位为主,各城市之
间缺少统一整体规划,产业布局趋于相同;同时,一些相邻相
近城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造成土地浪费,也不利于城市的区
域经济发展。
4.未来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方向
(1)区别对待城镇与农村的土地集约利用
城镇与农村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城镇用地
多以工业建设、商业开发、城镇规模扩张为主,属于利用土地
的承载能力;农村用地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更多的是利用土
地本身生产能力。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集约利用的具
体研究上也应区别对待。
农村的集约利用应侧重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力求做到以最
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收益;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考虑投
入与产出的同时还应考虑土地利用结构以及相应的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2)加强现代技术方法的应用
土地集约利用发展到现在,更多的是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
合的分析模式,因此,合理利用GIS、GPS、RS等技术,同
时结合数据网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模式,更好的提高
利用精度、科学化利用土地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结语: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如何合理、科学的利用土
地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进步的关键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地矛盾的问题将越发明显。因此,进一步深化土地集约利用,
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物尽其用,是广大学者以及土地从业人员
的工作重点,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齐凤军,况明生.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J]. 当代
生态农业,2009,Z1:79-82.
[2]番婷婷.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
技,2010,21:18-19.
[3]邵晓梅,刘庆,张衍毓.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6,02:85-95.
109
GLOBAL CITY
GEOGRAP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