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中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 . 公输盘(bān) 畎(quán)亩 鹓(wán)鶵 蹴(cù)尔
B . 长勺(sháo) 夫(fū)战 昳(shí)丽 始龀(chèn)
C . 枭(xiāo)鸟 虬(qiú)须 庖(páo)代 阴霾(mái)
D . 荫(yīn)庇 鲑(guī)鱼 峰嵘(yóng) 涟漪(qī)
2. (2分) (2014·株洲)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的发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以被各大企业________。
②在现实盲目模仿文学作人物的行为,说明他________能力太低。
③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三年________的关爱?
A . 采用 鉴赏 无微不至
B . 采用 鉴赏 无所不至
C . 沿用 鉴定 无所不至
D . 沿用 鉴定 无微不至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 (2019八上·珠海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 xiè qì(________)。
(2) 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 wèi miǎn(________)。
(3)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 yǎo wú xiāo xī(________)了。
(4)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 dān jīng jié lǜ(________),青丝变白发。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
4. (12分) (2019·温州模拟) 古诗文名句积累。
总有一句经典古韵,能道尽生活之美,让你我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吟诗:“采菊东篱下,①________”(《饮酒(其五)》),陶渊明的悠然自得让我们赞叹不已;“深林人不知,②________”(《竹里馆》),王维的惬意舒心亦是趣味无穷;“晚泊孤舟古祠下,③________”(《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的悠闲从容更是令我们羡慕不已。
诵词:“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④________”(《行香子》),秦观笔下春光明媚的田园风光令人无限向往;“⑤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柳永对感情坚贞不渝的态度让我们心生敬意;“⑥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更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读文:“子曰:‘⑦________,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让我们知道盲目的顺从并不是真正的孝;“⑧________,________”(《诫子书》),诸葛亮的这句话常被我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并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形象。
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可以“⑨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
5. (7分) (2017·深圳模拟) 请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下面各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_。
(2)
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 (15分)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成了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网络购物利与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某小组准备设计一份关于“网络购物现状”的调查问卷,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2)
请你分析下面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网络购物的弊端。
【材料一】喜欢网购的小张日前在网上订购了一双鞋,按平时网购的程序选择了店家默认的快递公司。 可是4天过去了,她还没有收到邮件,咨询了店家,店家表示已经发货,小张只有自己联系快递公司。快递公司表示小张家不在配送范围之内,叫她自行取货。最 后,小张费了很大周折才把邮件拿到手。可是,才穿了两天,鞋子的跟就脱胶了。
【材料二】日前,李阿姨在网上购买了一台洗衣机,收到邮件后,她高兴地洗起衣裳。可是,不一会儿工夫,冼衣机便冒出一股呛人的味道。联系了卖家之后,卖家承认是货物质量问题,答应退货,但是不负担邮费。为此费了许多口舌,找了好多部门,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3)
你准备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做街头问卷调查。可妈妈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而且不安全,不让你去。你这样对妈妈说:“___________。”妈妈想了想,说:“好吧,你去吧!”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7. (7分) (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两小题。
齐安①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②中。
【注】①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842年,杜牧谪迁外放为黄州刺史。②碧伞:荷叶。
(1)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花与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
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7分)
8. (7分) (2017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伤逝
王子猷、子敬①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曰:“何以都②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③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④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⑤恸⑥绝良久,月余亦卒。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王子猷、子敬: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小儿子。②都:完全。③了:完全。④既:已经。⑤因:于是。⑥恸:痛哭
(1) 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绝”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 悲痛欲绝
B . 赶尽杀绝
C . 绝无此意
D . 美妙绝伦
(2) 文中哪些句子特别能表现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2分)
9. (22分) (2017八下·郑州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 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 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 , 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 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①小学三年级时,_________;
②十多年后,_________。
(2)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___?该句反映了我当时___和___心理。
(3)
第⑭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4)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5)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
10. (20分) (2016八下·遵义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①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朝鲜日报》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和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与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而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论证思路。
(4)
为啥越来越多的人搬到“绿岸”小镇?作者对此持何态度?
11. (20分) (2017九下·揭西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隐忍的痛 恣意的爱
①医院里。医生瞅了X光片半天,让母亲走两圈。
②母亲走得很慢,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医生问,这样瘸着多久了?我有些不高兴,一直都这样,哪是瘸呀?
③母亲忙说,17岁时上地里干活,跨一个沟坎时闪了一下,就这样了。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不疼?
④父亲说,一直都疼,前两年活重,下地拾棉花,她弯不下腰,就跪着一步一步地挪。
⑤我和弟弟都瞪直了眼睛。医生摇着头,不可能啊。腿骨脱臼了,怎么走呢?他指着片子说,你看,腿骨脱出骨巢,偏向一边,骨巢里已长满了厚厚的细胞,都长平了。现在腿是靠着臀部的肉支撑着,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结块。即使手术把骨巢刮平,要让骨头重回原位也是不可能了。
⑥一股深秋的风从窗外吹过,吹动了母亲额前那一绺枯黄的头发,母亲似乎瑟缩了一下。
⑦医生感叹道,真是奇迹!你看她全身都变形了,怎么不觉得整个身体都疼呢?
⑧在我们的目光下,母亲两手扭着衣角,低头掩饰着不自在。我鼻子一酸,急忙转开脸。
⑨记忆中,家中光景很是贫窘,父亲的腿不能干重活,矮小的母亲就扛起了重担,背起沉重的喷雾器给秧苗打药,弯着腰除草,低着头做饭、缝衣……竟然搜索不到静坐的记忆。近几年,我师范毕业,弟弟下学打工,父亲的腿也渐渐康复。谁知弟弟又早早有了孩子,母亲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
⑩回去的时候,离车站不过200米,我们却用了很长时间。父亲扶着母亲走在前面,母亲不愿被弟弟背着。她说,以后的路还长呢,都要你们背着?
⑪每次出门,我们总是走在前面,嫌母亲走得慢,现在,我们的目光终于落到这个世界上离我们最近,却最少注意的那两个人身上。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
⑫深秋的阳光静静洒下来,落到因萧索的风吹得有些苍凉的母亲身上。母亲的背影一如20来年的老样子,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一次,我却仿佛听到骨肉厮打,血肉模糊的呻吟,每一步都像尖锐的刀深深刺到我的心里,心里也是一片血肉模糊。
⑬我任凭汹涌的泪水肆意流淌在秋风中,母亲,30年来,是什么力量竟能支撑一条瘸掉了的腿,挑起我们晴朗蔚蓝的天空,自如行走在天地间?
⑭泪眼蒙眬中,我听到弟弟重重地说,明天我们就去省城大医院里看。真不行,我和姐就是您的双腿。
⑮不知是不是泪眼闪动的关系,我看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颤抖着。她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像极了舞蹈着的美人鱼。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
(1)
随着对母亲病情的了解,“我”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文中画横线处三次写到“母亲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样写在结构与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
有人把本文的题目改为《刀尖上的舞蹈》你认为怎样?为什么?
(4)
谈谈⑪段中“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3·沈阳)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树要成材,需要园丁的修剪;玉要成器,需要工匠的打磨;青春,同样需要雕琢,才会绽放绚丽的光彩。
请以“青春需要雕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二: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商人请人们帮忙把陷在泥泞中的货车拖出来,并约定按每人出力的大小支付酬劳。两个滑头混在人群中,喊着响亮的号子,做出夸张的表情,但并不真正用力。事后,两个滑头只分到很少一点钱。他们去质问商人,商人说:“我没有注意你们的号子、表情,我只注意你们留下的脚印。”众人朝商人手指的方向望去,两个滑头的脚印都非常浅,而那些真正卖力气的人,脚印都深深地印在土地上。
要求: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参
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3-1、
3-2、
3-3、
3-4、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
4-1、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
5-1、
5-2、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1、
6-2、
6-3、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7-1、
7-2、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7分)
8-1、
8-2、
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2分)
9-1、
9-2、
9-3、
9-4、
9-5、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