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正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55:03
文档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正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方案正文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方案一、前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行为,根据《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文件精神和北京市电力公司文件精神,加强施工过程中有限空间事故的控制。特制定本方案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促使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技能进一步增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有
推荐度:
导读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方案正文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方案一、前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行为,根据《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文件精神和北京市电力公司文件精神,加强施工过程中有限空间事故的控制。特制定本方案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促使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技能进一步增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正文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一、前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行为,根据《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文件精神和北京市电力公司文件精神,加强施工过程中有限空间事故的控制。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促使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技能进一步增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确保作业人员能正确辨识建设工程有限空间危险源,能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杜绝事故后的盲目施救,最大限度遏制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机构为迅速果断处置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紧急情况,避免给职工和集体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项目部成立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救援工作小组:

     1、建立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救援工作小组组 长:崔文合 TEL:副组长:陈大才 TEL:组 员:王艳宇、赵银龙、赵中江、牛在原、刘涛、白海军

     2、整治范围对涉及作业人员进入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含有硫化氢、一氧化氮、甲烷、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有中毒、窒息、爆炸危险)且进出受到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的作业进行专项检查整治,重点完善地下施工和有限空间防水作业的安全管理;督促各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等法规要求进行管理。

  四、实施形式和步骤

    (一)实施形式项目部将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履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二)实施步骤

     1、宣传阶段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宣传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因素、典型事故案例及其成因,宣传有限空间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整治工作要求,广泛组织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提高施工人员对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风险意识,积极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隐患自查和整改工作。

     2、检查整治阶段对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和《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对施工现场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安全要求,落实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管理制度,确保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能正确辨识有限空间危险源,配备并正确佩带符合作业环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设置作业现场安全区域,确定专人进行现场统一指挥和监督。对可当场整改的有限空间作业隐患,督促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要下达限期整改法书,落实整改责任,确保作业安全;同时严肃查处有限空间作业违章行为,对不具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条件、不能确保安全的,坚决予以停工。

    

  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1、

    【检测】

     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新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

    19、5-

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5ppm)。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2、

    【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危害评估应该依据GB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

    【通风】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

    【防护设备】

     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末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5、

    【呼吸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适用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6、

    【应急救援装备】

     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1、

    【主要负责人职责】

     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

    【作业审批】

     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

    【现场监督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措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5、

    【承包管理】

     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分包单位时,应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分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6、

    【临时作业】

     在有限空间实施临时作业时,应严格遵照本规范要求。如缺乏必备的检测、防护条件,不得自行组织施工作业,应与有关部门联系求助配合或采用委托形式进行。

     7、

    【培训】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8、

    【应急救援】

     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9、

    【事故报告】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所在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报告。七、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的措施

     1、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和以往事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

     2、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3、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

     4、对工作部位(管井、沟道)强制通风换气;

     5、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佩带氧气报警器和正确的过滤式空气呼吸器;

     6、入有限空间时应佩带有效的通讯工具,系安全绳。

     7、备监护员和应急救援人员。

     8、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许可制度。

    北京市金运电气安装有限公司全文结束》》年5月20日 

文档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正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方案正文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方案一、前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行为,根据《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文件精神和北京市电力公司文件精神,加强施工过程中有限空间事故的控制。特制定本方案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促使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技能进一步增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