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55:58
文档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

汉语国际教育141郭婉莹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课程名称:《北京的四季》课程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第二版)》教学对象:汉语水平中级的来华留学生教学人数:15人授课学时:90分钟一、教学目的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生词,并学会其读音、用法;2.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比较流利地表达课文及相关内容;二、教学要求1.要求能正确掌握生词的读音及用法;2.要求能够正确明白课文大意,正确回答问题;3.要求能掌握重点句式的用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把......V得+C”句式的用法;2
推荐度:
导读汉语国际教育141郭婉莹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课程名称:《北京的四季》课程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第二版)》教学对象:汉语水平中级的来华留学生教学人数:15人授课学时:90分钟一、教学目的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生词,并学会其读音、用法;2.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比较流利地表达课文及相关内容;二、教学要求1.要求能正确掌握生词的读音及用法;2.要求能够正确明白课文大意,正确回答问题;3.要求能掌握重点句式的用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把......V得+C”句式的用法;2
汉语国际教育141  郭婉莹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北京的四季》

课程教材:《发展汉语 中级综合1(第二版)》

教学对象:汉语水平中级的来华留学生

教学人数:15人

授课学时:90分钟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生词,并学会其读音、用法;

2.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比较流利地表达课文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掌握生词的读音及用法;

2.要求能够正确明白课文大意,正确回答问题;

3.要求能掌握重点句式的用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把......V得+C”句式的用法;

2.掌握“就拿......来说(吧)”句式的用法;

3.掌握“一”放在名词前表示“整个儿”、“全”或“满”的用法;

4.掌握“不知(道)......多少/多(么)......”强调数量多或程度高的用法;

5.掌握“管A叫B”的口语表达格式;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情境教学

五、教学用具

PPT课件 音频 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提问学生刚刚结束的暑假去了哪些地方玩,这些地方的夏天有什么特点?

2.PPT展示北京的夏天,让学生用一两个学过的词说说北京的夏天有什么特点。

3.PPT展示北京一年四季的图片,教师带读生词:四季,学生跟读。

4.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读音频,边思考课文旁边的问题,试着把答案用横线划出来。

(二)课文1-3段学习【15分钟】

1.提问:“我”为什么永远忘不了北京?

回答:“因为我在那里住得太久了,仿佛树生了根一样。”

PPT展示树根的图片,教师带读生字:根,学生跟读。

PPT展示学过的旧词:好像,类比出新词:仿佛,带读生词,学生跟读。

2.提问:“一半的人生”是指“我”人生中的哪几个时期?

回答: “童年、少女、妇人”

PPT展示少女、妇人的图片,教师带读生词:少女、妇人,学生跟读,问学生身边有哪些人是少女,哪些是妇人。

PPT展示生词:度过、熟悉,带读,学生跟读。

3.提问:春天,北京人有个什么习惯?

回答:“人们纷纷来到西山,争着往山上爬,看谁先爬上那个最高的山头。”

PPT展示表示纷纷、争的动态图片,带读生词:纷纷、争,学生跟读。

4.提问:北京春天最主要的花儿有什么?

回答:“牡丹花和芍药花。”

PPT展示生词:然而,带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说出它有表示转折的意思。

5.提问:为什么说北京的春天美丽而短暂?

回答:“有时一夜大风,就把花儿吹得不成样子,几阵大风就送走了春天。”

PPT展示生词:短暂,带读,学生跟读;用手势比较长和短的区别,引导学生说出反义词:长久。

PPT展示生字:阵,带读,学生跟读。

6.PPT展示例句“有时一夜大风,就把花儿吹得不成样子了。”

    教师借助综合注释1表格中的示例讲解句式“把......V得+C”。

    即时口头练习:抽点学生口头做综合注释1“试一试”,教师即时点评。

 

(三)课文4-5段学习【20分钟】

1.提问:“我”是怎样享受夏季黄昏的?

回答:“喝一杯茉莉花茶,看一本心爱的书,听着蝉的叫声,享受安静。”

教师拿出一瓶茉莉花茶,带读生词:茉莉花茶,学生跟读,引导学生用一两个词描述茉莉花茶的味道。

播放蝉叫的音频,带读生字:蝉,学生跟读。

PPT展示黄昏的图片,带读生词:黄昏,学生跟读。

2.提问:北京夏季的雨后是什么样的景色?

回答:“一阵大雨把天空和世界洗得干干净净,空气变得格外清新。”

PPT展示暴雨的图片,带读生词:暴雨,学生跟读。

PPT展示学过的旧词:特别,类比出新词:格外。带读生词,学生跟读。

PPT展示生词:清新,带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用一两个已学的词替换清新,辅助理解。

3.提问:雨后“我”喜欢做什么?(两个方面)

回答:看雨后的红墙和绿瓦;到北海公园划小船。

PPT展示瓦片的图片,带读生词:瓦,学生跟读;

PPT播放划船的动图,让学生一边模仿动作一边读出生词:划船,教师纠正错误的读音。

4.提问:文中“红墙和绿瓦”指的可能是什么建筑?

    PPT展示几张“红墙和绿瓦”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各种自己的理解,教师予以点评。

5.提问:“我”为什么最喜爱文津街?

回答:“走过那里,就会想起历史。”

教师用手势演示动作“经过”,带读生词:经过,学生一边跟读一边做手势。

6.PPT展示例句“就拿水果的种类来说吧,那真是太多了:枣、葡萄、梨……”

PPT展示生词:上市、种类、属于,带读,学生跟读。

PPT展示枣的图片,带读生字:枣,学生跟读。

    教师借助综合注释2三个例句讲解口语格式“就拿......来说(吧)”,说明该句式跟“比如”的异同。

    即时口头练习:抽点学生口头做综合注释2“试一试”,教师先示范做第一题,其余由学生回答,教师即时点评。

(四)课文6-9段学习【30分钟】

1.提问:为什么说“北京的秋天很长”?

回答:“从树叶变黄,到水面结冰,都属于秋季。”

PPT展示结冰的动态图片,带读生词:结冰,学生跟读。

2.提问:北京人通过什么感受到秋天的到来?(两个方面)

回答:“树叶变黄;水面结冰。”

3.提问:从西来顺门前的招牌可以看出,北京人秋天特别喜欢吃什么?

PPT展示不同招牌的图片,带读生词:招牌,学生跟读。

PPT展示学过的旧词:如果,类比出新词:假如。带读生词,学生跟读。

4.提问:为了吃涮肉和烤肉,人们要做什么?

回答:“从外地运来很多只羊。”

PPT展示表示“涮”和“烤”的动态图片,带读生字:涮、烤,特别讲解涮跟“水”有关,烤跟“火”有关因此偏旁不同,学生跟读。

5.PPT展示例句“一路上都能闻到烤肉香。”

    教师借助综合注释3三个例句讲解“一”放在名词前表示“整个儿”、“全”或“满”的用法。

即时练习:学生做综合注释3“试一试”,教师即时检查正误。

6.PPT展示例句“一天不知要从外地运来多少只羊,才能满足北京人的馋嘴呢!”

PPT展示人来人往和运的动态图片,带读生词:人来人往、运,学生跟读。

PPT展示生字:馋,带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用一两个已学的词形容“馋”。

    教师借助综合注释4三个例句讲解“不知(道)......多少/多(么)......”强调数量多或程度高的用法。

即时口头练习:综合注释4“试一试”:教师读前半句,让学生回答后半句。如出错,教师及时纠正。

7.提问:深秋,年轻人要为什么事做准备?他们是怎么做的?

回答:“溜冰;从床底下拿出休息了一年的冰鞋,把它擦得亮亮的,等着北海结冰。”

PPT展示冰鞋的图片,带读生词:冰鞋,学生跟读。

8.提问:“寻找秋天”是指什么?

回答:“去西山看红叶。”

PPT展示表示寻找的动态图片,带读生词:寻找,学生跟读。

PPT展示郊游的图片,带读生词:郊游,学生跟读。

9.提问:最先去秋游看红叶的是什么人?

回答:“大部分是青年学生。”

PPT展示苹果红跟红透的区别的图片,带读生字:透,学生跟读。

PPT展示生词:大部分,带读,学生跟读。

10.提问:看完红叶,北京人还有一个什么习惯?

    回答:“带几片红叶回来,夹在书里。”

    PPT展示初秋和深秋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大致区别,带读生字:深,学生跟读。

(五)课文10-11段学习【13分钟】

1.提问:这篇文章是在什么季节写的?

回答:“冬季。”(让学生说出从哪里知道是冬季。)

2.提问:在“我”的记忆中,“心里儿美”是怎样的?

回答:“绿皮红心儿的萝卜。”

PPT展示学过的旧词:美味,类比出新词:可口。带读生词,学生跟读。

3.PPT展示例句“北京人管一种绿皮红心儿的萝卜叫‘心儿里美’。”

    教师借助综合注释5表格中的示例讲解句式“管A叫B”的口语表达格式。

即时口头练习:抽点学生口头做综合注释5“试一试”,教师即时点评。

4.提问:“我”是在什么季节离开北京的?

回答:“秋季。”(让学生说出从哪里知道是秋季。)

PPT展示生词:来不及,带读,学生跟读。

5.提问:为什么“协和医院的绿瓦”令“我”难忘?

回答:“协和医院是北京最有名的医院之一。”

教师用手势做“绕了一圈”的动作,让学生明白意义后带读生字:绕、圈,学生一边跟读一边把手势做一遍。

6.提问:请说说“我”离开北京时的心情。

    回答:“心在流泪,那是一种离开母亲的感觉。”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写完综合注释口头完成的部分练习

2.完成课文后面的综合练习

文档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

汉语国际教育141郭婉莹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设计课程名称:《北京的四季》课程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第二版)》教学对象:汉语水平中级的来华留学生教学人数:15人授课学时:90分钟一、教学目的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生词,并学会其读音、用法;2.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比较流利地表达课文及相关内容;二、教学要求1.要求能正确掌握生词的读音及用法;2.要求能够正确明白课文大意,正确回答问题;3.要求能掌握重点句式的用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把......V得+C”句式的用法;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