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54:37
文档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郭小兰(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41)[摘要]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指出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单靠某一方的力量或措施难以应付,需要、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才能有效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词]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就业[中图分类号]C913.2:G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663(2010)01-50-02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寒冬尚未过去,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
推荐度:
导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郭小兰(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41)[摘要]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指出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单靠某一方的力量或措施难以应付,需要、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才能有效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词]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就业[中图分类号]C913.2:G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663(2010)01-50-02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寒冬尚未过去,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郭小兰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 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指出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单靠某一方的力量或措施难以应付,需要、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才能有效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 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 C 913.2:G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4663(2010)01-50-02  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寒冬尚未过去,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还没有大步迈开。严峻的形势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作为就业全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经济的温度表,再一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高校扩招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在1999年大学扩招以后就存在,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1.2 高校专业设置矛盾突出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而是单纯立足自身师资条件,扩展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1.3 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存在缺陷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所以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一些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尚不健全、经费不足、工作职责简单,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就业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较弱。这些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非常大,是当前高校亟待加强和改进的重要工作。1.4 企业用人制度、观念不尽合理首先,许多企业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因为对企业来讲,用有工作经历的人由于不需过多培养,比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成本要低。其次,一些企业用工制度不尽合理,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较低甚至没有,起薪较

低,升幅不大。还有随着用人单位自主权不断扩大,单纯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专科生可以做的宁要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要寻觅研究生。1.5 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现在的部分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虚度光阴,荒废学业

造成自身能力欠缺,没有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强调留在大城市、大单位,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

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单独某一个方面、某一个机构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2 基于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对策和建议2.1 的引导,合理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对企业还是

对毕业生本人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情况。另一方面,的还会对毕业生择业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由发布的各种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较低的风险度,从而解决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的犹豫心理。应该进行总体性调整,围绕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继续出台并落实相关方针,形成完善的政治框架体系。2.2 学校的教育和责任

就业作为大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体现到各届毕业生头上。因此,学校应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⑴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以市

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大学毕业生是高校

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高校应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使学生能通过实际的操作对本专业涉及领域的知识加深理解,并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业提前做好准备。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创新的氛围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各个高校可以尝试按专业大类招生,不必一开始就细分专业,同时扩大选修课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知识和本领,更好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⑵全面推进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建设,努力向专业化转型。首先应该建立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不要把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2.3 用人单位需转变思维

(1)各个用人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用人

(下转第59页)

0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年第1期(总第259期)

  从和社会改革目标角度来审视,相关法律和管理规则建设的滞后阻碍了医院重组成集团的开展。至今为止,我国仅有极少数城市的卫生行政部门推出了关于医院重组和医院集团管理的临时性文件。引导医院集团化改革很关键,如为良性则可以取得较好的规范效果。例如:药品市场,如果引导得当,通过联合进药可降低药品成本,规范药品使用。高精尖仪器,有效贯彻后潜在效果是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减少重复购置。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规范,引导到位,可促进三级医院通过自身标准逐步规范二级、一级医院医疗质量。

5 武汉城市圈医院集团化发展的预期效果

  医院集团化发展可以避免医疗资源的闲置浪费,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医院管理机构的重新优化组合,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经济意识得到强化,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可得到相应的增强,使医院能够主动地适应并争夺市场,追求成本最小化,降低服务价格,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各家医院共享利益,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低成本运营”策略,提供“优质,低耗,高效”的医疗服务[8]。  在医疗改革绩效不佳的情况下,多次强调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靠医疗单位自身和的支持才能更好的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目前由于医疗资源布不均,大型医院的患者不断增多,小医院的患者却寥寥无几,如果能在适当区域内使各中小型医院集团化,势必增强医院实力,分散病人,从总体上来说有利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城市圈医疗集团需要适当的竞争,否则将会失去活力,降低系统效率。这就需要通过对本地区医疗领域进行完善的竞争格局设计,促使当地2家以上的医疗集团进行有序竞争,以保持医疗领域的活力,已经出现的“湖北省人民医院集团”、“同济医院集团”等初见雏形。笔者认为,武汉城市圈医院集团化的发展,将是所有权及经营权的重新调整,那时医院集团化法人治理将进入更深的层次,从而实现组织结构性融合[9]。我们期待着这一美好局面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刘家桂,丰根凤.地区民营医院集团化及其启示[J].集团

经济研究,2006;(03X):18~19.

[2] 赵列宾,黄波,李宏为,等.对我国医院重组的初步研究[J].中

国医院管理,2002;22(12):3~5.

[3] 沐晓龙.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浅析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3;17(4):19~22.

[4] W an TT,L in BY,Ma A.I ntegrati on mechanis m s and hos p ital effi2

ciency in integrated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 m s[J].J Med Syst,

2002;26(2):127~143.

[5] 范关荣,袁蕙芸.我国医院集团的形成与发展[J].中华医院管

理杂志,2007;23(5):322~324.

[6] 宋文舸.组建医院集团的基础与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

理.2001;21(1):9~11.

[7] 陶琳.医院集团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

理,2007;23(11):730~731.

[8] 孙逊,欧崇阳.我国医院集团形成动因分析[J].医院管

理杂志,2008;15(11):1060~1061.

[9] 阮敏,李敏.医院集团化发展的动因与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

技论坛,2008;7(5):43~45.

[收稿日期] 2009208211

(责任编辑 李 苑)

(上接第50页)

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

(2)从长远考虑和打量,改变“唯实践论”。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但不缺乏学习能力,他们要发挥出价值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对其进行大力培训,形成梯队,那么大学生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

(3)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体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光荣的历史使命感,切实从国计民生利益来考量,不要轻易辞退员工。更不能搞“假招聘”等危害社会的行为。

2.4 大学生需加强自身建设

大学生就业难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如果不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特别是社会的适应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是空谈。

(1)及时转换自我角色。对于大多数

的学生来说,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

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

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调查统

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

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2)大学毕业生要提高自己的择业技

能,提高就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大学生

应利用假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加强

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为以

后的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3)转变就业观念,高也成,低也就。

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高校毕

业生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

雪”,因此,高校毕业生不仅要能承受“治

国平天下”的重任,更要能够忍受“天将降

大任于斯人”的痛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

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

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

(4)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在科学技

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

越来越证明,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从事一种

职业。因此,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高

校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

美”,完全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

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

自己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卢宁.高等教育的新课题———大学中的

职业准备[J].教育与职业.2006

(10).

[2] 李保有.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J].经济师.2004;51(4).

[3] 肖淑珍.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要有市场

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7.3-7-

06.

[收稿日期] 2009209216

(责任编辑 方晓明)

9

5

文档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郭小兰(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41)[摘要]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指出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单靠某一方的力量或措施难以应付,需要、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才能有效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词]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就业[中图分类号]C913.2:G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663(2010)01-50-02全球性金融海啸的寒冬尚未过去,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