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图形可能有一条对称轴,也可能有多条对称轴。
(2)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互相重合的线段叫做对应线段。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二、对称轴。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三、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呈轴对称,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关系。
四、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1)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对称轴垂直并且平分对应点连线。
(3)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都重合。
五、对称轴图形的画法:
(1)找出原图形关键的对应点所在的位置,分别用字母表示。(注意,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连线:按顺序连接关键的对应点,就画出了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六、平移————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七、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点O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叫做旋转角,图形点A经过旋转变为点A’(读作A一撇),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图形的对应点。
八、旋转的性质。
(1)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旋转过后的图形全等),只是位置变了。
(2)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旋转相同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长度相等,对应角大小相等。
九、旋转变换的要素:
1、旋转物体(线段或是图形)2、起止位置。3、旋转中心(围绕的中心点)4、旋转方向(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5、旋转度数。
十、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包括0在内的所有非负整数。(大于等于0的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十一、整除———— 一个整数a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b,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 。
十二、因数——两个整数相乘,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整数叫做它们的积的因数。
1、反之,积就是这两个整数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
十三、倍数—— 一个整数能被另外一个整数(不≠0)整除,我们就把被除数叫做除数的倍数。
1、反之,除数和商就是被除数的因数。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十四、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十五、“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自然数中,0除外,所有的偶数都是2的倍数)。
十六、“3”的倍数特征: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十七、“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十八、“4”的倍数特征:是偶数,且这个数的后两位数能被4整除,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十九、“6”的倍数特征:能被2和3整除的数都是6的倍数。
二十、“7”的倍数特征: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7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例如,判断133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
二十一、“8”的倍数特征:若一个整数是偶数且未尾三位数能被8整除,则这个数能被8整除。
二十二、“9”的倍数特征: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二十三、质数——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二十四、合数——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十五、100内的质数有25个。口诀如下:
二,三,五,七,一十一;(2,3,5,7,11)
一三,一九,一十七;(13,19,17)
二三,二九,三十七;(23,29,37)
三一,四一,四十七;(31,41,47)
四三,五三,五十九;(43,53,59)
六一,七一,六十七;(61,71,67)
七三,八三,八十九;(73,83,)
再加七九,九十七;(79,97)
25个质数不能少;
百以内质数心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