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55:14
文档

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第03期        角色游戏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并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部分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区,部分角色游戏区不对孩子们开放,有的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时间,角色游戏主题单一,角色游戏区投放材料数量和种类相对缺乏,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直接干预阻碍了幼儿角色游戏的正常开展。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三条指导策略,以期对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有所裨益。     
推荐度:
导读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第03期        角色游戏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并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部分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区,部分角色游戏区不对孩子们开放,有的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时间,角色游戏主题单一,角色游戏区投放材料数量和种类相对缺乏,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直接干预阻碍了幼儿角色游戏的正常开展。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三条指导策略,以期对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有所裨益。     
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第03期

        角色游戏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并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部分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区,部分角色游戏区不对孩子们开放,有的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时间,角色游戏主题单一,角色游戏区投放材料数量和种类相对缺乏,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直接干预阻碍了幼儿角色游戏的正常开展。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三条指导策略,以期对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有所裨益。

        角色游戏;问题;对策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中关于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第五条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可见,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的各种游戏中,角色游戏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游戏形式。

        角色游戏是“一种发展了的活动形式,儿童在这种活动中充当成年人的角色(职能),并在专门设置的游戏条件下概括地再现成人的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使用“假装的”物品或工具、模仿自己所想要扮演的某种社会角色的动作、语言、态度等,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内容。角色游戏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对长春市的部分幼儿园进行调研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角色游戏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角色游戏失去了它本应在幼儿童年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将就目前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就角色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幼儿园小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区

        研究者在长春市的部分公办幼儿园调查发现,在一些幼儿园里设置有专门的游戏区,有的幼儿园有专门的角色游戏区和幼儿园的生态园相结合,有的幼儿园的区域游戏设置也有很多幼儿喜欢的角色游戏区角。但是也存在有的幼儿园根本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区的现象。

        在参观某幼儿园的时候,研究者发现该幼儿园的小班只有2个游戏区,分别是“美工区”、“建构区”,只是因为研究者事先告知想要观摩角色游戏,园长才让班级的教师临时搭建了一个“小超市”。在该幼儿园小班,研究者没有看到小班幼儿喜欢的“娃娃家”角色游戏区。

        (二)部分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区平时根本不对孩子们开放

        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幼儿园虽然设置有角色游戏区,但是这些游戏区往往不对孩子们开放,只在有上级领导检查的时候才开放。在研究者问到为什么幼儿园角色游戏区平时不对孩子们开放时,一位幼儿园的负责人告诉研究者:“像小超市这样的角色游戏,虽然孩子喜欢玩,但是小超市里面的商品太多,平时很容易积灰,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而且这些物品想要摆放整齐也很不容易,所以教师们通常都不愿意给小朋友开放(超市)”。也正因为此,很多教师平时都会把角色游戏区的各种材料收拾起来,只有不得不摆放的时候,才将游戏材料摆放出来。

        (三)部分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时间

        虽然幼儿园的管理者都认识到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在部分幼儿园调研时,研究者发现,有一些幼儿园把孩子们本应用来游戏的时间,全部由其他教学工作替代了。这种现象在大班年龄组尤为明显。对于这种现象,幼儿园的解释是“到了大班,很多有效衔接的内容都要给孩子们涉猎,因此孩子们根本没有游戏的时间,更不用说角色游戏了”。该幼儿园的负责人还告诉研究者,“其实大班的孩子最能将角色游戏玩好,知道如何扮演角色游戏。但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太多,孩子们根本没有游戏时间。”

        (四)角色游戏主题单一

        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和体验的反映。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日益丰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也会越来越丰富,他们渴望在角色游戏中扮演更多的成人角色,表现他们对于周围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也应当反映幼儿的“成长”。然而,研究者在幼儿园调查的时候发现很多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区多为“娃娃家”一种形式。

        (五)角色游戏区投放的材料种类相对缺乏

        研究者发现,在一些幼儿园里虽然设置有各种角色游戏区,但是游戏区里材料种类相对缺乏。例如,在娃娃家里,看不到除了娃娃以外的其他游戏材料,或者游戏材料的尺寸不符合幼儿游戏的需要。例如,某娃娃家的幼儿正在玩给娃娃做饭的游戏,可是研究者发现幼儿用来给娃娃做饭的锅的尺寸非常小,幼儿手边放着的茄子、青椒等材料的尺寸远远超过了锅的尺寸,以至于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只能够拿着一只空锅在娃娃家心不在焉地炒几下。

        (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干预以直接干预为主

        研究者对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更多的是以“教师”这一真实身份而不是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的。从教师介入游戏的目的看,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 直接建议某种行为。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游戏过程与现实生活不相符的情况,有的教师在发现幼儿游戏行为与日常生活不符时,常常会立即采取干预措施。这时教师的干预常常以直接建议为主。

        例如,在某中班幼儿玩超市游戏的时候,教师发现收银员没有用事先准备好的收银机给“顾客”的商品扫码,就直接走过去说:“收银员在客人把商品拿来结账的时候应该先扫描每一件商品,然后才能收钱啊”。教师直接建议幼儿的行为,往往会中断幼儿原有的游戏氛围,使幼儿游戏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教师,而不是游戏本身。

        2. 询问幼儿的游戏状态。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有时会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不知道该怎么玩游戏。这时候教师常常会以教师身份直接询问幼儿的游戏状态。

        例如,老师走到娃娃家,直接询问,“这个家谁是爸爸?谁是妈妈?爸爸妈妈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啊?”

        教师这种直接询问幼儿游戏状态的话语,有时能够对幼儿的游戏起到提示的作用,但是也很可能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

        3. 制止游戏冲突。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幼儿为了争抢同一个角色而发生冲突。这时,教师常常会直接介入,以制止冲突。这是教师为了保证游戏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常用措施。

        对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的研究表明,在幼儿的角色游戏中,教师往往是以“权威”的身份与幼儿交往互动,向幼儿提出“建议”,帮助幼儿克服解决冲突的困难,而幼儿则主动寻求“教师权威”的认可与帮助。除了解决争端以外,教师基本上对幼儿的角色游戏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很少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适合幼儿游戏需要的“切题”的指导。

        二、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设不同数量和种类的角色游戏区

        幼儿园在开展角色游戏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不同数量和种类的角色游戏区。例如,在小班,由于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感兴趣,角色意识差;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儿童之间相互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游戏。这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种类少且数量多的角色游戏玩具。例如,为小班幼儿提供数量多的一模一样的娃娃。

        (二)保证角色游戏开放的时间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也是幼儿发展创造力、发展社会性的一种重要游戏形式,教师应当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时间,应当至少在半小时以上。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充分体验游戏角色,并与其它游戏区的幼儿互动。

        (三)保证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有效指导

        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应当是一个以幼儿的“问题”为中心,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一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从教师的指导方面来看,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教师帮助幼儿确定游戏的主题。第二步,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游戏的环境。第三步,教师帮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游戏活动过程。第四步,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发现问题、丰富扩展游戏所需要的经验等。

        在幼儿角色游戏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在侧重点上应有所不同。在角色游戏开始阶段,教师应当侧重于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在角色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充当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和支持者。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发现幼儿的游戏问题,并采取适当的干预策略来鼓励和扶持幼儿的游戏。在游戏活动结束阶段,教师是游戏活动讨论的组织者和发起者。通过组织讨论和提问来引导幼儿反思、总结自己的游戏活动,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或提出新的游戏主题或内容。

        参考文献:

        [1]方建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黄进著.幼儿精神与幼儿教[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

文档

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第03期        角色游戏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并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部分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区,部分角色游戏区不对孩子们开放,有的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时间,角色游戏主题单一,角色游戏区投放材料数量和种类相对缺乏,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直接干预阻碍了幼儿角色游戏的正常开展。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三条指导策略,以期对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有所裨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