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人和活动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共同价值目标追求的在校大学生自发形成的自治组织,它对丰富校园文化和社团成员的大学生活,对拓展社团成员的能力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使社团的自身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加强社团自身建设。
结合我院学生社团的具体实际情况,目前我院学生社团自身存在的问题有:
一、社团自身运行不规范。
首先体现在制定的社团章程不健全、不适用、不具体,“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缺乏专门的的对社团内部成员人事考核和奖惩制度,这就导致了社团在评荣誉称号和奖励时无章可循;“不适用”主要表现在社团的章程太抽象空洞,不能充分有效地运用到社团具体工作活动中,不能用来规范社团自身运行,所有社团的章程也就基本成了摆设;“不具体”集中表现在规定社团干部的产生方式和具体权力运作不明确,对社团经费的管理制度不具体。
其次运行不规范体现在社团的会员档案资料管理,经费管理,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成果资料的保存、展示等方面不规范。
二、社团自身存在着盲目性。
首先体现在社团招新的盲目性,社团盲目的追求社团的人数规模,忽视了质量和效益。其次体现在会员加入的盲目性,有不少大一新会员对所加入的社团了解不够全面,或者甚至根本不了解,盲目加入,有不少同学一次性加入几个社团。
三、社团运作缺乏民主和公开透明。
这主要体现在社团经费开支和管理情况、会员荣誉称号和奖励的评定以及社团重要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缺乏民主和公开透明。
四、社团开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不高,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强。
主要原因是社团开展的活动大多没有反应大部分成员的爱好和兴趣,不具有新颖、特色和吸引力,不能起到拓展会员能力素质的作用。
五、不够重视活动成果的积累的展示。
不少社团对自己开展的活动,忽视新闻宣传、活动总结和成果的展示。
对于解决上述社团存在的这些问题,加强社团的自身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从三处着力解决,即从制度的方面、人的方面和活动的方面。
首先,在制度方面,应该规范和完善社团章程制度。制度是社团的保障,没有规矩就不能成就方圆。只有建立起较完备的章程制度,才能用来具体指导和规范社团的自身运转。而对于社团章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应该遵循民主公正公开的程序,尽量让社团内部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章程制度的制定中来。
然后,在人的方面,应该重视人的作用。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是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社团章程的制定、实行、操作和运用都是靠人来完成,所以人是社团的核心。人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团负责人(会长)在社团中发挥的是最关键的作用,一个社团自身运转的好坏、社团的影响力和对成员能力的培养的锻炼都取决于社团的领导者(管理学术语:一只狼领导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狼)。社团负责人的个性决定了他所带领的这个社团的个性(引用《亮剑》)。第二、对于社团吸收新会员,应该坚持自愿、质量和效益原则,做到宁缺毋滥,这是对社团负责,也是对每一个成员负责。第三、树立人本理念。社团开展每一项活动和工作都应该尽量考虑是否满足大多数成员的兴趣和爱好,是否有利于拓展社团成员的能力素质。尽量让每一位成员在社团里得到锻炼和提高,让他们感到自己所缴纳的会费没白交。
最后,在活动方面,努力追求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活动。活动是社团的生命,不开展的社团等于瘫痪,等于行尸走肉。而高质量、高水平而又积极有益的活动是社团生命力旺盛的体现。因此,社团只有积极开展对社团成员有吸引力和意义的高质量的活动,才能够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真正的发挥社团自身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