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简述
四、 安装准备
4.1 基础部分检查及要求
(1)隔离开关基础标高、相隔距离、柱间距离及平面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 混凝土杆外观良好,无裂纹,铁件无锈蚀,外形尺寸符合要求
(3)三柱式隔离开关的基础高差及中心偏移尺寸符合规定.
(4)金属支架镀锌层完好,无锈蚀
(5)确认隔离开关的安装方向,并使同一轴线的隔离开关方向一致
(6)柱顶铁件无变形、扭曲,加固筋齐全。
4。2 现场保管
(1)隔离开关应按不同保管要求置于室内或室外平整无积水的场地,并保证二次倒运的方便。
(2) 设备及瓷件应放置平稳,不得倾倒、损坏、触头及操动机构的金属传动部件有防锈措施。
4。3 开箱检验
(1)核对图纸,检测隔离开总数及各型号隔离开关数量是否一致。
(2)核对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对各箱件分组分类存放于室外或室内平整场地。
(3)检查隔离开关本体有无机械损伤,导电杆及触头有无变形,主闸刀、指型触头与柱形触头是否清洁,镀锌层是否用凡士林保护,触指压力是否均匀,接触情况是否完好。
(4)检查可转动接线端子是否灵活,护罩是否完好,接线端子接触面是否镀银。
(5) 清洁绝缘子上的灰尘油污等物,检查绝缘子有无裂纹,破损等缺陷,检查铁法兰与瓷件的胶合处有无松动、裂纹和锈蚀现象。
(6)检查各转动轴承转动是否灵活。
(7)检查各连接螺栓是否脱落。
(8) 检查各附件是否齐全完整(包括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
(9) 检查隔离开关底架有无变形、油漆脱落、锈蚀等缺陷,检查其尺寸是否与设计一致。
(10)检查备品备件数量。
在以上检查中,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做好记录,报告并及时与制造厂联系尽快处理更换或补供。
4.4 现场准备
(1)准备必要的工具和电焊乙炔割据等。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吊具。
(3)准备必须的道木、脚手架材料,并搭设脚手架。
五、隔离开关的安装与调整
1.支架制作与安装
(1)隔离开关本体及操动机构安装固定的支架铁件加工制作应按施工图纸和制造厂要求尺寸进行.
(2)支架、铁件制作用的槽钢、封顶板等应平直,封顶板
槽钢等焊接固定时。其上部端面应保持水平,误差不得超过2mm,可用铁水平尺检查。相间高度误差:户外隔离开关应≤2mm;分相操作应≤5mm。可用水平仪及U形软管水准尺检查.
(3)加工件相间距离与设计要求之差:三相联动户外型≤5mm;分相操作的隔离开关应≤10mm。可以用钢卷尺测量.
(4)紧固螺栓的穿孔不得使用气割或电焊吹孔,型钢孔径与螺栓配合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型钢孔径比螺栓要大0.5—1mm.
(5)焊接应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支架宜整体焊接后热镀锌。
2.单、三相地面组装调整
(1)单相组装前应检查基座转动部分不应卡阻现象,存放时间较长的应拆洗转动部分,各传动机械传动部分应加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脂,用手拨动后应有轻松感。
(2)隔离开关触头应检查、清洗。在清除纯铜触头表面氧化物时,应使用金相砂纸,不得使用大颗粒砂纸及破坏涂层.触头的涂银层应无脱落现象,并加涂中性凡士林油。载流部分的可挠连接不得有折损,表面应无严重的凹陷及锈蚀,连接应牢固,接触应良好,设备连线端子涂以薄层电力复合脂。
(3)选择等高的支柱绝缘子固定在同相底座上.当绝缘子为叠加式时,在装上节绝缘子时应有防止下节绝缘子翻转措施。同时绝缘子调试误差
可用软管及钢卷尺检查,户外隔离开关应≤2mm.
(4)调节同一绝缘子柱的各绝缘子中心,同相各支柱绝缘子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垂直误差可用线垂和钢板尺检查,户外(除V型结构外)应≤2mm。
(5)调节本相的水平连杆,使两侧支持绝缘子分合闸同步;变动水平连杆位置,使隔离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检查触头合闸接触情况,不应发生没有备用行程的情况,使触头的相对位置及备用行程符合技术规定。
3.单整体就位
(1) 双柱式隔离开关吊装前在两端绝缘子间应绑上竹木棒,以防止吊装时发生倾倒,损坏设备。
(2)吊装就位时,隔离开关主刀和接地开关的打开方向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
(3)三相间连杆中心线误差可用拉线与钢卷尺来检查,其误差,户外应≤1mm.
(4)均压环和屏蔽环应安装牢固平正。吊装就位还应校对带电部位与接地部位的安全净距、应符合GBJ149-90《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5)垂枝断口结构的隔离开关(以GW6型为例)应先将隔离开关底座就位,然后吊起开关头部,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装好各节支柱绝缘子,最后将组装件吊到开关底座上,并将其固定.在安装静触头时,应保持动静触头的相对位置,使其符合设计的技术条件要求。
4。机构就位与检查
(1)安装操动机构可用线垂钓整机构轴线位置,使之与底座轴线重合,其误差应≤1mm.操作机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固定牢固可靠。
(2)手动机构除机械检查应符合第(2)点的要求外,还应检查电动机构分合闸线圈及二次回路绝缘是否良好,用500V或1000V兆欧表检查,其绝缘电阻应大于等于1MΩ(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必须大于等于0.5Ω),检查蜗轮与蜗杆的啮合应正确、轻便灵活无卡涩现象,电气控制接线应正确无断线或短接现象。
(4)电动液压机构除检查电动部分及二次回路绝缘外,还应检查液压回路应无渗漏现象,工作缸应无卡阻现象.
5.整组调整
(1)调整隔离开关的分合闸位置,使分闸角度或分闸时触头间的净距和合闸后触头间的相对位置、接触情况、备用行程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2)对垂直。水平接杆的配制,应符合下述要求:
1)拉杆应较真,其弯曲误差不得大于1mm。拉杆内径应与连接轴直径相配合,其间隙不应大于1mm.
2)法兰与拉杆连接时,应保持法兰断面与拉杆轴线垂直,相间连杆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3)圆锥销规格与数量均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销子不得松动,也不得焊死。圆锥销打紧后,两头外露尺寸应不小于3mm
(3)三相动、静触头接触时,其前后相差
触头间的相对位置及备用行程应符产品技术规定,.不同期误差值:10-35kv,〈5mm;63—110kv,〈10mm;220-330kv,〈20mm。分闸位置时,触头间的净距或拉开角度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4)主刀闸与接地开关间的机械连锁或电气连锁必须可靠。此外,在主刀合闸时,地刀窜动提升后,主刀与接地开关是小距离应满足电气最小安全净距要求.
(5)触头间应接触紧密,两侧接触压力应均匀,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接触情况用0。5mm*10mm的塞尺进行检查,对于线接触的刀闸应塞不进去;对于面接触的刀闸其插入深度在接触表面宽度为50mm及以下时不超过4mm,在接触表面宽度为60mm及以上时不应超过6mm。
(6)支柱绝缘子合闸定位螺钉调整尺寸应符合厂家技术规定,所有螺栓应紧固,设备表面清洁,电磁锁程序锁安装正确,相色标志正确,外壳接地可靠。符合设计要求。
(7)隔离开关的相间距离误差,110kv及以下应不大于10mm;110kv以上应不大于20mm。
(8)隔离开关的辅助开关应安装牢固,户外应有防雨措施,动作准确可靠。
(9)隔离开关的防误操作机构必须安装牢固,动作可靠。
(10)在手动分合闸操作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电动操作,第一次电动操作时应先将机构转轴处于中间位置,启动操作机构后,电动机的转向应正确可靠;机构的分合闸指示应与设备实际分合闸位置相符,加热装置完好。
六、隔离开关的试验项目和标准
3.1按照GB50150-2006 《电气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第十五章的规定,隔离开关的试验项目如下:
1.测量绝缘电阻
2。测量高压限流熔丝管熔丝的直流电阻
3。测量负荷开关导电回路的电阻
4。交流耐压试验
5。检查操动机构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
6。操动机构的试验
3.2.测量操动线圈的最低动作电压
检查操动机构线圈最低动作电压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3.3操动机构试验
操动机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动力式操动机构的分合闸操作,当电压或气压在下列范围时,应保证隔离开关的主闸刀或接地开关能可靠分闸和合闸.、
(1) 电动机操动机构,当电动机接线端子的电压为80%—110%额定电压时;
(2)压缩空气操动机构,当气压在其85%—110%额定气压时。
(3)二次控制线圈和电磁闭锁装置:当其线圈接线端子的电压在其80%-110%额定电压时。
2。隔离开关的机械或电气闭锁装置应准确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