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型管道支座设计补充规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5 03:50:22
文档

大型管道支座设计补充规定

关于大型工艺管道、支座设计补充暂行规定一般来说,直径≥3000mm或矩形管道一直边边长≥1000mm的管道,设计时管道和支座都需按大型管道做特殊设计。1.圆形管道:直径≥3000mm圆形管道,原则上壁厚应取8mm,且每隔2米应设一道100×16mm扁钢加强圈。第一可以有效防止运输、吊装时的变形,第二可以有效解决制作、安装带来的偏差。2.矩形管道:一直边边长≥1000mm或平面面积≥0.4m2时,原则上需加加强筋,加强筋一般间距为500mm。a)当管道内负压≥4000Pa时:平面面积≥1.5m2
推荐度:
导读关于大型工艺管道、支座设计补充暂行规定一般来说,直径≥3000mm或矩形管道一直边边长≥1000mm的管道,设计时管道和支座都需按大型管道做特殊设计。1.圆形管道:直径≥3000mm圆形管道,原则上壁厚应取8mm,且每隔2米应设一道100×16mm扁钢加强圈。第一可以有效防止运输、吊装时的变形,第二可以有效解决制作、安装带来的偏差。2.矩形管道:一直边边长≥1000mm或平面面积≥0.4m2时,原则上需加加强筋,加强筋一般间距为500mm。a)当管道内负压≥4000Pa时:平面面积≥1.5m2
关于大型工艺管道、支座设计补充暂行规定一般来说,直径≥3000mm或矩形管道一直边边长≥1000mm的管道,设计时管道和支座都需按大型管道做特殊设计。

1.圆形管道:直径≥3000mm圆形管道,原则上壁厚应取8mm,且每隔2米应设一

道100×16mm扁钢加强圈。第一可以有效防止运输、吊装时的变形,第二可以有

效解决制作、安装带来的偏差。

2.矩形管道:一直边边长≥1000mm或平面面积≥0.4m2时,原则上需加加强筋,加

强筋一般间距为500mm。

a)当管道内负压≥4000Pa时:

平面面积≥1.5m2时,应采用160×8.5mm槽钢和100×12mm扁钢交替加固。

当边长≥4000mm时,且平面面积≥12m2时,应考虑每3000mm加一道200×9mm工字钢,且环箍在管道上,其余地方用160×8.5mm槽钢和100×12mm

扁钢交替加固(见附图1)。

b)当管道内负压﹤4000Pa时:

平面面积≥1.5m2时,应采用100×12mm扁钢交替加固。

当边长≥4000mm时,且平面面积≥12m2时,应考虑每1000mm加一道160×8.5mm槽钢且环箍在管道上,其余地方用100×12mm扁钢交替加固。

3.管道支座

圆形管道:选用标准圆形管道支座即可(新系列近期出来)。

矩形管道:设计时,必须保证管道两垂直立面在支座内(见附图2),且延管道轴向支承长度(见附图3)不得小于管道当量直径(即周长÷3.14)的一半。

支座立筋及底板厚度和大小参照当量直径大一级圆管道支座设计。但原则上立筋间距≤500mm,厚度取16mm。当立筋高度≥800mm时,应加横拉筋120×12mm 扁钢相互连接,确保支座不失稳。

4.膨胀节

管道大型化以后,膨胀节的结构显得愈来愈重要,管道的走向、支承与膨胀节结构密切相关,非指定厂家必须经过确认后方可使用,请各项目负责人务必重视。

5.大型管道必须经过三级审核。

工艺室 2003.10

文档

大型管道支座设计补充规定

关于大型工艺管道、支座设计补充暂行规定一般来说,直径≥3000mm或矩形管道一直边边长≥1000mm的管道,设计时管道和支座都需按大型管道做特殊设计。1.圆形管道:直径≥3000mm圆形管道,原则上壁厚应取8mm,且每隔2米应设一道100×16mm扁钢加强圈。第一可以有效防止运输、吊装时的变形,第二可以有效解决制作、安装带来的偏差。2.矩形管道:一直边边长≥1000mm或平面面积≥0.4m2时,原则上需加加强筋,加强筋一般间距为500mm。a)当管道内负压≥4000Pa时:平面面积≥1.5m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